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回县城投资-《透视赌石鉴宝王》

  因为这一次回去场所比较正式。

  王洋还是开出了自己很久没有开的奔驰大G。

  沪A的含金量,那些官场上的人都明白。

  也许之前在他们的眼中,王洋就是单纯的大肥羊。

  待到王洋的投资落地了,他们也许还会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小心思。

  有人想要从他的药材基地搞钱。

  但只要看到这个车牌,一切麻烦的都会提前消散。

  普通老百姓,可能只是觉得这个车牌牛逼。

  但那些公务人员,可是十分清楚沪A这个车牌的含权量有多高。

  至少县里的那些人,是招惹不起的。

  甚至在整个魔都,这个车牌都能横着走。

  也就是在京城,可能有些人会不卖这个车牌面子。

  但也绝对不会主动招惹车牌主人。

  当王洋带着赵茹来到了奔驰大G前,赵茹发现王洋还有一个车牌号这样牛逼的奔驰大G,不禁感慨一句“有钱真好”。

  生活在底层的他,完全不清楚沪A的这个车牌,含权量到底有多高。

  看她如此,王洋也只是笑笑,并未对赵茹解释这个车牌的特殊性。

  开着车,带着赵茹随便在路上找了家早点铺解决早饭。

  拿出手机告诉了招商办的杨岚主任一句自己在往回赶了,让她将药材基地的选址定位发给他,他便直接开车上了高速。

  大概三个多小时,在上午十点多一点的时候,王洋便开车下了高速,来到了招商办为他选择的药材基地选址。

  这个位置基本上就是出了高速五分钟的路途。

  距离县城不算远,却也是属于村子,地价足够便宜。

  更重要的是,这里距离高速口近,运输比较方便。

  还有,这里的地方很大,一望无垠的都是农田。

  就算是将来药材基地扩建几次,都不需要担心土地不够用。

  “确实是个适合建立药材基地的好地方啊。”

  王洋还未下车,只是在车上粗略的观察了一下,心底就发出感慨。

  王洋在感慨招商办的地方选址很好。

  招商办的杨岚主任和县里特意过来等候王洋的一些领导,却目光震惊的盯着王洋的奔驰大G车牌,有些合不拢嘴。

  “这个车牌应该是真的吧。”

  “这种车牌可不是普通人能够搞到的,能够搞到这种车牌的人,背景恐怕通天啊。”

  “这个王洋明明就是我们小县城走出去的,他的家里我们也调查的清清楚楚,没有任何背景的,他赚钱也就罢了,怎么还多了通天背景。”

  “别管他因为什么原因,有了这通天背景,我们就必须伺候好了,通知下面所有人,谁要是敢在药材基地的项目手脚不干净,我就立刻把水送进去。”

  “以后王洋的药材基地,就是我们石县最大的明星项目,政策上必须一路绿灯,不能出现任何故意为难的现象。”

  一些领导目光严肃,不断的对身边的人连连交代。

  就是因为一个车牌号的原因,让他们对王洋的药材基地项目,重视程度高了几个层次。

  不像是以前,只要投资项目落地了,他们就不会再过问,只是交给专人负责。

  以后,他们肯定会不定时的关注着这边的项目,绝对不会容许王洋的药材基地出现任何问题。

  那些个教导过王洋的老师们,听到这些领导的谈话,明白现在王洋不但发财了,还有了大背景,望向王洋的目光越发的不敢置信了。

  自己教导的学生,在大学刚刚毕业,就有了这样大的成就,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就在众人感慨不已的时候,王洋也停好车,带着赵茹从车里走了下来。

  看着两人下来,杨岚主任立刻便带着人主动的迎了过去。

  “王总,总算是把您盼到了。”

  “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些都是我们县的领导,知道你要过来投资药材基地,他们都很高兴,想要亲自认识您一下。”

  “还有您的这些老师,听到了您要过来,也都想要再看看您,我就都一起带来了。”

  热情的声音,不断的自杨岚的口中响起。

  随着她介绍,王洋几乎将县里的领导班子认识了一个遍。

  只是对于这些人,王洋并没有多上心。

  毕竟,他不是正经的商人,不需要维护这些关系。

  他只需要正常的政策扶持就行。

  若是有人耍官威,他也会让对方知道什么是大背景。

  只是看着这些人的态度,王洋就明白以后不会有人到药材基地耍官威了。

  所以,对于这些县领导,他倒是没有多么重视。

  倒是对于那些教导过自己的老师到来,王洋十分意外。

  他没有想到,为了促成这一次的合作,招商办的人竟然将这些老师们都找了出来。

  满脸意外,王洋立刻绕过那些领导,快速的向着那些老师走去。

  “周老师,刘老师,王老师……”

  “你们怎么来了。”

  王洋一脸的意外,快速的走到了他们的面前。

  看着王洋如此热情尊敬自己,丝毫没有因为成为了大老板,瞧不起他们这些曾经的老师,这些老师的脸上顿时露出欣慰笑容。

  只是想到上面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还是在和王洋叙旧的过程中,帮着县里说话,希望王洋能够把药材基地落实下来。

  “王洋,石县的情况你也清楚,在附近都算穷的。”

  “石县距离魔都近占不到一点光,只有房价因为魔都抬起来了,让本地人只能出去打工过的很苦。”

  “王洋你是一名善良的大企业家,员工待遇直接对标外企,若是你的药材基地落在石县,石县的本地人就不需要再出外打工。”

  “王洋,只要你的药材基地落到了石县,石县所有人都会记住你的好。”

  一个个曾经教导过王洋的老师们,不断的劝说着王洋,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把药材基地落在石县,为家乡做一些贡献。

  听着这些老师的劝诫,那些县里的领导,脸上不由的充满了紧张。

  毕竟这些老师,已经是他们能够找到对王洋影响力最大的人了。

  如果他们的劝诫,都无法让王洋拍板投资,他们这些人暂时也没有其它路子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