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那条由先天白玉铺就的山路,钟离才真正体会到,何为“万山之祖”的气派,何为盘古正宗的底蕴。
脚下的每一块玉石,都温润到了极致,仿佛不是冰冷的矿物,而是拥有生命的肌体。其内天然流转着淡淡的灵光,踩在上面竟有一股清凉温和的灵气,顺着脚底的涌泉穴,如同最温柔的溪流缓缓地渗入四肢百骸,涤荡着一路行来所沾染的凡尘之气。
这要是放在后世,随便撬一块下来,都足以让那些所谓的仙家宗门,当成镇派之宝供奉起来,日夜焚香祷告。而在这里,它们却只是最普通不过的铺路石,默默地承载着岁月的流转与来客的脚步。
道路的两旁,更是奇景迭出,宛若一幅徐徐展开的、只存在于神话中的瑰丽画卷。
左手边,是一片紫气蒸腾的广袤竹林。那竹子并非是寻常的青翠之色,而是通体呈一种高贵的、晶莹剔透的淡紫色,竹节之间,隐有细如发丝的银白色雷光闪烁跳跃。一阵山风吹过,竹叶相互碰撞,竟发出了如同金石交击般的清脆之音,叮咚作响,汇成一曲天然的、充满了肃杀与威严韵律的仙乐。
钟离认得,这是早已在外界绝迹的先天灵根——紫电雷竹,其竹笋乃是炼制雷法丹药的无上妙品,食之可淬炼肉身,增长修为;其竹身更是制作雷系法宝的最佳材料,天生便蕴含着一丝破邪神雷的道韵。而在这里,这等珍稀之物,竟是成片成林地生长着,其规模之大,足以让任何一个雷法修士见了,都得当场激动得昏厥过去。
右手边,则是一汪碧波荡漾的浩瀚仙池。池水并非是凡水,而是由浓郁到了极致的先天灵气液化而成,清澈见底,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池中,盛开着一朵朵碗口大小的金色莲花,每一朵莲花的莲台上,都天然结着一枚九窍玲珑的莲子,莲子周围环绕着一圈圈肉眼可见的、由功德之力凝聚而成的淡金色光晕。其莲子,食之可洗涤神魂,清除业障,乃是世间一等一的疗伤圣药。
钟离信步走在这样一条堪称奢侈的“景观大道”上,脸上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就像一位见惯了奇珍异宝的资深收藏家,在逛一个虽然展品不错、但还远未达到能让他动容地步的博物馆。他只是不时地点点头,用专业的眼光,对周围的“展品”进行着点评,那语气,就如同在评价自家后花园里几株长势尚可的花草。
“嗯,紫电雷竹的年份尚可,只是灵气分布略有不均,看来此地主人疏于打理,任其野蛮生长,浪费了不少天材地宝。若是能以阵法稍加引导,汇聚灵气,不出十个元会,当能结出‘紫霄神雷竹’来。”
“九品功德金莲,品相倒是极佳,可惜这池中的灵气属性过于单一,只有纯粹的先天灵气,少了一丝创生的造化之气。否则,未必不能返本归元,重现其先祖十二品的盛景。真是可惜了,可惜了。”
他这番自言自语,若是被外界任何一位大能听到,恐怕都要惊得当场道心失守。将这等先天灵物,说成是“疏于打理”、“品相尚可”,这口气,比不周山还要高!这眼界,比九天云海还要阔!
随着他不断地向着山顶攀登,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的压力正在以几何倍数增长。这并非是某种人为布下的禁制,而是那三股源自盘古的浩瀚神光,所自然散发出的道韵威压。这是一种来自生命层次的天然考验。
那股清静无为的玄黄之气,如同最温柔的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渗入你的神魂。它会不断地消磨你心中的杂念,抚平你的七情六欲,让你变得无欲无求,只想就地躺下与天地同眠,化为这昆仑山的一草一木,从此再无烦恼。
那股威严肃穆的玉白神光,则化为一双无形的、高高在上的眼眸,一遍又一遍地审视着你的“跟脚”与“德行”。它仿佛在质问你:“你这披毛戴角之辈,有何资格,踏上这座由盘古正宗所守护的神圣山峰?你的身上,可有功德?你的心中,可有敬畏?”
