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送走了上班的梅爷爷和梅云舅舅,梅奶奶蒸好了小九特意准备的发糕,忙活完便坐在沙发上有些昏昏欲睡。
果然,一阵熟悉的敲门声将她惊醒。梅奶奶心里暗道:“来了。” 起身开门,门外站着的,果然是昨天那老王家、老李家等一大群人,依旧带着孩子,脸上挂着略显尴尬又期盼的笑容。
梅奶奶心里有数,面上却不显,客气地将他们让进了客厅。
几乎是前后脚,警卫队长小南瓜也来了,手里拿着昨天装包子饺子的那几个干干净净的簸箕,显然是来归还的。
“外婆,我来还家伙事儿。”小南瓜笑着打招呼。
梅奶奶一看,正好!她连忙对小南瓜说:“孩子,慢点走。” 然后领着他去了厨房。
在厨房里,梅奶奶切了厚厚一大块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发糕,用油纸仔细包好,塞到小南瓜手里。接着,又飞快地往他口袋里塞了两个煮鸡蛋和一个橘子,压低声音说:“拿着,上班路上吃。你快走吧,上班去。”
小南瓜看着手里香喷喷的发糕和口袋里沉甸甸的心意,心里暖乎乎的,知道这是外婆不想让他掺和外面那些邻居的事。他感激地笑了笑,点点头,正准备离开。
梅奶奶看着灶台上那一大锅发糕,又看了看外面客厅里坐着的那些人,忽然灵机一动,叫住了小南瓜:
“小南瓜,正好!你帮外婆个忙,把锅里这些发糕都拿出来。”
她叹了口气,像是有些无奈,又像是找到了救星:
“你帮外婆切一下,给外面那几家分一分吧。唉,正好你一起拿出去。”
让小南瓜这个“外人”、而且还是穿着制服的警卫队长来分发,既显得公正,又避免了梅奶奶自己面对那几家时可能出现的推让和尴尬,还能顺势让小南瓜这个“自己人”再得一份好处(切发糕时手指缝里漏点,或者外婆再偷偷塞点别的),简直是一举多得!
小南瓜立刻领会了外婆的意思,爽快地应道:“好嘞,外婆,交给我!”
他利落地将发糕取出,在案板上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然后用一个干净的托盘端着,走出了厨房,走向了客厅里那些翘首以盼的邻居们。
梅奶奶跟在后面,看着小南瓜挺拔的背影和邻居们接过发糕时连连道谢的样子,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再次感叹小九的先见之明和安排的周到。这一大早的“危机”,就这样被一块发糕和一个“外援”轻松化解了。
小南瓜端着分好的发糕,连同自己口袋里和手里的那份,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梅奶奶看着他走远,这才反手轻轻关上了厨房门,将那满柜子、满冰箱的“宝藏”与客厅隔绝开来,然后才若无其事地走回客厅。
客厅里,那几家的女人们和孩子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松软甜糯的发糕,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见到梅奶奶出来,纷纷开口称赞:
“夫人/老嫂子,这个发糕真好吃啊!又软又甜!”
“是啊,比外面买的还好吃!您这手艺真是这个!” 有人竖起了大拇指。
梅奶奶听着夸奖,心里受用,面上却只是矜持地笑了笑。她走到桌前,看着盘子里仅剩的最后一小块发糕,也伸手拿了起来,尝了一口,点头附和道:
“是哇,软软的,糯糯的,是好吃。” 她这话说得真心实意,毕竟是小九的手艺。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非常自然地将“功劳”和“后续”都推了出去,语气里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无奈和承诺:
“这都是小九那孩子,昨天来看我,顺手做了这么些。”
“你看,就这么点,一分也就没了。”
她看着众人意犹未尽的眼神,抛出了一个诱人的“饵”:
“下次等他来了,我让他教你们做!这个好吃是好吃,做法估计不难,咱们自己学会了,想吃随时就能做!”
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
既点明了东西是孩子的心意,数量有限(暗示别再惦记她家的库存)。
又给出了一个看似很实在的承诺——教你们做,把大家的注意力从“索要”转移到了“学习”上。
还显得她大方、不藏私。
果然,那几个家属一听,眼睛都亮了!
“哎呦!那敢情好!”
“先谢谢夫人了!小九师傅来了可一定叫我们啊!”
“自己会做了那才方便!”
