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唤作三娘的女子神情柔婉,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叹气。这出戏码,但凡扈通明在场,谢依水都可能演不下去。
幸好不在,幸好在座的她也不熟。
谢依水抿抿唇,最后还是表情为难地将事情吐露了出来。
“刚才父亲让人来跟我说,家中二郎胡闹,入宴前不知去哪儿鬼混消遣吃坏了肚子,三娘颇为担忧。”
扈赏春派人来说扈通明身体不适,这话题突兀得像一片花丛里,狗尾巴花力压群芳,最后还获得了众人的赞赏。
不是说狗尾巴花儿不好看,因为人家实际叫——狗尾巴草!
谢依水知道扈赏春不会无的放矢,扈通明身体可能不会不适,心理却说不定。
此时宫宴气氛正盛,能注意到扈通明还能让本人产生憋闷心理的,除了眼前的狗皇帝她还真想不到谁。
事情发展得太快,谢依水来不及细想更多,她决定先开口为敬,占据主动权。
南潜不愧是老皇帝,年纪上来了,惊诧这个表情在他有褶子的脸上都被完全掩盖了去。
“哦?身体不适不若寻个太医给他瞧瞧。”皇帝像个慈爱的长者,关心下面的小辈。“少年心性正是喜欢玩闹的时候,三娘切莫忧心。”
谢依水认同地点点头,“陛下说的极是,但我担心他在这里会影响众人举宴欢庆,就让人先送他回府了。少年心性一时说的通,却说不了一辈子,他该受点教训,好好警醒一番才对。”
这种级别的宫宴,皇帝不走没有下面的人先走的道理,可话又说回来了,扈三娘是别人吗?
是这种时候,临阵都要兴师动众给她换座的当事人。
所以谢依水一对宫侍提出这个要求,对方顿了顿,说请示之后再来回复。
正好最高领导人在这儿,南潜插手过问,宫侍都不用费劲巴拉跑去和上级请示了。
对此南潜顿了顿,而后道:“今日欢庆,不若明日再教育…”
谢依水皮笑肉不笑,明眼人都知道她有点不高兴。
南潜现在可算是知道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差不多昭告天下,他和三娘独好,他对她另眼相待。眼下她就送自己弟弟回家警醒的这么一个小小要求,若是他不同意的话……岂不是说明他对她的好都是假的。
一边逢场作戏,另有图谋的老皇帝人设,另一边是慈爱宽和,对小辈纵容的长者人设。
南潜恨不得在心里骂别人的爹,还是他的本性更舒服啊,人就是不应该奢求自己不该有的东西。
没有的事儿非要作戏,迟早有一天能把自己给恶心坏。
没有犹豫太久,宽和的长者皇帝我心甚慰地赞同扈三娘的观点,“玉不琢不成器,人还是得吃些教训才能成长。”这句话他当下与扈二郎共勉。
“送他出去吧。”南潜挥了挥手,下面的人立即动身。
一番对话,南潜对扈通明是有点挽留的意思,但又没有强求。
所以今天针对扈通明的事情,并非当下现状,而是将来境况。
——姻亲。
谢依水终于领悟了这老皇帝的阴谋,赐婚啊,他也只能赐婚了。
事情发展到现在南潜正好想提一下那个蠢蠢欲动的话题,但扈三娘又叹气了。
明晃晃地等他接茬,老皇帝麻木出声,“三娘还有何困惑?说来听听,我与皇后、贵妃一同为你解忧。”既然自己控制不了,那就多拖几个人下水。
皇后性格恬淡,不爱说话,她略微颔首表示认同陛下的发言。
连贵妃服了这些人,微笑致意,最后开口接茬,“三娘还有何困境?咱们群策群力,也能一起想个法子。或许我们这些阅历深的人给不出切合年轻人的法子,但不是还有这些青年吗?”说的是一旁看戏的景王、庆王。
被虚点到的人脸上的笑一瞬消失,二人同时朝谢依水发出眼神质疑。
你还有什么幺蛾子。
谢依水脸上情真意切,“三娘长于乡野,离家,离父母双亲的时日都太久了。以至于归来的时候,母亲已经魂归九泉。”
亡者乃生者最不显山露水的一招,搬出亡母来论事,没人会触生者的霉头。
南潜好像知道她要说什么,又好像不知道。
眯着眼睛,准备要赐婚的当事人一言不发,静待她的表演。
谢依水无泪自伤,擦擦并不存在的眼角,她小声道:“母亲走的早,二郎的婚事一直没有个定论,以至于来年他都要十六了,亲事还没有着落。”
南潜心一冷,想到她可能听到了什么风声,然后想拒绝他的好意。
当事人表情戏谑,眉眼却宽和依旧。“没有着落,然后呢?”
