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台从“攀升”战场废墟中抢夺而来的圆柱形装置残骸,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熔炉工坊”新划分出的高危分析区内。它表面布满灼烧和扭曲的痕迹,但核心结构大致完整,隐约可见内部复杂的水晶簇阵列和缠绕其上的能量导管。这就是哈夫克共振陷阱的“心脏”。
威龙和蜂医团队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分析工作。高能扫描、频谱探针、微观结构成像……所有非破坏性检测手段都被用上。
“不可思议……”蜂医盯着初步扫描数据,声音带着震撼,“它的核心不是传统的电路或芯片,而是一种……生物诱导结晶!这些水晶簇能在特定频率的能量刺激下,产生极其恐怖的共振动能,并将其精准地传导至预设的结构弱点!”
“更关键的是,”威龙补充道,他指着能量导管的排布方式,“这玩意儿的激发模式,和地底那些铁锈蠕虫的能量脉冲,在基础频谱上至少有60%的相似度!只不过哈夫克把它变得更具破坏性和可控性!”
顾临站在隔离窗外,冷静地听着汇报。灵枢正在飞速比对数据,构建着共振核心的能量模型。
【模型构建完成。确认与地底异常脉冲存在高度同源性。哈夫克技术极有可能基于对地底某种自然现象或生物特性的逆向工程。检测到核心内部存在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残留,特征与阿萨拉早期能源技术有部分吻合。】
信息碎片开始拼凑。哈夫克的技术,可能源于对地底生物(或地底某种现象)的研究,并且可能早期得到过阿萨拉(或许是“遗产保护派”?)的技术外泄或合作。
“尝试低功率激发,模拟其工作过程。我需要看到能量在结构中的传导路径。”顾临下令。
工坊内,技术人员操纵着精密的能量注入设备,小心翼翼地向残骸核心输入一丝微弱的、符合其激发特征的频率能量。
嗡——
残骸轻微震动,内部的水晶簇发出幽幽的光芒,一道无形的震荡波沿着预设的能量导管瞬间传递至整个分析台架,坚固的合金台架发出了令人牙酸的细微嗡鸣。
就在这一瞬间!
【警报!地底401米区域监测到强烈共鸣反应!脉冲强度瞬间提升300%!模式分析:与实验激发频率高度同步!地底单位正在‘观察’并‘记录’此次人为激发过程!】
骇爪的警报与实验几乎同步传来!
顾临眼神一凛。地底生物对共振能量的敏感度,远超预期!它们不仅能感知战场上的大规模应用,连这种实验室级别的微小激发都能立刻捕捉并学习!
“立刻停止激发!”顾临果断命令。不能给地底生物提供更多的“教材”。
实验停止了,但地底那强烈的共鸣脉冲却持续了数分钟才缓缓平息,仿佛意犹未尽。
这次实验,虽然风险巨大,但收获同样惊人。顾临不仅验证了哈夫克技术与地底的关联,更确认了地底生物对这类技术可怕的“学习”欲望和能力。
与此同时,“钥匙”项目的预研也有了初步进展。蜂医基于对已交付令牌的极致优化,结合灵枢的推演,设计出了一种理论上存在的“主密钥”概念图——它并非实体卡片,而是一种更接近生物植入体或高度集成的微型装置的概念,其能量签名复杂程度远超当前令牌,并且理论上能与顾临预埋的隐藏协议模块完美对接。
这把“红色钥匙”虽然还停留在蓝图阶段,但其代表的可能性,已经让顾临看到了在未来某个时刻,真正触及零号大坝最深层秘密的路径。
然而,外部压力不会给他们安静研究的时间。
麦晓雯带来了新的紧急情报:
“GTI催促反制装备的进展,语气非常强硬。他们似乎在准备一次大规模行动,急需能对抗共振陷阱的手段。”
“更麻烦的是,‘潜影商会’活动加剧。他们不仅在大坝外围频繁现身,我们安置在锈蚀镇的一些外围情报点也遭到了渗透和试探。‘遗产保护派’似乎铁了心要阻止我们与赛义德的合作,甚至可能想直接获取我们的技术。”
就在这时,灵枢接收到了一条来自零号大坝、经由特殊加密路径传来的、极其简短的讯息,发信人赫然是赛义德本人,内容只有两个字:
**【加速。】
没有多余的解释,但这两个字背后蕴含的压力和紧迫感,扑面而来。大坝内部的斗争,显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共振核心的分析取得了突破,却也引来了地底更危险的关注;“红色钥匙”的蓝图绘就,但前路布满荆棘;GTI的催促、“潜影商会”的威胁、赛义德的压力,三方夹击。
顾临站在主控台前,感受着来自地面、地下、远方的多重压力。他知道,不能再被动应对了。
“灵枢,基于共振核心的分析数据,开始设计‘共振抵消场’发生器的理论模型。这是我们给GTI的‘答案’。”
“威龙,蜂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尝试从共振核心中提取微量生物结晶样本,我要知道它的生长和能量储存机制。”
“麦晓雯,对‘潜影商会’和‘遗产保护派’进行有限度的、精准的反击。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目标:摧毁他们在锈蚀镇的一个关键联络点,但要做得像是帮派火并。”
“骇爪,调整地底监控策略,尝试主动释放一些经过伪装的、无害的低频震动信号,观察地底脉冲的反应。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智能’层级和反应模式。”
威龙和蜂医团队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分析工作。高能扫描、频谱探针、微观结构成像……所有非破坏性检测手段都被用上。
“不可思议……”蜂医盯着初步扫描数据,声音带着震撼,“它的核心不是传统的电路或芯片,而是一种……生物诱导结晶!这些水晶簇能在特定频率的能量刺激下,产生极其恐怖的共振动能,并将其精准地传导至预设的结构弱点!”
