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风尘仆仆-《朱棣的麒麟逆子》

  离开了那片见证猛虎托孤神奇景象的山林,朱高晟南归的速度悄然加快。他归心似箭,不仅仅是为了京城的召唤和胸中亟待实施的蓝图,更夹杂着一丝对家人、特别是对那位宽厚仁德太子大哥的思念。

  北伐期间,他虽然与父皇朱棣多有书信往来,与太子朱高炽却通信不多,主要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猜忌。但他深知,大哥在后方替他承受了太多来自朝堂的压力,也必定为他深入险境而忧心不已。

  一种想要给大哥一个惊喜,或者说,是想要亲眼确认大哥安好的迫切心情,促使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韩固,传令下去,队伍分出大部,由你率领,携带仪仗,按正常行程,大张旗鼓回京。”朱高晟召来心腹将领,低声吩咐,“本王只带一小队精锐,轻装简从,先行一步。记住,行踪务必保密,除必要人员外,不得泄露。”

  “殿下,这……是否太冒险了?”韩固有些担忧。虽说已入大明腹地,但王爷身份尊贵,不容有失。

  “无妨,”朱高晟摆摆手,嘴角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京城在望,能有什么风险?本王就是要悄悄地进城,打枪的不要。”他用了句后世才有的俏皮话,见韩固一脸茫然,又笑道:“总之,听令行事。于谦随本王先行,你押后,按计划行事。”

  “末将遵命!”韩固见王爷心意已决,不再多言,立刻下去安排。

  于是,朱高晟带着于谦、二十余名精挑细选、口风极紧的护卫,以及那三只装在特制竹筐里、已然成为队伍团宠的小老虎,脱离了大队,选择了更快捷的小路,风尘仆仆,直扑南京城。

  他们一路疾行,避开官道上的繁华驿站,只在必要时才在偏僻村镇稍作休整。朱高晟甚至换上了普通富家公子的服饰,掩去了亲王的气度。得益于他之前的严格训练,这支小队伍行动迅捷,纪律严明,如同幽灵般穿过州府,竟无人察觉那位在北疆立下赫赫战功、引得万民铺路相送的晟王殿下,已然悄然南归。

  数日后,巍峨的南京城墙已然在望。

  抵达京城外,朱高晟并未亮明身份,而是通过特殊的联络方式,与守城的嫡系将领取得了联系。那将领见到本该还在数百里之外的晟王突然出现,惊得差点叫出声,好在及时捂住嘴巴,在朱高晟严厉的眼神示意下,立刻明白了过来。

  “殿下放心,末将晓得轻重!”将领低声道,随即亲自安排,趁着夜色,悄悄打开一道侧门,将朱高晟一行人无声无息地放入了城中。

  进入熟悉的南京城,尽管已是深夜,街道上依旧残留着帝都的繁华气息。但朱高晟无心欣赏,他目标明确——东宫,太子府邸。

  他对于谦和护卫们低声道:“你们先带旺财它们回本王府邸,小心安置,不得惊扰旁人。于谦,你也先回去休息,明日再来议事。”

  “殿下,您独自去东宫……”于谦有些迟疑。

  “无妨,回自己大哥家,还能有什么事?”朱高晟笑了笑,“本王要给大哥一个惊喜。”

  见于谦还想再劝,朱高晟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本王心里有数。你们回去吧。”语气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

  于谦只得领命,带着护卫和三只因为到了新环境而有些躁动的小老虎,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京城的夜色中。

  朱高晟则整了整衣冠,如同一个夜归的游子,熟门熟路地绕到东宫后侧一处相对僻静的院墙。他身手矫健,借助墙角的凹凸处,三两下便翻了过去,落地无声。对于这座他从小玩到大的太子府,他闭着眼睛都能摸到路。

  避开巡逻的侍卫和偶尔走过的宫女太监,朱高晟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东宫的主体建筑群。他知道,这个时辰,大哥朱高炽应该刚刚结束一天的小朝会或者批阅奏章,通常会在大殿旁的暖阁稍事休息,或者直接回寝殿。

  他选择先去暖阁看看。

  暖阁外侍立的太监自然是太子心腹,乍一看到黑暗中走出一个人影,吓得魂飞魄散,刚要尖叫,待看清是朱高晟后,更是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晟……晟王殿下?!您……您怎么……”太监语无伦次,几乎要跪下去。

  “嘘!”朱高晟立刻做出禁声的手势,压低声音,“小声点!本王悄悄回来的,别声张。太子大哥可在里面?”

