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锋与苏晴晴在迷雾沼泽中与魔化植物苦战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李文轩与张明德也遇到了棘手的状况。
“书香岩”并非险峻高山,而是一座临水而立的秀丽石山,山上多摩崖石刻,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无数诗词歌赋,汇聚了浓郁的文化之气。山脚下书院林立,学风鼎盛。
李文轩二人抵达时,表面上看去一切如常。学子们依旧在书院中朗朗诵读,街上行人如织,吴侬软语,一派祥和。
然而,李文轩身负浩然正气,对文气的变化最为敏感。他很快察觉到此地的文气虽然依旧浓郁,但其核心深处,却混杂了一丝极其隐晦的阴冷、扭曲的气息,如同上好的徽墨中滴入了一滴污血。
“文气已被侵蚀,”李文轩对张明德低语,“虽未爆发,但若长期浸染,此间学子轻则文思枯竭,心性偏激,重则……可能被魔气操控,成为只知破坏的傀儡。”
张明德神色凝重:“我先去各大医馆和药铺查探,看看近期是否有学子出现异常病症。”
调查结果令人心惊。近三个月来,多家书院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些原本才华横溢的学子,突然变得才思迟钝,精神萎靡,且性情大变,易怒狂躁。更有数人莫名病倒,症状类似风寒,但药石罔效,身上也开始出现淡淡的黑斑。
“与京城瘟疫初期的症状相似,但温和许多,也更隐蔽。”张明德判断,“魔气在利用此地的文气作为掩护,缓慢侵蚀读书人的心智与身体。”
必须尽快净化地脉节点,切断魔气源头!
根据萧煜的指引,地脉节点的核心就在书香岩山顶的“文心池”。两人连夜上山。
文心池是一口不过丈许方圆的天然石池,池水清澈见底,据说能映照文心。此刻,在李文轩的感知中,池底正不断渗出那丝阴冷的魔气,污染着池水,并通过池水与整个书香岩的文气网络相连。
“需以精纯浩然正气,洗涤池水,贯通地脉。”李文轩盘膝坐于池边,取出随身携带的《圣道谕》,这是他所修浩然正气的根本经典。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朗声诵读。起初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蕴含着奇特的力量。一个个金色的文字仿佛从他口中飞出,融入池水之中。池水开始微微荡漾。
随着诵读的持续,李文轩周身开始散发出淡淡的金色光辉,与夜空中的文曲星隐隐呼应。他诵读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洪亮,不再是简单的读书声,而是化作了洪钟大吕,响彻在整个书香岩的上空!
山下书院中,尚未就寝的学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动,纷纷走出房门,望向山顶。
“那是……李学士的声音?”
“他在诵读《圣道谕》!”
“好奇妙的感觉,听着这声音,我觉着心思清明了许多!”
金色的文字越来越多,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文心池,池水开始沸腾般翻滚,一丝丝黑气被逼迫出来,在金光中发出“嗤嗤”的声响,消散于无形。
然而,地脉中的魔气感受到了威胁,开始反扑!
池水猛地变成墨黑色,一道由浓郁魔气和扭曲文气混合而成的黑影从池中冲天而起,化作一个模糊的、手持书卷的魔儒形象,发出无声的咆哮,冲向李文轩!
“李兄小心!”张明德早有准备,银针疾射而出,刺向黑影的几处要害。同时将一把特制的清心药粉撒向空中,药粉散发着清凉的气息,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魔气的侵蚀性。
李文轩诵读不停,目光坚定。面对扑来的魔影,他并指如笔,以周身浩然正气为墨,在空中奋笔疾书!
一个巨大的、金光闪耀的“正”字凭空出现,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印向魔影!
“邪魔外道,安敢玷污文化之地!镇!”
轰——!
