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便坏了知行的规矩,是我之过。”谢依水躬身抱拳,“待我见了宁大人,我向其告罪,请示处置。”
官兵摆手,那也大可不必。
新规新令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只要大家没受到什么影响,县衙不会随意拿捏人。
“初犯尔尔,下不为例即可。”不管是不是县令大人的亲戚,他们都是这么办的。
身后的小兵飞速跑过来,在领头之人身边郑重耳语两句。
领头的那人让开位置,伸出右手做请。
“大人有请。”
临近门前,那人提醒道:“女郎的护卫们可能得在外面稍候。”这些护卫身上大都有武器,那兵刃眼瞅着比他们的也不遑多让。
万一进去把他们大人给砍了怎么……说到这,那人还看了看谢依水腰侧挂着的长剑。
这剑从剑鞘开始看着就不便宜,大家女郎随身带的剑也多是宝剑。
不行的,宝剑在女郎手也会砍死我们县令大人的。
堂内的县令大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变得如此脆弱,谢依水解下宝剑,一身轻松地走进县衙。
她被独自引到一个小厅之中,引路的是个眉目清隽的青年,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
此人身着淡青色官服,仪态拘谨,似乎对她的到来有些手足无措。
青年垂眉低目,“大人正在忙,还请女郎稍候片刻。”
说这话青年内心是忐忑的,刚才他跟着县令大人在正厅同人谈话,下面的人来报大人的家人到访。
女眷至官衙,这事儿一看就有猫腻。
宁致遥本是想亲自前来的,但这客人不好就地遣散。
没办法,宁致遥开口,“随之,你去。”
顾随之拱手朝县令大人,以及另一位县令致意。
马县令身后的马从薇眯着眼盯着这人远走,刚才下属来报,道是宁大人夫人娘家来人,唤扈姓女郎。
扈!?
好耳熟啊。
俞朝扈姓大族多吗,先前于万昌河上就是一扈姓女郎救她于危难。当时对方并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但后面她调查事件,从当夜的参与者处旁敲侧击,她还是知道了对方姓扈。
马从薇跟着父亲在外行走调查万昌河水匪事宜,虽然她知道不是水匪的锅,但目前的线索只能往水匪上靠。
定案的结果已经通知到位,可她不甘心!
真的不甘心!!
直到现在她还记得自己在家门口跪求父母原谅的场景,高高兴兴出门,远载尸身归家。
她一身伤痛眼眸无光地跪求父母原谅,明明父母没说过一句伤人的话,但她的心还是像被人用刀割得心血直流。
跳下马车伏跪请罪,父母怜她年幼不曾多言,弟弟不明所以失声痛哭。那一天,直到现在马从薇都记得那一天的阳光有多刺眼。
刺眼而寒冷,这就是马从薇印象里的昔日过往。
回想起从前总是痛苦居多,但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感受到过温暖。
至少那位女郎说一不二,处变不惊的身影让她内心安定许多。
每每想到对方,马从薇都觉得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伤春悲秋?
她没时间伤春悲秋。
此次秘密出行,一是探一探这位宁大人的虚实。毕竟他是崇州官场的新人,背景还算深厚。
多和他深入了解,若为人心正,未来或许有合作的机会。
二嘛,就是听说宁致遥手里有一批人,听闻或跟那群‘水匪’有关系。
马从薇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她央父亲带她一同出行。
许是马从薇盯着人远去的眼神过分直白,引得宁致遥连连看去。
宁致遥有意结束话题,趁机问道:“女郎和随之相识?”
