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台上,那张被暗红污迹撕裂的红色剪纸,在从门缝透进的阴沉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目。少女提灯的侧影,因那粗暴的撕裂和污渍,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邪气。
魏殳面无表情地看了那剪纸片刻,然后伸出手,用指尖极其小心地、避开了那暗红色的污迹,将两半剪纸轻轻合拢,拼凑在一起。
完整的剪纸少女,姿态似乎更加灵动,但那提着灯笼的手,轮廓也因此清晰——灯笼是空的,里面没有烛火,只有一个黑洞洞的、不规则的窟窿,像是被什么挖去了核心。
灯笼……没有芯?
魏殳的目光在那空洞的灯笼上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开。
他没有试图去擦拭或修复剪纸,只是将其重新用那块蓝布包裹好,连同那些银钱一起,锁进了柜台下方的抽屉里。
动作依旧沉稳,看不出丝毫波澜。
但当他直起身,再次望向门外灰蒙蒙的天空时,那双深潭般的眼睛里,却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凝重。
这口棺材,接下了。
接下来的两天,魏殳如同往常一样,刨木,打磨,上漆。
为那个素未谋面、甚至连名字和八字都没有的十六岁少女,打造一口最普通的杉木薄棺。
工棚里回荡着单调的劳作声,一切似乎井然有序。
然而,细微的变化,还是悄然发生了。
第一天夜里,魏殳在后堂休息时,似乎听到前堂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如同纸张被风吹动的“哗啦”声。
很轻,一闪即逝,混在夜风摇撼门板的声响里,几乎难以分辨。
他睁开眼,在黑暗中静静听了片刻,再无动静。
他没有起身查看,只是翻了个身,背对着通往前堂的小门,呼吸平稳,仿佛已然熟睡。
第二天白天,他在给棺椁内部刮灰时,无意间瞥见墙角堆放纸扎材料的角落,似乎少了一小叠裁好的红纸。
他记得清楚,那叠纸是年前剩下的,颜色不如新纸鲜艳,他一直没舍得用。
他走过去,仔细看了看。
确实少了。
地上没有散落的纸屑,周围也没有被翻动的痕迹,就像是那叠纸凭空蒸发了一部分。
魏殳沉默地站了一会儿,目光扫过角落里那些安静侍立的纸人童男童女。
它们脸上挂着千篇一律的笑容,墨黑的眼睛空洞地望着前方。
他没有说什么,转身继续干活。
第二天夜里。
魏殳是被一阵声音惊醒的。
不是纸张的哗啦声,而是……一种极其细微的、稚嫩的、仿佛小女孩在哼唱什么调子的声音。
那声音若有若无,断断续续,飘忽不定。
一会儿像是从很远的前堂传来,一会儿又仿佛紧贴着薄薄的门板,甚至……像是在后院的窗根下。
哼唱的调子很古怪,不成旋律,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诡异感,像是在模仿某种古老的童谣,却又扭曲变形。
“……月娘弯弯……挂梢头……”
“……提灯的小妞……慢慢走……”
“……莫回头呀……莫回头……”
“……回头……灯就灭喽……”
歌词模糊不清,魏殳只勉强捕捉到这几个断续的词语。
那稚嫩的声音里,听不出丝毫孩童的天真,反而透着一种冰冷的、如同戏耍猎物般的恶意。
哼唱声持续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然后如同出现时一样,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夜,重归死寂。
魏殳躺在木板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头顶被黑暗吞噬的房梁,一动不动。
直到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他才缓缓闭上眼,像是重新睡去。
第三天,是约定取棺的日子。
天色依旧阴沉,雨要下不下的样子,闷得人胸口发慌。
魏殳早早将那口打好的杉木薄棺挪到了前堂正中,棺盖虚掩着,没有钉死。
他坐在柜台后面,手里拿着一块木头和刻刀,似乎在雕刻着什么,动作不紧不慢,眼神低垂,让人看不清情绪。
他在等。
等那个面色蜡黄、眼神惊恐的男人。
也从某种程度而言,在等……那个通过剪纸和童谣,已经彰显了存在的“东西”。
午时刚过,铺门外的光线再次暗了下来。
这一次,来的不止一个人。
依旧是那个穿着青布长衫的男人,他看上去比三天前更加憔悴,眼窝深陷得像两个黑洞,走路都需要旁边一个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人搀扶着。
那管家约莫五十来岁,面容严肃,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忌惮。
他扶着那几乎虚脱的男人迈进铺子,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堂屋正中那口薄棺上,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魏师傅。”
管家开口,声音还算平稳,带着一种大户人家管事特有的腔调,“棺材……打好了?”
