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哐当哐当”行驶了将近一天一夜,终于在第二天下午,喘着粗气,缓缓停靠在了省城火车站的月台。
苏念晚随着人流走下火车,脚踩在坚实的水泥地上,还有些许不真实感。省城火车站比县城的要大得多,人也更多,熙熙攘攘,各种口音混杂,穿着打扮也比县城和农村要多样一些,虽然仍以蓝、灰、绿为主,但偶尔能看到穿着格子罩衫或者的确良衬衫的年轻男女。
空气中弥漫着煤烟、人潮和一种属于城市的、略显浑浊的气息。苏念晚深吸一口气,紧了紧身上的挎包,牢牢跟着带队干部。
出了车站,几辆军绿色的解放牌大卡车等在那里,是农科院派来接学员的。大家把行李扔上车斗,人也跟着爬上去。卡车启动,驶入省城的街道。
苏念晚靠在车斗边,好奇地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市。楼房明显多了,也高了,虽然大多还是五六层的模样。马路宽阔,自行车流如织,偶尔有公交车和吉普车驶过。街道两旁有供销社、百货大楼、副食店,橱窗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虽然隔着距离看不太真切,但那热闹的景象已经足以让这些从农村来的学员们发出阵阵惊叹。
“嚯!这楼真高!”
“你看那百货大楼,真气派!”
“那骑自行车的,穿的是皮鞋吧?”
同车的学员们兴奋地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苏念晚心里也有些震撼,这就是七十年代的省城,是她前世只在老照片和影视剧里见过的景象。但她很快压下新奇感,更多的是观察和思考。这里的建筑、街道、人们的精神面貌,都透着一股与乡村截然不同的气息。
卡车最终驶入一个挂着“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白底黑字牌子的大院。院内树木葱郁,有几栋三四层的苏式红砖楼房,显得安静而肃穆。
学员们被安排住进其中一栋楼的宿舍。宿舍是八人间,上下铺,条件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苏念晚分到了一个下铺,她放下行李,简单整理了一下床铺。
带队干部召集大家开了个短会,宣布了培训期间的纪律:统一作息,按时上课,不得随意离开大院,有事必须请假等等。随后发放了饭票和课程表。
培训明天正式开始,今天剩下的时间自由活动。大多数学员选择在宿舍休息,或者三三两两地在院子里熟悉环境。苏念晚却坐不住,她跟同宿舍的人打了声招呼,拿着课程表和研究院的地图,独自一人走了出去。
她先找到了明天上课的教学楼,又按照地图指示,找到了研究院的图书馆和试验田区域。试验田里划分成许多小块,种着各种她熟悉或不熟悉的作物,有些还盖着塑料薄膜。她隔着篱笆看得津津有味,心里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叮!检测到宿主进入新环境,触发探索任务“熟悉农科院”。要求:在培训开始前,熟悉主要教学楼、图书馆、食堂、试验田的位置。奖励:积分 10,【区域地图·省农科院】已点亮。】
系统的提示让她更有动力。她按照任务要求,将几个关键地点都走了一遍,默默记下路线。
傍晚在食堂吃饭,伙食果然比家里和大队要好不少,虽然依旧是粗粮为主,但菜里能见到零星的肉片,还有免费的菜汤。学员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互相熟悉。当有人问起苏念晚是哪个大队的,做什么时,她只简单说是红星大队的,搞草药种植,并没有多炫耀。
她低调沉稳的态度,反而让几个原本看她年轻有些轻视的学员收起了小心思。
晚上回到宿舍,苏念晚打水洗漱后,就着宿舍昏暗的灯光,预习明天要上的课程——《土壤学基础》。同宿舍的其他女学员有的在写信,有的在聊天,见她如此用功,声音都不自觉地小了下去。
躺在陌生的床铺上,听着窗外隐约的城市噪音和宿舍里其他人轻微的呼吸声,苏念晚一时有些睡不着。她想念红星大队安静的夜晚,想念李桂芹的唠叨,想念沈老爹沉默的关怀,更想念……沈墨琛那双沉静的眼眸。
她摸了摸胸口的玉扣,又摸了摸口袋里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心里渐渐安定下来。这就是她选择的路,离家,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是为了将来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将思乡之情压下,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规划。省城的第一夜,在陌生与期待中,悄然度过。
苏念晚随着人流走下火车,脚踩在坚实的水泥地上,还有些许不真实感。省城火车站比县城的要大得多,人也更多,熙熙攘攘,各种口音混杂,穿着打扮也比县城和农村要多样一些,虽然仍以蓝、灰、绿为主,但偶尔能看到穿着格子罩衫或者的确良衬衫的年轻男女。
空气中弥漫着煤烟、人潮和一种属于城市的、略显浑浊的气息。苏念晚深吸一口气,紧了紧身上的挎包,牢牢跟着带队干部。
出了车站,几辆军绿色的解放牌大卡车等在那里,是农科院派来接学员的。大家把行李扔上车斗,人也跟着爬上去。卡车启动,驶入省城的街道。
苏念晚靠在车斗边,好奇地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市。楼房明显多了,也高了,虽然大多还是五六层的模样。马路宽阔,自行车流如织,偶尔有公交车和吉普车驶过。街道两旁有供销社、百货大楼、副食店,橱窗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虽然隔着距离看不太真切,但那热闹的景象已经足以让这些从农村来的学员们发出阵阵惊叹。
“嚯!这楼真高!”
