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辰那疯狂而大胆的“反向计划”,像一剂强心针,瞬间注入了团队濒临崩溃的士气之中。
与其被动地,在恐惧中等待着被“规则”一点点地蚕食、抹除。
不如,主动出击!
用人类的智慧,用凡人的谎言,去对抗那不可名状的诡异真实!
用他们自己的“规则”,去覆盖“它”的规则!
这个念头,让高强、戚月和陈东三人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名为“希望”的火焰。
那是一种,将命运重新攥回自己手中的、酣畅淋漓的战斗欲。
“好!就这么干!”
高强一拳砸在手心,发出一声闷响,那双因压抑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此刻充满了兴奋。
“妈的,憋屈了这么久,早就想跟那个藏头露尾的狗东西,好好干一场了!”
“我负责物理说服,你们负责动脑子,分工明确!”
戚月也用力地点了点头,她那张因紧张而略显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病态的、狂热的红晕。
“用认知,对抗认知。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覆盖’疗法。只要我们构建的‘虚假事实’,拥有足够多的‘权威性’和‘佐证’,就足以动摇,甚至彻底改写一个人的固有认知。”
“我们的战场,不再是那条阴森的走廊,而是这栋楼里,每一个邻居的大脑!”
计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被迅速地敲定。
四个人,像一个配合默契、运转精密的特工小组,开始了他们的“现实欺诈”行动。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住在三楼的张大妈。
张大妈是这栋楼里有名的“情报中心”,退休后最大的爱好,就是和邻里街坊八卦闲聊。
她也是那个,在电梯里,第一个向梁辰提出“我们楼里没有姓王的,住的是李老师”这个概念的人。
她的认知,是被“404”污染得最深的,也是最关键的一个节点。
只要能成功“策反”她,那么,“404是承重墙”这个新的“事实”,就能通过她的嘴,以病毒式的速度,传遍整栋楼。
清晨,张大妈像往常一样,拎着菜篮子,准备出门买菜。
刚一打开门,就看到一个戴着眼镜、气质文静、看起来像个大学生的漂亮女孩,正一脸焦急地等在门口。
正是戚月。
“阿姨,您好,打扰您一下。”
戚月的声音,甜美而又充满了礼貌,瞬间就博得了张大妈的好感。
“我是东江建筑大学的研究生,我们导师最近在做一个关于老旧小区建筑结构安全的课题研究,咱们小区是试点之一。”
说着,她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
那份文件,是用最厚的铜版纸打印的,封面上,用醒目的黑体字,写着一行大字——《关于金茂华庭A栋核心承重结构安全勘察报告》。
而在标题下方,赫然盖着一个,用萝卜精心雕刻、再用红色印泥盖上去的、看起来无比“官方”的鲜红印章。
“是这样的阿姨,”戚月将报告翻开,指着其中一张,被梁辰用软件连夜伪造出来的、看起来无比专业的建筑结构图。
“根据我们最新的勘测结果,发现咱们这栋楼的四楼,也就是您家正上方,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她用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那个,本应是“404”的位置上。
“这面墙,是整栋楼的核心承重结构。但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近期这面墙体内部,出现了非常规的应力变化,有可能是因为有住户,在上面违规打了孔,或者进行了改造。”
“所以想来跟您这位老住户请教一下,您知道四楼那户人家,最近有在装修吗?”
戚月的这番话,半真半假,专业术语一套一套的,瞬间就把张大妈给唬住了。
张大妈凑过去,仔细看了看那张图纸,又看了看戚月那真诚无比的眼神,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
“承重墙?不对啊姑娘……”
张大妈的脸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那个位置,不是一直住着人吗?就是那个李老师一家啊,人家是教书的,和和气气的,不像会乱砸墙的人啊。”
她的记忆,依旧坚定。
就在这时,梁辰“恰好”从楼上走了下来,路过两人身边。
他停下脚步,装作好奇地问道:“阿姨,你们在聊什么呢?”
张大妈立刻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将戚月的话,复述了一遍。
梁辰听完,脸上也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他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用一种探讨的语气说道。
“李老师?阿姨,您是不是记错了?”
“我前两天好像也把人给认错了。您说的那个李老师,是不是个子不高,有点秃顶,戴个金丝眼镜,特别喜欢穿中山装?”
张大妈闻言,立刻使劲点头:“对对对!就是他!小伙子你也认识?”
梁辰“恍然大悟”地一笑。
“那您肯定搞错了,那位是咱们隔壁b栋的王教授,也是教书的。我前几天还看见他了呢,人家压根不住咱们这栋楼。”
“您想啊,人的记忆,有时候是最会骗人的。可能就是您哪天在楼下,看到王教授从咱们这个单元门出去,下意识地,就把他的脸,和四楼那个空房间,联系到一起了。”
梁辰的话,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医生,不动声色地,在她那坚固的记忆上,凿开了一道微小的裂缝。
利用记忆的模糊性,进行概念偷换。
张大妈愣住了。
王教授?好像……是有这么个人。
难道,真的是自己记错了?
