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二天的阳光,似乎都比前一天要明媚几分,仿佛也知晓这是学子们解脱的时刻。上午的英语考试,林砚依旧发挥稳定。听力部分的语速和内容对他而言清晰易懂;阅读理解的几篇短文,无论是科普说明还是生活叙事,他都能迅速抓住主旨,精准答题;最后的书面表达,要求围绕“我的未来规划”写一篇短文,他略作思索,便以流畅的笔触写下对高中生活的展望与对某个特定领域的学术兴趣,字里行间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见识。
下午,是理综和文综的连续作战。这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体力与毅力的考验。理综卷上,一道涉及复杂电路分析与计算的物理大题让不少考生蹙眉,林砚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是他反复演练过的类型,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演算,随后将清晰的过程誊写在答题卡上。化学部分的实验题要求精确计算反应物质量,他一丝不苟,确保每个数字都准确无误。转到文综,历史材料分析题提供了一段近代史料,要求结合时代背景阐述其意义,林砚调动知识储备,引经据典,论述得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当下午五点的终考铃声清脆地响彻整个考点时,林砚平静地放下笔,如同一位完成日常训练的运动员,内心并无太大波澜。走出考场,夏沫像只欢快的小鸟般迎了上来,脸上洋溢着解放的喜悦和些许期待:“砚哥哥!终于考完啦!我觉得我这次发挥得还行!”林砚看着她,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内心已然笃定,凭借自己的发挥,踏入省重点江城一中的大门,已是十拿九稳之事。长达数月的备考压力,在这一刻终于烟消云散。
当晚,两家人约定在本地颇有名气的“翡翠轩”酒楼聚餐,既是为孩子们顺利完成中考放松,也是大人之间难得的叙旧。林砚和母亲先回家稍作休整。林砚换下穿了两天的校服,穿上了一件质地柔软的浅灰色POLO衫和一条深色休闲长裤,整个人显得清爽又挺拔。母亲也换上了一身更显端庄的藕荷色连衣裙。林砚的叔叔深知今晚宴请的是生意上有往来的夏家,特意将晚上的时间空了出来,没有安排任何工作应酬。
两家人差不多同时从各自家中出发,但路线略有不同。林砚叔叔开着车,载着一路上都戴着耳机沉迷游戏的弟弟林岩,直接前往了酒楼。而林砚母亲则开着另一辆车,载着林砚,特意绕道去了苏晚老师租住的公寓楼下接她。
“翡翠轩”酒楼装修典雅,环境幽静。预定的包间里,夏沫和她的父母先到了。夏沫今天显然精心打扮过,穿着一条清新的碎花连衣裙,头发柔顺地披在肩上。她有些坐立不安,目光频频望向门口。当看到林砚叔叔带着林岩进来时,她立刻站起身,乖巧地问好:“林叔叔好!”
林叔叔笑着回应:“沫沫好呀,今天这身真漂亮。”他环顾了一下包间,没见到兄嫂和侄子。
夏沫迫不及待地问:“林叔叔,怎么还没看到砚哥哥和阿姨呢?”
林叔叔温和地解释:“哦,听你阿姨说,他们先去接苏老师了,就是你们的班主任。咱们先进去坐着等一会儿,应该快到了。”
正说着,包间门再次被推开,夏沫的父亲到了。他一身商务休闲打扮,风尘仆仆,显然是刚从某个工作场合赶过来。林叔叔立刻迎了上去,热情地伸出手:“夏哥!好久不见啊!”
夏父用力地回握,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老林!是啊,记得上次一起吃饭还是谈城东那个项目合作的时候,这一晃都快半年了吧?咱们俩啊,就是太忙了!”