“你看那百货大楼,真气派!”
“那骑自行车的,穿的是皮鞋吧?”
同车的学员们兴奋地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苏念晚心里也有些震撼,这就是七十年代的省城,是她前世只在老照片和影视剧里见过的景象。但她很快压下新奇感,更多的是观察和思考。这里的建筑、街道、人们的精神面貌,都透着一股与乡村截然不同的气息。
卡车最终驶入一个挂着“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白底黑字牌子的大院。院内树木葱郁,有几栋三四层的苏式红砖楼房,显得安静而肃穆。
学员们被安排住进其中一栋楼的宿舍。宿舍是八人间,上下铺,条件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苏念晚分到了一个下铺,她放下行李,简单整理了一下床铺。
带队干部召集大家开了个短会,宣布了培训期间的纪律:统一作息,按时上课,不得随意离开大院,有事必须请假等等。随后发放了饭票和课程表。
培训明天正式开始,今天剩下的时间自由活动。大多数学员选择在宿舍休息,或者三三两两地在院子里熟悉环境。苏念晚却坐不住,她跟同宿舍的人打了声招呼,拿着课程表和研究院的地图,独自一人走了出去。
她先找到了明天上课的教学楼,又按照地图指示,找到了研究院的图书馆和试验田区域。试验田里划分成许多小块,种着各种她熟悉或不熟悉的作物,有些还盖着塑料薄膜。她隔着篱笆看得津津有味,心里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叮!检测到宿主进入新环境,触发探索任务“熟悉农科院”。要求:在培训开始前,熟悉主要教学楼、图书馆、食堂、试验田的位置。奖励:积分 10,【区域地图·省农科院】已点亮。】
系统的提示让她更有动力。她按照任务要求,将几个关键地点都走了一遍,默默记下路线。
傍晚在食堂吃饭,伙食果然比家里和大队要好不少,虽然依旧是粗粮为主,但菜里能见到零星的肉片,还有免费的菜汤。学员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互相熟悉。当有人问起苏念晚是哪个大队的,做什么时,她只简单说是红星大队的,搞草药种植,并没有多炫耀。
她低调沉稳的态度,反而让几个原本看她年轻有些轻视的学员收起了小心思。
晚上回到宿舍,苏念晚打水洗漱后,就着宿舍昏暗的灯光,预习明天要上的课程——《土壤学基础》。同宿舍的其他女学员有的在写信,有的在聊天,见她如此用功,声音都不自觉地小了下去。
躺在陌生的床铺上,听着窗外隐约的城市噪音和宿舍里其他人轻微的呼吸声,苏念晚一时有些睡不着。她想念红星大队安静的夜晚,想念李桂芹的唠叨,想念沈老爹沉默的关怀,更想念……沈墨琛那双沉静的眼眸。
她摸了摸胸口的玉扣,又摸了摸口袋里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心里渐渐安定下来。这就是她选择的路,离家,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是为了将来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将思乡之情压下,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规划。省城的第一夜,在陌生与期待中,悄然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