谢依水一起一站,来到前首正中就是一个大礼。“臣女想请陛下和娘娘们为家弟赐婚。”
前面的动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反正后面的人都看到有位女子出列,然后对着上首之人行了大礼。
赵宛白听到有人传话,说是三姐,紧张的心简直是不顾她死活的乱跳。
她摁着心口,别跳了别跳了,她害怕!!
被宫人护送离场的扈通明此时只是远离了宴会中心,他站在一旁回首前端的热闹。
出声询问宫人,“这是怎的了?”不是有刺客吧?!
同样挂念皇帝的人,对前端的动荡也是颇为忧心。
“要不要过去看看?”
扈通明问的直白,宫人却不能回之以骂。看什么看,逛街呢,还上前细看。
宫侍垂首,双手规矩做请。“陛下和离王妃一致请您回家歇息。”
被‘身体不适’的扈二郎沉默半晌,“行。”不看就不看,反正回家他们也会跟他说的。
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身体不适,但年轻人嘛,就是有事就上,仁义这块,他还是有口碑的。
默默离场的当事人,话题中心的被讨论者。
当众人的目光开始在场上寻找渴望姻亲的扈二郎的时候,扈二郎已经上了回府的马车。
车夫好奇,“郎君怎就独身回了,可是有何不妥?”不妥的话,女郎和其余的主子们呢?就自己跑啊。
扈通明上了车马老神在在,“我身体不适,需要先行回府。”
车夫扫视车上的人,目光逡巡到最后都没找到目标——究竟哪里不适了?没太看出来。
罢,他还是驾驾驾吧。
幸好不在,幸好在座的她也不熟。
谢依水抿抿唇,最后还是表情为难地将事情吐露了出来。
“刚才父亲让人来跟我说,家中二郎胡闹,入宴前不知去哪儿鬼混消遣吃坏了肚子,三娘颇为担忧。”
扈赏春派人来说扈通明身体不适,这话题突兀得像一片花丛里,狗尾巴花力压群芳,最后还获得了众人的赞赏。
不是说狗尾巴花儿不好看,因为人家实际叫——狗尾巴草!
谢依水知道扈赏春不会无的放矢,扈通明身体可能不会不适,心理却说不定。
此时宫宴气氛正盛,能注意到扈通明还能让本人产生憋闷心理的,除了眼前的狗皇帝她还真想不到谁。
事情发展得太快,谢依水来不及细想更多,她决定先开口为敬,占据主动权。
南潜不愧是老皇帝,年纪上来了,惊诧这个表情在他有褶子的脸上都被完全掩盖了去。
“哦?身体不适不若寻个太医给他瞧瞧。”皇帝像个慈爱的长者,关心下面的小辈。“少年心性正是喜欢玩闹的时候,三娘切莫忧心。”
谢依水认同地点点头,“陛下说的极是,但我担心他在这里会影响众人举宴欢庆,就让人先送他回府了。少年心性一时说的通,却说不了一辈子,他该受点教训,好好警醒一番才对。”
这种级别的宫宴,皇帝不走没有下面的人先走的道理,可话又说回来了,扈三娘是别人吗?
