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金丹亲临-《没有金手指,凡人修仙全靠硬扛》

  育灵殿内,那枚传讯符上的灵光缓缓熄灭,回归沉寂。

  殿门紧闭,将外界的一切光与声都隔绝在外,使得殿内那股由三十名顶尖外门弟子汇聚而成的肃杀之气,愈发凝重,几乎要化为实质。

  就在这压抑的寂静中,殿中央那位手持名册的筑基师叔,始终闭目养神,仿佛对殿内气氛毫无所觉。

  突然!

  “吱呀——”

  那扇隔绝了内外的厚重殿门,毫无预兆的向内开启了一道缝隙。

  所有人的目光,在这一瞬间,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齐刷刷地投了过去。

  一道身影背着光,缓步从门外走进。

  来人身着一袭再简单不过的素白长袍,袍角连一丝多余的纹绣都无,干净得有些过分。

  他看起来不过二十许岁,面容俊美得几乎不似凡人,一双眸子淡漠如琉璃,气质飘渺出尘,仿佛随时都会乘风归去。

  最让在场众人心中惊疑的是,从此人的身上,他们竟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灵力波动,就如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俗书生,偶然误入了这片杀气腾腾的修罗场。

  一时间,殿内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不解与惊疑。

  这是谁?

  凡人绝无可能如此轻易地进入宗门重地,更不可能在这种场合下,表现得如此云淡风轻。

  就在众人纷纷猜测来人身份之际,那位自始至终都威严无比,连正眼都未曾看过他们一眼的筑基师叔,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眼珠子都快掉出来的举动。

  只见他竟是快步上前,在那白袍青年身前三尺处站定,随后,恭恭敬敬地,弯下了自己那在所有外门弟子眼中都挺得笔直的腰杆,行了一个近乎九十度的大礼。

  “清羽师叔!”

  声音不大,却如同九天之上落下的一道惊雷,狠狠地劈在了殿内每一个人的天灵盖上!

  清羽……师叔?

  能让一位筑基中期的修士,如此恭敬地称呼为“师叔”的……纵观整个梧桐宗,唯有那传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金丹真人!

  “哗啦——”

  殿内三十名心高气傲,桀骜不驯的外门好手,在这一瞬间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骨头,再也站不直身子。

  他们几乎是本能地齐刷刷躬身下拜,动作整齐划一,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惶恐与敬畏。

  “弟子,拜见师祖!”

  三十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带着压抑不住的惶恐与敬畏,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陈平混在人群之中,将头埋得低低的,心脏在胸腔里“咚咚咚”地狂跳不止。

  金丹真人!

  竟然是金丹真人亲自带队!

  一个只对练气期弟子开放的秘境何德何能,他原以为,这次坠星谷之行,最多也就是由几位筑基师叔领队,却万万没想到,宗门竟会派出一位金丹真人!这坠星谷,究竟是何等龙潭虎穴,竟需要这般阵仗?

  被众人称为“清羽真人”的白袍青年,对眼前这番景象,似乎早已司空见惯。

  他只是淡淡地扫了众人一眼,那目光平静无波,却让每一个被他看到的人,都感觉自己从里到外,从肉身到神魂,都被看了个通透,任何秘密都无所遁形。

  他并未理会行礼的众人,只是对身前的筑基师叔孙宏问道:“都齐了?”

  声音清冷,如同山巅终年不化的寒冰,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

  “回禀师叔,三十人,已全数到齐。”孙宏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势,语气愈发恭敬。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清羽真人惜字如金,只从唇间吐出两个字。

  “走吧。”

  说罢,他便直接转身,迈步向殿外走去,自始至终,未再多看这些外门精英一眼。

  他的这种漠视,比任何严厉的训诫,都更让人心悸。

  那是一种源于生命层次的巨大差距,所带来的,最纯粹的无视。

  众人屏住呼吸,直到清羽真人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才敢缓缓直起身子,一个个额角都已渗出了冷汗。

  “都跟上!”孙宏直起身,恢复了之前的威严,对着众人低喝一声,随后便立刻跟了出去。

  三十名弟子不敢怠慢,鱼贯而出。

  当陈平走出育灵殿,殿外的阳光让他下意识地眯了眯眼。

  只见清羽真人正静静地立在殿前的广场之上,衣袂飘飘,宛如谪仙。

  在众人敬畏的目光注视下,他随意地一挥袖袍。

  一道华光闪过,一艘通体由不知名的灵玉雕琢而成,长约十数丈的巨大飞舟,凭空出现在广场中央。

  飞舟造型华美至极,船身之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麒麟图纹,每一片鳞甲都清晰可见,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一般。

  整艘飞舟灵光流转,散发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厚重威压,甚至让一些修为稍弱的弟子,都感到一阵呼吸困难,气血翻涌。

  在场众人,包括陈平在内,眼中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撼之色。

  “上来。”

  清羽真人清冷的声音响起,话音未落,他的身影便如鬼魅般一闪,下一刻,已经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飞舟的船头,负手而立。

  三十名弟子这才如梦初醒,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运转灵力,跃上了飞舟的甲板。

  陈平混在人群中,不快不慢,稳稳地落在甲板之上。

  脚下传来一阵温润如玉的触感,低头看去,只见整个甲板光洁如镜,竟是由一整块巨大的玉石铺就,材质非凡。

  众人登上飞舟之后,都识趣地在甲板后方站好,不敢靠近船头那位真人分毫。

  玉麟飞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缓缓升空,速度越来越快。

  当飞舟升至高空,下方那层笼罩着整个宗门的护山大阵,在飞舟靠近时,如水波般自动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通道,没有引起丝毫的阻碍。

  陈平站在船舷边,紧紧抓住冰凉的玉质栏杆,看着下方迅速缩小的梧桐宗。

  鳞次栉比的楼阁殿宇,星罗棋布的弟子住所,还有那座他生活了二十余年的木屋,都渐渐化为了一个个模糊的黑点。

  这一去,前路未卜,生死难料。

  他默默收回目光,心中的百般滋味,最终都化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