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铁匠铺的老砧子有骨气-《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

  铁佛寺山下的老街上,有家铁匠铺。铺子角落蹲着块老砧子,青黑色的铁疙瘩,表面被砸得坑坑洼洼,却亮得能照见人影,是铁匠老王头的传家宝,光绪年间就支在这儿了。这砧子怪得很——你要是诚心打铁,火星子都带着劲,打出的铁器又韧又亮;你要是偷工减料,锤头准会打滑,还专往你手背上磕。

  守着砧子的是老王头的儿子铁柱子,三十来岁,胳膊比常人粗一圈,手上的茧子比砧子的坑还深。每天天不亮,他就抡着锤子砸,说砧子的回声是在跟他。他有个闺女叫铁蛋,五岁,扎着个冲天辫,总爱蹲在砧子旁捡铁屑,说火星子是会飞的小蝴蝶。

  街东头有个五金铺老板叫赵滑头,总惦记着这砧子。他听说老砧子打出的镰刀能割三年不卷刃,好几次想借去打批新斧头,都被铁蛋抱着腿不让,嘴里喊:想借砧子糊弄人,锤子会咬你!

  开春那会儿,山里的柴火紧,镰刀成了抢手货。赵滑头心眼活,进了批薄铁皮镰刀,淬火时偷工减料,说新样式,轻便。有个砍柴老汉来买镰刀,刚砍了三棵树就卷了刃,气得直骂:赵老板,你这镰刀是纸糊的?赵滑头脖子一梗:你不会用,得顺着木纹砍!

  铁蛋蹲在铺子门槛后听见,气得直攥小拳头。趁赵滑头来借铁柱子的淬火水,故意把老砧子往他面前挪了挪。他刚想说还是老王家的手艺地道,突然叫了一声——铁柱子打斧头的火星子不知咋的偏了向,正好溅在他的铁皮镰刀上,烫出个黑印子。赵滑头的脸腾地红了,拎着镰刀就走,铁蛋扒着砧子边偷笑,砧子地响了声,像是在跟她击掌。

  没过几天,赵滑头的五金铺就没人去了。买农具的都说:还是铁匠铺的家伙实在,能当传家宝。有人问铁柱子:镰刀紧俏,咋不涨价?他擦着砧子说:这老伙计说了,铁器是吃饭的家伙,不能掺假。

  入夏时,连下了半月雨,山洪冲断了村口的木桥。村里要修座铁索桥,急需一批粗铁链。赵滑头的铺子里有铁链,却是用细铁丝拧的,根本经不起拉扯。他急得直转圈,说再找不到结实铁链,就得被村民骂。

  铁柱子看着急,把老砧子擦得锃亮,烧红的铁条往砧子上一放,抡着大锤砸。说也奇怪,他打出的铁链,每一环都严丝合缝,淬火后扔到水里冒白烟,捞出后用大锤砸都不变形。赵滑头看得直咋舌,也想学样打铁链,却发现自己的铁条一砸就断,还崩了他一脸铁屑。铁蛋笑得直拍小手:赵叔,你那铁没骨气!

  赵滑头红着脸来求铁柱子,想订二十丈铁链。铁柱子让他先付一半钱,说:桥是性命关天的事,我通宵打。他连着干了三夜,打出的铁链又粗又韧,赵滑头看着直点头,付账时多给了两吊钱,红着脸说:柱子,这钱该给,算我赔罪。

  秋天收玉米时,老王头突然咳得直不起腰,痰里带着黑灰。郎中说是常年打铁吸了铁末子,得用冰糖炖川贝。铁蛋急得直掉泪,赵滑头提着两斤新玉米来看望,挠着头说:我去城里见过好药,就是贵得很......

  当天夜里,铁蛋抱着个小铁砧,趴在老砧子旁说:砧子爷爷,救救爷爷吧,我以后天天给你扫铁屑,不让你脏。眼泪掉在砧子上,顺着坑洼流进缝里。第二天一早,她发现砧子的裂缝里卡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几颗川贝,还带着股铁腥味。

  赵滑头一看就咋舌:这是山里的老天麻!比药铺的金贵!他自告奋勇陪着铁柱子去城里,把打好的农具卖了,买回了止咳药。老王头喝了川贝汤,咳嗽竟慢慢好了,又能坐在铺子门口看儿子打铁了。

  这事过后,老砧子成了铁佛寺山的宝贝。谁家娶媳妇,来借砧子打把新剪刀,说能日子红火;谁家盖新房,用砧子上的铁屑混在地基里,说能镇宅。赵滑头也改了性子,五金铺里全是正经铁器,还总来帮铁柱子拉风箱,说:这砧子教会我,做生意跟打铁一个理,得实打实砸,才能出好活。

  如今那老砧子还蹲在铁匠铺的角落里,表面的坑洼被砸得更多,却越发亮堂。路过的外乡人要是问起这砧子的来历,铁柱子就会笑着说:哪有啥来历?它呀,就像咱铁匠的胳膊,看着粗,心里有数,你对它真,它就给你好铁器;你要是耍滑,它可不就给你锤头磕手瞧瞧?

  赵滑头后来把五金铺改成了铁器行,专卖铁柱子打的农具,柜台上摆着个小砧子模型,谁来买东西都要讲段老砧子的故事,末了加句:做人啊,得像这砧子,经得住砸,扛得住压,才能成器。

  风一吹,铁匠铺的风箱响,锤头砸在砧子上响,听得人心里踏实——那是老物件在说,日子就像打铁,得一锤一锤砸实在,才能出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