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太子夫妇的车驾在仪仗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驶入了“春秋园”。
时值腊月,园内大部分树木枝叶凋零,假山湖石在冬日略显苍白的阳光下,别有一番疏朗开阔的意境。
然而,就在这一片萧瑟之中,几处庭院的墙角、水边,一丛丛腊梅却凌寒盛放。那鹅黄色的、半透明的小花,如同蜜蜡雕成,簇拥在遒劲的枝干上,冷香幽冽,随风浮动,沁人心脾,为这冬日园林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雅趣。
车驾最终在园内最核心、景致也最好的和鸣殿前停下。
此殿临水而建,推窗便可览园中秀色,冬日赏雪,夏日观荷,是春秋园中最舒适的住所之一。
萧疏临先下了车,随即转身,小心翼翼地将苏满满扶了下来。
双脚踩在铺着细碎卵石的小径上,呼吸着清冷空气中夹杂的缕缕梅香,苏满满只觉得连日来的憋闷都一扫而空,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舒畅的笑容。
“这园子真大,腊梅真香。”她挽着萧疏临的手臂,兴致勃勃地环顾四周。
萧疏临见她开心,眉眼也柔和下来,叮嘱道,“喜欢便好。只是园子大,路也复杂,你若要逛,定要让宫人仔细跟着,不可独自乱走。”
“知道啦,殿下。”苏满满嘴上应着,心思却已经飞到了如何实施她的“红娘计划”上。
入住和鸣殿,安顿下来后,萧疏临果然如他所说,去了偏殿的书房处理积压的政务。
苏满满则立刻开始了行动。
她先是以“初来乍到,想熟悉环境”为由,让掌园太监送来了春秋园的详细舆图,仔细研究起来,尤其关注那些景致幽静、适合“偶遇”和“谈心”的亭台水榭。
接着,她又召来春桃,低声吩咐,“去打听一下,王小姐和战将军,是否已经接到帖子,预计何时会到园子?”
春桃正要领命而去,殿外便传来了通传声,几位接到邀请、住得近又性子急的女眷,已然陆续抵达春秋园,第一时间便来到和鸣殿向太子妃请安兼道贺。
显然,她有孕的消息早已传开,这次春秋园小聚,在众人眼中,恭贺储君有后乃是头等要事。
苏满满只得暂时按下心中的盘算,整理了一下衣裙,端出得体雍容的太子妃仪态,在正殿接受了众人的拜见。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娘娘真是好福气,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瞧娘娘这气色,定是个健壮的小皇孙。”
殿内一时间莺声燕语,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几位郡王妃、国公夫人围着她,话语间满是恭维与热络,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她依旧平坦的小腹,带着审视与衡量。
苏满满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温和笑容,一一应对,感谢众人的祝福,心里却暗暗叫苦。
这种应酬最是耗费心神,远比管理酒楼累人。
然而,在这片喧闹与恭维之下,苏满满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几位郡王妃、国公夫人带来的,多是家中适龄且容貌出挑的女儿或侄女。这些年轻女孩儿恭敬地垂着头,眼神却偶尔飞快地掠过她,又迅速移开,那目光中带着小心翼翼的打量,以及一丝隐晦的、跃跃欲试的期盼。
夫人们的话语更是耐人寻味。她们在恭贺她有了身孕之后,话锋总会不自觉地转向对太子殿下的关切:
“娘娘如今有了身孕,真是天大的喜事,只是这期间……殿下身边,总需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伺候才是。”
“是啊,殿下日理万机,娘娘您又需静养,这内廷事务,怕是也需人分担一二。”
“说起来,妾身这个小侄女,性子最是温顺体贴,女红中馈也还过得去,若能留在娘娘身边,帮着端茶递水,伺候笔墨,也是她的福分……”
言辞恳切,仿佛全然是在为太子和太子妃着想。
但苏满满心里跟明镜似的——什么伺候笔墨、端茶递水?不过是看着太子妃有孕,无法侍寝,急着往太子床上塞人,想趁机分一杯羹罢了。
这看似热闹喜庆的道贺场面,瞬间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围绕着太子身边空缺位置的争夺战。
苏满满脸上依旧挂着无可挑剔的温婉笑容,袖中的手指却微微蜷紧。
她心中冷笑,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端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
“诸位夫人有心了。殿下身边自有宫人伺候,周全得很。”她抬手,姿态优雅地抚上自己的小腹,目光扫过那些神色各异的少女,语气淡然却隐含威仪,“如今万事都以皇嗣为重,旁的事,我暂且无心也无力操持,更不敢劳动各位千金。”
她这话,直接堵死了所有试图往东宫塞人的路子,明确宣告:太子身边不需要,她这里也不欢迎。
几位夫人脸上笑容一僵,讪讪地附和了几句,便不敢再提此事,殿内气氛一时有些微妙的冷凝。
苏满满看着她们掩饰不住的失望神色,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反而升起一股莫名的烦躁。
这就是皇家,子嗣固然重要,但围绕着权力的算计与争夺,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看来,光是撮合战守瑜和王婉茹还不够,她预想中的张婉茹、李婉茹终究还是会出现。
既然无法完全堵住这些人的心思,不如给她们一个更合适、也更安全的目标,她想到了一招“祸水东引”。
战将军,对不起了,为了我和萧疏临的家庭和睦,只好委屈你,把这群贵女的矛头吸引过去了。
她一边应付着众人,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温和笑容,一边心思电转。或许,可以利用这场合,不着痕迹地为后续计划铺垫一下?