就在她半信半疑,认知开始出现剧烈动摇的时候。
“咚咚咚。”
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从楼梯下方传来。
穿着一身笔挺保安制服的高强,走了上来。
他那退伍军人特有的、充满正气的魁梧身材,和那张憨厚可靠的脸,瞬间就带来了一种,无可置疑的“官方权威感”。
他手里,还拿着一张,同样盖着“物业红章”的通知。
“张大姨,您在家呢?”高强的声音,洪亮而又充满了关切,“正好,跟您说个事儿。”
他将手里的通知,递了过去。
“是这样的,最近咱们小区在做全面的安全排查,市里下的文件。特别是咱们A栋,有居民反映,说四楼那个承重墙的位置,好像住了人,还总搞出噪音。”
“我们物业这边,经过严格的核查,现在正式辟个谣。”
高强清了清嗓子,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官方的口吻,一字一句地说道。
“那个位置,从大楼建成开始,就是一面实心的承重墙,从来就没有过什么404房间。”
“至于所谓的噪音和住户,经过专家分析,很可能是因为近期地质活动,导致地球磁场出现了一些微小的波动,对部分居民的脑电波,产生了一点点的干扰,造成了轻微的‘集体幻觉’。”
高强一脸严肃地,看着已经彻底懵掉的张大妈,用一种充满了关怀的语气,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阿姨,您可千万别信那些谣言啊。”
“要相信科学!”
“专业人士”的勘察报告。
“目击者”的记忆修正。
“官方人员”的权威辟谣。
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信息饱和式轰炸,像三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张大妈那本就不甚牢固的认知上。
她的眼神,从困惑,到动摇,最终,变成了一片茫然。
“墙……原来……那里是墙啊……”
她喃喃自语着,仿佛在说服自己。
“哎哟,你看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可能……可能真的是我记错了……”
看着张大妈拿着那份伪造的物业通知,转身走进家门时,那副深信不疑的模样。
梁辰、戚月和高强三人,对视了一眼。
他们知道,这场“认知战争”的第一枪,打响了。
他们不再是恐惧的躲藏者,而是游刃有余的“舆论操控者”,正在用人类的智慧,将那个无形的敌人,一步步地,逼入绝境。
当天深夜。
四个人,都静静地,待在各自的房间里,耳朵贴着冰冷的房门。
凌晨两点。
那个本应属于“404”的方向,第一次,传来了除了弹珠声以外的声音。
那是一种,极其轻微的、充满了焦躁和不安的……
用指甲,缓缓抓挠墙壁的声音。
计划,奏效了!
与其被动地,在恐惧中等待着被“规则”一点点地蚕食、抹除。
不如,主动出击!
用人类的智慧,用凡人的谎言,去对抗那不可名状的诡异真实!
用他们自己的“规则”,去覆盖“它”的规则!
这个念头,让高强、戚月和陈东三人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名为“希望”的火焰。
那是一种,将命运重新攥回自己手中的、酣畅淋漓的战斗欲。
“好!就这么干!”
高强一拳砸在手心,发出一声闷响,那双因压抑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此刻充满了兴奋。
“妈的,憋屈了这么久,早就想跟那个藏头露尾的狗东西,好好干一场了!”
“我负责物理说服,你们负责动脑子,分工明确!”
戚月也用力地点了点头,她那张因紧张而略显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病态的、狂热的红晕。
“用认知,对抗认知。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覆盖’疗法。只要我们构建的‘虚假事实’,拥有足够多的‘权威性’和‘佐证’,就足以动摇,甚至彻底改写一个人的固有认知。”
“我们的战场,不再是那条阴森的走廊,而是这栋楼里,每一个邻居的大脑!”
计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被迅速地敲定。
四个人,像一个配合默契、运转精密的特工小组,开始了他们的“现实欺诈”行动。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住在三楼的张大妈。
张大妈是这栋楼里有名的“情报中心”,退休后最大的爱好,就是和邻里街坊八卦闲聊。
她也是那个,在电梯里,第一个向梁辰提出“我们楼里没有姓王的,住的是李老师”这个概念的人。
她的认知,是被“404”污染得最深的,也是最关键的一个节点。
只要能成功“策反”她,那么,“404是承重墙”这个新的“事实”,就能通过她的嘴,以病毒式的速度,传遍整栋楼。
清晨,张大妈像往常一样,拎着菜篮子,准备出门买菜。
刚一打开门,就看到一个戴着眼镜、气质文静、看起来像个大学生的漂亮女孩,正一脸焦急地等在门口。
正是戚月。
“阿姨,您好,打扰您一下。”
戚月的声音,甜美而又充满了礼貌,瞬间就博得了张大妈的好感。
“我是东江建筑大学的研究生,我们导师最近在做一个关于老旧小区建筑结构安全的课题研究,咱们小区是试点之一。”
说着,她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
那份文件,是用最厚的铜版纸打印的,封面上,用醒目的黑体字,写着一行大字——《关于金茂华庭A栋核心承重结构安全勘察报告》。
而在标题下方,赫然盖着一个,用萝卜精心雕刻、再用红色印泥盖上去的、看起来无比“官方”的鲜红印章。
“是这样的阿姨,”戚月将报告翻开,指着其中一张,被梁辰用软件连夜伪造出来的、看起来无比专业的建筑结构图。
“根据我们最新的勘测结果,发现咱们这栋楼的四楼,也就是您家正上方,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她用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那个,本应是“404”的位置上。
“这面墙,是整栋楼的核心承重结构。但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近期这面墙体内部,出现了非常规的应力变化,有可能是因为有住户,在上面违规打了孔,或者进行了改造。”
“所以想来跟您这位老住户请教一下,您知道四楼那户人家,最近有在装修吗?”