两位在商场上颇有建树的老同学兼合作伙伴,顿时热络地聊了起来,从市场行情聊到近期项目,气氛融洽。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包间门被服务员再次推开,林砚母子陪着苏晚老师走了进来。苏晚今天显然也稍作打扮,穿着一身得体的浅蓝色及膝连衣裙,化了淡妆,显得既知性又温婉,与平时在学校里的形象略有不同,更添了几分柔美。
看到人都到齐了,大家纷纷落座。林砚母亲作为东道主之一,微笑着向在座的夏家父母和林砚叔叔介绍:“这位是苏晚苏老师,是小砚和沫沫的班主任,孩子们在学校没少让苏老师费心。”
林叔叔和夏父闻言,都立刻礼貌地向苏晚致意:“苏老师,辛苦了,谢谢您在学校对孩子们的照顾和栽培。”夏母也微笑着点头附和。
苏晚连忙欠身回应:“您们太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她的目光快速扫过夏沫,看到她和父母坐在一起的亲昵模样,再想到她与林砚之间那种看似超越普通同学的关系,心里不免有些微妙的酸涩,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她原本因为夏沫的存在而对这次聚餐有些抵触,此刻也只能将情绪压下。
精致的凉菜和开胃汤陆续上桌,宴席正式开始。大家动筷,气氛 initially 还算轻松,主要围绕着孩子们刚结束的中考展开话题,猜测着题目难度,讨论着可能的成绩。
然而,当几道热菜上桌,大家品尝了几口之后,林砚母亲用餐巾轻轻擦了擦嘴角,目光平和地扫过全场,忽然用一种闲聊般的语气,切入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话题:
“说起来,有件事一直想找个机会和大家聊聊。”她声音温和,却让整个包间瞬间安静了几分,“可能夏哥和商姐还不知道,之前小砚在原来的学校,就是因为……在学校里谈恋爱,被学校劝退了,这才不得已转了学。”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除了知情的林砚、苏晚和低着头的夏沫,其他人都愣住了,尤其是夏沫的父母,脸上写满了错愕,他们一直以为女儿当初吵着要转学,只是因为学习环境或者同学关系之类的原因。
林砚母亲顿了顿,目光落在头越埋越低的夏沫身上,继续说道:“而且,当时和小砚谈恋爱的,就是沫沫。这件事,苏老师后来应该也是知道的吧?”她将目光转向苏晚,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确认。
苏晚没想到林砚母亲会如此直接地在这样的场合点明此事,而且还将话头引向自己,她只能略显尴尬地点了点头,轻声应道:“嗯……后来了解了一些情况。”
夏沫的父亲和母亲面面相觑,他们直到此刻才恍然大悟,原来女儿当初那么坚决地要转学,甚至不惜去求她父亲,根本原因竟然是为了跟着林砚!夏沫的头几乎要埋到桌子底下,脸颊通红,手指紧张地绞着餐布。
林砚母亲看着众人的反应,语气依旧沉稳,带着一种长辈的关切与理性,继续说道:“孩子们现在这个年纪,正是读书求知的关键时期,谈恋爱什么的,确实太早了点,也容易分心。我的想法是,就算他们彼此有好感,这些事情,也实在不行等过几年,大家都再成熟一些,上了大学或者步入社会之后再说,可能会更合适。”
她的话音刚落,夏父立刻反应过来,脸上带着歉意,连忙接过话头:“林太太说得对!说得太对了!这确实是我们做家长的管教不严,给学校和你们添麻烦了!”他瞪了女儿一眼,语气带着责备,“沫沫这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
林砚叔叔也赶紧打圆场,对着夏父说:“夏哥快别这么说,这事我们家小砚也有很大的责任,是我们没教育好。”两位男士互相揽着责任,场面一时显得有些紧张和尴尬。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夏沫的母亲——商阿姨,在最初的惊讶之后,反而笑了起来,她轻轻拍了拍身旁女儿的手,语气轻松地打着圆场:“哎呀,没事没事,都过去了。其实吧,我打小就看小砚这孩子顺眼,长得俊,学习好,又稳重。”她笑着看了看林砚,又转向自己的女儿,“谈恋爱嘛,确实是早了点,”她捏了捏夏沫的手,语气带着宠溺和一丝调侃,“不过咱们沫沫眼光还是不错的。但是妈妈也同意林阿姨说的,还得过几年,现在啊,你们的重心还得是学习,知道吗?”
