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走了。
他的背影,在昏黄暮色中被拉扯得无比孤长。那紧握青铜剑的指节发白,每一步踏出,都像是将愤怒与绝望深深地踩进了这片大地。那决绝姿态,仿佛一柄即将饮血的剑,充满了悲壮。
帅帐之内,只剩下药师琉璃一人。
帐外那震天战吼与金戈之声,如同汹涌潮水,一波又一波地拍打着他这座由檀香与经文构筑的孤寂岛屿。他缓缓闭上双眼,脸上露出了难以言喻的疲惫与茫然。
他精心准备的“业力”之说,在人族生存危机面前,显得那般无力。他的慈悲,在轩辕眼中,成了不作为的借口;他的智慧,成了脱离现实的空谈。他能感受到,随着轩辕那声虽远必诛的怒吼,那刚刚因“帝师”之名而汇聚于己身的人道气运,如同被狂风吹散的烟尘,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可他不能走。
须弥山上,两位老师期许的目光,依旧清晰地烙印在他心头。西方教的期盼,化为枷锁压在他肩上。人皇之师的功德,是重振西方的关键,是让佛法之光普照东方的契机,绝不容有失!
他再次睁开双眼,那丝光亮已被重新燃起。他知道,轩辕的剑,可以斩下敌人的头颅,却斩不断他自己种下的因果。战争,才刚刚开始。杀戮越多,业力越重,轩辕那颗被胜利与荣耀包裹的内心,就越会滋生出恐惧与空虚。到那时,他,以及他所代表的西方之道,就将是轩辕唯一的救赎。
他默默地回到了自己营帐,重新盘膝坐下。
……
东海,磐岩境。
茶亭之中,水汽氤氲,钟离正独自一人,静静地看着水镜中发生的一切。
“老爷!”
“哈!总算走了!”陆压抓起桌上灵果就啃了一口,“那和尚磨磨唧唧!还是轩辕这小子对我胃口,干脆利落!有我妖族当年风采!”
玄铮则显得沉稳许多,他对着钟离行了一礼,目光却忧虑地望向水镜。“老爷,西方教此举,恐怕不止是为了那份帝师功德这么简单。弟子感觉,他们与人族此刻的争世之道,格格不入。强行掺和,恐非善事。”
钟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伸出手指在虚空中一点。
水镜画面,瞬间被拉升到了一个宏观视角,仿佛立于九天之上,俯瞰整个人道长河。
只见洪荒大地之上,一条由人族信念汇聚而成的金色气运长河,正在奔腾咆哮。这条长河,本该在天皇伏羲开辟河道、地皇神农拓宽堤坝之后,变得愈发宽广、愈发纯粹,最终汇入人道大海,势不可挡。
然而此刻,这条长河景象,却显得无比诡异。
在轩辕出征之后,长河流速确实在疯狂加快,其势之猛,甚至远超前两位皇者时期。但那河水,却不再是纯粹金色,而是掺杂进了一丝丝血色。
更可怕的是,整条长河的流向,开始变得不再稳定。它不再顺着河道安稳前行,而是仿佛一头失去了理智的巨兽,只知凭借蛮力左右冲撞,不断地冲击着由伏羲与神农辛苦筑起的河堤。
“人道气运,已现凝滞之兆。”
钟离声音平静而又低沉,让茶亭周围的空气都为之一凝。
玄铮与陆压脸上轻松瞬间消失。他们虽非圣人,却也能从那混乱气运中,感受到一股压抑与凶险。
“为何会如此?”陆压忍不住追问,他那跳脱的性子也收敛了起来,“轩辕不是正顺应人道,行统一大业吗?此乃开创万世基业的壮举,为何气运非但没有高涨,反而会……减缓?”