魏殳放下手中的木头和刻刀,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两人,最后落在那个几乎站不稳的男人身上,点了点头:“好了。”
“多少钱?我们这就抬走。”管家说着,就要从怀里掏钱袋。
“钱,付过了。”魏殳淡淡道。
管家掏钱的动作一顿,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身旁的男人。
那男人只是低着头,身体微微发抖,不敢与任何人对视。
管家眼神闪烁了一下,没再多问,只是对身后跟着的两个膀大腰圆、穿着短打的家丁挥了挥手:“抬走。”
两个家丁应了一声,上前就要去搬那口棺材。
就在这时——
呼——!
一阵阴冷的风,不知从何处猛地灌入铺子,吹得柜台上的纸张哗啦啦作响,角落里那些纸人也随之轻轻晃动起来!
几乎在同一时间!
那口静静停放在堂屋正中的杉木薄棺,虚掩的棺盖猛地向上弹开了一条寸许宽的缝隙!
一股极其淡薄的、若有若无的……红色雾气,如同活物般,从缝隙中丝丝缕缕地……渗了出来!
那雾气带着一股淡淡的、甜腻中夹杂着腐朽的怪异气味,迅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啊!”
那两个刚要伸手抬棺的家丁吓得惊叫一声,猛地缩回手,连连后退,脸上瞬间没了血色!
管家也是脸色一变,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眼神惊疑不定地看向那口自行开启缝隙的棺材。
唯有那个一直低着头的男人,在听到棺盖弹开的轻响和闻到那怪异气味的瞬间,身体猛地一僵,随即如同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噗通一声瘫软在地,双手抱头,发出压抑的、如同野兽哀鸣般的呜咽:
“来了……她又来了……放过我吧……求求你放过我吧……”
魏殳依旧坐在柜台后,神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眼前这诡异的景象早已在他预料之中。
他的目光,越过惊慌失措的几人,落在了那棺椁缝隙中渗出的淡红雾气上。
雾气很稀薄,并未凝聚成形,只是如同有生命般,在棺材上方缓缓盘旋、扭动。
隐约间,那雾气之中,似乎再次响起了那稚嫩而诡异的哼唱声,比昨夜更加清晰:
“……月娘弯弯……挂梢头……”
“……提灯的小妞……慢慢走……”
哼唱声缥缈不定,仿佛近在耳边,又仿佛远在天边。
管家和家丁们听得毛骨悚然,冷汗直流,恨不得立刻逃离这个邪门的地方。
瘫倒在地的男人更是抖如筛糠,涕泪横流。
魏殳缓缓站起身。
他没有理会那诡异的哼唱和红雾,而是绕过柜台,走到了那口棺材前。
他伸出手,不是去触碰那红雾,而是……轻轻地将那弹开一条缝隙的棺盖,重新……盖了回去。
严丝合缝。
动作从容,甚至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郑重。
就在棺盖合拢的刹那——
哼唱声戛然而止。
那盘旋的淡红雾气,如同失去了支撑,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铺子里那股甜腻腐朽的气味也迅速淡去,只剩下木材和清漆的味道。
风,也停了。
一切,仿佛又恢复了正常。
只有地上那个瘫软哭泣的男人,和几个惊魂未定的来客,证明着刚才那短暂而恐怖的一幕并非幻觉。
魏殳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管家:“可以抬走了。”
管家的脸色变了几变,看着魏殳那波澜不惊的脸,又看了看地上那口此刻毫无异状的棺材,最终咬了咬牙,对那两个还在发抖的家丁喝道:“还愣着干什么?!抬走!”
