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内的灯光再次亮起,却仿佛无法穿透那几乎凝成实质的悲愤与压抑。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像所带来的冲击,远比之前的《黑太阳731》更为广泛和惨烈,那是一场针对一座城市、数十万平民的、赤裸裸的毁灭,每一帧画面都像是在用钝刀切割着每个人的神经。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
良久,曾爷爷谢蕴,这位一生与精密机械打交道、见证过无数风云变幻的老人,缓缓抬起了头。他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和痛苦而微微发颤,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钢珠砸在地上:
“嘉嘉……”他看向南嘉,眼神锐利得仿佛要穿透时空,回到那些罪恶滋生的地方,“后世……后世的人,除了这些……他们还记录了别的吗?”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味都吸入肺腑,化作永不磨灭的记忆,然后,一字一顿地,报出了一连串冰冷而陌生的数字代号:
“是不是还有……516部队?(关东军化学部,负责化学武器研发试验)”
“659部队?(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大连支队,负责细菌研究)”
“643部队?(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牡丹江支队,亦称海林支队)”
“673部队?(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孙吴支队)”
“162部队?(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林口支队)”
“543部队?(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海拉尔支队)”
“100部队!(关东军军马防疫厂,总部设在长春,负责人畜共患细菌武器,与731齐名的恶魔!)”
“513部队?(可能与航空相关或其它特殊番号,部分资料模糊)”
“1855部队!(北支那防疫给水部,设于北平,华北地区的细菌战大本营)”
“1875部队?(中支那防疫给水部,设于南京,华中地区的细菌战核心)”
“1644部队!(荣字第一六四四部队,设于南京,同样进行大量人体实验和细菌生产)”
“8604部队!(南支那防疫给水部,设于广州,华南地区的细菌战罪魁)”
“9240部队?(可能为后期番号或关联部队)”
每报出一个番号,谢蕴曾爷爷的眼神就冰冷一分,其他长辈的脸色也更沉凝一分。这些番号,对于在场的许多军人而言,并非全然陌生,它们像幽灵一样,偶尔会出现在绝密的战情通报或零星的审讯口供中,代表着模糊但极度危险的敌人。但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如此清晰、如此系统、并且与刚才看到的极致罪恶直接联系在一起。
谢蕴的目光死死锁住南嘉:“这些……后世都查清楚了吗?他们都做了什么?你说说!把它们干的‘好事’,都说出来!一个都别漏掉!”
整个房间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南嘉。这一次,问题不再局限于已知的暴行,而是指向了一个更庞大、更系统、遍布中国各大区域的恶魔网络。
南嘉感到喉咙发紧。她知道,此刻她将成为这段黑暗历史的转述者,将那些被刻意掩盖的、分散的罪恶拼图,在后世研究的基础上,完整地呈现在这些历史的亲历者及其后人面前。
她迎着曾爷爷和所有长辈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目光,沉重而清晰地点了点头。
“是,曾爷爷。后世的历史研究者、取证人员,通过大量档案解密、遗址勘察、受害者证词,已经基本摸清了这些恶魔部队的架构和主要罪行。”
南嘉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她开始逐一揭开这些数字代号背后血淋淋的真相:
“516部队,关东军化学部,驻地在齐齐哈尔。他们主要负责研制、试验化学武器,如芥子气、路易氏剂等,同样使用活人进行毒气效果、解毒剂、防护装备的测试,无数同胞在极度痛苦中被化学毒剂折磨致死。”
“100部队,总部在长春孟家屯,对外称‘关东军军马防疫厂’。它的罪恶与731部队并列。主要负责人畜共患的细菌武器,如炭疽、鼻疽、牛瘟等。他们用活人实验,也将细菌投放到河流、牧场,造成大量平民和牲畜死亡,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细菌战。”
“关于659、643、673、162、543这些部队,它们大多是100部队设在各地的分支支队,负责特定区域或特定菌种的研究、试验和生产,同样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1855部队,北支那防疫给水部,设在北平(今北京)的天坛附近。它是日军在华北地区的细菌战研究和指挥中心,进行人体实验、细菌生产,并参与了在华北地区的多次细菌战攻击。”
