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成为示范引新机-《七零娇妻,兵哥的掌心宠》

  红星大队成功种植并销售草药的事迹,经由前来取经的各队干部口耳相传,很快引起了公社乃至县里的重视。这年头,农村集体搞副业成功的不多,像红星大队这样形成规模、还有稳定销路的更是凤毛麟角。

  这天,公社的副书记和县农业局的一位技术员,在沈建国的陪同下,亲自来到了红星大队考察。他们仔细查看了河湾边的药圃,虽然大部分药材已经采收,但留种的植株和重新翻整的土地依然能看出管理的精细。接着又参观了仓库里堆放整齐的干药材,以及大队部里那个越发像模像样的便民草药服务点。

  副书记拿着苏念晚记录的药材生长记录和销售账本,看得连连点头,对沈建国说:“老沈,你们红星大队这次可是放了个卫星啊!这个草药种植项目,选得准,搞得好!尤其是这个苏念晚同志,有文化,肯钻研,敢闯敢干,是个人才!”

  县农业局的技术员也对药圃的土壤改良和规范化管理赞不绝口。

  考察结束没多久,公社就下发了一份红头文件,正式将红星大队确定为“公社级草药种植示范点”,要求各大队结合实际学习推广。文件里还特别表扬了苏念晚,称她是“扎根农村、服务集体的知识青年模范”。

  这份荣誉来得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红星大队上下与有荣焉,沈建国走路都带风。苏念晚作为核心人物,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了附近十里八乡的名人。

  名声大了,带来的不光是荣誉,还有实实在在的机会。公社卫生所主动找上门,希望也能定期从红星大队采购一部分常用药材。甚至有两三个比较有远见的大队,提出想请苏念晚有空的时候去给他们大队的种植户上上课,愿意支付一定的“讲课费”或者用粮食抵扣。

  李桂芹现在出门,听到的都是羡慕和夸奖,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对着苏念晚更是心疼得不行,变着法儿给她做好吃的,生怕她累着。

  沈墨琛再次休假回来时,明显感觉到家里的气氛更加不同,以及自己小妻子身上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与光彩。他听着李桂芹絮絮叨叨说着公社表彰、各处邀请的事,目光落在苏念晚身上,看着她虽然忙碌却眼神清亮的样子,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

  晚上,两人在院子里乘凉。秋夜的风已经带了凉意,蟋蟀在墙角鸣叫。苏念晚手里打着给沈墨琛新织的毛线裤腿,一边跟他说着最近的这些新变化。

  “……公社定了我们当示范点,以后来学习的人估计更多。卫生所也想订货,还有外大队想请我去讲课。”她语气里带着点小兴奋,也有一丝对未来更忙碌的预估。

  “嗯。”沈墨琛应了一声,沉默片刻,道,“量力而行。”

  “我知道。”苏念晚点头,手下编织的动作不停,“我也没都答应,得跟建国叔商量着来。不过,这是个好势头,说明咱们的路子走对了。”

  她顿了顿,抬起头,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墨琛,我在想,等明年开春,药圃是不是可以再扩大几亩?另外,咱们自己是不是也能试着种点更值钱、或者用处更广的药材?光靠这三种,还是有点单一。”

  沈墨琛看着她充满干劲儿的脸,点了点头:“可以。需要什么种子,或者资料,跟我说。”

  他总是这样,在她想要迈出下一步时,给予最实际的支持。苏念晚心里暖暖的,轻轻“嗯”了一声。

  一阵夜风吹过,带着深秋的寒意。苏念晚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沈墨琛见状,起身进屋,拿了一件他的军大衣出来,默不作声地披在了她身上。

  带着他体温和气息的宽大衣服瞬间将苏念晚包裹,暖意从肩头蔓延到心里。她捏着毛线针的手指微微一顿,耳根有些发热,低声道:“谢谢。”

  沈墨琛没说话,只是重新坐下,拿起旁边的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帮她赶着并不存在的蚊虫。

  两人之间流淌着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气氛。过了好一会儿,沈墨琛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开口道:“最近,可能有个学习的机会。”

  苏念晚疑惑地看向他。

  “省里农科院,明年开春要办一个短期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主要面向基层技术骨干,有名额分到各县。”沈墨琛语气平稳地说道,“我们系统内部有名额,我可以争取一下。培训内容,好像有中药材种植这一块。”

  苏念晚的心猛地一跳!省农科院!培训班!这对于渴望更多专业知识的地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真的?”她几乎不敢相信。

  “嗯。”沈墨琛肯定地点头,“不过竞争会比较激烈,而且要去省城学习两个月。你要是有想法,我就去申请。”

  “我想去!”苏念晚毫不犹豫地回答,眼神坚定。这是一个极好的提升自己的机会,不仅能学到更系统的知识,还能开阔眼界,对她、对红星大队的草药事业都大有裨益。

  “好。”沈墨琛看着她眼中燃起的渴望,心中已有了决断,“我来办。”

  成为示范点带来的新机遇,以及这个突如其来的学习机会,让苏念晚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她知道,脚下的路正在不断延伸,而她,已经做好了继续向前奔跑的准备。披着带着他体温的军大衣,苏念晚只觉得前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