是这种时候,临阵都要兴师动众给她换座的当事人。
所以谢依水一对宫侍提出这个要求,对方顿了顿,说请示之后再来回复。
正好最高领导人在这儿,南潜插手过问,宫侍都不用费劲巴拉跑去和上级请示了。
对此南潜顿了顿,而后道:“今日欢庆,不若明日再教育…”
谢依水皮笑肉不笑,明眼人都知道她有点不高兴。
南潜现在可算是知道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差不多昭告天下,他和三娘独好,他对她另眼相待。眼下她就送自己弟弟回家警醒的这么一个小小要求,若是他不同意的话……岂不是说明他对她的好都是假的。
一边逢场作戏,另有图谋的老皇帝人设,另一边是慈爱宽和,对小辈纵容的长者人设。
南潜恨不得在心里骂别人的爹,还是他的本性更舒服啊,人就是不应该奢求自己不该有的东西。
没有的事儿非要作戏,迟早有一天能把自己给恶心坏。
没有犹豫太久,宽和的长者皇帝我心甚慰地赞同扈三娘的观点,“玉不琢不成器,人还是得吃些教训才能成长。”这句话他当下与扈二郎共勉。
“送他出去吧。”南潜挥了挥手,下面的人立即动身。
一番对话,南潜对扈通明是有点挽留的意思,但又没有强求。
所以今天针对扈通明的事情,并非当下现状,而是将来境况。
——姻亲。
谢依水终于领悟了这老皇帝的阴谋,赐婚啊,他也只能赐婚了。
事情发展到现在南潜正好想提一下那个蠢蠢欲动的话题,但扈三娘又叹气了。
明晃晃地等他接茬,老皇帝麻木出声,“三娘还有何困惑?说来听听,我与皇后、贵妃一同为你解忧。”既然自己控制不了,那就多拖几个人下水。
皇后性格恬淡,不爱说话,她略微颔首表示认同陛下的发言。
连贵妃服了这些人,微笑致意,最后开口接茬,“三娘还有何困境?咱们群策群力,也能一起想个法子。或许我们这些阅历深的人给不出切合年轻人的法子,但不是还有这些青年吗?”说的是一旁看戏的景王、庆王。
被虚点到的人脸上的笑一瞬消失,二人同时朝谢依水发出眼神质疑。
你还有什么幺蛾子。
谢依水脸上情真意切,“三娘长于乡野,离家,离父母双亲的时日都太久了。以至于归来的时候,母亲已经魂归九泉。”
亡者乃生者最不显山露水的一招,搬出亡母来论事,没人会触生者的霉头。
南潜好像知道她要说什么,又好像不知道。
眯着眼睛,准备要赐婚的当事人一言不发,静待她的表演。
谢依水无泪自伤,擦擦并不存在的眼角,她小声道:“母亲走的早,二郎的婚事一直没有个定论,以至于来年他都要十六了,亲事还没有着落。”
南潜心一冷,想到她可能听到了什么风声,然后想拒绝他的好意。
当事人表情戏谑,眉眼却宽和依旧。“没有着落,然后呢?”
谢依水一起一站,来到前首正中就是一个大礼。“臣女想请陛下和娘娘们为家弟赐婚。”
前面的动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反正后面的人都看到有位女子出列,然后对着上首之人行了大礼。
赵宛白听到有人传话,说是三姐,紧张的心简直是不顾她死活的乱跳。
她摁着心口,别跳了别跳了,她害怕!!
被宫人护送离场的扈通明此时只是远离了宴会中心,他站在一旁回首前端的热闹。
出声询问宫人,“这是怎的了?”不是有刺客吧?!
同样挂念皇帝的人,对前端的动荡也是颇为忧心。
“要不要过去看看?”
扈通明问的直白,宫人却不能回之以骂。看什么看,逛街呢,还上前细看。
宫侍垂首,双手规矩做请。“陛下和离王妃一致请您回家歇息。”
被‘身体不适’的扈二郎沉默半晌,“行。”不看就不看,反正回家他们也会跟他说的。
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身体不适,但年轻人嘛,就是有事就上,仁义这块,他还是有口碑的。
默默离场的当事人,话题中心的被讨论者。
当众人的目光开始在场上寻找渴望姻亲的扈二郎的时候,扈二郎已经上了回府的马车。
车夫好奇,“郎君怎就独身回了,可是有何不妥?”不妥的话,女郎和其余的主子们呢?就自己跑啊。
扈通明上了车马老神在在,“我身体不适,需要先行回府。”
车夫扫视车上的人,目光逡巡到最后都没找到目标——究竟哪里不适了?没太看出来。
罢,他还是驾驾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