一场可能围绕着“你家还有没有更多好吃的”而展开的微妙刺探,就这样被梅奶奶用一块发糕和一句“下次教你们”轻松化解。既全了邻里情面,又牢牢守住了自家的“美食防线”。
邻居们吃完发糕,又得了“未来能学会”的盼头,心满意足地告辞了。梅奶奶关上门,看着空了的盘子,长长舒了口气,心里再次为小九的机灵和先见之明点了个赞。这小狐狸,真是把她能遇到的麻烦都提前想好对策了!
小南瓜怀里揣着梅奶奶给的发糕、鸡蛋和橘子,心里暖烘烘的,但自己却没舍得吃。他回到队里,正好看到自己年纪还小、正在长身体的弟弟东子眼巴巴地望着他。
小南瓜笑了笑,从油纸包里拿出那块还带着温热的、最大的发糕,塞到弟弟手里:“东子,给,快吃,还热乎着呢。”
接着,他又找到了刚换岗下来、依旧显得有些清瘦的小鸽子和小林。看着两人虽然精神但难掩单薄的身板,小南瓜心里那股心疼劲儿又上来了。他把剩下的发糕掰开,不由分说地塞到他们手里:
“你俩,快吃了!看看瘦的!” 他的语气带着兄长般的关切和不容拒绝,“这是首长夫人家里给的,好东西,趁热吃,补补!”
小鸽子和小林看着手里香喷喷、软乎乎的发糕,又看看队长那关切的眼神,喉咙都有些发紧。他们知道,队长自己肯定也没吃,却把东西都分给了他们。
“队长……你自己……”小林想推辞。
“废什么话!让你们吃就吃!”小南瓜故意板起脸,“我看着你们吃下去!”
小鸽子和小林互看了一眼,不再多说,低下头,大口吃起了那充满关怀和甜意的发糕。那松软香甜的滋味,从嘴里一直暖到了心里。
小南瓜看着弟弟和战友们吃得香甜,比自己吃了还满足。他摸了摸口袋里还剩下的鸡蛋和橘子,心里盘算着,这几个可以留着晚上值班饿的时候再和他们分着吃。
这份来自梅奶奶一家的善意,在小南瓜这里,又被无声地传递和放大了。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弟弟,也照顾着并肩作战的兄弟,让这份温暖在更多的人心中流淌开来。
果然,一阵熟悉的敲门声将她惊醒。梅奶奶心里暗道:“来了。” 起身开门,门外站着的,果然是昨天那老王家、老李家等一大群人,依旧带着孩子,脸上挂着略显尴尬又期盼的笑容。
梅奶奶心里有数,面上却不显,客气地将他们让进了客厅。
几乎是前后脚,警卫队长小南瓜也来了,手里拿着昨天装包子饺子的那几个干干净净的簸箕,显然是来归还的。
“外婆,我来还家伙事儿。”小南瓜笑着打招呼。
梅奶奶一看,正好!她连忙对小南瓜说:“孩子,慢点走。” 然后领着他去了厨房。
在厨房里,梅奶奶切了厚厚一大块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发糕,用油纸仔细包好,塞到小南瓜手里。接着,又飞快地往他口袋里塞了两个煮鸡蛋和一个橘子,压低声音说:“拿着,上班路上吃。你快走吧,上班去。”
小南瓜看着手里香喷喷的发糕和口袋里沉甸甸的心意,心里暖乎乎的,知道这是外婆不想让他掺和外面那些邻居的事。他感激地笑了笑,点点头,正准备离开。
梅奶奶看着灶台上那一大锅发糕,又看了看外面客厅里坐着的那些人,忽然灵机一动,叫住了小南瓜:
“小南瓜,正好!你帮外婆个忙,把锅里这些发糕都拿出来。”
她叹了口气,像是有些无奈,又像是找到了救星:
“你帮外婆切一下,给外面那几家分一分吧。唉,正好你一起拿出去。”
让小南瓜这个“外人”、而且还是穿着制服的警卫队长来分发,既显得公正,又避免了梅奶奶自己面对那几家时可能出现的推让和尴尬,还能顺势让小南瓜这个“自己人”再得一份好处(切发糕时手指缝里漏点,或者外婆再偷偷塞点别的),简直是一举多得!
小南瓜立刻领会了外婆的意思,爽快地应道:“好嘞,外婆,交给我!”
