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满足的又倒了一杯酒,拿起来看着楚风和沈义,玩味的表情溢于言表。
自从有了宋阳,武帝整个人都完全不一样了,往日温尔文雅的武帝早已经不见了,所见就是原形毕露的赵政而已。
“知道朕为何来见你们两个吗?”武帝问道。
楚风和沈义连忙说道:“请皇上示下。”
这座地牢除了武帝,外人并不知道。楚风和沈义在南越王袭击监察司假死之后,就被武帝秘密转移到了这里。
而他们二人就与世隔绝了,外界的的事情一概不知。
武帝听到两人问,也就不装了,直接说道:“朕告诉你们,这些日子发生了好多的事情,皇后一族被拿下了,朕的太子,也死了。”
什么?
这话直接雷到了楚风和沈义,其实皇后和太子倒台他们两个也能猜的到。
只是,自己儿子死了,这武帝怎么还说的这么云淡风轻?至于这么兴奋?这么高兴吗?
两人猜不准武帝的心思,不敢接话,总不能说,恭贺皇上,打倒了媳妇,又死了儿子吧?
那样可就真的找死了。
武帝看到两人讪讪的表情,不满意的说道:“这是什么表情?你们知道的,太子贩卖炎龙人口,如此大罪,死不足惜。”
两人还是不敢接话。
武帝撇了撇嘴说道:“算了,说点其它的吧。”
“蔡京为何去匈奴,你们两个总知道的吧?”
这事他们二人肯定知道啊,于是,楚风说道:“回皇上,宰相去匈奴是为了请外援,想利用匈奴骑兵,把太子送到皇位上。”
那问题来了,这太子都死了,蔡京又能扶持谁当这个傀儡皇帝呢?
难道说,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大的变故?
武帝又干了一杯酒,说道:“你们两个也喝啊,曹正,给他们满上。”
武帝接着说道:“蔡京从匈奴请来了匈奴太子托达木,以及五千精锐骑兵,跟他们一起回的京城。”
楚风和沈义是知道托达木的,此人在匈奴颇具军事才能,几乎没有敌手。
他亲率五千骑兵攻击炎龙,那炎龙京城岂不是又被蹂躏?
不对,看皇上这个高兴的样子,八成是炎龙胜了。
沈义不确定的说道:“皇上,这一仗,打赢了?”
楚风也是盯着武帝眼睛一眨不眨,说实话,这匈奴骑兵就是炎龙军队的噩梦,二十年前直接打的炎龙支离破碎。
难道,这次炎龙军队真的打赢了不成。
武帝看了看他们,不再废话:“打赢了,当然赢了。”
“宋阳以五千对五千,大破匈奴骑兵,直接打的匈奴太子跪地投降。”
楚风和沈义脸色大骇:“赢了?投降?这,这怎么可能?”
匈奴不仅是炎龙军队的噩梦,也是炎龙所有人的噩梦,要说宋阳打赢了,他们真的不相信。
武帝抬眼看了看他们两人:“干嘛这么惊讶?真没见过世面,你看朕,多平静,这可是宋阳领军,赢了没什么好奇怪的。”
楚风和沈义相互对视了一眼,又听到外面乱哄哄的声音,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我看今天这牢头的状态不对劲,是不是又发生了比打败匈奴骑兵还大的事情?”
武帝又喝了一杯酒:“喝酒,喝酒。”
楚风和沈义被催促着也喝了一杯,嗯,好酒,醇厚,火辣,够味道。
武帝又笑了笑:“说大事吧,其实也不大,也是宋阳干的。”
“说来,也不知道那交趾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竟然不宣而战,直接攻入了南越,杀我炎龙二十万百姓。”
“宋阳挥军南下,带着五千猛虎军士,杀了南越王,收服南越军。”
“又集合了边境军,于南越宜城大破交趾三十万兵马,就连交趾主将赫连克都被宋阳给砍了。”
“赫连克你们应该知道吧?就是交趾的战神,武力值第一的那个,大宗师,脑袋搬家了。”
我去!