戚月的这番话,半真半假,专业术语一套一套的,瞬间就把张大妈给唬住了。
张大妈凑过去,仔细看了看那张图纸,又看了看戚月那真诚无比的眼神,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
“承重墙?不对啊姑娘……”
张大妈的脸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那个位置,不是一直住着人吗?就是那个李老师一家啊,人家是教书的,和和气气的,不像会乱砸墙的人啊。”
她的记忆,依旧坚定。
就在这时,梁辰“恰好”从楼上走了下来,路过两人身边。
他停下脚步,装作好奇地问道:“阿姨,你们在聊什么呢?”
张大妈立刻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将戚月的话,复述了一遍。
梁辰听完,脸上也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他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用一种探讨的语气说道。
“李老师?阿姨,您是不是记错了?”
“我前两天好像也把人给认错了。您说的那个李老师,是不是个子不高,有点秃顶,戴个金丝眼镜,特别喜欢穿中山装?”
张大妈闻言,立刻使劲点头:“对对对!就是他!小伙子你也认识?”
梁辰“恍然大悟”地一笑。
“那您肯定搞错了,那位是咱们隔壁b栋的王教授,也是教书的。我前几天还看见他了呢,人家压根不住咱们这栋楼。”
“您想啊,人的记忆,有时候是最会骗人的。可能就是您哪天在楼下,看到王教授从咱们这个单元门出去,下意识地,就把他的脸,和四楼那个空房间,联系到一起了。”
梁辰的话,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医生,不动声色地,在她那坚固的记忆上,凿开了一道微小的裂缝。
利用记忆的模糊性,进行概念偷换。
张大妈愣住了。
王教授?好像……是有这么个人。
难道,真的是自己记错了?
就在她半信半疑,认知开始出现剧烈动摇的时候。
“咚咚咚。”
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从楼梯下方传来。
穿着一身笔挺保安制服的高强,走了上来。
他那退伍军人特有的、充满正气的魁梧身材,和那张憨厚可靠的脸,瞬间就带来了一种,无可置疑的“官方权威感”。
他手里,还拿着一张,同样盖着“物业红章”的通知。
“张大姨,您在家呢?”高强的声音,洪亮而又充满了关切,“正好,跟您说个事儿。”
他将手里的通知,递了过去。
“是这样的,最近咱们小区在做全面的安全排查,市里下的文件。特别是咱们A栋,有居民反映,说四楼那个承重墙的位置,好像住了人,还总搞出噪音。”
“我们物业这边,经过严格的核查,现在正式辟个谣。”
高强清了清嗓子,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官方的口吻,一字一句地说道。
“那个位置,从大楼建成开始,就是一面实心的承重墙,从来就没有过什么404房间。”
“至于所谓的噪音和住户,经过专家分析,很可能是因为近期地质活动,导致地球磁场出现了一些微小的波动,对部分居民的脑电波,产生了一点点的干扰,造成了轻微的‘集体幻觉’。”
高强一脸严肃地,看着已经彻底懵掉的张大妈,用一种充满了关怀的语气,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阿姨,您可千万别信那些谣言啊。”
“要相信科学!”
“专业人士”的勘察报告。
“目击者”的记忆修正。
“官方人员”的权威辟谣。
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信息饱和式轰炸,像三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张大妈那本就不甚牢固的认知上。
她的眼神,从困惑,到动摇,最终,变成了一片茫然。
“墙……原来……那里是墙啊……”
她喃喃自语着,仿佛在说服自己。
“哎哟,你看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可能……可能真的是我记错了……”
看着张大妈拿着那份伪造的物业通知,转身走进家门时,那副深信不疑的模样。
梁辰、戚月和高强三人,对视了一眼。
他们知道,这场“认知战争”的第一枪,打响了。
他们不再是恐惧的躲藏者,而是游刃有余的“舆论操控者”,正在用人类的智慧,将那个无形的敌人,一步步地,逼入绝境。
当天深夜。
四个人,都静静地,待在各自的房间里,耳朵贴着冰冷的房门。
凌晨两点。
那个本应属于“404”的方向,第一次,传来了除了弹珠声以外的声音。
那是一种,极其轻微的、充满了焦躁和不安的……
用指甲,缓缓抓挠墙壁的声音。
计划,奏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