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狂喜,如退潮般迅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刺骨寒意与沉重悲伤。
夕阳余晖,将整个北境战场染成了一片暗红色。幸存的战士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沉默地在尸骸中穿行,寻找着自己熟悉的身影。压抑的哭泣声,从战场各个角落传来,汇聚成一条悲伤的河流,淹没了方才那震天欢呼。
轩辕拄着断剑,静静地站在这战场中央。他看着一张张沾满血污、却依旧年轻的脸庞,看着那些被小心翼翼抬起、早已冰冷的躯体,一种比被兽王击中胸膛时更尖锐的痛苦,攫住了心脏。
他赢得了此战,却仿佛输掉了一切。
“共主。”
一名断臂老兵走了过来,他残存的那只手,却紧紧地举着一块残破盾牌。“我们……回家吗?”
回家?
轩辕目光越过人群,望向南方。他知道,在陈都还有无数纷争与混乱,在等待着他。这场胜利,并未解决任何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因为战功的分配,催生出更可怕的内乱。他甚至无法向这些付出了一切的战士们,许诺一个安稳的未来。
就在他陷入沉默之际,药师琉璃声音从不远处的伤兵营传来。
“殿下,伤者众多,药石短缺。可否派人去附近山林中,采集一些止血、清创的草药?”
轩辕抬起头,看到了那片在佛光笼罩下,显得异常平静的伤兵营。药师琉璃正指挥着几名还能行动的士兵,处理着伤口。
“好。”轩辕点了点头,他将手中断剑交给了身旁的老兵,以弟子的姿态,走到了药师琉璃面前。
“老师,需要什么草药,还请您示下。我亲自带人去采。”
药师琉璃看着轩辕眼中那褪去了杀伐之气后、重新显露的责任与担当,双手合十,微微躬身:“殿下身系万民,岂可亲身犯险。此事,交给贫僧与将士们即可。”
“不,”轩辕摇了摇头,异常坚定,“我麾下的战士,只识得杀伐兵刃,却不认得救命草木。这一课,是我,也是他们,都必须补上的。”
这番话,让药师琉璃微微一愣,随即,他赞许的笑了。
他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人皇,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之后,终于开始从一个征服者,向一位真正的守护者蜕变。
夜色,悄然降临。
篝火在临时营地中燃起,驱散了寒意,却驱不散人们心中的悲伤。轩辕没有回到自己的帅帐,他与所有的士兵一样,席地而坐,默默地啃食着肉脯。
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焦香、草药的苦涩,以及一股淡淡的陶土气息。
轩辕心中一动,猛地抬起头,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那位陶公不知何时,已经坐在了不远处的另一堆篝火旁。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专注地用一根树枝,拨弄着面前的火焰。
轩辕放下手中肉脯,站起身穿过人群,走到了陶公面前,恭恭敬敬地坐了下来。
“先生。”
“殿下。”老者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他将一根被火烧得通红的树枝,插进了身旁的泥土之中。
“滋啦”一声,一股白烟升起。
“殿下可知,一场战争之后,最先要做的是什么?”老者没有看他,只是盯着那缕白烟。
“是……救治伤者,安抚亡魂?”轩辕迟疑地回答,这是他从药师琉璃那里学到的。
“是,但也不全是。”老者摇了摇头,“是‘清点’。”
“清点?”
“清点你还剩下多少能战的武者,清点你还剩下多少能施法的修士,清点你还剩下多少能用的兵刃,清点你还剩下多少能食之粟。”老者用树枝,在地上划出了四道痕迹,“然后,你才能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轩辕陷入了沉思。老者的话简单直白,却一针见血。
“先生教诲的是。”
“那么,殿下清点过了吗?”
轩辕沉默了。
此战之中,那些修行了武道的战士,作为中坚力量,伤亡最为惨重。而那些师从三教、懂得吐纳之法、能引动天地灵气的修士,更是因为试图以个人力量阻拦兽潮,几乎全军覆没。他们道法精妙,却在战争面前,显得如此孤立无援。
老者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叹了口气。
“殿下,你今日之胜,胜在勇,胜在人心。但若想让人族真正立足于这片大地,单靠匹夫之勇,是远远不够的。”
他用树枝,在刚才那四道痕迹旁边,又重重地,划下了三道更深的痕迹。
“今日,我再教你三件事。此为,治世之基。”
轩辕精神一振,立刻坐直了身体,洗耳恭听。
“第一,立规矩!”老者声音变得庄重,“殿下,你麾下部落众多,无论是修行武道还是师从仙法,他们首先忠于自己的部落。今日他们能为你死战,是因有共同敌人。但明日,当敌人退去,有熊部的修士与烈山部的武者,便会为了一条灵脉归属而争斗。这不是他们心生间隙,而是部落生存所需,乃人之常情。”
“你必须,在他们争斗之前,为所有人,立下一份凌驾于部落之上、共同遵守的规矩!这份规矩,要以战功而非出身来量化一切!无论是修士、武者还是普通人,斩敌一人得几分,夺取一地得几分,这些分数,可以用来换取土地、功法、灵丹、神兵等吸引他们的物品!要让一个只懂得耕种的凡人,和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修士,都清楚地知道,只要为族群贡献,便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此为,秩序之始!”