“1644部队,荣字第一六四四部队,设在南京。它与1875部队(中支那防疫给水部)都驻扎在南京,是华中地区的细菌战核心。它们同样进行活体实验、细菌培养,并直接配合日军作战行动,实施细菌战。南京的恶魔,不仅仅是屠杀。”
“8604部队,南支那防疫给水部,设在广州。它是华南地区的细菌战大本营,负责人体实验、细菌研制和投放,对华南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其他一些番号,如513、9240等,在后世的考证中可能与这些主要细菌战部队有隶属、协作关系,或是承担了后勤、掩护等职能,同样是这张罪恶之网的一部分。”
南嘉的声音平稳却带着巨大的力量,将一个个冰冷的番号还原成具体的、弥漫着死亡与痛苦的魔窟。她描述了这些部队如何像一张巨大的、遍布中国的毒网,系统性地进行着反人类的“研究”和战争准备。
每说出一支部队的罪行,房间里的空气就冰冷一分。长辈们的脸上,已经不仅仅是愤怒和悲伤,更增添了一种毛骨悚然的寒意和一种近乎凝滞的沉重。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当年的敌人所进行的罪恶,并非某个部队的个别行为,而是一个庞大、精密、受到国家层面支持的战略级犯罪体系!其规模之广、手段之残忍、目的之恶毒,远超他们之前的想象。
谢蕴曾爷爷听完,缓缓闭上了眼睛,身体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仿佛被这巨大的、系统性的邪恶冲击得有些疲惫。但他再睁开眼时,里面只剩下冰冷的、坚定的火焰。
“好……好……都记住了……这些代号,一个都不会忘。”他喃喃自语,又像是在对所有人宣告。
这一刻,历史的真相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残酷性,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不再只是模糊的仇恨,而是具体到每一个番号、每一项罪行的、必须被世代铭记的血债。
谢蕴曾爷爷的问题像一把沉重的锤子,敲在每个人紧绷的心弦上。他问的不是过去,而是悬在未来的、持续流血的伤口。
“嘉嘉,”曾爷爷的声音带着一种深切的、几乎是不安的期盼,“他们……他们当年埋在我们土地里的那些毒物(指化学武器、细菌弹等)……后来,后世的人,都找出来了吗?都拔干净了吗?我们的土地……清净了吗?”
这个问题,让所有刚从历史血腥中挣脱出来的心,又瞬间被拉回了现实,想到了那些可能至今仍在暗处蛰伏、威胁着子孙后代的恶魔遗产。
南嘉的心猛地一沉。她知道,这个问题无法用谎言安慰。
她迎上曾爷爷,以及所有瞬间投来的、充满担忧和期待的目光,缓缓地、坚定地摇了摇头。她的声音清晰,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沉重:
“曾爷爷,没有。远远没有。”
房间里响起几声压抑的抽气。
南嘉继续道,语气变得急切而充满决心:“但是!我们知道它们在哪里!我们知道危险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爆发!比如,1987年,在齐齐哈尔,就会因为施工挖出当年516部队埋藏的芥子气罐,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这个悲剧,我们知道了,就绝对不能再让它发生!”
她的目光猛地转向一直沉默寡言、却一直在消化所有信息的小叔宋青云:“小叔!您一直在军科院研究前沿防御和特殊装备,尤其是防护和生化处理方面!”
宋青云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极度专注和锐利的光芒,他立刻明白了南嘉的意思,重重地点了下头。
南嘉的语气变得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这几年!就这几年!我们需要您牵头,集中力量,优先研发最高级别的防护服、毒剂探测、密封运输和无害化处理装备!要快!要可靠!要能应对那些埋藏了几十年依然致命的毒气弹和细菌弹!”
她环视在场的所有长辈,他们的脸上不再是纯粹的悲愤,而是凝聚起了一种即将投入一场新战斗的凝重和决心。
“我们还有时间部署和研究!”南嘉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心,“我们知道危险在哪里,我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我们提前知道了历史,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她深吸一口气,看着谢卿爷爷、宋远明爷爷、梅剑意外公、谢景爸爸、宋青书爸爸、梅云舅舅……看着这些掌握着力量和责任的长辈们:
“有些事,是我们这代人必须要做的。弥补历史的遗憾,保护未来的人民,清理脚下的土地——这就是我们知道了这一切之后,必须扛起来的责任!”
“我们肯定可以的!”南嘉最后这句话,像是誓言,又像是注入每个人心中的强心剂,“我们必须可以!”
