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沙丘:霸道总裁的突然掉线-《帝王串串烧》

  嬴政感觉自己时间不多了。

  他越来越沉迷于寻求长生不老药,派出一波又一波的“市场拓展团队”(方士),由徐福、卢生等人带队,携带巨款,前往东海寻找神仙,洽谈“永生技术”合作。

  然而,这些“项目经理”们,钱花了不少,PPT(仙山图纸、长生报告)做得天花乱坠,却迟迟拿不出成果。更可气的是,卢生等人还在背后吐槽老板:“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老板太霸道,只听好话,我们没法干活了!)然后,卷款跑路了。

  消息传来,嬴政勃然大怒。这就是他信任的“专家”?这就是他投入巨资的“重点项目”?他感觉自己被当成了傻子。

  “查!给朕严查!所有相关的方士、儒生,有诽谤言论、蛊惑人心的,一个不留!”于是,在焚书之后,又一场灾难——“坑儒”发生了。数百名方士和儒生在咸阳被活埋。

  这场“清理门户”的雷霆行动,并未让嬴政感到轻松,反而加剧了他的焦虑和孤独。他决定进行第五次全国巡狩,一方面是为了震慑各地潜在的“竞对”(六国余孽),另一方面,也是想亲自去海边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点长生的线索。

  巡狩的队伍浩浩荡荡,如同移动的总部大楼。但嬴政的身体,这台长期超负荷运转的“主机”,终于发出了警报。行至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他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

  随行的有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以及嬴政最宠爱的小儿子胡亥。

  意识到大限将至,嬴政强撑病体,给远在北方监军的长子扶苏写了一封“CEO继任推荐信”,盖上玉玺,内容是:“与丧会咸阳而葬。”(回咸阳主持我的葬礼。)这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要扶苏回来接班。

  信写好了,交给了兼任符玺令的赵高。然而,信还没发出,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这位千古一帝,大秦集团的霸道总裁,嬴政,突然“掉线”了。生命体征,归零。

  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丞相李斯懵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尤其是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关口。皇帝死在外面的消息一旦传开,那些积蓄已久的“用户差评”会立刻变成“全国性暴动”,原六国地区的“老牌竞对公司”会纷纷宣布复辟。

  李斯当机立断:秘不发丧!将嬴政的遗体放在韫辌车(可调节温度的豪华房车)里,照常送饭食,百官奏事由宦官在车内代为批复。只有李斯、赵高、胡亥和几个贴身宦官知道真相。

  车队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朝着咸阳方向缓缓行进。但车内,一场决定大秦帝国命运的阴谋,正在酝酿。权力的真空,是滋生野心的最好温床。

  ---

  赵高的“天使轮投资”与李斯的“风险对冲”

  最焦虑的人是李斯。他是帝国的CEO,是这艘巨轮的掌舵者之一。现在船长没了,船正在驶向惊涛骇浪,而他必须保证船不能立刻沉没。他的第一选择是严格执行嬴政的遗嘱,迎立扶苏。扶苏仁厚,有威望,而且与蒙恬关系密切,有能力稳定局势。

  但有人比他更焦虑,也更具有冒险精神——中车府令赵高。

  赵高是个极其复杂的角色,他精通律法,是胡亥的老师,掌管着皇帝的印信和车马。他深知,如果扶苏上位,深受扶苏信任的蒙恬、蒙毅兄弟必然得到重用,他这个“前朝近侍”恐怕地位不保。这是一场关乎他个人生死荣辱的赌博。

  他首先找到了胡亥。胡亥此时还是个没什么主见的纨绔青年,一开始听说要篡位,吓得直摆手:“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材谫,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

  赵高开始了他的“天使轮投资”路演:“公子啊,商汤、周武杀其主,天下称义;卫君杀其父,孔子记载,不为不孝。干大事不拘小节,有盛德不谦让。现在权柄就在你我、丞相三人手中,希望公子早下决心!别人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那可天差地别啊!(时乎时乎,间不及谋)”

  一番连哄带吓,胡亥这个“创业小白”被说动了。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人物——丞相李斯。赵高知道,没有李斯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谈。

  他单独找到李斯,开门见山:“丞相,皇上驾崩,给扶苏的遗书在我这里。现在,决定谁当太子,就在你我一句话了。你看怎么办?”

  李斯大惊,严词拒绝:“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

  赵高不慌不忙,开始了他的攻心计。他问了李斯五个灵魂问题:

  1. 你的能力、谋略、功劳、人脉、和扶苏的交情,比得上蒙恬吗?

  2. 扶苏上台,必定用蒙恬为相,你还能保住丞相之位,善终吗?

  3. 我做内官二十多年,没见过被罢免的丞相能有好下场的。

  4. 胡亥仁慈敦厚,轻财重士,适合做继承人。

  5. 你听我的,就能长保封侯,世代富贵;否则,祸及子孙,足以寒心。

  这五连问,句句戳中李斯的要害。他李斯从一介布衣爬到帝国丞相,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功名富贵吗?不就是“仓中鼠”的安逸生活吗?他内心深处对权力失落的恐惧,被赵高精准地引爆了。

  李斯陷入了巨大的挣扎。他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唉!偏偏生在乱世,既然不能以死尽忠,又能把命运寄托在哪里呢!)

  最终,对个人利益的考量压倒了对帝国未来的责任。李斯,这位帝国的首席智囊,选择了与赵高合谋。他进行了一次极其危险的“风险对冲”,赌的是胡亥上位后能继续重用他,赌的是自己能控制住局面。

  于是,他们篡改了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以秦始皇的名义发出一道矫诏,斥责扶苏“无尺寸之功”、“为人不孝”,赐剑令其自尽;斥责蒙恬“为人不臣”,一同赐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