轩辕听得心神剧震!他一直担忧部落融合的问题,却从未想过,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功勋体系,来打破部落壁垒!
“第二,利其器!”老者指了指散落在营地各处、那些断裂的青铜兵器,“修士道法源自圣人,自然是体系俨然,精妙绝伦。但此战你已看到,再精妙的法术,由一人施展,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他们是散落在战场上的珍珠,珍贵,却无法形成合力。”
“人族之强,不在于个体,而在于‘众’!你要召集部落中的工匠与修士,让他们一同钻研!让工匠技艺与修士符文相结合,去打造能承载法术的‘符兵’!让普通士兵,也能挥出带火的刀,射出带冰的箭!更要让修士们,去研究如何将个人法力,融入百人、千人的战阵之中!让一个人的力量,通过阵法,增幅整个军队!”
“第三,兴其本!”老者用树枝在地上划下痕迹,“战争,打的是兵,耗的是粮。凡人需食五谷,武者修行需食气血充沛之肉食,修士吐纳则需天地灵气。三者缺一不可。”
“地皇为何能得万民敬仰?因为他解决了吃的问题。你要鼓励你的族人,去开垦更多荒地,培育更高产的五谷;要让武者们,去猎杀更强的凶兽,以其血肉淬炼己身;更要让修士们,去研究如何布下汇聚灵气的阵法,在凡俗土地上,开辟出能生长灵植的洞天福地!”
“立规矩,以定人心;利其器,以安边疆;兴其本,以丰仓廪。”
老者缓缓站起身,将手中树枝扔进了篝火之中,火焰“噼啪”作响。
“殿下,做到这三点,将武、法、凡三道,尽数纳入你的秩序之内。你所想要的那个统一、强盛的人族王朝,方能真正拥有一个坚如磐石的根基。”
说罢,他不再看轩辕一眼,转身便融入了夜色之中。
轩辕呆坐在原地,脑海中,反复回响着老者的话语。
立规矩、利其器、兴其本!
这简简单单九个字,却如同一座灯塔,瞬间照亮了他心中所有迷雾!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他猛地站起身,没有再去寻找老者,而是大步流星地,向着自己帅帐走去。
他要将先生今日所教的一切,都记录下来!他要以此为蓝图,去开创一个时代!
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入帐门的那一刻,南方,那九黎部落的方向,一股满溢着煞气与战意的气息,冲天而起!
紧接着,无数道同样强悍的气息,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轩辕猛地转身,望向南方,眼中闪过一丝骇然。
夕阳余晖,将整个北境战场染成了一片暗红色。幸存的战士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沉默地在尸骸中穿行,寻找着自己熟悉的身影。压抑的哭泣声,从战场各个角落传来,汇聚成一条悲伤的河流,淹没了方才那震天欢呼。
轩辕拄着断剑,静静地站在这战场中央。他看着一张张沾满血污、却依旧年轻的脸庞,看着那些被小心翼翼抬起、早已冰冷的躯体,一种比被兽王击中胸膛时更尖锐的痛苦,攫住了心脏。
他赢得了此战,却仿佛输掉了一切。
“共主。”
一名断臂老兵走了过来,他残存的那只手,却紧紧地举着一块残破盾牌。“我们……回家吗?”
回家?
轩辕目光越过人群,望向南方。他知道,在陈都还有无数纷争与混乱,在等待着他。这场胜利,并未解决任何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因为战功的分配,催生出更可怕的内乱。他甚至无法向这些付出了一切的战士们,许诺一个安稳的未来。
就在他陷入沉默之际,药师琉璃声音从不远处的伤兵营传来。
“殿下,伤者众多,药石短缺。可否派人去附近山林中,采集一些止血、清创的草药?”
轩辕抬起头,看到了那片在佛光笼罩下,显得异常平静的伤兵营。药师琉璃正指挥着几名还能行动的士兵,处理着伤口。
“好。”轩辕点了点头,他将手中断剑交给了身旁的老兵,以弟子的姿态,走到了药师琉璃面前。
“老师,需要什么草药,还请您示下。我亲自带人去采。”
药师琉璃看着轩辕眼中那褪去了杀伐之气后、重新显露的责任与担当,双手合十,微微躬身:“殿下身系万民,岂可亲身犯险。此事,交给贫僧与将士们即可。”
“不,”轩辕摇了摇头,异常坚定,“我麾下的战士,只识得杀伐兵刃,却不认得救命草木。这一课,是我,也是他们,都必须补上的。”
这番话,让药师琉璃微微一愣,随即,他赞许的笑了。
他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人皇,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之后,终于开始从一个征服者,向一位真正的守护者蜕变。
夜色,悄然降临。
篝火在临时营地中燃起,驱散了寒意,却驱不散人们心中的悲伤。轩辕没有回到自己的帅帐,他与所有的士兵一样,席地而坐,默默地啃食着肉脯。
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焦香、草药的苦涩,以及一股淡淡的陶土气息。
轩辕心中一动,猛地抬起头,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那位陶公不知何时,已经坐在了不远处的另一堆篝火旁。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专注地用一根树枝,拨弄着面前的火焰。
轩辕放下手中肉脯,站起身穿过人群,走到了陶公面前,恭恭敬敬地坐了下来。
“先生。”
“殿下。”老者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他将一根被火烧得通红的树枝,插进了身旁的泥土之中。
“滋啦”一声,一股白烟升起。
“殿下可知,一场战争之后,最先要做的是什么?”老者没有看他,只是盯着那缕白烟。
“是……救治伤者,安抚亡魂?”轩辕迟疑地回答,这是他从药师琉璃那里学到的。
“是,但也不全是。”老者摇了摇头,“是‘清点’。”
“清点?”
