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 章 梁国公-《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苏松觉得自己挨打还要道歉的话,这不就相当于自己奏本错了,那以后所有被参的武将都来这么一趟。

  那他这活,还干不干了?

  蓝玉想得就比较单纯,他没错,反正他就是不道歉。

  咋滴吧?

  老朱见倔强的两人,有些生气,可更多的是陷入了为难。

  罚吧?

  人家才刚刚立了泼天功绩,而且他还是好大儿的妻舅啊。

  而且还是自己的亲家,他们可是实打实的亲戚。

  不罚吧。

  若是叫开了蓝玉这条先河,那以后的武将……

  顾晨也在纠结要不要上去捞捞,可接着又觉得没必要,这么好给朱标立威、收拢人心的机会。

  自己凑上去干什么?

  “老大,这事儿你看着办!”

  果然,老朱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干脆撂挑子不干了。

  他相信自己的好大儿,一定能够处理好这件事的。

  其实朱标心里也很为难,可再为难事也得办。

  所以他略微思索以后,便说出了自己的处置方案。

  “这一码事归一码,御史闻风奏事,却不该乱奏功臣,更不可凭自己揣测,就对功臣下手。”

  “苏松,此时是你不对,孤降你为右佥都御史,给大将军赔不是,罚俸三个月以儆效尤。”

  “记住了,我大明朝,任何人不可对功臣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只凭自己的感觉恶意揣测。”

  说罢,朱标回头看向老朱,老朱点了点头便是这处置便是板上钉钉,他便扭头看向苏松。

  “苏松,你认不认?”

  太子殿下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苏松也不敢再继续闹下去。

  “陛下,太子殿下,臣领罚就是。”

  只是心里是不服气的,觉得太子殿下这是在偏帮亲戚,对他有些不满,更对太子登基后的情况表示担忧。

  勋贵如此跋扈,太子还帮着,他们文官儿的日子咋过?

  “蓝玉。”

  谁知,朱标罚完苏松,便扭头看向正得意的不得了蓝玉道。

  “当朝殴打大臣,你确实无法无天,你这性子该好好改一改,否则迟早闯下泼天大祸。”

  “念着你刚从边关回来,今日又是论功行赏的好日子,孤罚你十廷杖,打完再进来领赏吧。”

  看着蓝玉的不可置信,苏松满脸的错愕感激。

  朱标微微撇过了脑袋,直接看向了一旁的李文忠。

  “打吧!”

  见状,顾晨微微点了点头头,标儿也算是良苦用心了。

  今天这错放蓝玉身上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

  十杖对蓝玉来说也是不痛不痒,最多不过有点伤面子。

  可这也是为他好,免得他飘起来以后什么事都干。

  这算是让他清醒清醒,收敛收敛,二来太子说了一码归一码,那挨了打,爵位赏赐什么的肯定如旧。

  所以这处罚对蓝玉来说,已经是极大的偏心了。

  蓝玉这傻孩子不懂,苏松这等容易被人愚弄的也不懂。

  可朝堂上的聪明人也是不少的,顾晨看着詹徽有些失望的眼神,便知道他是明白的。

  照顾晨看这家伙就是拎不清,和谁斗不好非要和太子斗?

  不,不对,他们不是和太子斗,他们是和淮西勋贵们斗。

  太子亲近这些个武将,他们文官儿是不大乐意的。

  皇帝手中有了强大的武将,这些武将还可以完全信任,便等于皇帝掌握了大部分兵权。

  皇帝要是有了兵权,他们文官儿想要再大的权利便……

  苏松被降职罚俸,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惩罚。

  可蓝玉,不过挨了十棍,掌刑的还是李文忠。

  这其中有多少水,只要脑子没问题的都能看出来。

  顾晨有些担忧好大儿此举,怕是已经惹某些人不快了。

  蓝玉没想到外甥女婿不护着自己,不免有一些委屈,可他也不想在满朝文武面前反驳太子。

  便只得咬着牙,拱手道:“臣领罚就是。”

  说罢,便憋着一股气挣脱要拉扯自己的禁军,昂首挺胸地向殿外走去,走之前还不忘瞪了眼詹徽和苏松。

  今日这个廷杖之仇,反正他蓝玉是记下了。

  蓝玉走了以后,奉天殿内便安静地针落可闻。

  大家伙谁都不愿意开口说话,就连老朱也是沉默。

  不过一刻钟,蓝玉便回来了,他只不过嘴唇白了点儿,走路跛了点儿,别的没有任何不适。

  “苏松。”

  朱标见他没闹也是欣慰,这才扭头对着苏松道。

  “你现在就给蓝玉还有顾光曦道歉。”

  冷不丁听到自己的名字,顾晨多少觉得有点懵。

  关他啥事?

  哦,想起来了,他就是和蓝玉共同"谋反"之一嘛。

  在朱标这位储君的处置下,苏松心甘情愿地对两人道歉。

  而顾晨和蓝玉也"勉强"地接受了他的道歉。

  “这就行了,大家都是同僚,有什么事是说不清的?”

  老朱这时候便笑着出来和稀泥,然后直接入主题。

  “今儿主要是论功行赏,接下来便只议此题便是。”

  朱元璋说罢,便给云奇使了个眼色,然后云奇便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圣旨,对着蓝玉笑道。

  “大将军请接旨……”

  到底还是封赏比较重要,蓝玉二话不说便跪了下来。

  “臣接旨。”

  等蓝玉跪了下来,云奇这才展开圣旨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永昌侯蓝玉,乃朕之肱股,国之长城。今北元犯我疆土,杀我子民,朕忍耐已久矣。

  幸得爱卿,率师北伐,大破北元,扬我大明国威,实乃朕之幸事,乃社稷之福、万民之福。

  爱卿不负朕望,大破北元,总歼灭敌众三万有余,俘虏敌众七万有余,缴获牛羊无数。

  特封爱卿为梁国公,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一块,赐良田千顷,赏金万两,绫罗绸缎万匹。

  望卿戒骄戒躁,为大明再立新功。

  钦此!”

  嚯,这回不是凉国公,而是实实在在得了个梁国公。

  虽然都是国公,都是公爵,可他们这里头其实也有鄙视链的。

  而这鄙视链的依据,看的其实就是他们的封号。

  地名越重要,就代表皇帝越重视此人。

  像梁就是好封号,在河南那边,乃中原腹地。

  你只需要看蓝玉的表情,就知道他对自己的这个封号多么满意,此时什么委屈都没了。

  梁国公属于一等公爵,唐朝的房玄龄和狄仁杰都是这个封号,而历史上的凉国公这个凉字嘛。

  则在甘肃,也就是大西北那边,那边风沙遍地,环境也有些恶劣,怪不得历史上的蓝玉不爽呢。

  因为冯胜那厮的宋都在河南,都在条件文化都好的中原腹地。

  而以他的功劳,却不如冯胜这厮,你叫他如何服气?

  蓝玉喜滋滋地接了旨退下,云奇便又拿起新一道旨意唱道。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吏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顾晨。”

  “请上前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