两个家丁战战兢兢地上前,这次棺材再无异常,他们顺利地将棺材抬了起来,快步朝铺外走去。
管家深深看了魏殳一眼,眼神复杂,最终什么也没说,搀扶起地上几乎烂泥般的男人,也跟着离开了。
棺材铺,再次只剩下魏殳一人。
他走到门口,看着那口薄棺被抬上门口等候的板车,在阴沉的天色下,沿着青石板路渐行渐远。
他的目光,并没有追随那口棺材,而是缓缓抬起,望向了镇子的东南方向——那是刚才棺材被抬走的方向,也是……镇上李员外家宅邸所在的方向。
他记得,三天前那个男人,虽然衣衫半旧,浆洗得却异常挺括,手指甲缝里带着墨迹,身上有淡淡的书卷气和……一种只有长期侍弄花草的人才会沾染的、极淡的泥土与兰花混合的气息。
李员外家,正好有一位酷爱兰花的西席先生。
而李员外家,似乎……也确实有一位年方二八、体弱多病、深居简出的小姐。
魏殳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转身回到铺内,从柜台抽屉里,再次拿出了那个蓝布包裹。
打开,里面是被撕碎的红色剪纸。
他盯着那剪纸少女空洞的灯笼,以及脖颈处狰狞的撕裂痕迹,眼神幽深。
提灯的小妞……
灯灭……
撕碎的脖颈……
这口送往李府的薄棺,恐怕……只是一个开始。
他仿佛已经听到,命运的齿轮,在短暂的停滞后,再次缓缓转动发出的、令人不安的……咔哒声。
新的风暴,正在那座高墙深院内,悄然酝酿。
魏殳面无表情地看了那剪纸片刻,然后伸出手,用指尖极其小心地、避开了那暗红色的污迹,将两半剪纸轻轻合拢,拼凑在一起。
完整的剪纸少女,姿态似乎更加灵动,但那提着灯笼的手,轮廓也因此清晰——灯笼是空的,里面没有烛火,只有一个黑洞洞的、不规则的窟窿,像是被什么挖去了核心。
灯笼……没有芯?
魏殳的目光在那空洞的灯笼上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开。
他没有试图去擦拭或修复剪纸,只是将其重新用那块蓝布包裹好,连同那些银钱一起,锁进了柜台下方的抽屉里。
动作依旧沉稳,看不出丝毫波澜。
但当他直起身,再次望向门外灰蒙蒙的天空时,那双深潭般的眼睛里,却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凝重。
这口棺材,接下了。
接下来的两天,魏殳如同往常一样,刨木,打磨,上漆。
为那个素未谋面、甚至连名字和八字都没有的十六岁少女,打造一口最普通的杉木薄棺。
工棚里回荡着单调的劳作声,一切似乎井然有序。
然而,细微的变化,还是悄然发生了。
第一天夜里,魏殳在后堂休息时,似乎听到前堂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如同纸张被风吹动的“哗啦”声。
很轻,一闪即逝,混在夜风摇撼门板的声响里,几乎难以分辨。
他睁开眼,在黑暗中静静听了片刻,再无动静。
他没有起身查看,只是翻了个身,背对着通往前堂的小门,呼吸平稳,仿佛已然熟睡。
第二天白天,他在给棺椁内部刮灰时,无意间瞥见墙角堆放纸扎材料的角落,似乎少了一小叠裁好的红纸。
他记得清楚,那叠纸是年前剩下的,颜色不如新纸鲜艳,他一直没舍得用。
他走过去,仔细看了看。
确实少了。
地上没有散落的纸屑,周围也没有被翻动的痕迹,就像是那叠纸凭空蒸发了一部分。
魏殳沉默地站了一会儿,目光扫过角落里那些安静侍立的纸人童男童女。
它们脸上挂着千篇一律的笑容,墨黑的眼睛空洞地望着前方。
他没有说什么,转身继续干活。
第二天夜里。
魏殳是被一阵声音惊醒的。
不是纸张的哗啦声,而是……一种极其细微的、稚嫩的、仿佛小女孩在哼唱什么调子的声音。
那声音若有若无,断断续续,飘忽不定。
一会儿像是从很远的前堂传来,一会儿又仿佛紧贴着薄薄的门板,甚至……像是在后院的窗根下。
