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初二别离与外婆家的规矩-《绯色的成长之路》

  初二的清晨,林砚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睡眠中自然醒来。乡村的静谧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将城市里积攒的疲惫和纷扰涤荡一空,这几日的睡眠质量好得出奇,真正是眼睛一闭一睁,窗外便已是天光大亮。

  母亲早早起床,用老灶台做好了简单的早饭——白粥、咸菜,还有昨天剩下的包子热了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安静地吃完了这顿在爷爷奶奶家的最后一餐。饭后,母亲便开始收拾行李,今天他们要按照历年不变的规矩,动身前往外婆家拜年。初一团聚在父系亲属这边,初二则要回归母系的家族,这是维系血缘亲情的传统节奏。

  林砚知道,又到了告别的时候。他将自己的衣物和随身物品仔细收进行李袋,走到爷爷奶奶面前。看着两位老人眼中流露出的不舍,他心中微软,语气比平时添了几分温度:“爷爷,奶奶,我们走了。你们在家里注意身体,田里的活就别自己干了,交给大爷他们去弄吧。”他顿了顿,承诺道,“我有时间会再回来看你们的。”

  爷爷奶奶连连点头,奶奶更是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好,好,小砚也要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常回来看看……”爷爷在一旁沉默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无言的举动中。

  告别了爷爷奶奶,母子二人坐上母亲的车,踏上了前往外婆家的路程。外婆家所在的镇子距离这里有两个小时的车程。车子驶出村庄,重新汇入县道,窗外的景色从宁静的田野逐渐过渡到稍显繁华的集镇。

  林砚靠在副驾驶的椅背上,拿出手机。他首先点开了苏晚的对话框。

  林砚:醒了吗,女朋友?

  几乎是秒回。

  苏晚:醒啦~(一个揉着眼睛的小猫表情)今天要去亲戚家拜年,你出发去外婆家了?

  林砚:嗯,在路上了。明天我就可以回家了。不过回家之后,家里可能还会来几天串门的亲戚。

  林砚:等忙完这些,没什么事了,我就可以去找你了。

  苏晚:好呀!(一个开心跳跃的表情)我这几天也都在跟着爸妈四处拜年。那你忙完了过来之前跟我说一声,我去接你!

  林砚:好的。

  结束了和苏晚温馨的对话,他又点开了夏沫的头像。

  林砚:明天我就回去了。

  夏沫:!!!终于!!!终于要回来了吗砚哥哥!(一个双眼放光、嘴角留着夸张哈喇子的卡通表情)我都要望眼欲穿了!我要开荤了!

  林砚看着这毫不掩饰的、带着孩子气的兴奋话语,有些无奈地扯了扯嘴角。

  林砚:快了。

  两个小时的车程在时而顺畅、时而因乡镇车流增多而略显缓慢的行进中度过。车子最终驶入一个规划更整齐、楼房也更新一些的镇区,停在一栋带着小院的四层自建楼房前。这里就是外婆家了。

  一下车,林砚便能感受到与爷爷奶奶家截然不同的氛围。外公外婆都是比较传统的知识分子,家里规矩相对多一些。在爷爷奶奶那边,他可以更随意,甚至有些“肆无忌惮”,但在这里,从小就被教导:吃饭时碗必须端起来,不能趴在桌上;坐着的时候背必须挺直,不能歪歪扭扭;见到长辈不仅要主动喊人,还要规规矩矩地打招呼问好。这些规矩早已内化于心,成了习惯。

  外公外婆的身体都很硬朗,精神矍铄。他们这边的亲戚也早已到了不少,院子里、客厅里都是人声。与爷爷奶奶那边多是务农的亲戚不同,外婆这边的亲属从事的职业更多样些,有些面孔对林砚来说甚至有些陌生。许多人只认识林砚母亲,对这个已然长成的少年感到好奇。

  林砚沉默地跟在母亲身后,随着她的引荐,一一向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长辈打招呼:“外公外婆新年好。”“大舅、舅妈新年好。”“小姨、姨父新年好。”……他声音清朗,举止得体,那份超越年龄的沉静和出众的容貌气质,立刻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他能听到同龄或稍年少的表亲们在窃窃私语:

  “那是谁呀?以前没见过。”

  “是姑姑/姨妈家的儿子吗?长得好帅啊!”

  然而,与在爷爷奶奶家那种虽然略显疏离但尚能融入的感觉不同,在外婆家这种更讲究礼数、人际关系也似乎更复杂一些的环境里,林砚感到一种格格不入的拘束。热闹是他们的,他更像一个偶然闯入的旁观者。

  在完成了必要的社交礼仪后,他便不动声色地退出了人群的中心,在客厅找到一个相对偏僻、靠近角落的沙发坐了下来。他挺直着背,这是从小被要求的坐姿,此刻却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屏障。他再次拿出手机,屏幕的微光映着他没什么表情的脸,仿佛在这个喧闹的亲戚圈里,为自己开辟了一个独处的安静空间。他点开与苏晚和夏沫的聊天界面,手指在屏幕上轻点,将注意力暂时投向了网络另一端那两个与他命运交织的女孩,用这种方式,悄然隔绝了身旁不属于他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