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寒暄后,谢依水指着扈通明,“他有话要说,让他先说。”
扈玄感还是趴着的动作,外人看来此状估计颇为狼狈,如果不是相熟的亲友,扈玄感可能都不会轻易见人。
“何事?”还是扈玄感贴心地先行询问。
扈通明含糊地说了一句,这句话连耳聪目明的谢依水都没能听清。
谢依水看了眼扈通明,你刚发语音了吗?
结果床上的人直接回了,“不用谢。”
扈通明傲娇扭脖子,顺势回应:“哦。”
无法融入的谢依水:“???”还真能听懂啊。
不出意外的话,刚才扈通明应该是对扈玄感说了声感谢,看来表面不和的二人,背地里还是有点默契在的。
三两句扈通明的事情就结束了,扈玄感看着谢依水,“三姐是想问那伙人究竟有什么问题吧?”
一般的人剪径者无非求财拿人,像他们碰上的这些,一言不合就动手的,肯定有大问题。
整理下衣摆,谢依水也挺无奈的,“他就说了你看出来不对,让他们撤退。”具体哪儿不对,扈通明自己都还是一知半解的。
不像当地人这种理由,真的太模糊了。
神思不济的扈玄感费力思索,他给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此话一出,一旁办完事情漫不经心的扈通明都瞪大了眼睛,“行伍人士?!!”那些人难不成是逃兵?
扈通明想的简单,无非是哪处地方大营待遇不好,有人萌生退意便撺掇人一起逃亡。
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行伍吃苦,也不是人人都能按耐得住的。
可谢依水俨然不是这么想的,探查消息过后,谢依水清楚地了解到——当时他们的队伍行进至朔北地带,彼时离京都也没几天的路程。
你要说边州艰苦,有人想着逃离,遁入山林也好,离开大俞也罢,反正地方大营不死追,他们那些人就还能有个出处。
但朔州紧邻京都,一旦有逃兵,朔州都是格杀勿论,一个不留。
京都的威严与安全是九州独一的,朔州不可能为了几个逃兵冒这么大的风险。
毕竟朔州治下不严,南潜第一个收拾的就是朔州上官,以儆效尤。
听了扈通明的废话,谢依水示意他先出去,继续留下,难免扰乱他人思路。
没有犹豫,扈通明果断离开,有些事情不知道最好。毕竟知道的太多,弊大于利。
“他们动手十分急切,可能就是想到,我有概率看出了他们的身份。”说起这些,扈玄感双眼放空,仿佛又陷入了当天的场景里。“他们下手又快又狠,都没有时间思考太多,我们就对上了。”
谢依水一言不发地聆听这些带着血腥气味的过去,扈玄感是亲历者,更是队伍的头脑。因而当天他看到的、听到的、所了解到的,就是最全面的。
这些事情只能由他来说,也只有他能说清楚。
没有沉溺太久,扈玄感闭目暂缓片刻,声音沉了下来。“一旦生疑,必下杀手。二郎道他们可能是逃兵,我觉得不是。”
真逃兵只会躲,哪里会和他们这些出身明显不同的人对上。
“他们的背后肯定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说到这扈玄感咳了咳,“那些人在朔州北地隐藏,口音和举止和当地风格迥异,就说明是外州过来的。朔州和吉州、冉州相邻……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这两州其一,或者二者皆有。”
朔州出事的概率很小,不是没有,是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不是南潜心腹中的心腹,无人能至朔州知府之位。
谢依水觉得重点不在出处,而是,“他们想做什么?”埋伏在朔州,嘶!谢依水回忆自己所画的九州舆图。
朔州不只是和冉州、吉州接壤啊,再北一点,不就是北戎的地界了么。
只是传闻朔州至北是无人荒漠,通行过人的几率当世暂无。
谢依水被这几个关键词小小的冲击了一下,她想事情往往会把最坏的结果推演出来,然后再逐层往上。
最坏的结果……谢依水觉得有点刺激了。
扈玄感说多了明显状态下滑,后面的回复都显得有气无力。“不管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在朔州生乱,那朔州知府便是他们的第一个磨刀石。”
乱子一出,朔州动荡,南潜不会放过这些动静的。
对方是谁他们不知道,但对方不是谁,公孙其任肯定榜上有名。
“公孙?”好耳熟的姓氏,“和最近在京都扑腾的公孙一族是同族?”