这一刻,历史的悲恸化为了行动的动力。他们不仅要铭记过去的苦难,更要动用所有的智慧和力量,去阻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去亲手拔除那些深埋在祖国肌理中的毒刺。
一场无声的、针对历史遗留恶魔的“排雷”战役,在这个沉重的夜晚,于这群肩负重任的人心中,正式拉开了序幕。而宋青云的小叔,无疑是这场科技攻坚战的先锋。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和珍贵。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
良久,曾爷爷谢蕴,这位一生与精密机械打交道、见证过无数风云变幻的老人,缓缓抬起了头。他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和痛苦而微微发颤,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钢珠砸在地上:
“嘉嘉……”他看向南嘉,眼神锐利得仿佛要穿透时空,回到那些罪恶滋生的地方,“后世……后世的人,除了这些……他们还记录了别的吗?”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味都吸入肺腑,化作永不磨灭的记忆,然后,一字一顿地,报出了一连串冰冷而陌生的数字代号:
“是不是还有……516部队?(关东军化学部,负责化学武器研发试验)”
“659部队?(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大连支队,负责细菌研究)”
“643部队?(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牡丹江支队,亦称海林支队)”
“673部队?(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孙吴支队)”
“162部队?(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林口支队)”
“543部队?(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海拉尔支队)”
“100部队!(关东军军马防疫厂,总部设在长春,负责人畜共患细菌武器,与731齐名的恶魔!)”
“513部队?(可能与航空相关或其它特殊番号,部分资料模糊)”
“1855部队!(北支那防疫给水部,设于北平,华北地区的细菌战大本营)”
“1875部队?(中支那防疫给水部,设于南京,华中地区的细菌战核心)”
“1644部队!(荣字第一六四四部队,设于南京,同样进行大量人体实验和细菌生产)”
“8604部队!(南支那防疫给水部,设于广州,华南地区的细菌战罪魁)”
“9240部队?(可能为后期番号或关联部队)”
每报出一个番号,谢蕴曾爷爷的眼神就冰冷一分,其他长辈的脸色也更沉凝一分。这些番号,对于在场的许多军人而言,并非全然陌生,它们像幽灵一样,偶尔会出现在绝密的战情通报或零星的审讯口供中,代表着模糊但极度危险的敌人。但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如此清晰、如此系统、并且与刚才看到的极致罪恶直接联系在一起。
谢蕴的目光死死锁住南嘉:“这些……后世都查清楚了吗?他们都做了什么?你说说!把它们干的‘好事’,都说出来!一个都别漏掉!”
整个房间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南嘉。这一次,问题不再局限于已知的暴行,而是指向了一个更庞大、更系统、遍布中国各大区域的恶魔网络。
南嘉感到喉咙发紧。她知道,此刻她将成为这段黑暗历史的转述者,将那些被刻意掩盖的、分散的罪恶拼图,在后世研究的基础上,完整地呈现在这些历史的亲历者及其后人面前。
她迎着曾爷爷和所有长辈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目光,沉重而清晰地点了点头。
“是,曾爷爷。后世的历史研究者、取证人员,通过大量档案解密、遗址勘察、受害者证词,已经基本摸清了这些恶魔部队的架构和主要罪行。”
南嘉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她开始逐一揭开这些数字代号背后血淋淋的真相:
“516部队,关东军化学部,驻地在齐齐哈尔。他们主要负责研制、试验化学武器,如芥子气、路易氏剂等,同样使用活人进行毒气效果、解毒剂、防护装备的测试,无数同胞在极度痛苦中被化学毒剂折磨致死。”
“100部队,总部在长春孟家屯,对外称‘关东军军马防疫厂’。它的罪恶与731部队并列。主要负责人畜共患的细菌武器,如炭疽、鼻疽、牛瘟等。他们用活人实验,也将细菌投放到河流、牧场,造成大量平民和牲畜死亡,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细菌战。”
“关于659、643、673、162、543这些部队,它们大多是100部队设在各地的分支支队,负责特定区域或特定菌种的研究、试验和生产,同样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1855部队,北支那防疫给水部,设在北平(今北京)的天坛附近。它是日军在华北地区的细菌战研究和指挥中心,进行人体实验、细菌生产,并参与了在华北地区的多次细菌战攻击。”