金芒与黑气猛烈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魔影发出凄厉的尖啸,在金光的净化下不断扭曲、淡化。
李文轩嘴角溢出一丝鲜血,但诵读的声音更加高亢,更多的金色文字从他体内涌出,融入那个“正”字之中。
最终,在一声不甘的哀嚎中,魔影彻底溃散。文心池中的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清澈,池底不再有魔气渗出。整个书香岩弥漫的文气仿佛被水洗过一般,变得格外纯净、清灵。
山下,无数学子福至心灵,只觉得往日读书的滞涩之处豁然开朗,文思泉涌。
李文轩缓缓停下诵读,脸色苍白,却带着欣慰的笑容。张明德连忙上前为他诊脉,喂他服下固本培元的丹药。
“地脉节点,净化成功了。”李文轩望着清澈的文心池,轻声道。
通过星耀石,远在京城的萧煜光影也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江南之危,暂解。
“书香岩”并非险峻高山,而是一座临水而立的秀丽石山,山上多摩崖石刻,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无数诗词歌赋,汇聚了浓郁的文化之气。山脚下书院林立,学风鼎盛。
李文轩二人抵达时,表面上看去一切如常。学子们依旧在书院中朗朗诵读,街上行人如织,吴侬软语,一派祥和。
然而,李文轩身负浩然正气,对文气的变化最为敏感。他很快察觉到此地的文气虽然依旧浓郁,但其核心深处,却混杂了一丝极其隐晦的阴冷、扭曲的气息,如同上好的徽墨中滴入了一滴污血。
“文气已被侵蚀,”李文轩对张明德低语,“虽未爆发,但若长期浸染,此间学子轻则文思枯竭,心性偏激,重则……可能被魔气操控,成为只知破坏的傀儡。”
张明德神色凝重:“我先去各大医馆和药铺查探,看看近期是否有学子出现异常病症。”
调查结果令人心惊。近三个月来,多家书院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些原本才华横溢的学子,突然变得才思迟钝,精神萎靡,且性情大变,易怒狂躁。更有数人莫名病倒,症状类似风寒,但药石罔效,身上也开始出现淡淡的黑斑。
“与京城瘟疫初期的症状相似,但温和许多,也更隐蔽。”张明德判断,“魔气在利用此地的文气作为掩护,缓慢侵蚀读书人的心智与身体。”
必须尽快净化地脉节点,切断魔气源头!
根据萧煜的指引,地脉节点的核心就在书香岩山顶的“文心池”。两人连夜上山。
文心池是一口不过丈许方圆的天然石池,池水清澈见底,据说能映照文心。此刻,在李文轩的感知中,池底正不断渗出那丝阴冷的魔气,污染着池水,并通过池水与整个书香岩的文气网络相连。
“需以精纯浩然正气,洗涤池水,贯通地脉。”李文轩盘膝坐于池边,取出随身携带的《圣道谕》,这是他所修浩然正气的根本经典。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朗声诵读。起初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蕴含着奇特的力量。一个个金色的文字仿佛从他口中飞出,融入池水之中。池水开始微微荡漾。
随着诵读的持续,李文轩周身开始散发出淡淡的金色光辉,与夜空中的文曲星隐隐呼应。他诵读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洪亮,不再是简单的读书声,而是化作了洪钟大吕,响彻在整个书香岩的上空!
山下书院中,尚未就寝的学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动,纷纷走出房门,望向山顶。
“那是……李学士的声音?”
“他在诵读《圣道谕》!”
“好奇妙的感觉,听着这声音,我觉着心思清明了许多!”
金色的文字越来越多,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文心池,池水开始沸腾般翻滚,一丝丝黑气被逼迫出来,在金光中发出“嗤嗤”的声响,消散于无形。
然而,地脉中的魔气感受到了威胁,开始反扑!
池水猛地变成墨黑色,一道由浓郁魔气和扭曲文气混合而成的黑影从池中冲天而起,化作一个模糊的、手持书卷的魔儒形象,发出无声的咆哮,冲向李文轩!
“李兄小心!”张明德早有准备,银针疾射而出,刺向黑影的几处要害。同时将一把特制的清心药粉撒向空中,药粉散发着清凉的气息,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魔气的侵蚀性。
李文轩诵读不停,目光坚定。面对扑来的魔影,他并指如笔,以周身浩然正气为墨,在空中奋笔疾书!
一个巨大的、金光闪耀的“正”字凭空出现,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印向魔影!
“邪魔外道,安敢玷污文化之地!镇!”
轰——!
金芒与黑气猛烈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魔影发出凄厉的尖啸,在金光的净化下不断扭曲、淡化。
李文轩嘴角溢出一丝鲜血,但诵读的声音更加高亢,更多的金色文字从他体内涌出,融入那个“正”字之中。
最终,在一声不甘的哀嚎中,魔影彻底溃散。文心池中的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清澈,池底不再有魔气渗出。整个书香岩弥漫的文气仿佛被水洗过一般,变得格外纯净、清灵。
山下,无数学子福至心灵,只觉得往日读书的滞涩之处豁然开朗,文思泉涌。
李文轩缓缓停下诵读,脸色苍白,却带着欣慰的笑容。张明德连忙上前为他诊脉,喂他服下固本培元的丹药。
“地脉节点,净化成功了。”李文轩望着清澈的文心池,轻声道。
通过星耀石,远在京城的萧煜光影也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江南之危,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