而那股青色剑芒更是直接!它不像前两者那般“含蓄”,而是化为一柄柄无形的、充满了杀伐之气的利剑,一遍又一遍地,从你的神魂之上刮过,试图斩去你的一切虚妄,斩去你的一切伪装,让你赤裸裸地,直面自己那颗或许充满了不堪的本心。
寻常的大罗金仙,若是没有相应的护身法宝,恐怕走不到半山腰,便会在这三重道韵的轮番“洗礼”之下,要么道心沉沦,彻底迷失在“无为”之中;要么被那股威严压得抬不起头,自惭形秽,狼狈退去;要么,就是被那无尽的剑气,斩得神魂受创,落荒而逃。
然而,这一切,对钟离而言,却如同清风拂面,甚至,还有几分“舒适”。
他的混元道果,早已自成一体,圆融无碍。那玄黄之气,无法消磨他那份源自“契约”的执着,反而让他觉得心神宁静,像是在做一个顶级的按摩。那玉白神光,审视不出他这位“天外来客”的跟脚,反而被他身上那份开天功德与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道气运,照得有些睁不开眼。而那青色剑芒,在碰到他那比“玄岩之珀”还要坚固的神魂时,更是如同溪流撞上了万古磐石,除了溅起几朵微不足道的浪花,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剑鸣”之外,再无半分作用。
他依旧是那副不疾不徐的模样,仿佛不是在登山,而是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散步。他的脚步,沉稳而富有节奏,每一步落下,都仿佛与整座昆仑山的心跳,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这让那三股原本各自为政的道韵威压,都对他,产生了一丝莫名的“亲近”之意。
终于,他穿过了那片浓郁的云海,来到了昆仑山巅。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只见山巅之上是一片广阔无比的平台。平台由一整块未经雕琢的混沌玉石构成,其上天然生成着无数玄奥的道纹,如同星辰的轨迹,与天上的周天星斗遥相呼应,无时无刻不在吞吐着海量的星辰之力与混沌之气。
平台的正中央,便是那三股神光的源头。一座古朴的茅草屋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屋前,一位须发皆白、面容古拙的老道,正闭目盘坐于一个由青草编织的蒲团之上,周身散发着那股清静无为的玄黄之气。他仿佛早已与天地融为一体,钟离的到来,没有让他产生一丝一毫的波动,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这想必便是未来的太上圣人,三清之首的老子了。
而在茅草屋的左侧,则是一座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玉石宫殿。宫殿通体由之前山路上的那种先天白玉筑成,其上雕梁画栋,仙气缭绕,飞檐斗拱之间,皆暗合天道至理。宫殿牌匾之上,龙飞凤舞地刻着三个充满了秩序与威严的古朴大字——玉虚宫。一位身着杏黄色道袍、面容威严、不怒自威的中年道人,正手持一柄由整块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的玉如意,站在宫殿门口,似乎正在推演着什么。他看到钟离的到来,那双充满了秩序与威严的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与警惕。这自然便是日后的阐教教主,元始天尊。
钟离对着这两位未来的圣人,遥遥地稽首一礼,算是打了招呼。老子毫无反应,依旧神游物外。而元始,则是矜持地微微颔首,算是回礼,但那眼神中的审视之意却丝毫未减。他似乎在奇怪,为何自己竟看不透眼前这个人的跟脚与来历。
钟离对此毫不在意。他知道,这位二师兄最是看重“跟脚”与“出身”。自己这副龙族的人形,在他眼中,恐怕就是“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能点头回礼,已经算是看在自己修为不俗、且身上并无妖族煞气的面子上了。
他的目光,越过了这两位,投向了平台的右侧。那里,没有清静无为的茅草屋,也没有庄严肃穆的玉虚宫。只有一片被无数剑痕切割得纵横交错的、光秃秃的巨大悬崖。
而那仿佛要将这天都捅出一个窟窿的青色剑芒,正是从那里传来!