于是,在一位“迎难直上”的国公夫人再次旁敲侧击,提及“殿下身边需人伺候”时,苏满满并未像之前那样直接回绝,而是轻轻叹了口气,流露出恰到好处的惋惜:
“是啊,殿下操劳国事,身边确实需要知心人照料。说起来,不仅是殿下,像战守瑜将军这般年轻有为的国之栋梁,至今仍孑然一身,才更是令人挂心呢。”
她话锋巧妙地一转,将焦点从太子身上引开,语气充满了对战守瑜的赞赏与关切:
“战将军人品贵重,军功赫赫,却因常年戍边耽搁了终身大事。每每思及,我与殿下都深感惋惜。若能有位才德兼备的淑女,与他成就良缘,既是佳话,也能让将军更能安心为国效力,岂不是两全其美?”
她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完全是一副为国为民、体恤臣子的贤德模样。但在座的都是人精,立刻捕捉到了关键信息:
其一,太子妃对战守瑜将军的婚事十分关心;其二,这甚至是太子和太子妃的共同意思;其三,若能促成此事,不仅在战将军那里是个人情,更能讨好太子和太子妃。
瞬间,几位夫人看向自家姑娘的眼神就变了。
是啊,太子这边门槛太高,竞争激烈,而且看太子妃这护食的架势,恐怕难有缝隙可钻。
但战守瑜不同啊,同样是年轻俊杰,前途无量,而且若能做成这门亲事,等于同时卖了东宫和将军府两份人情。
殿内的气氛顿时又热络起来,只是话题中心,已悄然从“如何往太子身边塞人”,变成了“哪位淑女更适合战将军”、“战将军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苏满满满意地看着这一幕,悠闲地端起茶盏,掩去嘴角一丝狡黠的笑意。
很好,火力成功转移。
战将军,您就准备好迎接这突如其来的“桃花运”吧。
时值腊月,园内大部分树木枝叶凋零,假山湖石在冬日略显苍白的阳光下,别有一番疏朗开阔的意境。
然而,就在这一片萧瑟之中,几处庭院的墙角、水边,一丛丛腊梅却凌寒盛放。那鹅黄色的、半透明的小花,如同蜜蜡雕成,簇拥在遒劲的枝干上,冷香幽冽,随风浮动,沁人心脾,为这冬日园林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雅趣。
车驾最终在园内最核心、景致也最好的和鸣殿前停下。
此殿临水而建,推窗便可览园中秀色,冬日赏雪,夏日观荷,是春秋园中最舒适的住所之一。
萧疏临先下了车,随即转身,小心翼翼地将苏满满扶了下来。
双脚踩在铺着细碎卵石的小径上,呼吸着清冷空气中夹杂的缕缕梅香,苏满满只觉得连日来的憋闷都一扫而空,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舒畅的笑容。
“这园子真大,腊梅真香。”她挽着萧疏临的手臂,兴致勃勃地环顾四周。
萧疏临见她开心,眉眼也柔和下来,叮嘱道,“喜欢便好。只是园子大,路也复杂,你若要逛,定要让宫人仔细跟着,不可独自乱走。”
“知道啦,殿下。”苏满满嘴上应着,心思却已经飞到了如何实施她的“红娘计划”上。
入住和鸣殿,安顿下来后,萧疏临果然如他所说,去了偏殿的书房处理积压的政务。
苏满满则立刻开始了行动。
她先是以“初来乍到,想熟悉环境”为由,让掌园太监送来了春秋园的详细舆图,仔细研究起来,尤其关注那些景致幽静、适合“偶遇”和“谈心”的亭台水榭。
接着,她又召来春桃,低声吩咐,“去打听一下,王小姐和战将军,是否已经接到帖子,预计何时会到园子?”