这下楚风和沈义直接懵头了,宋阳南下,做了这么多大事,还斩了交趾主将。
乖乖,宋阳这么生猛?
武帝看了看惊讶的二人:“又是那个表情,朕都说了,要沉得住气。”
曹正在武帝身后憋坏了,浑身发抖。
这皇上真沉得住气,他还记得刚刚南越捷报传来时,武帝直接跑到御书房爹啊,母后的哭的六亲不认。
又跑到皇家祠堂,把南越的捷报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了两遍,又哭又笑了,可真沉得住气。
楚风抿了抿嘴:“皇上,这怕不是有假吧?”
他们两人真懵了,怎么被秘密关押了这么长时间,感觉这个世界都变了颜色。
“千真万确。”武帝夹了一块红焖羊肉嚼了几口吞进肚里。
“卫亲王知道吧,他勾结倭寇,携三万兵马攻打卫城,而且对方还有一个大宗师,结果,也被宋阳给灭了。”
“你看,前后两三天时间,宋阳就灭了两个大宗师,你说气人不。”
楚风和沈义这一下是真的震惊了,这消息相当炸裂啊,怪不得,怪不得皇上这么开心,怪不得连牢头脸色都变的欢愉了起来。
现在,他们两人总算是明白,武帝为何来找他们聊聊了。宋阳远在南越,逍遥王和徐明达肯定有其它的任务不能陪他。
朝中其他人,武帝看着就烦,思来想去,就想到了他们两个来。
楚风和沈义连忙起来又跪下:“罪臣恭贺皇上,没想到我们炎龙也有站起来的一天。”
二人到今天算是想明白了,既然已经不参与争斗了,那念头就通透了很多。
宋阳其实一直在表达一个意思,炎龙任何的争斗他都可以接受,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大不了打完重建。
可是,再怎么斗,也不能损坏国家利益,勾结异国,否则,死。
再者,他们跟着蔡京可是干了不少损坏国家利益的事情,现在想想,炎龙,也是他们的家啊。
想通了这一点,他们也后悔以前干过的一切,不过,为时已晚,事情他们已经做了,又如何当没有发生过?
他们多活了这么些天,也已经知足了。
自从有了宋阳,武帝整个人都完全不一样了,往日温尔文雅的武帝早已经不见了,所见就是原形毕露的赵政而已。
“知道朕为何来见你们两个吗?”武帝问道。
楚风和沈义连忙说道:“请皇上示下。”
这座地牢除了武帝,外人并不知道。楚风和沈义在南越王袭击监察司假死之后,就被武帝秘密转移到了这里。
而他们二人就与世隔绝了,外界的的事情一概不知。
武帝听到两人问,也就不装了,直接说道:“朕告诉你们,这些日子发生了好多的事情,皇后一族被拿下了,朕的太子,也死了。”
什么?
这话直接雷到了楚风和沈义,其实皇后和太子倒台他们两个也能猜的到。
只是,自己儿子死了,这武帝怎么还说的这么云淡风轻?至于这么兴奋?这么高兴吗?
两人猜不准武帝的心思,不敢接话,总不能说,恭贺皇上,打倒了媳妇,又死了儿子吧?
那样可就真的找死了。
武帝看到两人讪讪的表情,不满意的说道:“这是什么表情?你们知道的,太子贩卖炎龙人口,如此大罪,死不足惜。”
两人还是不敢接话。
武帝撇了撇嘴说道:“算了,说点其它的吧。”
“蔡京为何去匈奴,你们两个总知道的吧?”
这事他们二人肯定知道啊,于是,楚风说道:“回皇上,宰相去匈奴是为了请外援,想利用匈奴骑兵,把太子送到皇位上。”
那问题来了,这太子都死了,蔡京又能扶持谁当这个傀儡皇帝呢?
难道说,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大的变故?
武帝又干了一杯酒,说道:“你们两个也喝啊,曹正,给他们满上。”
武帝接着说道:“蔡京从匈奴请来了匈奴太子托达木,以及五千精锐骑兵,跟他们一起回的京城。”
楚风和沈义是知道托达木的,此人在匈奴颇具军事才能,几乎没有敌手。
他亲率五千骑兵攻击炎龙,那炎龙京城岂不是又被蹂躏?
