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跨过青丘之门-《青丘玄璃录》

  结界边缘的雾气并非寻常水汽,而是空间之力交织形成的屏障,踏入其中,便觉天旋地转,四周光怪陆离,仿佛穿行于时光隧道。玄璃紧握着胸前的尾环,母亲最后的微笑和泪水在她心中交织,成为支撑她穿过这片混沌的唯一锚点。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瞬,又或许是漫长的一刻,脚下一实,周遭扭曲的光影骤然平息。

  她踏上了坚实的土地。

  首先涌来的,是气味。

  不再是青丘那纯净清灵、带着草木甜香的灵气,而是一种无比复杂、浓烈、甚至有些刺鼻的气息。泥土的腥气、草木的清香、远处飘来的炊烟味、还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属于无数生灵聚集在一起的“人气”,喧嚣而蓬勃,带着生活的烟火与污浊,一股脑地冲入她的鼻腔。

  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碧蓝的眼眸带着几分警惕与茫然,打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

  她出现的地方,似乎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山林边缘。身后是巍峨连绵、云雾缭绕的群山,那便是青丘的天然屏障。而眼前,地势逐渐开阔,一条黄土大道蜿蜒向前,通向视野的尽头。

  那里,是一座巨大的城池轮廓。

  此时正值黄昏,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与绛紫。远远望去,那巨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雄伟,高耸的城墙如同蛰伏的巨兽,墙垛上隐约可见巡守兵丁的小小黑影。城中已有星星点点的灯火亮起,初时零星,旋即连成一片,最终汇聚成一片浩瀚的光之海洋,与天空中初升的星辰遥相呼应。

  繁华。

  这是玄璃对“人间”的第一印象。那种万家灯火的景象,与青丘月下的清冷宁静截然不同,充满了喧嚣的生命力。隐约间,似乎还有鼎沸的人声顺着风飘来,虽不清晰,却足以想象城内的热闹。

  这就是人间界?

  玄璃站在原地,一时有些怔忡。她想象过无数种人间的模样,或许是穷山恶水,或许是妖魔横行,却没想到,首先感受到的,竟是这般磅礴的、带着温度的繁华景象。这景象让她感到新奇,也让她身为“异类”的疏离感油然而生。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适应着空气中复杂的味道,同时悄然运转体内微薄的妖力,施展出狐族最基础的幻形术。一阵微弱的光芒闪过,她头顶的狐耳和身后的尾巴悄然隐去,化形成了一个约莫人类十三四岁少女的模样。衣衫也变成了寻常人家的粗布衣裙,只是那双过于清澈灵动的碧蓝眼眸,依旧惹人注目。

  这是她保护自己的第一层伪装。

  做完这一切,她才迈开脚步,沿着黄土大道,谨慎地向着那座巨城走去。

  越靠近城池,路上的行人车马也逐渐多了起来。有推着独轮车、吆喝叫卖的小贩,有风尘仆仆、牵着驮马的商队,有骑马佩剑、神色倨傲的武者,也有拖家带口、步履匆匆的平民。各种口音的叫卖声、谈笑声、马蹄声、车轮碾过路面的吱呀声……交织成一曲鲜活而嘈杂的市井交响。

  玄璃小心翼翼地混在入城的人流中,低着头,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她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从身上扫过,有好奇,有漠然,也有……几道带着审视与不怀好意的打量。

  超凡感知在无声地运转,提醒着她潜在的细微危险。左侧那个牵着马、眼神闪烁的汉子,似乎在打量她孤身一人;右边茶棚里,几个敞着怀的壮汉,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低声交谈着什么。

  危机。

  这是她对“人间”的第二印象。这片繁华之下,潜藏着弱肉强食的法则,以及她尚不了解的人心险恶。

  她握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用轻微的刺痛让自己保持清醒和警惕。母亲的尾环贴着胸口,传来一丝令人安心的暖意。

  终于,她跟随着人流,来到了巨大的城门之下。抬头望去,城门上方镌刻着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锦城”。

  城门口有身穿皮甲、手持长戟的兵丁值守,对入城之人进行简单的盘查。轮到玄璃时,兵丁见她只是个衣衫朴素、面容稚嫩的小丫头,只随意问了几句,便挥手放行。

  跨过高大的门槛,真正踏入锦城内部的那一刻,更强烈的声浪和气息扑面而来!

  宽阔的青石板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酒肆里飘出诱人的食物香气,绸缎庄里挂着流光溢彩的布料,铁匠铺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杂耍艺人周围围满了喝彩的观众……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这一切,对自幼生长在清静青丘的玄璃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冲击。她站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仿佛一叶误入汪洋的小舟,瞬间被这滚滚红尘所淹没。

  渺小,孤独,却又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悸动。

  这就是她选择的道路。告别安逸,踏入纷扰。这里有她需要的磨砺,也有她必须面对的危机。

  她深吸了一口这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空气,将那一丝茫然压入心底,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她拉了拉粗布衣裙的衣角,迈开脚步,融入了这茫茫人海。

  她的红尘历练,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