顾随之是他手下的官员,同样寒门出身,是前几年的进士。
宁致遥问这话绝无私心,官场上的都是人精,马大人也能看得出来,宁致遥是不想回答他刚才的问题,故意改口的。
见状马大人也不着急,笑着问自家女儿,“薇儿与随之有旧?”女儿广交良友,其实身边认识一些寒门子弟也是正常的。
马从薇爽朗答道:“久了不就是旧识,但目前却是新面孔。”
“刚才盯着顾大人瞧,实在是听到宁大人您夫人的姓氏为扈。”马从薇坦言,“先前我出门遇险,危机之时被一扈姓女郎所救。”
同为一个姓氏,多关注些乃人之常情。
宁致遥眉眼一动,“原来如此。”宁致遥本想问问那位救人的女郎叫什么名字,但问人名讳实在唐突,宁致遥只能按下不表。
“我夫人娘家为京都扈氏。”宁致遥勾唇一笑,心思淡然,“这姓氏其实挺少见的。”
马从薇思绪转了转,她点点头,明白宁致遥的意思了。
两位官员的话题转而消散,马从薇看着远走的宁致遥,在对方身影消失的刹那,她颇为感慨。“为官者,无不人精。”
刚才宁大人那么说,明显是要她留步,届时看看认不认识这位扈氏女郎。
他们此行是求合作的,若是有旧在中间链接,很多不好开口的要求,宁致遥就能放开了提。
不过多说了一句,就能被人利用上。
官场如此,世情亦是如此。
自出了门以后,到处都是坑。
马从薇略微忿忿不平,马大人招招手,示意她安然坐下。“处变不惊才是论事论道第一要义,薇儿你太急了,破绽百出。”
谁想急啊,她也不想。
但事情赶着事情,她就是冷静不下来。
即使强装镇定,其实内心还是涌着惊涛骇浪。
她重重坐下,“我是学不来你们这些弯弯绕绕。”人的脾性可以伪装,却做不到改头换面,重新取之。
她可以装淡定,也就是演技尚可罢了。
不说这些,“那这宁致遥如何?”可用么?
马大人将手边的点心碟子往马从薇身边推了推,“他行事小心,说话谨慎,但再小心谨慎,他也还年轻。年轻有年轻的优劣,他初到崇州,不掩其志……”
巴拉巴拉巴拉,马从薇听到答案——可用!
官兵摆手,那也大可不必。
新规新令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只要大家没受到什么影响,县衙不会随意拿捏人。
“初犯尔尔,下不为例即可。”不管是不是县令大人的亲戚,他们都是这么办的。
身后的小兵飞速跑过来,在领头之人身边郑重耳语两句。
领头的那人让开位置,伸出右手做请。
“大人有请。”
临近门前,那人提醒道:“女郎的护卫们可能得在外面稍候。”这些护卫身上大都有武器,那兵刃眼瞅着比他们的也不遑多让。
万一进去把他们大人给砍了怎么……说到这,那人还看了看谢依水腰侧挂着的长剑。
这剑从剑鞘开始看着就不便宜,大家女郎随身带的剑也多是宝剑。
不行的,宝剑在女郎手也会砍死我们县令大人的。
堂内的县令大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变得如此脆弱,谢依水解下宝剑,一身轻松地走进县衙。
她被独自引到一个小厅之中,引路的是个眉目清隽的青年,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
此人身着淡青色官服,仪态拘谨,似乎对她的到来有些手足无措。
青年垂眉低目,“大人正在忙,还请女郎稍候片刻。”
说这话青年内心是忐忑的,刚才他跟着县令大人在正厅同人谈话,下面的人来报大人的家人到访。
女眷至官衙,这事儿一看就有猫腻。
宁致遥本是想亲自前来的,但这客人不好就地遣散。
没办法,宁致遥开口,“随之,你去。”
顾随之拱手朝县令大人,以及另一位县令致意。
马县令身后的马从薇眯着眼盯着这人远走,刚才下属来报,道是宁大人夫人娘家来人,唤扈姓女郎。
扈!?