脚下的每一块玉石,都温润到了极致,仿佛不是冰冷的矿物,而是拥有生命的肌体。其内天然流转着淡淡的灵光,踩在上面竟有一股清凉温和的灵气,顺着脚底的涌泉穴,如同最温柔的溪流缓缓地渗入四肢百骸,涤荡着一路行来所沾染的凡尘之气。
这要是放在后世,随便撬一块下来,都足以让那些所谓的仙家宗门,当成镇派之宝供奉起来,日夜焚香祷告。而在这里,它们却只是最普通不过的铺路石,默默地承载着岁月的流转与来客的脚步。
道路的两旁,更是奇景迭出,宛若一幅徐徐展开的、只存在于神话中的瑰丽画卷。
左手边,是一片紫气蒸腾的广袤竹林。那竹子并非是寻常的青翠之色,而是通体呈一种高贵的、晶莹剔透的淡紫色,竹节之间,隐有细如发丝的银白色雷光闪烁跳跃。一阵山风吹过,竹叶相互碰撞,竟发出了如同金石交击般的清脆之音,叮咚作响,汇成一曲天然的、充满了肃杀与威严韵律的仙乐。
钟离认得,这是早已在外界绝迹的先天灵根——紫电雷竹,其竹笋乃是炼制雷法丹药的无上妙品,食之可淬炼肉身,增长修为;其竹身更是制作雷系法宝的最佳材料,天生便蕴含着一丝破邪神雷的道韵。而在这里,这等珍稀之物,竟是成片成林地生长着,其规模之大,足以让任何一个雷法修士见了,都得当场激动得昏厥过去。
右手边,则是一汪碧波荡漾的浩瀚仙池。池水并非是凡水,而是由浓郁到了极致的先天灵气液化而成,清澈见底,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池中,盛开着一朵朵碗口大小的金色莲花,每一朵莲花的莲台上,都天然结着一枚九窍玲珑的莲子,莲子周围环绕着一圈圈肉眼可见的、由功德之力凝聚而成的淡金色光晕。其莲子,食之可洗涤神魂,清除业障,乃是世间一等一的疗伤圣药。
钟离信步走在这样一条堪称奢侈的“景观大道”上,脸上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就像一位见惯了奇珍异宝的资深收藏家,在逛一个虽然展品不错、但还远未达到能让他动容地步的博物馆。他只是不时地点点头,用专业的眼光,对周围的“展品”进行着点评,那语气,就如同在评价自家后花园里几株长势尚可的花草。
“嗯,紫电雷竹的年份尚可,只是灵气分布略有不均,看来此地主人疏于打理,任其野蛮生长,浪费了不少天材地宝。若是能以阵法稍加引导,汇聚灵气,不出十个元会,当能结出‘紫霄神雷竹’来。”
“九品功德金莲,品相倒是极佳,可惜这池中的灵气属性过于单一,只有纯粹的先天灵气,少了一丝创生的造化之气。否则,未必不能返本归元,重现其先祖十二品的盛景。真是可惜了,可惜了。”
他这番自言自语,若是被外界任何一位大能听到,恐怕都要惊得当场道心失守。将这等先天灵物,说成是“疏于打理”、“品相尚可”,这口气,比不周山还要高!这眼界,比九天云海还要阔!
随着他不断地向着山顶攀登,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的压力正在以几何倍数增长。这并非是某种人为布下的禁制,而是那三股源自盘古的浩瀚神光,所自然散发出的道韵威压。这是一种来自生命层次的天然考验。
那股清静无为的玄黄之气,如同最温柔的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渗入你的神魂。它会不断地消磨你心中的杂念,抚平你的七情六欲,让你变得无欲无求,只想就地躺下与天地同眠,化为这昆仑山的一草一木,从此再无烦恼。
那股威严肃穆的玉白神光,则化为一双无形的、高高在上的眼眸,一遍又一遍地审视着你的“跟脚”与“德行”。它仿佛在质问你:“你这披毛戴角之辈,有何资格,踏上这座由盘古正宗所守护的神圣山峰?你的身上,可有功德?你的心中,可有敬畏?”