  太监惊魂未定,连连点头,又赶紧摇头,压低声音道:“殿下,太子爷刚从小朝会回来,正在里面歇息,脸色……似乎有些疲惫。您这是……”

  “没事,你守在外面,谁也不准进来,也别通报,本王给大哥一个惊喜。”朱高晟说着,不由分说,轻轻推开暖阁的门,闪身钻了进去,然后又轻轻合上。

  那太监在外面,捂着噗通乱跳的心口,又是想笑又是担心。这位小王爷,从小到大就没消停过,这北伐归来,立了天大的功劳,性子还是这般……跳脱!他只能依言守在门口,心里默默为太子爷祈祷,可别被这“惊喜”给惊出个好歹来。

  暖阁内,烛火通明,燃着淡淡的安神香。太子朱高炽果然正半倚在软榻上,闭目养神。他身材肥胖,此刻脱去了沉重的朝服,只着一件宽松的常服,额头上还带着些许疲惫的细汗,眉头微蹙,似乎仍在思虑国事。

  朱高晟看着大哥这般模样,心中微微一酸。大哥这太子,做得着实不易。他屏住呼吸,悄悄将随身带着的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竟然是那三只小老虎!原来他终究没忍住,偷偷带了一只小布袋,将旺财、小黑和小黄塞了进去,揣在怀里带了进来。

  三只小老虎似乎对环境变换有些不安,在布袋里轻轻扭动。朱高晟将它们轻轻放在柔软的地毯上,指了指榻上的朱高炽,做了个“去”的手势。

  小老虎们懵懂地看了看朱高晟,又看了看榻上那个庞大的、散发着温和气息的“生物”。或许是朱高炽身上没有朱高晟那种霸气和杀气,显得格外“无害”,也或许是动物本能觉得这人没有威胁。三只小家伙犹豫了一下,竟然真的迈着小短腿,晃晃悠悠地朝着软榻爬去。

  最先到达的是胆子最大的旺财,它用毛茸茸的小脑袋蹭了蹭朱高炽垂在榻边的手。

  接着是小黑,它好奇地嗅了嗅朱高炽的衣角。

  最后是小黄,它甚至试图往软榻上爬。

  闭目养神的朱高炽,先是感觉到手边有什么毛茸茸、热乎乎的东西在蹭,以为是宫里养的猫,并未在意。但随即,又感觉脚边也有,甚至还有东西在扒拉他的腿……

  他疑惑地睁开眼,低头一看——

  “嗷呜……”旺财恰好仰起头,发出一声稚嫩的、与其说是咆哮不如说是撒娇的叫声。

  四目相对。

  朱高炽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睡意和疲惫一扫而空!

  猫?不对!这斑纹……这体型……这是……大虫?!幼崽?!

  东宫暖阁里,怎么会冒出三只老虎幼崽?!

  “啊——!”饶是朱高炽身为太子,素来沉稳,此刻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超乎想象的场景吓得魂飞魄散,惊呼一声,肥胖的身体猛地向后一缩,差点从软榻上滚下来!

  “哈哈哈——!”躲在屏风后的朱高晟再也忍不住,大笑着走了出来,“大哥,惊喜否?”

  朱高炽惊魂未定,看着突然冒出来的弟弟,又看看脚边那三只因为他的反应而有些受惊、挤在一起呜呜叫的小老虎,一时间脑子完全转不过弯来,指着朱高晟,手指都在发抖:“你……你……高晟?!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这……这又是怎么回事?!”

  惊愕过后,随之涌起的后怕与怒气。

  朱高炽也顾不上那三只小老虎了,猛地从榻上站起,虽然因为肥胖动作显得有些笨拙,但气势却瞬间变得严厉起来。他几步走到朱高晟面前,因为身高不如弟弟,只能仰着头,但眼神中的担忧和责备却如同实质。

  “朱高晟!你……你真是胡闹!无法无天!”朱高炽气得脸色发红,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尖锐,“偷偷跑去北伐!深入漠北!刀剑无眼啊!你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让父皇怎么办?让我怎么下去见母后?让你大哥我怎么办?!”

  他越说越气,手指差点戳到朱高晟的鼻子上:“你以为立了功就了不起了?!那是你运气好!万一……万一有个闪失,你就是大明的罪人!是朱家的不肖子!”

  朱高晟看着大哥因为激动而泛红的眼眶,听着那毫不留情的斥责,心中却没有半分不快,反而涌起一股浓浓的暖流。这就是家人,这就是真正关心他、爱护他的兄长。那些责备的话语背后,是沉甸甸的担忧与后怕。

  他收起笑容,低下头,做出乖巧认错的模样:“大哥,我错了。下次不敢了。”

  “下次?你还想有下次?!”朱高炽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我告诉你,绝对没有下一次了!你想都别想!”

  他喘了口气,压低声音,语气变得无比严肃,甚至带着一丝只有他们兄弟二人才懂的沉重:“高晟,你别忘了你现在是什么身份!你以为你还是那个可以任性胡闹的小王爷吗?父皇……父皇早已让杨士奇他们秘密拟定了诏书!此事虽秘而不宣,但你我都心知肚明!北伐之前,父皇就已有安排,若他在北方有丝毫意外,立刻便是你登基为帝,由我辅政!”

