第99章 东周分公司开业-《帝王串串烧》

  镐京的硝烟渐渐散去,留下的是一片断壁残垣和劫后余生的恐慌。大周集团总部遭遇了自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恶意收购兼破产清算”事件。前董事长姬宫湦(幽王)及其核心管理层(如虢石父)在混乱中“被离职”(物理性永久辞退),总部资产被以犬戎为首的“野蛮人投资团”洗劫一空,办公系统(礼乐制度)瘫痪,品牌价值(天子威信)暴跌至历史冰点。

  曾经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的镐京总部,如今只剩下一个烂摊子。而制造了这场危机的两大推手——申侯和犬戎,在瓜分完主要“战利品”后,关系也迅速从“临时合作伙伴”变成了“利益分配不均的竞争对手”。犬戎觉得申侯给的“顾问费”(承诺的好处)不够,还想继续在中原市场“拓展业务”;申侯则发现,请神容易送神难,犬戎这帮人赖着不走了,严重影响了自家及其盟友的经营环境。

  一时间,关中地区(原总部直辖区)陷入了权力真空和混乱状态。市场(天下)失去了公认的仲裁者和领头羊。

  此时,诸侯子公司聊天群(虚拟)再次活跃起来:

  【晋国分公司-董事会】

  晋侯:诸位,镐京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前任董事长作死,把公司搞破产了。现在申侯引狼入室,搞得市场乌烟瘴气。我们作为有实力、有担当的大型分公司,不能坐视不管。我提议,我们应该牵头,重建秩序!

  董事A:侯爷,您的意思是……我们晋国来当这个新总部?

  晋侯(老谋深算地摇摇头):不不不,枪打出头鸟。总部这个名号现在是个烫手山芋,谁接谁容易被针对。但是,总得有个象征性的“招牌”在,不然市场就彻底乱套了。别忘了,前任董事长虽然胡闹,但“前前任太子”宜臼还在申侯那里呢。

  【郑国分公司】

  郑伯(病突然好了):哎呀,乱世出英雄啊!我们郑国地处中原核心,交通便利,是不是可以考虑……扩大一下市场份额?

  【秦国分公司(当时还只是附庸,非正式诸侯)】

  秦襄公:机会!这是我们秦地事业部晋升为正式子公司的天赐良机!赶紧组织人手,帮着驱逐犬戎那帮强盗,保护……呃,保护前总部资产!向其他大佬展示我们的价值和忠诚!

  【卫国、齐国、鲁国等】

  (纷纷暗中扩招团队(军队),加强内部管理,观望风向,思考着如何在重新洗牌的市场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就在这一片混乱中,以晋国、郑国为首的几个实力派诸侯,联手干预了。他们一方面对申侯施加压力,指责他“违规操作,引入不良资本,破坏市场稳定”;另一方面则积极驱逐、防范犬戎势力的进一步渗透。最关键的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可以重新凝聚“大周集团”品牌影响力的关键人物——前太子宜臼。

  宜臼,这个被废黜的太子,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和战乱后,成熟了不少。在晋侯、郑伯、卫侯等一众“资深股东”的拥戴下,他在申国被正式“聘任”为大周集团新一任董事长,史称周平王。

  然而,这个“董事长”的含金量,与他祖上武王、成王时代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登基仪式(可以理解为新董事长就职发布会)现场,略显寒酸。

  司仪(晋侯兼任):“今奉天命,拥戴太子宜臼,继任大周集团董事长之位,匡扶社稷,重振朝纲!”

  周平王宜臼(内心OS):匡扶?拿什么匡扶?总部大楼(镐京)都成危房了,核心资产被掏空,身边全是虎视眈眈的“辅政大臣”(实力诸侯),我这个董事长,怕不是个傀儡吧?

  就职后的第一道难题摆在了面前:总部驻地选在哪里?

  镐京经过战乱,残破不堪,而且离犬戎太近,安全风险极高。继续留在这里,说不定哪天又被“恶意收购”了。

  于是,迁都提上了日程。最终,在各大诸侯的“建议”(实则是共同决定)下,新的总部地址选在了洛邑(今洛阳)。这里地处天下之中,交通便利,而且有现成的基础设施(当年周公营建洛邑作为东方管理中心),更重要的是,它位于各大诸侯势力的夹缝中,便于他们“共同监管”这个名义上的总部。

  就这样,一场浩浩荡荡又透着几分凄凉的“总部东迁”开始了。周平王带着所剩无几的总部员工(王室成员、旧官吏)、以及一点残存的办公资料(典籍、礼器),在部分诸侯“象征性”的护送下,迁往洛邑。史称“平王东迁”,这标志着“西周”时代的结束,“东周”时代的开启。

