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初窥草木之息后,陆凡的心中仿佛被点燃了一簇永不熄灭的好奇火焰。他意识到,无论是内视己身,还是感知外物气场,都并非一次性的偶然,而是可以被掌握、被锻炼的能力。
于是,在繁忙的建房劳作和打理花园之余,他开始了有意识、有计划的“修炼”。
晨课:内视与引导
清晨,陆凡睡到自然醒后,来到葡萄架下,在微凉的晨露气息中,寻一个最舒适的姿势坐下,闭目凝神。
他将这称之为“晨课”,主要内容便是“内视”与“气感引导”。
起初,进入那种玄妙的内视状态依然困难,精神需要高度集中,且维持不了几秒钟便会感到强烈的疲惫,被迫退出。但他没有气馁,如同当年攻克一个复杂的技术难题般,耐心且执着。
他反复尝试,摸索着精神的发力点,寻找着那种“专注”却又“放松”的微妙平衡。渐渐地,他发现进入内视状态所需的时间在缩短,从最初的十几分钟,到后来的七八分钟,再到最后,只需静心凝神一两分钟,意识便能顺利“沉”入那片由光芒脉络构成的体内世界。
他能更清晰地“看”到丹田处那团淡绿色的核心光团,以及从中流淌出的、带着微绿意蕴的暖流,沿着几条主要的经脉缓缓运行。他甚至能大致分辨出这几条经脉的走向,与网上查询到的一些基础经络图隐隐对应。
同时,他对“气感”的掌控也越发熟练。从最初只能模糊感应到暖流的存在,到后来可以较为精准地引导一丝暖流流向特定的手臂或腿部,增强局部的力量与耐力。虽然这种主动引导会加速丹田处生命源种能量的消耗,但在关键时刻,比如需要抬起重物或长时间保持某种费力姿势时,这点消耗无疑是值得的。
午后:感知万物
午后,阳光正好,花园里的生命气息最为活跃。这成了陆凡练习感知植物气场的绝佳时机。
他不再是无意间瞥见,而是主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片叶子、某一朵花苞上,调动那种奇异的视觉。起初成功率不高,时灵时不灵。
但他很快发现,当他自身处于心神宁静、呼吸平稳的状态时,感知的成功率和清晰度都会显着提升。他开始学着调整呼吸,让自己的节奏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随着练习的持续,效果是显着的。他不再需要刻意凝神许久,往往心念一动,目光所及之处的植物,其周身那层代表生命力的淡绿色光晕便会清晰地呈现出来。他能坚持这种“气场视觉”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从最初的几秒钟,到能维持一两分钟。
他甚至开始尝试分辨不同植物气场的细微差别。月季的气场热烈而张扬,小草的气场顽强而坚韧,蔬菜的气场则充满了饱满的、待收获的丰盈感。
精神之变
持续练习带来的最直观好处,并不仅仅是两种能力的熟练度提升,更是他整体精神状态的蜕变。
他发现自己日常的专注度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无论是阅读建房图纸,还是处理花园的琐事,他都能更快地进入状态,排除杂念,效率远超以往。那种在练习内视和气场感知时需要的高度集中状态,似乎锻炼了他的“精神肌肉”,让他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轻易调用这种专注。
偶尔,在解决某个复杂问题或者需要极致精细的操作时(比如嫁接月季),他能短暂地进入一种类似“子弹时间”的玄妙状态——周围的一切仿佛慢了下来,他的思维速度却飙升到极致,感官信息被高效处理,动作精准而流畅。虽然这种状态只能维持极短的几秒钟,并且结束后会伴随一阵轻微的精神恍惚,但其效果是惊人的。
代价与平衡
能力的提升并非没有代价。无论是内视、引导气感,还是维持气场视觉,都会消耗精神,并且会不同程度地加速丹田处生命源种能量的消耗。
陆凡清晰地“看”到,丹田处那团原本鹌鹑蛋大小的淡金色光团,在持续的练习和偶尔的引导消耗下,光芒已经暗淡了很多。这让他心中始终存有一份警惕和紧迫感。
他开始更加精打细算地使用这些能力。非必要不轻易内视,非关键时刻不主动引导气感,感知气场也多是浅尝辄止,用于辅助判断植物状态,而非长时间沉浸其中。
他像一个谨慎的管家,小心翼翼地规划着这份意外获得的“遗产”,在探索神秘与保存实力之间,寻找着最合理的平衡点。
日子就在这充满新奇探索与踏实劳作的节奏中一天天过去。陆凡能感觉到,自己正一点点地揭开笼罩在生命源晶之上的神秘面纱,虽然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他已经握住了打开这扇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并且,正在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发力。