他利落地将发糕取出,在案板上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然后用一个干净的托盘端着,走出了厨房,走向了客厅里那些翘首以盼的邻居们。
梅奶奶跟在后面,看着小南瓜挺拔的背影和邻居们接过发糕时连连道谢的样子,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再次感叹小九的先见之明和安排的周到。这一大早的“危机”,就这样被一块发糕和一个“外援”轻松化解了。
小南瓜端着分好的发糕,连同自己口袋里和手里的那份,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梅奶奶看着他走远,这才反手轻轻关上了厨房门,将那满柜子、满冰箱的“宝藏”与客厅隔绝开来,然后才若无其事地走回客厅。
客厅里,那几家的女人们和孩子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松软甜糯的发糕,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见到梅奶奶出来,纷纷开口称赞:
“夫人/老嫂子,这个发糕真好吃啊!又软又甜!”
“是啊,比外面买的还好吃!您这手艺真是这个!” 有人竖起了大拇指。
梅奶奶听着夸奖,心里受用,面上却只是矜持地笑了笑。她走到桌前,看着盘子里仅剩的最后一小块发糕,也伸手拿了起来,尝了一口,点头附和道:
“是哇,软软的,糯糯的,是好吃。” 她这话说得真心实意,毕竟是小九的手艺。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非常自然地将“功劳”和“后续”都推了出去,语气里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无奈和承诺:
“这都是小九那孩子,昨天来看我,顺手做了这么些。”
“你看,就这么点,一分也就没了。”
她看着众人意犹未尽的眼神,抛出了一个诱人的“饵”:
“下次等他来了,我让他教你们做!这个好吃是好吃,做法估计不难,咱们自己学会了,想吃随时就能做!”
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
既点明了东西是孩子的心意,数量有限(暗示别再惦记她家的库存)。
又给出了一个看似很实在的承诺——教你们做,把大家的注意力从“索要”转移到了“学习”上。
还显得她大方、不藏私。
果然,那几个家属一听,眼睛都亮了!
“哎呦!那敢情好!”
“先谢谢夫人了!小九师傅来了可一定叫我们啊!”
“自己会做了那才方便!”
一场可能围绕着“你家还有没有更多好吃的”而展开的微妙刺探,就这样被梅奶奶用一块发糕和一句“下次教你们”轻松化解。既全了邻里情面,又牢牢守住了自家的“美食防线”。
邻居们吃完发糕,又得了“未来能学会”的盼头,心满意足地告辞了。梅奶奶关上门,看着空了的盘子,长长舒了口气,心里再次为小九的机灵和先见之明点了个赞。这小狐狸,真是把她能遇到的麻烦都提前想好对策了!
小南瓜怀里揣着梅奶奶给的发糕、鸡蛋和橘子,心里暖烘烘的,但自己却没舍得吃。他回到队里,正好看到自己年纪还小、正在长身体的弟弟东子眼巴巴地望着他。
小南瓜笑了笑,从油纸包里拿出那块还带着温热的、最大的发糕,塞到弟弟手里:“东子,给,快吃,还热乎着呢。”
接着,他又找到了刚换岗下来、依旧显得有些清瘦的小鸽子和小林。看着两人虽然精神但难掩单薄的身板,小南瓜心里那股心疼劲儿又上来了。他把剩下的发糕掰开,不由分说地塞到他们手里:
“你俩,快吃了!看看瘦的!” 他的语气带着兄长般的关切和不容拒绝,“这是首长夫人家里给的,好东西,趁热吃,补补!”
小鸽子和小林看着手里香喷喷、软乎乎的发糕,又看看队长那关切的眼神,喉咙都有些发紧。他们知道,队长自己肯定也没吃,却把东西都分给了他们。
“队长……你自己……”小林想推辞。
“废什么话!让你们吃就吃!”小南瓜故意板起脸,“我看着你们吃下去!”
小鸽子和小林互看了一眼,不再多说,低下头,大口吃起了那充满关怀和甜意的发糕。那松软香甜的滋味,从嘴里一直暖到了心里。
小南瓜看着弟弟和战友们吃得香甜,比自己吃了还满足。他摸了摸口袋里还剩下的鸡蛋和橘子,心里盘算着,这几个可以留着晚上值班饿的时候再和他们分着吃。
这份来自梅奶奶一家的善意,在小南瓜这里,又被无声地传递和放大了。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弟弟,也照顾着并肩作战的兄弟,让这份温暖在更多的人心中流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