  抵达洛邑后,周平王看着眼前这座虽然整齐但规模和气派远不如镐京的“新总部”,心里凉了半截。这哪里是集团总部,顶多算个区域办事处。

  新总部揭牌仪式(挂上周王室招牌)后,周平王召开了第一次“高管会议”。

  与会者除了他寥寥可数的几个直系下属,主要就是晋侯、郑伯等实力派诸侯的代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晋侯代表:“董事长,如今百废待兴,我晋国愿意承担总部部分防御费用,但最近我们北边市场压力也大,你看这个预算……”

  郑伯代表:“董事长,洛邑周边的一些小市场(土地),为了安全起见,不如由我们郑国代为管理?我们一定按时向总部缴纳管理费(贡赋)!”

  卫侯代表:“关于市场规则(礼乐),我们觉得可以适当灵活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竞争环境……”

  周平王坐在主位上,听着这些“分公司老总”你一言我一语,几乎替他安排好了所有事情。他名义上是最高决策者,但实际上,连总部的人事任免、财政预算、甚至安保工作,都需要看这些诸侯的脸色。他们名义上是来“朝贡”、“述职”,实际上更像是来“开会”、“分配利益”。

  会议结束后,周平王独自一人走到洛邑的宫墙上,望着远方的田野和稀疏的村落,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回想起祖父、曾祖父时代,天子一声令下,诸侯莫敢不从。那时的大周董事长,是真正的集团领袖。

  而现在呢?

  他这个董事长,调动不了任何一家分公司的资源(军队),每年的收入全靠几个还有点“老感情”的诸侯象征性地上缴一点“管理费”(贡品),过得紧紧巴巴。稍微大一点的事务,都要和诸侯们“商量”,其实就是听他们的意见。诸侯之间发生纠纷,他想去调解,人家表面上客气,背地里该打打,该争争,根本不理他那个茬。

  “这董事长当得……”周平王苦笑一声,自言自语道,“权力还没一个部门经理大,责任倒是一点不少,就是个高级吉祥物啊。”

  的确,大周集团进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总部(周天子)名义上依然是最高权威,是“品牌所有者”,但实际控制力和收入来源大幅萎缩,沦为了象征性的“共主”。而各大诸侯子公司,则凭借其实力,开始了激烈的内部竞争和兼并扩张,进入了“春秋战国”的“大乱斗”时代。所谓的“尊王攘夷”,“尊王”更多是打个旗号,为自己谋利找块遮羞布;“攘夷”倒是真的,但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市场。

  【跨时空吐槽会议室·第二卷收官总结】

  周武王姬发(痛心疾首):完了,全完了!朕辛辛苦苦并购上市,指望江山永固,结果才传了十一代,就搞成了加盟模式?!早知道当初就该彻底直营(实行郡县制)!

  秦始皇嬴政(得意):看吧看吧!这就是分封制的弊端!权力分散,尾大不掉!只有像朕这样,取消所有分公司,全部改为直营事业部(郡县制),中央集权,才能避免这种尴尬!虽然……朕的大秦集团二世而亡了……(突然有点心虚)但那是因为别的原因!

  汉高祖刘邦( pragtic):哎呀,有时候加盟模式也有好处嘛,前期扩张快。你看我大汉,不也是郡国并行?关键是总部得有能力制衡这些加盟商(诸侯王)!后来我孙子武帝不就搞了推恩令,慢慢削弱他们嘛。

  明太祖朱元璋(霸气):咱觉得啥模式都不如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所有儿子都给咱分出去当藩王,给咱守边疆,但谁敢不听话?削死他!……呃,好像咱孙子建文后来也遇到了点麻烦?(陷入沉思)

  清乾隆帝弘历:所以嘛,做董事长,最重要的是平衡之术!既要让下面的人有力气干活,又不能让他们有力气造反。朕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心得的!(一脸自得)

  周平王的叹息,随风飘散在洛邑的上空。这标志着以“镐京总部”为核心的“西周农家乐”正式落幕。一个更加精彩纷呈、也更加残酷激烈的“春秋战国大乱斗”时代,即将拉开序幕。各大“分公司”将不再满足于总部的空头任命,他们将要争夺的是真正的“市场主导权”和“行业标准制定权”。

  而那位名为“天子”的董事长,将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 stly 作为一个背景板,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公司”们上演一幕幕合纵连横、兼并收购的商业大战,直到最后,被一家最强大的“子公司”彻底“反向收购”。

  第二卷【商周农家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