这番峰回路转的话,瞬间缓和了包间里有些凝滞的气氛。苏晚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听着商阿姨对林砚毫不掩饰的赞赏,以及两家人虽然态度略有不同,但都倾向于暂时制止早恋的共识,她忽然间明白了许多。原来林砚和夏沫是世交,两家关系密切,家长之间彼此熟悉甚至欣赏。这种认知,像一阵微风,吹散了她心中因为夏沫而产生的些许阴霾和不安。她的心情莫名地轻松了许多,之前那份因身份和处境而产生的郁结,似乎也找到了一个释然的出口。她端起面前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再看向席间虽然被点名却依旧神色淡然、仿佛事不关己般安静用餐的林砚时,眼神中多了一丝复杂的了然。这场看似寻常的家宴,其下的暗流与信息的碰撞,远比她预想的要丰富得多。
下午,是理综和文综的连续作战。这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体力与毅力的考验。理综卷上,一道涉及复杂电路分析与计算的物理大题让不少考生蹙眉,林砚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是他反复演练过的类型,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演算,随后将清晰的过程誊写在答题卡上。化学部分的实验题要求精确计算反应物质量,他一丝不苟,确保每个数字都准确无误。转到文综,历史材料分析题提供了一段近代史料,要求结合时代背景阐述其意义,林砚调动知识储备,引经据典,论述得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当下午五点的终考铃声清脆地响彻整个考点时,林砚平静地放下笔,如同一位完成日常训练的运动员,内心并无太大波澜。走出考场,夏沫像只欢快的小鸟般迎了上来,脸上洋溢着解放的喜悦和些许期待:“砚哥哥!终于考完啦!我觉得我这次发挥得还行!”林砚看着她,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内心已然笃定,凭借自己的发挥,踏入省重点江城一中的大门,已是十拿九稳之事。长达数月的备考压力,在这一刻终于烟消云散。
当晚,两家人约定在本地颇有名气的“翡翠轩”酒楼聚餐,既是为孩子们顺利完成中考放松,也是大人之间难得的叙旧。林砚和母亲先回家稍作休整。林砚换下穿了两天的校服,穿上了一件质地柔软的浅灰色POLO衫和一条深色休闲长裤,整个人显得清爽又挺拔。母亲也换上了一身更显端庄的藕荷色连衣裙。林砚的叔叔深知今晚宴请的是生意上有往来的夏家,特意将晚上的时间空了出来,没有安排任何工作应酬。
两家人差不多同时从各自家中出发,但路线略有不同。林砚叔叔开着车,载着一路上都戴着耳机沉迷游戏的弟弟林岩,直接前往了酒楼。而林砚母亲则开着另一辆车,载着林砚,特意绕道去了苏晚老师租住的公寓楼下接她。
“翡翠轩”酒楼装修典雅,环境幽静。预定的包间里,夏沫和她的父母先到了。夏沫今天显然精心打扮过,穿着一条清新的碎花连衣裙,头发柔顺地披在肩上。她有些坐立不安,目光频频望向门口。当看到林砚叔叔带着林岩进来时,她立刻站起身,乖巧地问好:“林叔叔好!”
林叔叔笑着回应:“沫沫好呀,今天这身真漂亮。”他环顾了一下包间,没见到兄嫂和侄子。
夏沫迫不及待地问:“林叔叔,怎么还没看到砚哥哥和阿姨呢?”
林叔叔温和地解释:“哦,听你阿姨说,他们先去接苏老师了,就是你们的班主任。咱们先进去坐着等一会儿,应该快到了。”
正说着,包间门再次被推开,夏沫的父亲到了。他一身商务休闲打扮,风尘仆仆,显然是刚从某个工作场合赶过来。林叔叔立刻迎了上去,热情地伸出手:“夏哥!好久不见啊!”
夏父用力地回握,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老林!是啊,记得上次一起吃饭还是谈城东那个项目合作的时候,这一晃都快半年了吧?咱们俩啊,就是太忙了!”