不对,看皇上这个高兴的样子,八成是炎龙胜了。
沈义不确定的说道:“皇上,这一仗,打赢了?”
楚风也是盯着武帝眼睛一眨不眨,说实话,这匈奴骑兵就是炎龙军队的噩梦,二十年前直接打的炎龙支离破碎。
难道,这次炎龙军队真的打赢了不成。
武帝看了看他们,不再废话:“打赢了,当然赢了。”
“宋阳以五千对五千,大破匈奴骑兵,直接打的匈奴太子跪地投降。”
楚风和沈义脸色大骇:“赢了?投降?这,这怎么可能?”
匈奴不仅是炎龙军队的噩梦,也是炎龙所有人的噩梦,要说宋阳打赢了,他们真的不相信。
武帝抬眼看了看他们两人:“干嘛这么惊讶?真没见过世面,你看朕,多平静,这可是宋阳领军,赢了没什么好奇怪的。”
楚风和沈义相互对视了一眼,又听到外面乱哄哄的声音,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我看今天这牢头的状态不对劲,是不是又发生了比打败匈奴骑兵还大的事情?”
武帝又喝了一杯酒:“喝酒,喝酒。”
楚风和沈义被催促着也喝了一杯,嗯,好酒,醇厚,火辣,够味道。
武帝又笑了笑:“说大事吧,其实也不大,也是宋阳干的。”
“说来,也不知道那交趾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竟然不宣而战,直接攻入了南越,杀我炎龙二十万百姓。”
“宋阳挥军南下,带着五千猛虎军士,杀了南越王,收服南越军。”
“又集合了边境军,于南越宜城大破交趾三十万兵马,就连交趾主将赫连克都被宋阳给砍了。”
“赫连克你们应该知道吧?就是交趾的战神,武力值第一的那个,大宗师,脑袋搬家了。”
我去!
这下楚风和沈义直接懵头了,宋阳南下,做了这么多大事,还斩了交趾主将。
乖乖,宋阳这么生猛?
武帝看了看惊讶的二人:“又是那个表情,朕都说了,要沉得住气。”
曹正在武帝身后憋坏了,浑身发抖。
这皇上真沉得住气,他还记得刚刚南越捷报传来时,武帝直接跑到御书房爹啊,母后的哭的六亲不认。
又跑到皇家祠堂,把南越的捷报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了两遍,又哭又笑了,可真沉得住气。
楚风抿了抿嘴:“皇上,这怕不是有假吧?”
他们两人真懵了,怎么被秘密关押了这么长时间,感觉这个世界都变了颜色。
“千真万确。”武帝夹了一块红焖羊肉嚼了几口吞进肚里。
“卫亲王知道吧,他勾结倭寇,携三万兵马攻打卫城,而且对方还有一个大宗师,结果,也被宋阳给灭了。”
“你看,前后两三天时间,宋阳就灭了两个大宗师,你说气人不。”
楚风和沈义这一下是真的震惊了,这消息相当炸裂啊,怪不得,怪不得皇上这么开心,怪不得连牢头脸色都变的欢愉了起来。
现在,他们两人总算是明白,武帝为何来找他们聊聊了。宋阳远在南越,逍遥王和徐明达肯定有其它的任务不能陪他。
朝中其他人,武帝看着就烦,思来想去,就想到了他们两个来。
楚风和沈义连忙起来又跪下:“罪臣恭贺皇上,没想到我们炎龙也有站起来的一天。”
二人到今天算是想明白了,既然已经不参与争斗了,那念头就通透了很多。
宋阳其实一直在表达一个意思,炎龙任何的争斗他都可以接受,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大不了打完重建。
可是,再怎么斗,也不能损坏国家利益,勾结异国,否则,死。
再者,他们跟着蔡京可是干了不少损坏国家利益的事情,现在想想,炎龙,也是他们的家啊。
想通了这一点,他们也后悔以前干过的一切,不过,为时已晚,事情他们已经做了,又如何当没有发生过?
他们多活了这么些天,也已经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