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暗影重现与评选风波-《穿越80我在黔东南当猎户》

  赵老三重现踪迹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杨涛心中漾开圈圈警惕的涟漪。他立刻吩咐水生,加派人手,暗中留意县城及周边赵老三可能藏身落脚的地方,同时提醒王大山,加强厂区的夜间巡逻,尤其是原料仓库和新建的熏房等重点区域。

  “这老小子,阴魂不散!肯定是听说咱们厂子又起来了,回来找晦气的!”王大山愤愤道。

  杨涛眼神沉静:“他敢回来,肯定是有所依仗,或者被逼到了绝路。告诉兄弟们,发现踪迹不要轻举妄动,立刻汇报。我们现在是正规厂子,做事要讲规矩,不能让他抓住把柄。”

  他深知,如今的“黔山源”树大招风,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用纯粹的江湖手段解决问题。但必要的防备和警惕,一刻也不能放松。

  将赵老三的威胁暂时压下,杨涛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方静记者透露的“省优产品”评选上。这无疑是一个将“黔山源”品牌推向全省高度的重要契机。

  他亲自牵头,成立了专门的申报小组,调集了厂里所有的技术骨干和文书人员。对照着方静寄来的、模糊的评选标准风声,他们开始准备申报材料。

  产品质检报告、生产工艺流程说明、原材料来源及质量控制体系、企业营业执照及各项证书、用户反馈及市场销售情况……每一项都需要精心整理,力求完美。杨涛甚至请来了县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帮忙润色申报材料中的文字,确保既能体现产品特色,又符合官方文件的规范要求。

  “杨哥,咱们这腊肉的味道是没得说,可这‘省优’评的是啥?光好吃就行吗?”一个年轻工人一边整理着厚厚的资料,一边好奇地问。

  杨涛拿起一块封装好的腊肉,解释道:“‘省优’评的不只是味道,更是综合实力。就像山里打猎,不光要枪法准,还要懂追踪、会潜伏、熟悉山林。我们这材料,就是要告诉评委,我们‘黔山源’从原料到生产到销售,每一步都扎实,都规范,都值得信赖!”

  就在申报材料准备得如火如荼时,地区乡镇企业局那边传来了确切消息:省优产品评选正式启动,每个地区名额有限,需要先经过地区初选推荐!

  竞争,从地区层面就开始了!

  杨涛不敢怠慢,亲自带着精心准备的申报材料,跑了一趟地区乡镇企业局。接待他的还是那位局长,态度依旧热情,但话里话外却透着一丝为难。

  “杨涛同志啊,你们‘黔山源’的材料准备得很充分,产品也确实过硬!”局长翻看着厚厚的材料,赞许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这次咱们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不少啊,像地区肉联厂、还有几家老字号的食品厂,实力都很强。名额就那么几个,僧多粥少,竞争很激烈啊!”

  杨涛听出了弦外之音,沉稳应道:“局长,我们明白。‘黔山源’是后来者,但我们有信心凭借产品和质量说话。还请领导们严格审核,公正评判。”

  局长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地区肯定会秉公办理。不过……有时候,光有产品和材料还不够,其他方面的‘工作’,也要做到位嘛……”

  这含糊其辞的暗示,让杨涛心中一沉。他明白,所谓的“其他工作”,恐怕指的就是人情关系和潜在的“运作”。这是他所不擅长,也颇为不齿的。

  回到县城,杨涛将情况告知了王大山等人。王大山气得直拍桌子:“这不是明摆着要咱们送礼走关系吗?咱们的东西摆在那里,难道还比不过那些光会搞关系的?”

  杨涛摆摆手,制止了他的牢骚:“生气没用。规矩如此,我们改变不了,但也不能随波逐流。我们的根基是产品,是质量。先把我们能做的做到极致。”

  他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完善申报材料,并准备了一批精品样品,直接寄往省评选办公室,希望能用产品本身打动更高层面的评委。另一方面,他再次联系了方静记者,委婉地说明了地区评选可能存在的“非质量因素”,希望媒体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就在杨涛为评选之事奔波时,水生那边终于有了关于赵老三的确切消息。

  “杨哥,查到了!赵老三没在县城住,躲在邻县一个他远房表亲的废弃砖窑里!”水生风尘仆仆地回来汇报,“而且,我打听过了,他回来之后,接触过几个人,其中有一个,是地区肉联厂采购科副科长的舅子!”

  地区肉联厂?采购科?

  杨涛眼神骤然锐利!地区肉联厂,正是此次“省优”评选,“黔山源”在地区层面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赵老三的突然回归,竟然和竞争对手扯上了关系?这绝不是巧合!

  是赵老三主动投靠,想借刀杀人?还是地区肉联厂有人想利用赵老三这种地头蛇,给“黔山源”使绊子?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意味着“省优”评选的背后,已经开始暗流涌动,甚至可能伴随着更卑劣的手段!

  “水生,继续盯着赵老三和他接触过的所有人,特别是和地区肉联厂有关系的!”杨涛沉声吩咐,“另外,大山,厂区的安保再升级,尤其是晚上,所有进出人员和车辆都要严格登记盘查!”

  “明白!”王大山和水生齐声应道。

  多事之秋啊!杨涛走到办公室窗前,看着远处连绵的群山。省优评选是摆在明处的机遇与挑战,而赵老三和潜在对手的勾结,则是隐藏在暗处的毒刺。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冷静。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但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能被动应对的猎户了。如今的他,有了自己的阵地,有了并肩作战的伙伴,更有了在规则内博弈的底气和智慧。

  无论是光明正大的竞争,还是阴沟里的伎俩,他都接着!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省城。

  “小陈,评选材料我已经寄出一部分到省里。你那边,想办法接触一下省轻工协会或者食品行业协会的人,侧面了解一下评选的动向和关键人物。”

  放下电话,杨涛的目光掠过桌面上“黔山源”的商标图样,那简洁有力的山形线条,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山雨欲来风满楼。但他这座“黔山”,已然扎根深厚,足以迎接任何风雨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