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明确修炼方向-《巨人的觉醒》

  初步验证了逍遥境飞天遁地、神念扫描、隔空控物乃至纳兵入体等诸多玄妙能力后,最初的兴奋与新奇感渐渐沉淀下来。陆凡深知,力量的掌控固然重要,但明确前路,规划好接下来的修炼方向,才是持续进步的根本。

  然而,他并无系统的师承或完整的功法指引,目前唯一的参考,便只有当初从林家老祖林玄知口中听闻的那四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字——“海中造陆”。

  他再次将心神沉入体内,仔细“内视”着丹田内的景象。浩瀚的生命灵液汇聚成一片翠色湖泊,平静地存在于那飞碟状丹田空间的底部,随着无形的韵律微微荡漾,散发出磅礴的生机。

  “海……指的应该就是这液态的灵海无疑。我这是生命灵液海。”陆凡的思维急速运转,结合现实世界的认知进行推演,“那么‘造陆’呢?在现实中,填海造陆需要的是什么?是泥土,是沙石,是坚实的固体!”

  念头及此,他心中猛地一亮:“固体!丹田中哪来的固体?生命灵气可以被压缩成生命灵液,那么,这更高层次、更为精纯凝练的生命灵液,是否能够被进一步压缩、固化,形成……生命灵晶?!”

  思绪的闸门一旦打开,前路似乎瞬间豁然开朗!这个推论合情合理,完美地解释了“海中造陆”的含义——正是在液态的灵海之中,凝聚出固体的“陆地”!

  理论有了,实践便是唯一的标准。陆凡向来是行动派,想到便做。

  他心念一动,精神领域瞬间展开。这一次,他经过精确计算和感知,将领域调整为十度夹角,最远延伸至一百八十公里外。这个范围,是在当前控制精度与能量汲取效率之间找到的最佳平衡点。

  “开始!”

  意念驱使之下,庞大范围内,无数细微的淡绿色生命光点再次受到召唤,跨越空间,如同百川归海般涌入陆凡体内。熟悉的流程再次运转,海量的生命能量经过初步提纯,汇入丹田上空的无形转化机制,被压缩成一滴滴精纯的生命灵液,滴落进下方的灵液海中。

  随着能量的大量涌入,丹田和经脉再次传来了熟悉的压力与胀痛感,这是容量接近极限的信号。陆凡不敢贪多,立刻停止了吸收,果断收回了精神领域。

  他迫不及待地内视丹田,仔细搜寻。

  然而,结果却让他微微一愣。预想中固态结晶并未出现,灵液海依旧是那片灵液海,并无任何“沙石”或“陆地”的踪迹。

  “不对……”他凝神细察,很快发现了不同。虽然没能凝聚出固体,但丹田中那片生命灵液的“海平面”,相比修炼之前,的确上涨了极其细微的一丝!若非他神识敏锐,几乎无法察觉。

  “原来如此!”陆凡瞬间明悟,“我理解错了顺序,或者说,低估了‘海’的深度!”

  他之前突破逍遥境,生命灵液填满经脉并汇聚丹田,便以为是达到了“海”的标准。但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突破逍遥境,或许仅仅意味着拥有了形成“海”的资格与基础。他眼下这占据丹田底部、看似不小的灵液湖泊,与这直径十米、飞碟状的庞大丹田空间相比,其实只是覆盖了最底部的一小片区域,距离填满整个丹田的一半(即达到中间最宽阔的平面位置)都还差着极其遥远的距离!

  刚刚那一次全力以赴的修炼,所增长的海平面高度,用微乎其微来形容毫不为过。

  “看来,‘海中造陆’是一个递进的过程。首先,需要将这‘海’真正填满,至少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拥有足够雄厚的基础,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造陆’,也就是压缩灵液形成灵晶。”

  陆凡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断,随着每次修炼对身体的滋养和强化,下一次修炼所能承受和转化的能量上限都会比上一次略有提升。他粗略估算了一下:

  “如果保持每天修炼一次的频率,想要将这灵液海的海平面提升到丹田空间的中间位置,恐怕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这个时间跨度,对于习惯了快速进阶的他来说,无疑显得有些漫长。但转念一想,这可是逍遥境!无数修士穷尽数百年都无法触及的门槛,他能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达到并开始积累,已是惊世骇俗。而且,这只是初步积累,后续的“造陆”恐怕更为艰难。

  “万丈高楼平地起,修仙之路,终究没有真正的捷径可言。”陆凡深吸一口气,心中那因为未知而产生的些许焦躁瞬间平复了下去。

  既然方向已经初步明确——先积蓄,填满灵海;后质变,海中造陆——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水滴石穿的坚持,是按部就班的积累。着急,确实毫无用处。

  心神一定,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此时,东方天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晨曦微露,驱散了夜的深沉。陆凡这才意识到,自己为了验证能力和思考前路,竟然整整修炼、思考了一个通宵。

  然而,他非但没有感到丝毫疲惫,反而觉得精神前所未有的饱满、充沛,体内生命灵液缓缓流转,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他站起身,迎着即将喷薄而出的朝阳,眼中充满了坚定与平和。

  前路漫漫,但方向已明,只需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