“清点你还剩下多少能战的武者,清点你还剩下多少能施法的修士,清点你还剩下多少能用的兵刃,清点你还剩下多少能食之粟。”老者用树枝,在地上划出了四道痕迹,“然后,你才能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轩辕陷入了沉思。老者的话简单直白,却一针见血。
“先生教诲的是。”
“那么,殿下清点过了吗?”
轩辕沉默了。
此战之中,那些修行了武道的战士,作为中坚力量,伤亡最为惨重。而那些师从三教、懂得吐纳之法、能引动天地灵气的修士,更是因为试图以个人力量阻拦兽潮,几乎全军覆没。他们道法精妙,却在战争面前,显得如此孤立无援。
老者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叹了口气。
“殿下,你今日之胜,胜在勇,胜在人心。但若想让人族真正立足于这片大地,单靠匹夫之勇,是远远不够的。”
他用树枝,在刚才那四道痕迹旁边,又重重地,划下了三道更深的痕迹。
“今日,我再教你三件事。此为,治世之基。”
轩辕精神一振,立刻坐直了身体,洗耳恭听。
“第一,立规矩!”老者声音变得庄重,“殿下,你麾下部落众多,无论是修行武道还是师从仙法,他们首先忠于自己的部落。今日他们能为你死战,是因有共同敌人。但明日,当敌人退去,有熊部的修士与烈山部的武者,便会为了一条灵脉归属而争斗。这不是他们心生间隙,而是部落生存所需,乃人之常情。”
“你必须,在他们争斗之前,为所有人,立下一份凌驾于部落之上、共同遵守的规矩!这份规矩,要以战功而非出身来量化一切!无论是修士、武者还是普通人,斩敌一人得几分,夺取一地得几分,这些分数,可以用来换取土地、功法、灵丹、神兵等吸引他们的物品!要让一个只懂得耕种的凡人,和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修士,都清楚地知道,只要为族群贡献,便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此为,秩序之始!”
轩辕听得心神剧震!他一直担忧部落融合的问题,却从未想过,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功勋体系,来打破部落壁垒!
“第二,利其器!”老者指了指散落在营地各处、那些断裂的青铜兵器,“修士道法源自圣人,自然是体系俨然,精妙绝伦。但此战你已看到,再精妙的法术,由一人施展,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他们是散落在战场上的珍珠,珍贵,却无法形成合力。”
“人族之强,不在于个体,而在于‘众’!你要召集部落中的工匠与修士,让他们一同钻研!让工匠技艺与修士符文相结合,去打造能承载法术的‘符兵’!让普通士兵,也能挥出带火的刀,射出带冰的箭!更要让修士们,去研究如何将个人法力,融入百人、千人的战阵之中!让一个人的力量,通过阵法,增幅整个军队!”
“第三,兴其本!”老者用树枝在地上划下痕迹,“战争,打的是兵,耗的是粮。凡人需食五谷,武者修行需食气血充沛之肉食,修士吐纳则需天地灵气。三者缺一不可。”
“地皇为何能得万民敬仰?因为他解决了吃的问题。你要鼓励你的族人,去开垦更多荒地,培育更高产的五谷;要让武者们,去猎杀更强的凶兽,以其血肉淬炼己身;更要让修士们,去研究如何布下汇聚灵气的阵法,在凡俗土地上,开辟出能生长灵植的洞天福地!”
“立规矩,以定人心;利其器,以安边疆;兴其本,以丰仓廪。”
老者缓缓站起身,将手中树枝扔进了篝火之中,火焰“噼啪”作响。
“殿下,做到这三点,将武、法、凡三道,尽数纳入你的秩序之内。你所想要的那个统一、强盛的人族王朝,方能真正拥有一个坚如磐石的根基。”
说罢,他不再看轩辕一眼,转身便融入了夜色之中。
轩辕呆坐在原地,脑海中,反复回响着老者的话语。
立规矩、利其器、兴其本!
这简简单单九个字,却如同一座灯塔,瞬间照亮了他心中所有迷雾!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他猛地站起身,没有再去寻找老者,而是大步流星地,向着自己帅帐走去。
他要将先生今日所教的一切,都记录下来!他要以此为蓝图,去开创一个时代!
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入帐门的那一刻,南方,那九黎部落的方向,一股满溢着煞气与战意的气息,冲天而起!
紧接着,无数道同样强悍的气息,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轩辕猛地转身,望向南方,眼中闪过一丝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