哼唱的调子很古怪,不成旋律,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诡异感,像是在模仿某种古老的童谣,却又扭曲变形。
“……月娘弯弯……挂梢头……”
“……提灯的小妞……慢慢走……”
“……莫回头呀……莫回头……”
“……回头……灯就灭喽……”
歌词模糊不清,魏殳只勉强捕捉到这几个断续的词语。
那稚嫩的声音里,听不出丝毫孩童的天真,反而透着一种冰冷的、如同戏耍猎物般的恶意。
哼唱声持续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然后如同出现时一样,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夜,重归死寂。
魏殳躺在木板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头顶被黑暗吞噬的房梁,一动不动。
直到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他才缓缓闭上眼,像是重新睡去。
第三天,是约定取棺的日子。
天色依旧阴沉,雨要下不下的样子,闷得人胸口发慌。
魏殳早早将那口打好的杉木薄棺挪到了前堂正中,棺盖虚掩着,没有钉死。
他坐在柜台后面,手里拿着一块木头和刻刀,似乎在雕刻着什么,动作不紧不慢,眼神低垂,让人看不清情绪。
他在等。
等那个面色蜡黄、眼神惊恐的男人。
也从某种程度而言,在等……那个通过剪纸和童谣,已经彰显了存在的“东西”。
午时刚过,铺门外的光线再次暗了下来。
这一次,来的不止一个人。
依旧是那个穿着青布长衫的男人,他看上去比三天前更加憔悴,眼窝深陷得像两个黑洞,走路都需要旁边一个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人搀扶着。
那管家约莫五十来岁,面容严肃,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忌惮。
他扶着那几乎虚脱的男人迈进铺子,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堂屋正中那口薄棺上,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魏师傅。”
管家开口,声音还算平稳,带着一种大户人家管事特有的腔调,“棺材……打好了?”
魏殳放下手中的木头和刻刀,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两人,最后落在那个几乎站不稳的男人身上,点了点头:“好了。”
“多少钱?我们这就抬走。”管家说着,就要从怀里掏钱袋。
“钱,付过了。”魏殳淡淡道。
管家掏钱的动作一顿,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身旁的男人。
那男人只是低着头,身体微微发抖,不敢与任何人对视。
管家眼神闪烁了一下,没再多问,只是对身后跟着的两个膀大腰圆、穿着短打的家丁挥了挥手:“抬走。”
两个家丁应了一声,上前就要去搬那口棺材。
就在这时——
呼——!
一阵阴冷的风,不知从何处猛地灌入铺子,吹得柜台上的纸张哗啦啦作响,角落里那些纸人也随之轻轻晃动起来!
几乎在同一时间!
那口静静停放在堂屋正中的杉木薄棺,虚掩的棺盖猛地向上弹开了一条寸许宽的缝隙!
一股极其淡薄的、若有若无的……红色雾气,如同活物般,从缝隙中丝丝缕缕地……渗了出来!
那雾气带着一股淡淡的、甜腻中夹杂着腐朽的怪异气味,迅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啊!”
那两个刚要伸手抬棺的家丁吓得惊叫一声,猛地缩回手,连连后退,脸上瞬间没了血色!
