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
这个充满了尘封岁月气息的称谓,从梁辰的口中,艰难地吐出。
隔间之外,高强、戚月和陈东三人,全都愣住了。
他们预想过无数种可能。
他们以为梁辰会忏悔某个决策的失误,会忏悔某次战斗的冷酷,甚至会忏悔某个不为人知的、黑暗的过往。
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他忏悔的起点,竟然会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家庭温情与生活气息的词语。
这与眼前这血腥、诡异、残酷的场景,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隔间之内,梁辰的声音,仿佛一架老旧的放映机,开始缓缓转动,将一段被他刻意遗忘在记忆仓库最深处、早已蒙上了厚厚尘埃的胶片,重新播放了出来。
他的忏悔,没有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也没有人伦泯灭的家庭惨剧。
那只是一个叛逆的少年,与一位慈爱的老人之间,一段充满了遗憾的、平淡无奇的往事。
故事,要从他叛逆的少年时期说起。
那时的梁辰,远没有现在的冷静与沉稳。
他像所有处在青春期的少年一样,敏感、自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对规则的叛逆。
他疯狂地迷恋上了城市探险。
对他而言,那些废弃的工厂、荒废的医院、深埋地下的防空洞,远比枯燥的课堂和沉闷的家庭,更具有吸引力。
他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那一场场自以为是的、勇敢者的游戏中。
而与他最亲近的,是他的祖父。
那是一位慈祥而寡言的老人,几乎以一种纵容的方式,包容着他所有的“不务正业”。
老人会默默地帮他清洗探险归来后满是泥污的衣服,会在他熬夜研究地图时,为他端来一杯热牛奶,会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他的头,用最朴素的语言叮嘱他“注意安全”。
那份爱,深沉如山,却也沉重如山。
对于当时那个一心只渴望挣脱束缚、奔向“自由”的少年梁辰来说,这份沉重的爱,渐渐变成了一种他极不耐烦的……负担。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他高二那年的冬天。
祖父的身体,毫无征兆地垮了。
诊断结果是癌症晚期。
从那一天起,医院那充满了消毒水气味的白色病房,就成了老人生命的终点站。
家里的气氛,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压抑。
所有人都围绕着那张病床,在与死神进行着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拔河。
而梁辰,却下意识地,成了一个逃兵。
“家里人一次又一次地给我打电话,催我去医院,去多陪陪他。”
梁辰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无法抑制的、属于回忆的苦涩。
“而我,一次又一次地,用‘学业忙’、‘要考试了’、‘跟同学约好了’这样的借口,进行推脱。”
他并非不知道,祖父的时日已经无多。
但他害怕。
他害怕面对医院里那浓重的死亡气息,害怕面对老人日渐消瘦、失去生气的脸庞,更害怕面对那份即将永远失去的、沉重的亲情所带来的“责任”与“束缚”。
悲剧,终究还是在他又一次的逃避中,降临了。
那天下午,他没有去医院,而是和几个同伴,偷偷溜进了一座废弃的、位于城市边缘的钟楼。
当他费尽力气,终于爬上钟楼的顶端,站在最高处,感受着拂过脸颊的、自由的风,俯瞰着脚下如同火柴盒般的城市时。
他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父亲压抑的、充满了疲惫的哭声。
祖父,走了。
“我站在废弃的钟楼顶上,听着电话里家人的哭泣,看着远方的夕阳……”
梁辰的声音,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嘶哑,仿佛每一个字,都在碾磨着他的灵魂。
“我的心里,除了短暂的、意料之中的悲伤之外……竟然……竟然还涌出了一股强烈的、罪恶的……”
“解脱感。”
这三个字,他说得极其轻微,却又像三柄最沉重的巨锤,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我忏悔的……不是我因为探险而错过了见他最后一面。”
“我忏悔的,也不是我没能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好好地陪着他。”
他对着那冰冷的神像,一字一句地,将自己灵魂深处最阴暗、最自私、最丑陋的那个角落,彻底掀开,暴露在了神明的审判之下。
“我忏悔的是……在那一刻!”
“在我得知那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永远离开我的那一刻!”
“我竟然……为自己再也无需被那份沉重的爱所束缚,为自己终于获得了所谓的‘自由’,而感到了……一丝……可耻的庆幸!”
最沉重的罪,不是杀死了别人。
而是在亲人离去时,庆幸自己终于获得了自由。
这份对人性最阴暗、最自私角落的绝对诚实,其灵魂冲击力,远比之前任何一份忏悔,都要来得更加深刻,也更加……触目惊心!
忏悔结束。
隔间之内,死一般的寂静。
回廊尽头,那尊巨大的无面神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漫长的沉默。
时间,仿佛过了几个世纪。
就在隔间外的众人,紧张到心脏都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
异变,发生了。
神像那模糊的面颊上,那两行触目惊心的、仿佛永远不会干涸的血泪,竟然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地……倒流!
那殷红的血迹,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沿着原本的泪痕,一寸一寸地,退回到了那片本该是眼睛的光滑石面之中,直至消失不见。
紧接着。
那尊从始至终都端坐不动、巍峨如山的巨大石像,竟然缓缓地、用一种充满了无上威严与郑重的姿态,朝着梁辰所在的隔间方向……
深深地,低下了祂的头颅!
那不是点头。
那是一种承认,一种认可,甚至是一种……致意!
