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章 茗娴接圣旨!-《挺孕肚嫁权臣遭嫌?我带崽入宫认父皇!》

  心月掩帕阴声道:“明摆着的事,倒也不能怪皇上不要他,任谁遭遇当年之事,也做不到没有一丝芥蒂吧?”

  茗娴心下一沉,有种不好的预感,但即使结果不如人意,她也绝不会怨怪明尧,毕竟这是大人之间的争端,明尧是无辜的,

  “本就只是走个过场,能否入选,我不强求,你也不必在这儿奚落明尧,我不求他出人头地,只求他平安无虞,回来了也好,至少往后我可以日日见到他,母子团聚,不必忍受分离之苦。”

  下人是小跑进来的,他喘了口气才又继续道:“随行的还有位周公公,说是得出去听旨呢!”

  落选没有圣旨,既是有旨,那就有希望!

  茗娴先行一步,到院中去,老夫人焦躁的直跺脚,“明尧这小子肯定当不了伴读,可为什么会有圣旨呢?糟了!可别是他在宫里惹了什么祸端,连累我们宋家!”

  老夫人慌忙往外走,心月追过去,扶着老夫人跨过门槛,只等着看好戏。

  茗娴匆忙行至院中,见到阔别几日的儿子,她再也顾不得礼仪,两步并作两步,上前抱起明尧,“好孩子,你终于回来了!”

  明尧歪头依偎在母亲肩头,小手紧紧的拥住母亲,感受着母亲那熟悉的气息,“娘亲,孩儿好想你呀!”

  尽管他还想在母亲怀中再赖一会儿,但有件重要的事不能耽搁,“娘亲,周公公在等着呢!咱们还是先听旨吧!”

  经儿子一提醒,茗娴这才意识到自己太过激动,浑忘了规矩。她依依不舍的放下孩子,老夫人急切的询问,

  “我孙子没惹什么祸事吧?”

  周公公不意多言,“圣旨在此,宋南风家眷听旨。”

  众人皆跪下,但见公公展开圣旨,细声细语的宣读,“刑部侍郎宋南风之子宋明尧,年方五岁,天赋异禀,聪颖好学,特召入皇宫,伴读于宗亲皇嗣之侧,以示督促,共同精进,钦此!”

  老夫人还在想着,若明尧惹了祸端,她该怎么推卸责任,她甚至在考虑要不要将明尧不是南风亲生儿子的事道出,然而这圣旨的内容却出乎意外,

  “什么?明尧居然中选了?”

  “是啊!宋小公子中选了,”周公公笑吟吟的道着恭贺,奉上圣旨,茗娴心生诧异,但还是双手接过,“臣妇叩谢圣恩。”

  这圣旨虽轻,落在她手中却极其沉重,这几日茗娴都在思忖,承澜滴血验亲之后会如何对待明尧?

  那日进宫,单独面见承澜的时辰太短,茗娴没机会与他商议这些细节,今日这圣旨已然暗示了承澜的态度。

  他只将明尧当伴读养在宫中,可见他并不愿公开明尧的身份。

  茗娴并未因此而失望,反倒暗松一口气。至少承澜已然确认明尧是他的骨肉,那么她父兄的案子是不是就能重审了?

  她命人给周公公赏银,周公公笑呵呵接过,特地交代,“劳烦夫人明日带着小少爷入宫,向宫里的主子谢恩,您再顺道瞧一瞧孩子们今后的住处,也好放心。”

  她也能随行入宫一趟?这可是好事,明儿个她得找借口再去见一见承澜,再次请求为父兄翻案!

  嘱咐过罢,周公公告辞离去。

  将人送走后,茗娴这才牵着明尧,行至老夫人身边,特地提醒道:“你祖母说,若是中选,赏你二百两呢!”

  老夫人只当明尧会落选,这才夸下海口,哪料明尧竟会中选,尴尬的老夫人打岔道:

  “明尧还小,哪能收这么多银子?我先帮他保管着。”

  这话茗娴已听了六年,若搁从前,她不会再追问,以免闹得太难堪,但如今她不想再忍了,

  “才刚周公公说了,读书骑射所用的器具皆由宫中准备,我们得依照清单出银子,现在明尧正是用银子的时候。”

  眼瞧着老夫人黑着脸,心月立马帮腔,“婆母只是图个吉利,随口一说,姐姐没必要抓着这一句不放吧?”

  心月避重就轻,试图搅乱局面,将责任推给茗娴,茗娴镇定自若,反将一军,

  “婆母信佛,她说的话,佛祖菩萨可都听得到,那就该兑现,方得吉利,否则便是打诳语,佛祖会怪罪的。”

  一句佛祖,犹如一座五行山,压得老夫人吭哧瘪肚,半晌道不出一句反驳的话,心月月眸微转,低头望向明尧,

  “明尧,你来说说,哪有孙子追着祖母要赏银的?你读的书上没有这样的道理吧?”

  明尧也不明白母亲今日为何坚持要祖母出赏银,但他始终坚信,母亲并非无理取闹之人,她所做之事皆有她的道理。

  祖母推诿拖延了这么多年,他也曾委屈难过,却一直没敢计较,既然今儿个母亲肯为他做主,那他就不需要问什么因由对错,合该站在母亲这边。

  “书上写着尊老爱幼,孙儿十分敬重祖母,时常给您捶背捏腿,祖母肯定也很疼爱孙儿吧?只可惜往后孙儿要入宫读书,不能时时在您跟前尽孝。

  若文房四宝皆是祖母为孙儿购置,那孙儿用着也欢喜,每每写字都会想起祖母,将来出人头地,定会报答祖母的大恩!”

  心月万万没想到,这番话竟会出自一个五岁孩童之口!他怎会在片刻间找出这般合理的借口,答得滴水不漏?若非她亲眼看到他才进门,就会怀疑他提前跟他母亲串通过。

  茗娴还在思量着,儿子若是怯场答不出来,她便会帮腔,哪料明尧竟答得头头是道,欣慰的茗娴轻抚着他的小脑袋,

  “明尧也是惦念您呢!婆母您不会让明尧失望的吧?”

  这小子一向嘴笨,怎的今儿个竟是伶牙俐齿?老夫人的额头又多了几层褶子,骤然瞄见儿子归来的身影,她那略有些昏花的双眼亮了一瞬,立马招手示意,

  “南风你回来得正好,你来评评理……”

  老夫人指控茗娴要求她拿出二百两银子一事,直言儿媳不给她面子,故意挤兑她。

  得知明尧中选,宋南风眸闪诧色,但当着孩子的面儿,他并未多做评判,只温然一笑,

  “入选伴读是喜事,的确该赏。家里不差这点儿银子,去账房支用即可。”

  账房是公账,茗娴在管,她要的是老夫人自个儿的私房银,

  “是不缺,但你也知道,多少个参选者里头才选出十六个伴读,此乃宋家的荣耀,光宗耀祖之事,理当嘉奖,长辈的奖赏是对明尧的鼓励。”

  宋南风眉峰一挑,声音渐冷,“都是一家人,何必这般斤斤计较?”

  茗娴妥协了五年,结果呢?除了得一句知书达理的夸赞之外,没有任何实际好处。他们宋家人都只会占便宜,从不愿付出,这一次,茗娴可不会再任由宋南风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