钟离摇了摇头,“西方教视其为‘业’,是神魂之罪,是来世之报。而在我看来,这更是‘治’的缺失,是民心之失。”
“轩辕有‘勇’,却缺‘谋’。他有征服天下之能,却无治理天下之术。他每征服一个部落,收获土地,却是失去了人心;他每打赢一场战争,铸就的是威名,却没有处理好麾下万民的生存之本。这些离散的人心与深埋的仇恨,不会立刻反噬,却会像毒素一般,一点点地侵蚀人道气运,让他的统治,变得外强中干。”
钟离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幽远:“长此以往,待他统一天下之日,亦是这煌煌大业根基尽毁,高楼倾塌之时。盛极而衰,不过旦夕。”
玄铮与陆压听罢,都陷入沉默。
“那……老爷,我们……”玄铮迟疑地开口,他看着水镜中那些在烈日下挣扎的人族,眼中流露出一丝不忍。
钟离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水镜中那片龟裂的大地,以及大地上那些因饥渴而面容枯槁、眼神麻木的人族。
“一个饥饿的人是听不进去任何道理的。”他声音淡漠,“在点醒他之前,须得先让他,以及他的人民,活下去。”
他心念一动,一道神念传入了尘歌壶中。
下一刻,壶中世界一处种满了奇花异草、灵气氤氲的山谷中,正在溪边打盹的怀瑾猛地睁开了眼睛。
“怀瑾。”
“在!”怀瑾一个激灵,立刻化为少年模样,恭敬地站了起来。
“去洪荒,你为麒麟,天生亲和大地。我要你潜入地脉深处,悄无声息地滋养有熊部落方圆万里的土地。让那些草木重新生出根芽,让濒临死亡的五谷种子,再次焕发生机。记住,动静越小越好,只当是天时回转,润物无声。”
“是,老爷!”怀瑾没有半分犹豫,对着天际遥遥一拜,身影便化为一道祥光,瞬间消失在原地,融入了洪荒大地之中。
钟离目光,又落在了玄铮身上。
“玄铮。”
“弟子在!”玄铮立刻躬身,神情肃穆。
“你是龙族,天生便能号令风雨。去吧,去那九黎与有熊部落上空,起一场大雨。只要一场能浸透土地、缓解旱情的绵绵细雨即可。同样,做得隐秘些,让凡人只以为是久旱逢甘霖,是他们自己的祈祷感动了上苍。”
“弟子遵命!”玄铮龙目一亮,领了法旨,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他对着钟离郑重一拜,身影冲天而起,眨眼间便消失在了云海深处,直奔人族大地而去。
做完这一切,钟离才重新将目光投向了水镜。镜中,轩辕正率领着大军,在烈日下艰难行军,他正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与无法解决天灾的烦恼之中。
陆压看着老爷这番行云流水的安排,挠了挠头,有些急不可耐地问道:“老爷,那我呢?我也想去帮帮忙!”
钟离转过身,那眼眸中闪烁睿智。
“走吧,随我去人间,看一场好戏。”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神秘,“也是时候,去为那位迷茫人皇,点一盏灯了。”
他的背影,在昏黄暮色中被拉扯得无比孤长。那紧握青铜剑的指节发白,每一步踏出,都像是将愤怒与绝望深深地踩进了这片大地。那决绝姿态,仿佛一柄即将饮血的剑,充满了悲壮。
帅帐之内,只剩下药师琉璃一人。
帐外那震天战吼与金戈之声,如同汹涌潮水,一波又一波地拍打着他这座由檀香与经文构筑的孤寂岛屿。他缓缓闭上双眼,脸上露出了难以言喻的疲惫与茫然。
他精心准备的“业力”之说,在人族生存危机面前,显得那般无力。他的慈悲,在轩辕眼中,成了不作为的借口;他的智慧,成了脱离现实的空谈。他能感受到,随着轩辕那声虽远必诛的怒吼,那刚刚因“帝师”之名而汇聚于己身的人道气运,如同被狂风吹散的烟尘,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可他不能走。
须弥山上,两位老师期许的目光,依旧清晰地烙印在他心头。西方教的期盼,化为枷锁压在他肩上。人皇之师的功德,是重振西方的关键,是让佛法之光普照东方的契机,绝不容有失!
他再次睁开双眼,那丝光亮已被重新燃起。他知道,轩辕的剑,可以斩下敌人的头颅,却斩不断他自己种下的因果。战争,才刚刚开始。杀戮越多,业力越重,轩辕那颗被胜利与荣耀包裹的内心,就越会滋生出恐惧与空虚。到那时,他,以及他所代表的西方之道,就将是轩辕唯一的救赎。
他默默地回到了自己营帐,重新盘膝坐下。
……
东海,磐岩境。
茶亭之中,水汽氤氲,钟离正独自一人,静静地看着水镜中发生的一切。
“老爷!”
“哈!总算走了!”陆压抓起桌上灵果就啃了一口,“那和尚磨磨唧唧!还是轩辕这小子对我胃口,干脆利落!有我妖族当年风采!”