而那股青色剑芒更是直接!它不像前两者那般“含蓄”,而是化为一柄柄无形的、充满了杀伐之气的利剑,一遍又一遍地,从你的神魂之上刮过,试图斩去你的一切虚妄,斩去你的一切伪装,让你赤裸裸地,直面自己那颗或许充满了不堪的本心。
寻常的大罗金仙,若是没有相应的护身法宝,恐怕走不到半山腰,便会在这三重道韵的轮番“洗礼”之下,要么道心沉沦,彻底迷失在“无为”之中;要么被那股威严压得抬不起头,自惭形秽,狼狈退去;要么,就是被那无尽的剑气,斩得神魂受创,落荒而逃。
然而,这一切,对钟离而言,却如同清风拂面,甚至,还有几分“舒适”。
他的混元道果,早已自成一体,圆融无碍。那玄黄之气,无法消磨他那份源自“契约”的执着,反而让他觉得心神宁静,像是在做一个顶级的按摩。那玉白神光,审视不出他这位“天外来客”的跟脚,反而被他身上那份开天功德与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道气运,照得有些睁不开眼。而那青色剑芒,在碰到他那比“玄岩之珀”还要坚固的神魂时,更是如同溪流撞上了万古磐石,除了溅起几朵微不足道的浪花,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剑鸣”之外,再无半分作用。
他依旧是那副不疾不徐的模样,仿佛不是在登山,而是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散步。他的脚步,沉稳而富有节奏,每一步落下,都仿佛与整座昆仑山的心跳,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这让那三股原本各自为政的道韵威压,都对他,产生了一丝莫名的“亲近”之意。
终于,他穿过了那片浓郁的云海,来到了昆仑山巅。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只见山巅之上是一片广阔无比的平台。平台由一整块未经雕琢的混沌玉石构成,其上天然生成着无数玄奥的道纹,如同星辰的轨迹,与天上的周天星斗遥相呼应,无时无刻不在吞吐着海量的星辰之力与混沌之气。
平台的正中央,便是那三股神光的源头。一座古朴的茅草屋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屋前,一位须发皆白、面容古拙的老道,正闭目盘坐于一个由青草编织的蒲团之上,周身散发着那股清静无为的玄黄之气。他仿佛早已与天地融为一体,钟离的到来,没有让他产生一丝一毫的波动,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这想必便是未来的太上圣人,三清之首的老子了。
而在茅草屋的左侧,则是一座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玉石宫殿。宫殿通体由之前山路上的那种先天白玉筑成,其上雕梁画栋,仙气缭绕,飞檐斗拱之间,皆暗合天道至理。宫殿牌匾之上,龙飞凤舞地刻着三个充满了秩序与威严的古朴大字——玉虚宫。一位身着杏黄色道袍、面容威严、不怒自威的中年道人,正手持一柄由整块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的玉如意,站在宫殿门口,似乎正在推演着什么。他看到钟离的到来,那双充满了秩序与威严的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与警惕。这自然便是日后的阐教教主,元始天尊。
钟离对着这两位未来的圣人,遥遥地稽首一礼,算是打了招呼。老子毫无反应,依旧神游物外。而元始,则是矜持地微微颔首,算是回礼,但那眼神中的审视之意却丝毫未减。他似乎在奇怪,为何自己竟看不透眼前这个人的跟脚与来历。
钟离对此毫不在意。他知道,这位二师兄最是看重“跟脚”与“出身”。自己这副龙族的人形,在他眼中,恐怕就是“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能点头回礼,已经算是看在自己修为不俗、且身上并无妖族煞气的面子上了。
他的目光,越过了这两位,投向了平台的右侧。那里,没有清静无为的茅草屋,也没有庄严肃穆的玉虚宫。只有一片被无数剑痕切割得纵横交错的、光秃秃的巨大悬崖。
而那仿佛要将这天都捅出一个窟窿的青色剑芒,正是从那里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