那什么景王看中的不就是这个姓氏,元宵夜宴公孙氏的‘风采’,京都因着这户人家流出了不少陈年八卦。
传闻当年公孙氏避世不出,就是得罪了先帝,哎呀,说多了又是才子佳人,真心错付那一套,谢依水信他个鬼。
八成就是站错队了,想要保全家人,所以才躲到渺无人烟的地方装高人。
真避世,又缘何要入世。
入世也没啥,人是群居动物,有时候就是得凑一块才会热闹。
但这伙人明显是要入仕,而非入世,两种概念。
扈玄感笑了一下,“才不是。那家人和现在的公孙大人只是恰巧同姓罢了,没有亲缘关系。”
公孙大人说是陛下心腹,但扈玄感对其也是好感备出。
“公孙大人,是个好人。”补充一句,“有能力的好人。”
第一次听到扈玄感这么极力地夸赞一个人,还是一位官场沉浮的老人。
凭着扈玄感这句话,谢依水对那朔州知府公孙其任也产生了浓重的好奇心理。
世间善者不知凡几,唯独‘好’这个评价水很深。
至高至低,至褒至贬,简直见仁见智。
但扈玄感加上了‘有能力’这个前缀,谢依水会意他说的是正向评价——一个深不可测、心怀天下的权臣。
这标签太硬了,谢依水风闻史实,脑海里倒是有不少历史人物。
当下,反正她见过的大臣里,没一个能贴合这个评价。
“大俞肱骨,誓斩其人。”谢依水眸光深邃,脸上还映着诡异的笑,“这不就是最简单的亡国计划第一步吗?”
第一步——断其臂膀,灭其谋士,除其智囊。
信息量过大,扈玄感大脑加载失败,直接晕了过去。
只是晕之前,他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三姐这么开心。
扈玄感还是趴着的动作,外人看来此状估计颇为狼狈,如果不是相熟的亲友,扈玄感可能都不会轻易见人。
“何事?”还是扈玄感贴心地先行询问。
扈通明含糊地说了一句,这句话连耳聪目明的谢依水都没能听清。
谢依水看了眼扈通明,你刚发语音了吗?
结果床上的人直接回了,“不用谢。”
扈通明傲娇扭脖子,顺势回应:“哦。”
无法融入的谢依水:“???”还真能听懂啊。
不出意外的话,刚才扈通明应该是对扈玄感说了声感谢,看来表面不和的二人,背地里还是有点默契在的。
三两句扈通明的事情就结束了,扈玄感看着谢依水,“三姐是想问那伙人究竟有什么问题吧?”
一般的人剪径者无非求财拿人,像他们碰上的这些,一言不合就动手的,肯定有大问题。
整理下衣摆,谢依水也挺无奈的,“他就说了你看出来不对,让他们撤退。”具体哪儿不对,扈通明自己都还是一知半解的。
不像当地人这种理由,真的太模糊了。
神思不济的扈玄感费力思索,他给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此话一出,一旁办完事情漫不经心的扈通明都瞪大了眼睛,“行伍人士?!!”那些人难不成是逃兵?