管家也是脸色一变,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眼神惊疑不定地看向那口自行开启缝隙的棺材。
唯有那个一直低着头的男人,在听到棺盖弹开的轻响和闻到那怪异气味的瞬间,身体猛地一僵,随即如同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噗通一声瘫软在地,双手抱头,发出压抑的、如同野兽哀鸣般的呜咽:
“来了……她又来了……放过我吧……求求你放过我吧……”
魏殳依旧坐在柜台后,神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眼前这诡异的景象早已在他预料之中。
他的目光,越过惊慌失措的几人,落在了那棺椁缝隙中渗出的淡红雾气上。
雾气很稀薄,并未凝聚成形,只是如同有生命般,在棺材上方缓缓盘旋、扭动。
隐约间,那雾气之中,似乎再次响起了那稚嫩而诡异的哼唱声,比昨夜更加清晰:
“……月娘弯弯……挂梢头……”
“……提灯的小妞……慢慢走……”
哼唱声缥缈不定,仿佛近在耳边,又仿佛远在天边。
管家和家丁们听得毛骨悚然,冷汗直流,恨不得立刻逃离这个邪门的地方。
瘫倒在地的男人更是抖如筛糠,涕泪横流。
魏殳缓缓站起身。
他没有理会那诡异的哼唱和红雾,而是绕过柜台,走到了那口棺材前。
他伸出手,不是去触碰那红雾,而是……轻轻地将那弹开一条缝隙的棺盖,重新……盖了回去。
严丝合缝。
动作从容,甚至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郑重。
就在棺盖合拢的刹那——
哼唱声戛然而止。
那盘旋的淡红雾气,如同失去了支撑,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铺子里那股甜腻腐朽的气味也迅速淡去,只剩下木材和清漆的味道。
风,也停了。
一切,仿佛又恢复了正常。
只有地上那个瘫软哭泣的男人,和几个惊魂未定的来客,证明着刚才那短暂而恐怖的一幕并非幻觉。
魏殳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管家:“可以抬走了。”
管家的脸色变了几变,看着魏殳那波澜不惊的脸,又看了看地上那口此刻毫无异状的棺材,最终咬了咬牙,对那两个还在发抖的家丁喝道:“还愣着干什么?!抬走!”
两个家丁战战兢兢地上前,这次棺材再无异常,他们顺利地将棺材抬了起来,快步朝铺外走去。
管家深深看了魏殳一眼,眼神复杂,最终什么也没说,搀扶起地上几乎烂泥般的男人,也跟着离开了。
棺材铺,再次只剩下魏殳一人。
他走到门口,看着那口薄棺被抬上门口等候的板车,在阴沉的天色下,沿着青石板路渐行渐远。
他的目光,并没有追随那口棺材,而是缓缓抬起,望向了镇子的东南方向——那是刚才棺材被抬走的方向,也是……镇上李员外家宅邸所在的方向。
他记得,三天前那个男人,虽然衣衫半旧,浆洗得却异常挺括,手指甲缝里带着墨迹,身上有淡淡的书卷气和……一种只有长期侍弄花草的人才会沾染的、极淡的泥土与兰花混合的气息。
李员外家,正好有一位酷爱兰花的西席先生。
而李员外家,似乎……也确实有一位年方二八、体弱多病、深居简出的小姐。
魏殳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转身回到铺内,从柜台抽屉里,再次拿出了那个蓝布包裹。
打开,里面是被撕碎的红色剪纸。
他盯着那剪纸少女空洞的灯笼,以及脖颈处狰狞的撕裂痕迹,眼神幽深。
提灯的小妞……
灯灭……
撕碎的脖颈……
这口送往李府的薄棺,恐怕……只是一个开始。
他仿佛已经听到,命运的齿轮,在短暂的停滞后,再次缓缓转动发出的、令人不安的……咔哒声。
新的风暴,正在那座高墙深院内,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