两位在商场上颇有建树的老同学兼合作伙伴,顿时热络地聊了起来,从市场行情聊到近期项目,气氛融洽。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包间门被服务员再次推开,林砚母子陪着苏晚老师走了进来。苏晚今天显然也稍作打扮,穿着一身得体的浅蓝色及膝连衣裙,化了淡妆,显得既知性又温婉,与平时在学校里的形象略有不同,更添了几分柔美。
看到人都到齐了,大家纷纷落座。林砚母亲作为东道主之一,微笑着向在座的夏家父母和林砚叔叔介绍:“这位是苏晚苏老师,是小砚和沫沫的班主任,孩子们在学校没少让苏老师费心。”
林叔叔和夏父闻言,都立刻礼貌地向苏晚致意:“苏老师,辛苦了,谢谢您在学校对孩子们的照顾和栽培。”夏母也微笑着点头附和。
苏晚连忙欠身回应:“您们太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她的目光快速扫过夏沫,看到她和父母坐在一起的亲昵模样,再想到她与林砚之间那种看似超越普通同学的关系,心里不免有些微妙的酸涩,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她原本因为夏沫的存在而对这次聚餐有些抵触,此刻也只能将情绪压下。
精致的凉菜和开胃汤陆续上桌,宴席正式开始。大家动筷,气氛 initially 还算轻松,主要围绕着孩子们刚结束的中考展开话题,猜测着题目难度,讨论着可能的成绩。
然而,当几道热菜上桌,大家品尝了几口之后,林砚母亲用餐巾轻轻擦了擦嘴角,目光平和地扫过全场,忽然用一种闲聊般的语气,切入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话题:
“说起来,有件事一直想找个机会和大家聊聊。”她声音温和,却让整个包间瞬间安静了几分,“可能夏哥和商姐还不知道,之前小砚在原来的学校,就是因为……在学校里谈恋爱,被学校劝退了,这才不得已转了学。”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除了知情的林砚、苏晚和低着头的夏沫,其他人都愣住了,尤其是夏沫的父母,脸上写满了错愕,他们一直以为女儿当初吵着要转学,只是因为学习环境或者同学关系之类的原因。
林砚母亲顿了顿,目光落在头越埋越低的夏沫身上,继续说道:“而且,当时和小砚谈恋爱的,就是沫沫。这件事,苏老师后来应该也是知道的吧?”她将目光转向苏晚,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确认。
苏晚没想到林砚母亲会如此直接地在这样的场合点明此事,而且还将话头引向自己,她只能略显尴尬地点了点头,轻声应道:“嗯……后来了解了一些情况。”
夏沫的父亲和母亲面面相觑,他们直到此刻才恍然大悟,原来女儿当初那么坚决地要转学,甚至不惜去求她父亲,根本原因竟然是为了跟着林砚!夏沫的头几乎要埋到桌子底下,脸颊通红,手指紧张地绞着餐布。
林砚母亲看着众人的反应,语气依旧沉稳,带着一种长辈的关切与理性,继续说道:“孩子们现在这个年纪,正是读书求知的关键时期,谈恋爱什么的,确实太早了点,也容易分心。我的想法是,就算他们彼此有好感,这些事情,也实在不行等过几年,大家都再成熟一些,上了大学或者步入社会之后再说,可能会更合适。”
她的话音刚落,夏父立刻反应过来,脸上带着歉意,连忙接过话头:“林太太说得对!说得太对了!这确实是我们做家长的管教不严,给学校和你们添麻烦了!”他瞪了女儿一眼,语气带着责备,“沫沫这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
林砚叔叔也赶紧打圆场,对着夏父说:“夏哥快别这么说,这事我们家小砚也有很大的责任,是我们没教育好。”两位男士互相揽着责任,场面一时显得有些紧张和尴尬。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夏沫的母亲——商阿姨,在最初的惊讶之后,反而笑了起来,她轻轻拍了拍身旁女儿的手,语气轻松地打着圆场:“哎呀,没事没事,都过去了。其实吧,我打小就看小砚这孩子顺眼,长得俊,学习好,又稳重。”她笑着看了看林砚,又转向自己的女儿,“谈恋爱嘛,确实是早了点,”她捏了捏夏沫的手,语气带着宠溺和一丝调侃,“不过咱们沫沫眼光还是不错的。但是妈妈也同意林阿姨说的,还得过几年,现在啊,你们的重心还得是学习,知道吗?”
这番峰回路转的话,瞬间缓和了包间里有些凝滞的气氛。苏晚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听着商阿姨对林砚毫不掩饰的赞赏,以及两家人虽然态度略有不同,但都倾向于暂时制止早恋的共识,她忽然间明白了许多。原来林砚和夏沫是世交,两家关系密切,家长之间彼此熟悉甚至欣赏。这种认知,像一阵微风,吹散了她心中因为夏沫而产生的些许阴霾和不安。她的心情莫名地轻松了许多,之前那份因身份和处境而产生的郁结,似乎也找到了一个释然的出口。她端起面前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再看向席间虽然被点名却依旧神色淡然、仿佛事不关己般安静用餐的林砚时,眼神中多了一丝复杂的了然。这场看似寻常的家宴,其下的暗流与信息的碰撞,远比她预想的要丰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