扈通明想的简单,无非是哪处地方大营待遇不好,有人萌生退意便撺掇人一起逃亡。
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行伍吃苦,也不是人人都能按耐得住的。
可谢依水俨然不是这么想的,探查消息过后,谢依水清楚地了解到——当时他们的队伍行进至朔北地带,彼时离京都也没几天的路程。
你要说边州艰苦,有人想着逃离,遁入山林也好,离开大俞也罢,反正地方大营不死追,他们那些人就还能有个出处。
但朔州紧邻京都,一旦有逃兵,朔州都是格杀勿论,一个不留。
京都的威严与安全是九州独一的,朔州不可能为了几个逃兵冒这么大的风险。
毕竟朔州治下不严,南潜第一个收拾的就是朔州上官,以儆效尤。
听了扈通明的废话,谢依水示意他先出去,继续留下,难免扰乱他人思路。
没有犹豫,扈通明果断离开,有些事情不知道最好。毕竟知道的太多,弊大于利。
“他们动手十分急切,可能就是想到,我有概率看出了他们的身份。”说起这些,扈玄感双眼放空,仿佛又陷入了当天的场景里。“他们下手又快又狠,都没有时间思考太多,我们就对上了。”
谢依水一言不发地聆听这些带着血腥气味的过去,扈玄感是亲历者,更是队伍的头脑。因而当天他看到的、听到的、所了解到的,就是最全面的。
这些事情只能由他来说,也只有他能说清楚。
没有沉溺太久,扈玄感闭目暂缓片刻,声音沉了下来。“一旦生疑,必下杀手。二郎道他们可能是逃兵,我觉得不是。”
真逃兵只会躲,哪里会和他们这些出身明显不同的人对上。
“他们的背后肯定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说到这扈玄感咳了咳,“那些人在朔州北地隐藏,口音和举止和当地风格迥异,就说明是外州过来的。朔州和吉州、冉州相邻……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这两州其一,或者二者皆有。”
朔州出事的概率很小,不是没有,是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不是南潜心腹中的心腹,无人能至朔州知府之位。
谢依水觉得重点不在出处,而是,“他们想做什么?”埋伏在朔州,嘶!谢依水回忆自己所画的九州舆图。
朔州不只是和冉州、吉州接壤啊,再北一点,不就是北戎的地界了么。
只是传闻朔州至北是无人荒漠,通行过人的几率当世暂无。
谢依水被这几个关键词小小的冲击了一下,她想事情往往会把最坏的结果推演出来,然后再逐层往上。
最坏的结果……谢依水觉得有点刺激了。
扈玄感说多了明显状态下滑,后面的回复都显得有气无力。“不管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在朔州生乱,那朔州知府便是他们的第一个磨刀石。”
乱子一出,朔州动荡,南潜不会放过这些动静的。
对方是谁他们不知道,但对方不是谁,公孙其任肯定榜上有名。
“公孙?”好耳熟的姓氏,“和最近在京都扑腾的公孙一族是同族?”
那什么景王看中的不就是这个姓氏,元宵夜宴公孙氏的‘风采’,京都因着这户人家流出了不少陈年八卦。
传闻当年公孙氏避世不出,就是得罪了先帝,哎呀,说多了又是才子佳人,真心错付那一套,谢依水信他个鬼。
八成就是站错队了,想要保全家人,所以才躲到渺无人烟的地方装高人。
真避世,又缘何要入世。
入世也没啥,人是群居动物,有时候就是得凑一块才会热闹。
但这伙人明显是要入仕,而非入世,两种概念。
扈玄感笑了一下,“才不是。那家人和现在的公孙大人只是恰巧同姓罢了,没有亲缘关系。”
公孙大人说是陛下心腹,但扈玄感对其也是好感备出。
“公孙大人,是个好人。”补充一句,“有能力的好人。”
第一次听到扈玄感这么极力地夸赞一个人,还是一位官场沉浮的老人。
凭着扈玄感这句话,谢依水对那朔州知府公孙其任也产生了浓重的好奇心理。
世间善者不知凡几,唯独‘好’这个评价水很深。
至高至低,至褒至贬,简直见仁见智。
但扈玄感加上了‘有能力’这个前缀,谢依水会意他说的是正向评价——一个深不可测、心怀天下的权臣。
这标签太硬了,谢依水风闻史实,脑海里倒是有不少历史人物。
当下,反正她见过的大臣里,没一个能贴合这个评价。
“大俞肱骨,誓斩其人。”谢依水眸光深邃,脸上还映着诡异的笑,“这不就是最简单的亡国计划第一步吗?”
第一步——断其臂膀,灭其谋士,除其智囊。
信息量过大,扈玄感大脑加载失败,直接晕了过去。
只是晕之前,他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三姐这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