好耳熟啊。
俞朝扈姓大族多吗,先前于万昌河上就是一扈姓女郎救她于危难。当时对方并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但后面她调查事件,从当夜的参与者处旁敲侧击,她还是知道了对方姓扈。
马从薇跟着父亲在外行走调查万昌河水匪事宜,虽然她知道不是水匪的锅,但目前的线索只能往水匪上靠。
定案的结果已经通知到位,可她不甘心!
真的不甘心!!
直到现在她还记得自己在家门口跪求父母原谅的场景,高高兴兴出门,远载尸身归家。
她一身伤痛眼眸无光地跪求父母原谅,明明父母没说过一句伤人的话,但她的心还是像被人用刀割得心血直流。
跳下马车伏跪请罪,父母怜她年幼不曾多言,弟弟不明所以失声痛哭。那一天,直到现在马从薇都记得那一天的阳光有多刺眼。
刺眼而寒冷,这就是马从薇印象里的昔日过往。
回想起从前总是痛苦居多,但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感受到过温暖。
至少那位女郎说一不二,处变不惊的身影让她内心安定许多。
每每想到对方,马从薇都觉得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伤春悲秋?
她没时间伤春悲秋。
此次秘密出行,一是探一探这位宁大人的虚实。毕竟他是崇州官场的新人,背景还算深厚。
多和他深入了解,若为人心正,未来或许有合作的机会。
二嘛,就是听说宁致遥手里有一批人,听闻或跟那群‘水匪’有关系。
马从薇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她央父亲带她一同出行。
许是马从薇盯着人远去的眼神过分直白,引得宁致遥连连看去。
宁致遥有意结束话题,趁机问道:“女郎和随之相识?”
顾随之是他手下的官员,同样寒门出身,是前几年的进士。
宁致遥问这话绝无私心,官场上的都是人精,马大人也能看得出来,宁致遥是不想回答他刚才的问题,故意改口的。
见状马大人也不着急,笑着问自家女儿,“薇儿与随之有旧?”女儿广交良友,其实身边认识一些寒门子弟也是正常的。
马从薇爽朗答道:“久了不就是旧识,但目前却是新面孔。”
“刚才盯着顾大人瞧,实在是听到宁大人您夫人的姓氏为扈。”马从薇坦言,“先前我出门遇险,危机之时被一扈姓女郎所救。”
同为一个姓氏,多关注些乃人之常情。
宁致遥眉眼一动,“原来如此。”宁致遥本想问问那位救人的女郎叫什么名字,但问人名讳实在唐突,宁致遥只能按下不表。
“我夫人娘家为京都扈氏。”宁致遥勾唇一笑,心思淡然,“这姓氏其实挺少见的。”
马从薇思绪转了转,她点点头,明白宁致遥的意思了。
两位官员的话题转而消散,马从薇看着远走的宁致遥,在对方身影消失的刹那,她颇为感慨。“为官者,无不人精。”
刚才宁大人那么说,明显是要她留步,届时看看认不认识这位扈氏女郎。
他们此行是求合作的,若是有旧在中间链接,很多不好开口的要求,宁致遥就能放开了提。
不过多说了一句,就能被人利用上。
官场如此,世情亦是如此。
自出了门以后,到处都是坑。
马从薇略微忿忿不平,马大人招招手,示意她安然坐下。“处变不惊才是论事论道第一要义,薇儿你太急了,破绽百出。”
谁想急啊,她也不想。
但事情赶着事情,她就是冷静不下来。
即使强装镇定,其实内心还是涌着惊涛骇浪。
她重重坐下,“我是学不来你们这些弯弯绕绕。”人的脾性可以伪装,却做不到改头换面,重新取之。
她可以装淡定,也就是演技尚可罢了。
不说这些,“那这宁致遥如何?”可用么?
马大人将手边的点心碟子往马从薇身边推了推,“他行事小心,说话谨慎,但再小心谨慎,他也还年轻。年轻有年轻的优劣,他初到崇州,不掩其志……”
巴拉巴拉巴拉,马从薇听到答案——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