春桃正要领命而去,殿外便传来了通传声,几位接到邀请、住得近又性子急的女眷,已然陆续抵达春秋园,第一时间便来到和鸣殿向太子妃请安兼道贺。
显然,她有孕的消息早已传开,这次春秋园小聚,在众人眼中,恭贺储君有后乃是头等要事。
苏满满只得暂时按下心中的盘算,整理了一下衣裙,端出得体雍容的太子妃仪态,在正殿接受了众人的拜见。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娘娘真是好福气,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瞧娘娘这气色,定是个健壮的小皇孙。”
殿内一时间莺声燕语,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几位郡王妃、国公夫人围着她,话语间满是恭维与热络,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她依旧平坦的小腹,带着审视与衡量。
苏满满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温和笑容,一一应对,感谢众人的祝福,心里却暗暗叫苦。
这种应酬最是耗费心神,远比管理酒楼累人。
然而,在这片喧闹与恭维之下,苏满满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几位郡王妃、国公夫人带来的,多是家中适龄且容貌出挑的女儿或侄女。这些年轻女孩儿恭敬地垂着头,眼神却偶尔飞快地掠过她,又迅速移开,那目光中带着小心翼翼的打量,以及一丝隐晦的、跃跃欲试的期盼。
夫人们的话语更是耐人寻味。她们在恭贺她有了身孕之后,话锋总会不自觉地转向对太子殿下的关切:
“娘娘如今有了身孕,真是天大的喜事,只是这期间……殿下身边,总需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伺候才是。”
“是啊,殿下日理万机,娘娘您又需静养,这内廷事务,怕是也需人分担一二。”
“说起来,妾身这个小侄女,性子最是温顺体贴,女红中馈也还过得去,若能留在娘娘身边,帮着端茶递水,伺候笔墨,也是她的福分……”
言辞恳切,仿佛全然是在为太子和太子妃着想。
但苏满满心里跟明镜似的——什么伺候笔墨、端茶递水?不过是看着太子妃有孕,无法侍寝,急着往太子床上塞人,想趁机分一杯羹罢了。
这看似热闹喜庆的道贺场面,瞬间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围绕着太子身边空缺位置的争夺战。
苏满满脸上依旧挂着无可挑剔的温婉笑容,袖中的手指却微微蜷紧。
她心中冷笑,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端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
“诸位夫人有心了。殿下身边自有宫人伺候,周全得很。”她抬手,姿态优雅地抚上自己的小腹,目光扫过那些神色各异的少女,语气淡然却隐含威仪,“如今万事都以皇嗣为重,旁的事,我暂且无心也无力操持,更不敢劳动各位千金。”
她这话,直接堵死了所有试图往东宫塞人的路子,明确宣告:太子身边不需要,她这里也不欢迎。
几位夫人脸上笑容一僵,讪讪地附和了几句,便不敢再提此事,殿内气氛一时有些微妙的冷凝。
苏满满看着她们掩饰不住的失望神色,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反而升起一股莫名的烦躁。
这就是皇家,子嗣固然重要,但围绕着权力的算计与争夺,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看来,光是撮合战守瑜和王婉茹还不够,她预想中的张婉茹、李婉茹终究还是会出现。
既然无法完全堵住这些人的心思,不如给她们一个更合适、也更安全的目标,她想到了一招“祸水东引”。
战将军,对不起了,为了我和萧疏临的家庭和睦,只好委屈你,把这群贵女的矛头吸引过去了。
她一边应付着众人,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温和笑容,一边心思电转。或许,可以利用这场合,不着痕迹地为后续计划铺垫一下?
于是,在一位“迎难直上”的国公夫人再次旁敲侧击,提及“殿下身边需人伺候”时,苏满满并未像之前那样直接回绝,而是轻轻叹了口气,流露出恰到好处的惋惜:
“是啊,殿下操劳国事,身边确实需要知心人照料。说起来,不仅是殿下,像战守瑜将军这般年轻有为的国之栋梁,至今仍孑然一身,才更是令人挂心呢。”
她话锋巧妙地一转,将焦点从太子身上引开,语气充满了对战守瑜的赞赏与关切:
“战将军人品贵重,军功赫赫,却因常年戍边耽搁了终身大事。每每思及,我与殿下都深感惋惜。若能有位才德兼备的淑女,与他成就良缘,既是佳话,也能让将军更能安心为国效力,岂不是两全其美?”
她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完全是一副为国为民、体恤臣子的贤德模样。但在座的都是人精,立刻捕捉到了关键信息:
其一,太子妃对战守瑜将军的婚事十分关心;其二,这甚至是太子和太子妃的共同意思;其三,若能促成此事,不仅在战将军那里是个人情,更能讨好太子和太子妃。
瞬间,几位夫人看向自家姑娘的眼神就变了。
是啊,太子这边门槛太高,竞争激烈,而且看太子妃这护食的架势,恐怕难有缝隙可钻。
但战守瑜不同啊,同样是年轻俊杰,前途无量,而且若能做成这门亲事,等于同时卖了东宫和将军府两份人情。
殿内的气氛顿时又热络起来,只是话题中心,已悄然从“如何往太子身边塞人”,变成了“哪位淑女更适合战将军”、“战将军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苏满满满意地看着这一幕,悠闲地端起茶盏,掩去嘴角一丝狡黠的笑意。
很好,火力成功转移。
战将军,您就准备好迎接这突如其来的“桃花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