于是,在繁忙的建房劳作和打理花园之余,他开始了有意识、有计划的“修炼”。
晨课:内视与引导
清晨,陆凡睡到自然醒后,来到葡萄架下,在微凉的晨露气息中,寻一个最舒适的姿势坐下,闭目凝神。
他将这称之为“晨课”,主要内容便是“内视”与“气感引导”。
起初,进入那种玄妙的内视状态依然困难,精神需要高度集中,且维持不了几秒钟便会感到强烈的疲惫,被迫退出。但他没有气馁,如同当年攻克一个复杂的技术难题般,耐心且执着。
他反复尝试,摸索着精神的发力点,寻找着那种“专注”却又“放松”的微妙平衡。渐渐地,他发现进入内视状态所需的时间在缩短,从最初的十几分钟,到后来的七八分钟,再到最后,只需静心凝神一两分钟,意识便能顺利“沉”入那片由光芒脉络构成的体内世界。
他能更清晰地“看”到丹田处那团淡绿色的核心光团,以及从中流淌出的、带着微绿意蕴的暖流,沿着几条主要的经脉缓缓运行。他甚至能大致分辨出这几条经脉的走向,与网上查询到的一些基础经络图隐隐对应。
同时,他对“气感”的掌控也越发熟练。从最初只能模糊感应到暖流的存在,到后来可以较为精准地引导一丝暖流流向特定的手臂或腿部,增强局部的力量与耐力。虽然这种主动引导会加速丹田处生命源种能量的消耗,但在关键时刻,比如需要抬起重物或长时间保持某种费力姿势时,这点消耗无疑是值得的。
午后:感知万物
午后,阳光正好,花园里的生命气息最为活跃。这成了陆凡练习感知植物气场的绝佳时机。
他不再是无意间瞥见,而是主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片叶子、某一朵花苞上,调动那种奇异的视觉。起初成功率不高,时灵时不灵。
但他很快发现,当他自身处于心神宁静、呼吸平稳的状态时,感知的成功率和清晰度都会显着提升。他开始学着调整呼吸,让自己的节奏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随着练习的持续,效果是显着的。他不再需要刻意凝神许久,往往心念一动,目光所及之处的植物,其周身那层代表生命力的淡绿色光晕便会清晰地呈现出来。他能坚持这种“气场视觉”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从最初的几秒钟,到能维持一两分钟。
他甚至开始尝试分辨不同植物气场的细微差别。月季的气场热烈而张扬,小草的气场顽强而坚韧,蔬菜的气场则充满了饱满的、待收获的丰盈感。
精神之变
持续练习带来的最直观好处,并不仅仅是两种能力的熟练度提升,更是他整体精神状态的蜕变。
他发现自己日常的专注度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无论是阅读建房图纸,还是处理花园的琐事,他都能更快地进入状态,排除杂念,效率远超以往。那种在练习内视和气场感知时需要的高度集中状态,似乎锻炼了他的“精神肌肉”,让他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轻易调用这种专注。
偶尔,在解决某个复杂问题或者需要极致精细的操作时(比如嫁接月季),他能短暂地进入一种类似“子弹时间”的玄妙状态——周围的一切仿佛慢了下来,他的思维速度却飙升到极致,感官信息被高效处理,动作精准而流畅。虽然这种状态只能维持极短的几秒钟,并且结束后会伴随一阵轻微的精神恍惚,但其效果是惊人的。
代价与平衡
能力的提升并非没有代价。无论是内视、引导气感,还是维持气场视觉,都会消耗精神,并且会不同程度地加速丹田处生命源种能量的消耗。
陆凡清晰地“看”到,丹田处那团原本鹌鹑蛋大小的淡金色光团,在持续的练习和偶尔的引导消耗下,光芒已经暗淡了很多。这让他心中始终存有一份警惕和紧迫感。
他开始更加精打细算地使用这些能力。非必要不轻易内视,非关键时刻不主动引导气感,感知气场也多是浅尝辄止,用于辅助判断植物状态,而非长时间沉浸其中。
他像一个谨慎的管家,小心翼翼地规划着这份意外获得的“遗产”,在探索神秘与保存实力之间,寻找着最合理的平衡点。
日子就在这充满新奇探索与踏实劳作的节奏中一天天过去。陆凡能感觉到,自己正一点点地揭开笼罩在生命源晶之上的神秘面纱,虽然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他已经握住了打开这扇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并且,正在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