玄铮则显得沉稳许多,他对着钟离行了一礼,目光却忧虑地望向水镜。“老爷,西方教此举,恐怕不止是为了那份帝师功德这么简单。弟子感觉,他们与人族此刻的争世之道,格格不入。强行掺和,恐非善事。”
钟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伸出手指在虚空中一点。
水镜画面,瞬间被拉升到了一个宏观视角,仿佛立于九天之上,俯瞰整个人道长河。
只见洪荒大地之上,一条由人族信念汇聚而成的金色气运长河,正在奔腾咆哮。这条长河,本该在天皇伏羲开辟河道、地皇神农拓宽堤坝之后,变得愈发宽广、愈发纯粹,最终汇入人道大海,势不可挡。
然而此刻,这条长河景象,却显得无比诡异。
在轩辕出征之后,长河流速确实在疯狂加快,其势之猛,甚至远超前两位皇者时期。但那河水,却不再是纯粹金色,而是掺杂进了一丝丝血色。
更可怕的是,整条长河的流向,开始变得不再稳定。它不再顺着河道安稳前行,而是仿佛一头失去了理智的巨兽,只知凭借蛮力左右冲撞,不断地冲击着由伏羲与神农辛苦筑起的河堤。
“人道气运,已现凝滞之兆。”
钟离声音平静而又低沉,让茶亭周围的空气都为之一凝。
玄铮与陆压脸上轻松瞬间消失。他们虽非圣人,却也能从那混乱气运中,感受到一股压抑与凶险。
“为何会如此?”陆压忍不住追问,他那跳脱的性子也收敛了起来,“轩辕不是正顺应人道,行统一大业吗?此乃开创万世基业的壮举,为何气运非但没有高涨,反而会……减缓?”
钟离摇了摇头,“西方教视其为‘业’,是神魂之罪,是来世之报。而在我看来,这更是‘治’的缺失,是民心之失。”
“轩辕有‘勇’,却缺‘谋’。他有征服天下之能,却无治理天下之术。他每征服一个部落,收获土地,却是失去了人心;他每打赢一场战争,铸就的是威名,却没有处理好麾下万民的生存之本。这些离散的人心与深埋的仇恨,不会立刻反噬,却会像毒素一般,一点点地侵蚀人道气运,让他的统治,变得外强中干。”
钟离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幽远:“长此以往,待他统一天下之日,亦是这煌煌大业根基尽毁,高楼倾塌之时。盛极而衰,不过旦夕。”
玄铮与陆压听罢,都陷入沉默。
“那……老爷,我们……”玄铮迟疑地开口,他看着水镜中那些在烈日下挣扎的人族,眼中流露出一丝不忍。
钟离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水镜中那片龟裂的大地,以及大地上那些因饥渴而面容枯槁、眼神麻木的人族。
“一个饥饿的人是听不进去任何道理的。”他声音淡漠,“在点醒他之前,须得先让他,以及他的人民,活下去。”
他心念一动,一道神念传入了尘歌壶中。
下一刻,壶中世界一处种满了奇花异草、灵气氤氲的山谷中,正在溪边打盹的怀瑾猛地睁开了眼睛。
“怀瑾。”
“在!”怀瑾一个激灵,立刻化为少年模样,恭敬地站了起来。
“去洪荒,你为麒麟,天生亲和大地。我要你潜入地脉深处,悄无声息地滋养有熊部落方圆万里的土地。让那些草木重新生出根芽,让濒临死亡的五谷种子,再次焕发生机。记住,动静越小越好,只当是天时回转,润物无声。”
“是,老爷!”怀瑾没有半分犹豫,对着天际遥遥一拜,身影便化为一道祥光,瞬间消失在原地,融入了洪荒大地之中。
钟离目光,又落在了玄铮身上。
“玄铮。”
“弟子在!”玄铮立刻躬身,神情肃穆。
“你是龙族,天生便能号令风雨。去吧,去那九黎与有熊部落上空,起一场大雨。只要一场能浸透土地、缓解旱情的绵绵细雨即可。同样,做得隐秘些,让凡人只以为是久旱逢甘霖,是他们自己的祈祷感动了上苍。”
“弟子遵命!”玄铮龙目一亮,领了法旨,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他对着钟离郑重一拜,身影冲天而起,眨眼间便消失在了云海深处,直奔人族大地而去。
做完这一切,钟离才重新将目光投向了水镜。镜中,轩辕正率领着大军,在烈日下艰难行军,他正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与无法解决天灾的烦恼之中。
陆压看着老爷这番行云流水的安排,挠了挠头,有些急不可耐地问道:“老爷,那我呢?我也想去帮帮忙!”
钟离转过身,那眼眸中闪烁睿智。
“走吧,随我去人间,看一场好戏。”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神秘,“也是时候,去为那位迷茫人皇,点一盏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