  朱高炽盯着弟弟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不再仅仅是大明的亲王,你是父皇选定的、未来的皇帝!是大明江山社稷未来的主宰!你的安危,已非你一人之事,而是关乎国本,关乎天下亿兆黎民的福祉!你怎能如此不爱惜自己?怎能如此……儿戏!”

  这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将最核心的机密和担忧都摊开了来说。朱高晟心中震动,他知道父皇属意于他,却不知北伐前竟已做了如此周密的、近乎托孤的安排。他也明白,大哥此刻的疾言厉色,正是源于对他这个未来皇帝、更是对亲弟弟的极度关切。

  “大哥,我……”朱高晟抬起头,眼神真诚,“我真的知错了。当时情况特殊,我也是一心为了大明,为了父皇分忧。以后……以后我一定谨言慎行,凡事三思,绝不轻易涉险。我向你保证!”

  看着弟弟诚恳的眼神,回想他在北疆创下的那些不可思议的功业,朱高炽心中的怒气渐渐被无奈和一丝骄傲取代。他知道,这个弟弟非池中之物,他的胆识和能力,确实远超常人,甚至……可能真的承载着大明的未来。自己这般责备,或许有些过于……保护过度了?

  他叹了口气,脸上的严厉神色缓和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和后怕,他指着自己的心口,苦笑道:“高晟啊高晟,你大哥我,身子胖,心脏也不太好,可再也经不起你这般惊吓和刺激了。下次……不,没有下次!总之,你安安稳稳的,比什么都强!”

  说着,他像是耗尽了力气般,重重地坐回软榻上,额头上又冒出了虚汗。

  见大哥气消了些,朱高晟连忙凑上前,笑嘻嘻地给朱高炽捶腿捏肩,那三只小老虎也似乎感觉到气氛缓和,又好奇地围了过来,在朱高炽脚边蹭来蹭去。

  “大哥,你看它们多喜欢你。”朱高晟试图转移话题,缓和气氛,“这是我路上捡的,它们母亲临终托孤,我看它们可怜,就带回来了。你看,多可爱。”

  朱高炽看着脚边那三只毛茸茸、憨态可掬的小家伙,心中的最后一丝不快也烟消云散了。他无奈地摇摇头,伸手摸了摸胆子最大的旺财的脑袋,小家伙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你呀……总是能弄出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朱高炽的语气充满了宠溺和无奈,“北伐立下不世之功,回来不说耀武扬威,反倒偷偷摸摸,还带了三个……虎崽子回来惊吓你大哥。”

  朱高晟嘿嘿一笑,挨着朱高炽坐下:“功不功劳的,那是臣子的本分。回来看大哥,才是正经事。大哥,你在京城辛苦了,我看你都瘦了。”

  “瘦什么瘦,你少气我几次,我比吃什么补药都强。”朱高炽白了弟弟一眼,但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之前因为政治斗争而产生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隔阂,在这一刻彻底冰消瓦解。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在北平燕王府时,那个宽厚仁爱的长兄,带着聪明调皮幼弟玩耍的光景。

  权力格局已然明朗,朱高晟的地位无可动摇,朱高炽也安心辅政。没有了利益的争夺,那份血脉相连的亲情便自然而然地重新占据主导。

  暖阁内,烛火摇曳,香气氤氲。兄弟二人不再谈论沉重的国事,而是聊起了北伐路上的趣闻,京中的琐事,甚至开始讨论那三只小老虎该怎么养,取的名字如何土气……

  朱高晟感受着这久违的、纯粹的家的温暖,心中一片宁静与满足。他知道,无论未来他要面对多少风雨,推行多么艰难的变革,在他的身后,始终有这位宽厚仁德、真心关爱他的大哥,作为他最坚实的后盾之一。

  而朱高炽看着神采飞扬、已然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弟弟,心中也是感慨万分,既有骄傲,也有释然。或许,父皇的选择是对的。大明在这位弟弟的手中,真的会走向一个连他都无法想象的辉煌未来。而他,只需要做好他的太子,他的兄长,替他稳住这大明的根基,让他能够放心地去翱翔。

  “好了,别赖在我这儿了。”朱高炽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赶紧回你自己府里去收拾收拾,明日你去看看你的天津卫,还有你的还是银行。你这偷偷回来的事,瞒不了多久。”

  “知道啦,大哥。”朱高晟站起身,抱起那三只已经开始打哈欠的小老虎,“那我先走了,大哥你也早点休息。”

  看着弟弟抱着虎崽、轻手轻脚离开的背影,朱高炽摇了摇头,脸上却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温暖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