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堡的黎明被战争的号角撕裂。随着赵珩一道道军令传出,整个北境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骤然苏醒,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堡门洞开,沉重的马蹄声与甲胄碰撞声汇聚成一股钢铁洪流。张焕、李樵各率五千精骑,如同两柄出鞘的利剑,带着滚滚烟尘,分别奔向西南与东南方向的飞狐陉与井陉。他们的任务是以最快速度控制这两处通往京畿的咽喉要道,扫清障碍,为后续大军打开通道。
堡内堡外,一片肃杀繁忙的景象。士卒们奔跑着集结,检查兵刃弓弩,将一捆捆箭矢、一袋袋粮草装上驮马大车。匠户营炉火熊熊,叮当之声不绝于耳,加紧修复着最后一批军械。杜昆与周奎穿梭各处,声音沙哑地调度指挥,确保这支即将南下的庞大军团运转无误。
赵珩立于帅府高阶之上,已换上一身玄色戎装,肩披暗金蟠龙斗篷,腰佩天子亲赐尚方剑(离京时皇帝所赐,象征代天巡狩),目光沉静地俯瞰着下方沸腾的军营。在他身侧,沈芷萱依旧是一袭青衣,外罩软甲,背负双刺,清冷的面容在晨光中宛如冰雕,唯有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四周,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异常。
“王爷,檄文已遣快马发往各州府及边镇!”一名文官上前禀报。
赵珩微微颔首。那篇由他口述、幕僚润色的檄文,此刻正以比军队更快的速度飞向大周各地。文中历数裕亲王赵琅勾结阉宦、谋害先帝(虽无实证,但疑点重重)、秘不发丧、矫诏篡逆等十大罪状,言辞激烈,慷慨激昂,宣告齐王赵珩将“奉天靖难,清君侧,诛国贼”,号召天下忠义之士共讨之。
这是一场舆论的战争,他必须抢占道义的制高点。
“王爷,大军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开拔!”杜昆大步走来,抱拳禀报,脸上带着征战多年的肃杀之气。
赵珩目光扫过校场上黑压压的、鸦雀无声的数万将士,看到了他们眼中燃烧的火焰——那是对叛贼的愤怒,对功勋的渴望,更是对他这位统帅的绝对信任。这些将士,许多都是武选出身,或是经历了磐石堡、烈风堡血战的老兵,他们与旧利益集团瓜葛不深,对带来公平与胜利的赵珩有着极强的归属感。
他深吸一口气,运足内力,声音如同洪钟,清晰地传遍整个校场:
“将士们!”
数万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国贼赵琅,祸乱宫闱,谋害先帝,窃据神器,人神共愤!我等身为大周将士,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坐视奸佞横行,江山倾覆?!”
他的声音带着悲愤与力量,敲击在每一个士卒的心头。
“今日,本王将率尔等南下,清君侧,靖国难!此去,前路或有刀山火海,或有生死考验!但本王相信,正义在我,军心在我!我等乃大周之脊梁,北境之雄狮!必以雷霆之势,扫荡妖氛,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他猛地拔出腰间尚方剑,剑指南方,声若雷霆:
“旌旗南指,清君侧!大军开拔!”
“清君侧!靖国难!”
“追随王爷!万死不辞!”
震天的怒吼如同海啸般爆发,声浪直冲云霄,仿佛要将这北境的天空都震裂!无数兵刃举起,在晨曦下反射出森寒的光芒。
咚!咚!咚!咚!
沉重的战鼓声擂响,如同巨兽的心跳,催促着征伐的步伐。
大军开拔了!