轰。
隔间的石门,无声无息地,向内侧完全滑开。
梁辰,通过了。
这个充满了尘封岁月气息的称谓,从梁辰的口中,艰难地吐出。
隔间之外,高强、戚月和陈东三人,全都愣住了。
他们预想过无数种可能。
他们以为梁辰会忏悔某个决策的失误,会忏悔某次战斗的冷酷,甚至会忏悔某个不为人知的、黑暗的过往。
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他忏悔的起点,竟然会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家庭温情与生活气息的词语。
这与眼前这血腥、诡异、残酷的场景,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隔间之内,梁辰的声音,仿佛一架老旧的放映机,开始缓缓转动,将一段被他刻意遗忘在记忆仓库最深处、早已蒙上了厚厚尘埃的胶片,重新播放了出来。
他的忏悔,没有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也没有人伦泯灭的家庭惨剧。
那只是一个叛逆的少年,与一位慈爱的老人之间,一段充满了遗憾的、平淡无奇的往事。
故事,要从他叛逆的少年时期说起。
那时的梁辰,远没有现在的冷静与沉稳。
他像所有处在青春期的少年一样,敏感、自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对规则的叛逆。
他疯狂地迷恋上了城市探险。
对他而言,那些废弃的工厂、荒废的医院、深埋地下的防空洞,远比枯燥的课堂和沉闷的家庭,更具有吸引力。
他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那一场场自以为是的、勇敢者的游戏中。
而与他最亲近的,是他的祖父。
那是一位慈祥而寡言的老人,几乎以一种纵容的方式,包容着他所有的“不务正业”。
老人会默默地帮他清洗探险归来后满是泥污的衣服,会在他熬夜研究地图时,为他端来一杯热牛奶,会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他的头,用最朴素的语言叮嘱他“注意安全”。
那份爱,深沉如山,却也沉重如山。
对于当时那个一心只渴望挣脱束缚、奔向“自由”的少年梁辰来说,这份沉重的爱,渐渐变成了一种他极不耐烦的……负担。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他高二那年的冬天。
祖父的身体,毫无征兆地垮了。
诊断结果是癌症晚期。
从那一天起,医院那充满了消毒水气味的白色病房,就成了老人生命的终点站。
家里的气氛,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压抑。
所有人都围绕着那张病床,在与死神进行着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拔河。
而梁辰,却下意识地,成了一个逃兵。
“家里人一次又一次地给我打电话,催我去医院,去多陪陪他。”
梁辰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无法抑制的、属于回忆的苦涩。
“而我,一次又一次地,用‘学业忙’、‘要考试了’、‘跟同学约好了’这样的借口,进行推脱。”
他并非不知道,祖父的时日已经无多。
但他害怕。
他害怕面对医院里那浓重的死亡气息,害怕面对老人日渐消瘦、失去生气的脸庞,更害怕面对那份即将永远失去的、沉重的亲情所带来的“责任”与“束缚”。
悲剧,终究还是在他又一次的逃避中,降临了。
那天下午,他没有去医院,而是和几个同伴,偷偷溜进了一座废弃的、位于城市边缘的钟楼。
当他费尽力气,终于爬上钟楼的顶端,站在最高处,感受着拂过脸颊的、自由的风,俯瞰着脚下如同火柴盒般的城市时。
他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父亲压抑的、充满了疲惫的哭声。
祖父,走了。
“我站在废弃的钟楼顶上,听着电话里家人的哭泣,看着远方的夕阳……”
梁辰的声音,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嘶哑,仿佛每一个字,都在碾磨着他的灵魂。
“我的心里,除了短暂的、意料之中的悲伤之外……竟然……竟然还涌出了一股强烈的、罪恶的……”
“解脱感。”
这三个字,他说得极其轻微,却又像三柄最沉重的巨锤,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我忏悔的……不是我因为探险而错过了见他最后一面。”
“我忏悔的,也不是我没能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好好地陪着他。”
他对着那冰冷的神像,一字一句地,将自己灵魂深处最阴暗、最自私、最丑陋的那个角落,彻底掀开,暴露在了神明的审判之下。
“我忏悔的是……在那一刻!”
“在我得知那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永远离开我的那一刻!”
“我竟然……为自己再也无需被那份沉重的爱所束缚,为自己终于获得了所谓的‘自由’,而感到了……一丝……可耻的庆幸!”
最沉重的罪,不是杀死了别人。
而是在亲人离去时,庆幸自己终于获得了自由。
这份对人性最阴暗、最自私角落的绝对诚实,其灵魂冲击力,远比之前任何一份忏悔,都要来得更加深刻,也更加……触目惊心!
忏悔结束。
隔间之内,死一般的寂静。
回廊尽头,那尊巨大的无面神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漫长的沉默。
时间,仿佛过了几个世纪。
就在隔间外的众人,紧张到心脏都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
异变,发生了。
神像那模糊的面颊上,那两行触目惊心的、仿佛永远不会干涸的血泪,竟然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地……倒流!
那殷红的血迹,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沿着原本的泪痕,一寸一寸地,退回到了那片本该是眼睛的光滑石面之中,直至消失不见。
紧接着。
那尊从始至终都端坐不动、巍峨如山的巨大石像,竟然缓缓地、用一种充满了无上威严与郑重的姿态,朝着梁辰所在的隔间方向……
深深地,低下了祂的头颅!
那不是点头。
那是一种承认,一种认可,甚至是一种……致意!
轰。
隔间的石门,无声无息地,向内侧完全滑开。
梁辰,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