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磨盘巷的三件奇事-《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

  长安城朱雀大街后头,藏着条磨盘巷。巷口卧着块青石板,刻着“三事不过巷”四个歪歪扭扭的字,传说是前朝一个疯癫老石匠凿的。巷尾住着个叫李二柱的货郎,三十来岁,腿有点跛,嘴却甜,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铃铛摇得脆响,生意不算红火,倒也饿不着。

  这天日头刚偏西,二柱挑着空担子往回走,刚进磨盘巷,就见个穿青布衫的瘦老头蹲在石板上,正对着一盘石磨叹气。那磨盘锃亮,一看就是新凿的,可老头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大爷,您这磨盘挺好,叹啥气呀?”二柱放下担子,递过去块芝麻糖。

  老头接过来,掰了半块塞进嘴里,含糊道:“好啥好?这磨盘邪门得很,磨米出沙,磨面出土,磨啥都不成个样子,白费我三个月工钱。”

  二柱绕着磨盘转了两圈,见磨眼旁边刻着个小小的“贪”字,心里咯噔一下。他想起小时候听奶奶说,贪心的磨盘会吞掉好东西。“大爷,您是不是磨的时候总想着多磨点,恨不得一块米变出两块来?”

  老头一愣,脸腾地红了:“你咋知道?我寻思着多磨点能多卖点钱……”

  二柱笑了:“这磨盘是个倔脾气,见不得贪心。您试试少放些粮食,心里别想钱,就想着磨出的面能蒸出香喷喷的馒头。”

  老头将信将疑,抓了小半碗小米倒进磨眼,慢慢推着磨。转了三圈,竟真有细细的米浆流了出来,半点沙子没有。老头又惊又喜,要给二柱塞银子,二柱摆摆手:“举手之劳,您以后少点贪心,磨盘自然听话。”

  刚走出没几步,巷中间的杂货铺传来吵嚷声。铺主王寡妇叉着腰,对着个穿绸缎的胖子骂道:“你这黑心掌柜,拿假银锭骗我!”

  胖子急得脸红脖子粗:“不可能!这银锭是我从票号兑的,怎么会是假的?”

  二柱凑过去一看,那银锭沉甸甸的,可颜色发灰,边缘还有细缝。他想起昨天在西市见着个游方道士,说过假银锭遇醋会冒泡。“王婶,你家有醋吗?试试就知道了。”

  王寡妇转身端来半碗陈醋,二柱把银锭放进去,果然“滋滋”冒起白泡,一股酸味混着铜臭味飘了出来。胖子脸都白了,拍着大腿喊:“好你个票号,敢坑我!”

  王寡妇却软了态度,叹气道:“其实也不怪你,我这铺子生意不好,见着银锭就眼馋,没仔细看。”她舀了瓢醋,往胖子手里塞:“拿着,回去找票号理论,再买两斤醋,以后收银子先泡一泡。”

  胖子千恩万谢地走了,王寡妇给二柱装了袋花生:“谢谢你啊二柱,要不是你,我这亏就吃大了。”二柱剥开颗花生塞进嘴里:“婶子客气啥,以后遇事别着急,慢着点来就好。”

  眼看快到巷尾,忽然听见自家院墙外有哭声。二柱跑过去一看,是个穿补丁衣裳的小乞丐,约莫七八岁,正抱着只瘸腿的流浪猫抹眼泪。

  “小老弟,你哭啥?”二柱蹲下来,摸了摸小猫的脑袋。

  小乞丐抽抽搭搭道:“这猫……这猫腿断了,我想给它治伤,可我没钱……”小猫怯生生地叫了一声,用脑袋蹭了蹭小乞丐的手。

  二柱心里一软,想起自己小时候爹娘走得早,也是靠着乡邻接济才长大的。“走,跟我回家,我给小猫治伤。”

  他把小乞丐领进院子,找出草药捣烂,给小猫包扎好,又端来粥和小鱼干。小乞丐狼吞虎咽地吃着,忽然抬头问:“大哥哥,你为啥帮我?我是个乞丐,还带着只病猫。”

  二柱笑了:“帮人还需要为啥?我小时候也穷,有人帮过我,现在我能帮别人了,自然要帮。”他看小乞丐眉眼周正,就是瘦得厉害,又问:“你叫啥?家里还有人吗?”

  “我叫小石头,爹娘都没了,就我和小猫相依为命。”小石头低下头,声音又哽咽了。

  二柱寻思着,这孩子可怜,总不能一直当乞丐。他想起巷口的老木匠缺个徒弟,老木匠手艺好,就是性子怪,没人愿意跟着学。“小石头,我给你找个师傅咋样?学门手艺,以后就能养活自己和小猫了。”

  小石头眼睛一亮:“真的吗?我啥都愿意学!”

  第二天一早,二柱就带着小石头去找老木匠。老木匠起初不乐意,可架不住二柱软磨硬泡,又看小石头手脚勤快,便答应了。小石头学东西快,没过多久就能帮着老木匠做些简单的活计,小猫的腿也渐渐好了,天天在木匠铺门口晒太阳。

  日子一天天过去,磨盘巷的奇事越传越远。有人说,那盘磨盘现在成了“良心磨”,贪心的人碰都碰不动;有人说,王寡妇的杂货铺里常年摆着醋碗,再也没人敢用假银锭骗她;还有人说,小石头成了城里有名的木匠,娶了媳妇,还把老木匠和二柱都接去一起过了。

  后来,有个外地商人来长安做生意,听说了磨盘巷的事,特意来看看。他找到二柱,问:“你做了这么多好事,就没想要点回报?”

  二柱正给院子里的花浇水,闻言笑了:“回报?你看这磨盘巷,现在邻里和睦,没人贪心,没人骗人,连乞丐都能有出路,这就是最好的回报啊。”

  商人看着巷子里热热闹闹的景象,又看了看巷口那块青石板,忽然明白“三事不过巷”的意思——贪心、急躁、冷漠,这三样事,过不了磨盘巷。

  再后来,二柱还是那个货郎,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铃铛摇得脆响。只不过他的担子里,除了货物,还多了些草药和醋瓶,遇到有难处的人,就搭把手帮衬一把。有人问他累不累,他总是笑着说:“累啥?帮人一把,心里亮堂,走路都有劲。”

  磨盘巷的故事,就这么一代代传了下来。长安城的人都说,那不是什么奇事,是人心换人心。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就像那盘磨盘,你不贪心,它就给你磨出香甜的米面;就像那碗陈醋,你不急躁,它就帮你辨出真假;就像二柱和小石头,你不冷漠,就能暖了别人的路,也亮了自己的日子。

  直到现在,如果你去长安,还能找到那条磨盘巷。巷口的青石板还在,巷尾的院子里,偶尔还能听见货郎的铃铛声,脆生生的,像在说着那些温暖又好笑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