“1644部队,荣字第一六四四部队,设在南京。它与1875部队(中支那防疫给水部)都驻扎在南京,是华中地区的细菌战核心。它们同样进行活体实验、细菌培养,并直接配合日军作战行动,实施细菌战。南京的恶魔,不仅仅是屠杀。”
“8604部队,南支那防疫给水部,设在广州。它是华南地区的细菌战大本营,负责人体实验、细菌研制和投放,对华南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其他一些番号,如513、9240等,在后世的考证中可能与这些主要细菌战部队有隶属、协作关系,或是承担了后勤、掩护等职能,同样是这张罪恶之网的一部分。”
南嘉的声音平稳却带着巨大的力量,将一个个冰冷的番号还原成具体的、弥漫着死亡与痛苦的魔窟。她描述了这些部队如何像一张巨大的、遍布中国的毒网,系统性地进行着反人类的“研究”和战争准备。
每说出一支部队的罪行,房间里的空气就冰冷一分。长辈们的脸上,已经不仅仅是愤怒和悲伤,更增添了一种毛骨悚然的寒意和一种近乎凝滞的沉重。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当年的敌人所进行的罪恶,并非某个部队的个别行为,而是一个庞大、精密、受到国家层面支持的战略级犯罪体系!其规模之广、手段之残忍、目的之恶毒,远超他们之前的想象。
谢蕴曾爷爷听完,缓缓闭上了眼睛,身体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仿佛被这巨大的、系统性的邪恶冲击得有些疲惫。但他再睁开眼时,里面只剩下冰冷的、坚定的火焰。
“好……好……都记住了……这些代号,一个都不会忘。”他喃喃自语,又像是在对所有人宣告。
这一刻,历史的真相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残酷性,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不再只是模糊的仇恨,而是具体到每一个番号、每一项罪行的、必须被世代铭记的血债。
谢蕴曾爷爷的问题像一把沉重的锤子,敲在每个人紧绷的心弦上。他问的不是过去,而是悬在未来的、持续流血的伤口。
“嘉嘉,”曾爷爷的声音带着一种深切的、几乎是不安的期盼,“他们……他们当年埋在我们土地里的那些毒物(指化学武器、细菌弹等)……后来,后世的人,都找出来了吗?都拔干净了吗?我们的土地……清净了吗?”
这个问题,让所有刚从历史血腥中挣脱出来的心,又瞬间被拉回了现实,想到了那些可能至今仍在暗处蛰伏、威胁着子孙后代的恶魔遗产。
南嘉的心猛地一沉。她知道,这个问题无法用谎言安慰。
她迎上曾爷爷,以及所有瞬间投来的、充满担忧和期待的目光,缓缓地、坚定地摇了摇头。她的声音清晰,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沉重:
“曾爷爷,没有。远远没有。”
房间里响起几声压抑的抽气。
南嘉继续道,语气变得急切而充满决心:“但是!我们知道它们在哪里!我们知道危险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爆发!比如,1987年,在齐齐哈尔,就会因为施工挖出当年516部队埋藏的芥子气罐,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这个悲剧,我们知道了,就绝对不能再让它发生!”
她的目光猛地转向一直沉默寡言、却一直在消化所有信息的小叔宋青云:“小叔!您一直在军科院研究前沿防御和特殊装备,尤其是防护和生化处理方面!”
宋青云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极度专注和锐利的光芒,他立刻明白了南嘉的意思,重重地点了下头。
南嘉的语气变得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这几年!就这几年!我们需要您牵头,集中力量,优先研发最高级别的防护服、毒剂探测、密封运输和无害化处理装备!要快!要可靠!要能应对那些埋藏了几十年依然致命的毒气弹和细菌弹!”
她环视在场的所有长辈,他们的脸上不再是纯粹的悲愤,而是凝聚起了一种即将投入一场新战斗的凝重和决心。
“我们还有时间部署和研究!”南嘉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心,“我们知道危险在哪里,我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我们提前知道了历史,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她深吸一口气,看着谢卿爷爷、宋远明爷爷、梅剑意外公、谢景爸爸、宋青书爸爸、梅云舅舅……看着这些掌握着力量和责任的长辈们:
“有些事,是我们这代人必须要做的。弥补历史的遗憾,保护未来的人民,清理脚下的土地——这就是我们知道了这一切之后,必须扛起来的责任!”
“我们肯定可以的!”南嘉最后这句话,像是誓言,又像是注入每个人心中的强心剂,“我们必须可以!”
这一刻,历史的悲恸化为了行动的动力。他们不仅要铭记过去的苦难,更要动用所有的智慧和力量,去阻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去亲手拔除那些深埋在祖国肌理中的毒刺。
一场无声的、针对历史遗留恶魔的“排雷”战役,在这个沉重的夜晚,于这群肩负重任的人心中,正式拉开了序幕。而宋青云的小叔,无疑是这场科技攻坚战的先锋。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