如同一条黑色的钢铁巨龙,缓缓蠕动,然后加速,带着碾碎一切的磅礴气势,涌出烈风堡,沿着南下的官道,滚滚向前。骑兵在前开路,步卒居中,辎重车队绵延其后,烟尘弥漫,旌旗蔽日。
赵珩与沈芷萱并辔而行,位于中军。他回头望了一眼逐渐远去的、在朝阳下显得格外巍峨的烈风堡。这里是他崛起的根基,如今,他就要带着从这里淬炼出的力量,去争夺那至高的权柄。
“京中情况,瞬息万变。我们需加快速度。”沈芷萱在一旁低声道。她已通过影卫的特殊信道,得知裕亲王在得知赵珩拒不奉诏并发布檄文后,已暴怒下令,宣布赵珩为叛逆,命各地兵马拦截,同时加紧了对京城及周边地区的控制。
“我知道。”赵珩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必须在赵琅彻底掌控局面、各地藩王还在观望之前,兵临城下!只要我们能迅速打开局面,那些骑墙派,自然会做出选择。”
他看了一眼身旁清冷如故的沈芷萱,心中那份因前路未卜而产生的些许阴霾,也消散了不少。有她在,有这支百战之师在,他无所畏惧。
旌旗猎猎,铁流南指。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内战,就此拉开序幕。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支从北境南下的雄师,以及那位年轻却已屡创奇迹的齐王身上。
大周的天命,将在刀兵与鲜血中,迎来新的抉择。
<未完待续>
堡门洞开,沉重的马蹄声与甲胄碰撞声汇聚成一股钢铁洪流。张焕、李樵各率五千精骑,如同两柄出鞘的利剑,带着滚滚烟尘,分别奔向西南与东南方向的飞狐陉与井陉。他们的任务是以最快速度控制这两处通往京畿的咽喉要道,扫清障碍,为后续大军打开通道。
堡内堡外,一片肃杀繁忙的景象。士卒们奔跑着集结,检查兵刃弓弩,将一捆捆箭矢、一袋袋粮草装上驮马大车。匠户营炉火熊熊,叮当之声不绝于耳,加紧修复着最后一批军械。杜昆与周奎穿梭各处,声音沙哑地调度指挥,确保这支即将南下的庞大军团运转无误。
赵珩立于帅府高阶之上,已换上一身玄色戎装,肩披暗金蟠龙斗篷,腰佩天子亲赐尚方剑(离京时皇帝所赐,象征代天巡狩),目光沉静地俯瞰着下方沸腾的军营。在他身侧,沈芷萱依旧是一袭青衣,外罩软甲,背负双刺,清冷的面容在晨光中宛如冰雕,唯有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四周,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异常。
“王爷,檄文已遣快马发往各州府及边镇!”一名文官上前禀报。
赵珩微微颔首。那篇由他口述、幕僚润色的檄文,此刻正以比军队更快的速度飞向大周各地。文中历数裕亲王赵琅勾结阉宦、谋害先帝(虽无实证,但疑点重重)、秘不发丧、矫诏篡逆等十大罪状,言辞激烈,慷慨激昂,宣告齐王赵珩将“奉天靖难,清君侧,诛国贼”,号召天下忠义之士共讨之。
这是一场舆论的战争,他必须抢占道义的制高点。
“王爷,大军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开拔!”杜昆大步走来,抱拳禀报,脸上带着征战多年的肃杀之气。
赵珩目光扫过校场上黑压压的、鸦雀无声的数万将士,看到了他们眼中燃烧的火焰——那是对叛贼的愤怒,对功勋的渴望,更是对他这位统帅的绝对信任。这些将士,许多都是武选出身,或是经历了磐石堡、烈风堡血战的老兵,他们与旧利益集团瓜葛不深,对带来公平与胜利的赵珩有着极强的归属感。
他深吸一口气,运足内力,声音如同洪钟,清晰地传遍整个校场:
“将士们!”
数万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国贼赵琅,祸乱宫闱,谋害先帝,窃据神器,人神共愤!我等身为大周将士,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坐视奸佞横行,江山倾覆?!”
他的声音带着悲愤与力量,敲击在每一个士卒的心头。
“今日,本王将率尔等南下,清君侧,靖国难!此去,前路或有刀山火海,或有生死考验!但本王相信,正义在我,军心在我!我等乃大周之脊梁,北境之雄狮!必以雷霆之势,扫荡妖氛,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他猛地拔出腰间尚方剑,剑指南方,声若雷霆:
“旌旗南指,清君侧!大军开拔!”
“清君侧!靖国难!”
“追随王爷!万死不辞!”
震天的怒吼如同海啸般爆发,声浪直冲云霄,仿佛要将这北境的天空都震裂!无数兵刃举起,在晨曦下反射出森寒的光芒。
咚!咚!咚!咚!
沉重的战鼓声擂响,如同巨兽的心跳,催促着征伐的步伐。
大军开拔了!
如同一条黑色的钢铁巨龙,缓缓蠕动,然后加速,带着碾碎一切的磅礴气势,涌出烈风堡,沿着南下的官道,滚滚向前。骑兵在前开路,步卒居中,辎重车队绵延其后,烟尘弥漫,旌旗蔽日。
赵珩与沈芷萱并辔而行,位于中军。他回头望了一眼逐渐远去的、在朝阳下显得格外巍峨的烈风堡。这里是他崛起的根基,如今,他就要带着从这里淬炼出的力量,去争夺那至高的权柄。
“京中情况,瞬息万变。我们需加快速度。”沈芷萱在一旁低声道。她已通过影卫的特殊信道,得知裕亲王在得知赵珩拒不奉诏并发布檄文后,已暴怒下令,宣布赵珩为叛逆,命各地兵马拦截,同时加紧了对京城及周边地区的控制。
“我知道。”赵珩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必须在赵琅彻底掌控局面、各地藩王还在观望之前,兵临城下!只要我们能迅速打开局面,那些骑墙派,自然会做出选择。”
他看了一眼身旁清冷如故的沈芷萱,心中那份因前路未卜而产生的些许阴霾,也消散了不少。有她在,有这支百战之师在,他无所畏惧。
旌旗猎猎,铁流南指。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内战,就此拉开序幕。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支从北境南下的雄师,以及那位年轻却已屡创奇迹的齐王身上。
大周的天命,将在刀兵与鲜血中,迎来新的抉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