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被逼娶冰山妻(67)-《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

  野狐岭大捷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比凯旋的队伍更早抵达京城。这一次,不再是边镇将领的奏报,而是通过商旅、驿卒乃至北狄溃兵之口,迅速在坊间流传开来。齐王赵珩麾下将领,以千骑破敌部,斩首数百,焚其积聚,驱其牛羊,狄酋授首……这等酣畅淋漓的胜利,在近年来与北狄的对抗中,实属罕见。

  朝堂之上,气氛微妙。

  此前那些弹劾赵珩“擅启边衅”的御史,此刻大多噤若寒蝉。在如此显赫的战功面前,任何关于“挑衅”的指责都显得苍白可笑。首辅林文正趁机再次进言,盛赞齐王镇边有功,武选得人,认为朝廷当借此良机,进一步巩固北境防线,并大力褒奖有功将士。

  皇帝赵璟端坐龙椅,听着兵部尚书朗声宣读着来自北境的正式捷报,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但眼底深处,却有一丝复杂的光芒闪过。他这个儿子,远在北境,却总能以最直接、最霸道的方式,回应来自京城的风雨。

  “齐王赵珩,统兵有方,麾下将士用命,扬我国威于塞外,朕心甚慰。”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所有有功将士,着兵部、吏部从优议功叙赏!阵亡者,厚加抚恤!”

  他没有直接提及武选,但对立功将领的封赏,本身就是对武选新政最有力的肯定。

  “至于北境防务……”皇帝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垂首肃立的裕亲王赵琅,“齐王所请钱粮军械,户部当优先拨付,不得延误。另,世子赵瑞在北境历练,闻听亦有所进益,朕心甚喜。着其继续留于北境,随齐王悉心学习,体察边关艰辛,毋负朕望。”

  这道旨意,既肯定了赵珩的功劳,满足了北境的需求,又将赵瑞继续留在北境,看似加强了皇室对北境的关注,实则将赵瑞置于赵珩的绝对掌控之下,使其难以有所作为,也断了裕亲王借此生事的由头。

  裕亲王赵琅低着头,袖中的拳头暗暗握紧。他没想到,自己处心积虑安排的棋子,不仅没能起到制衡作用,反而成了赵珩彰显权威、堵住朝臣之口的工具!野狐岭一战,彻底打乱了他的部署。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道。

  这一次,再无人敢提出异议。

  圣旨连同丰厚的赏赐,很快便送达了烈风堡。朝廷的肯定与褒奖,如同最后的催化剂,让北境军民的士气达到了顶点。赵珩趁热打铁,依据战功,对张焕、李樵等人大加封赏,并将其事迹在讲武堂及各营广为宣传,进一步树立武选军官的榜样。

  同时,他利用缴获的大量牛羊马匹,一方面改善军中伙食,犒赏三军;另一方面,将部分牛羊分给屯田军户和边境贫苦百姓,并以此为基础,鼓励边境贸易,用毛皮、牲畜换取中原的盐铁、布匹、药材,试图盘活北境经济。

  一系列举措,让赵珩的威望与根基,在北境变得坚如磐石。如今的他,不仅是手握重兵的皇子,更是深得军心民心、能带领大家获取胜利和实惠的北境之主。

  赵瑞在经历了校场冲突和野狐岭大捷的冲击后,似乎也认清了一些现实,变得沉默了许多。他依旧在讲武堂学习,但不再轻易发表议论,对赵珩也多了几分表面的恭敬。赵珩乐见其成,只要他不生事,便给予他皇室子弟应有的待遇。

  这一日,赵珩正在与杜昆、周奎商议来年开春后的防务与屯垦计划,沈芷萱拿着一封密信走了进来。

  “王爷,杜将军,周将军。”她微微颔首,将信递给赵珩,“京城影卫密报,裕亲王近日称病,闭门谢客。但其门下几位掌管漕运和部分京营兵马的官员,活动频繁,似在暗中调整人事,囤积粮草。”

  赵珩展开密信,快速浏览,眼神微凝。

  杜昆见状,问道:“王爷,京中又有变故?”

  赵珩将信递给杜昆和周奎传阅,沉声道:“皇叔这是明的不成,想来暗的了。他称病是假,避开眼下风口是真。调整漕运和京营人事,囤积粮草……其所图恐怕不小。”

  周奎皱眉:“他难道还敢……”

  “狗急跳墙,未尝可知。”赵珩语气冰冷,“他在朝中经营多年,绝不会甘心就此失败。北境针插不进,他或许会将目光转向别处,或者……等待时机,准备更大的动作。”

  沈芷萱补充道:“影卫还查到,裕亲王与江南几位藩王,近日书信往来密切。”

  “江南?”杜昆和周奎都是一惊。江南乃赋税重地,若裕亲王与江南藩王勾结,其威胁将远超北境。

  赵珩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从北境缓缓南移,落在富庶的江南之地,眼神深邃:“看来,我们的皇叔,是准备开辟第二战场了。或者说,他从未放弃过那个位置。”

  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北境刚刚稳定,京中乃至江南的暗流又开始涌动。

  “王爷,我们该如何应对?”周奎问道。

  赵珩沉默片刻,缓缓道:“北境是我们的根本,绝不能乱。武选、防务、屯田,一切按计划进行,而且要加快速度!我们要让北境成为真正的铜墙铁壁,无论京城发生什么,这里都必须稳如泰山!”

  他看向沈芷萱:“京中和江南的动向,加派人手,严密监控。我要知道皇叔的一举一动!”

  “是。”沈芷萱领命。

  赵珩又对杜昆和周奎道:“两位将军,北境就交给你们了。务必确保军心稳定,防务无虞。”

  “末将誓死守护北境!”杜昆、周奎肃然应道。

  安排妥当,赵珩独自一人走到窗边,望着南方天空。他知道,与裕亲王的斗争,已经从北境的明争,转向了更广阔、更凶险的暗斗。这场博弈,关乎皇位,关乎国本,再也无法回避。

  “山雨欲来风满楼……”他低声自语,嘴角却勾起一抹冷峭而自信的弧度,“皇叔,放马过来吧。看看这大周的天下,最终会属于谁!”

  北境的寒风,吹不散他眼中燃起的斗志。新的、更加宏大的棋局,已然展开。而经历了北境血火淬炼的赵珩,已然做好了准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