“更关键的是,”威龙补充道,他指着能量导管的排布方式,“这玩意儿的激发模式,和地底那些铁锈蠕虫的能量脉冲,在基础频谱上至少有60%的相似度!只不过哈夫克把它变得更具破坏性和可控性!”
顾临站在隔离窗外,冷静地听着汇报。灵枢正在飞速比对数据,构建着共振核心的能量模型。
【模型构建完成。确认与地底异常脉冲存在高度同源性。哈夫克技术极有可能基于对地底某种自然现象或生物特性的逆向工程。检测到核心内部存在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残留,特征与阿萨拉早期能源技术有部分吻合。】
信息碎片开始拼凑。哈夫克的技术,可能源于对地底生物(或地底某种现象)的研究,并且可能早期得到过阿萨拉(或许是“遗产保护派”?)的技术外泄或合作。
“尝试低功率激发,模拟其工作过程。我需要看到能量在结构中的传导路径。”顾临下令。
工坊内,技术人员操纵着精密的能量注入设备,小心翼翼地向残骸核心输入一丝微弱的、符合其激发特征的频率能量。
嗡——
残骸轻微震动,内部的水晶簇发出幽幽的光芒,一道无形的震荡波沿着预设的能量导管瞬间传递至整个分析台架,坚固的合金台架发出了令人牙酸的细微嗡鸣。
就在这一瞬间!
【警报!地底401米区域监测到强烈共鸣反应!脉冲强度瞬间提升300%!模式分析:与实验激发频率高度同步!地底单位正在‘观察’并‘记录’此次人为激发过程!】
骇爪的警报与实验几乎同步传来!
顾临眼神一凛。地底生物对共振能量的敏感度,远超预期!它们不仅能感知战场上的大规模应用,连这种实验室级别的微小激发都能立刻捕捉并学习!
“立刻停止激发!”顾临果断命令。不能给地底生物提供更多的“教材”。
实验停止了,但地底那强烈的共鸣脉冲却持续了数分钟才缓缓平息,仿佛意犹未尽。
这次实验,虽然风险巨大,但收获同样惊人。顾临不仅验证了哈夫克技术与地底的关联,更确认了地底生物对这类技术可怕的“学习”欲望和能力。
与此同时,“钥匙”项目的预研也有了初步进展。蜂医基于对已交付令牌的极致优化,结合灵枢的推演,设计出了一种理论上存在的“主密钥”概念图——它并非实体卡片,而是一种更接近生物植入体或高度集成的微型装置的概念,其能量签名复杂程度远超当前令牌,并且理论上能与顾临预埋的隐藏协议模块完美对接。
这把“红色钥匙”虽然还停留在蓝图阶段,但其代表的可能性,已经让顾临看到了在未来某个时刻,真正触及零号大坝最深层秘密的路径。
然而,外部压力不会给他们安静研究的时间。
麦晓雯带来了新的紧急情报:
“GTI催促反制装备的进展,语气非常强硬。他们似乎在准备一次大规模行动,急需能对抗共振陷阱的手段。”
“更麻烦的是,‘潜影商会’活动加剧。他们不仅在大坝外围频繁现身,我们安置在锈蚀镇的一些外围情报点也遭到了渗透和试探。‘遗产保护派’似乎铁了心要阻止我们与赛义德的合作,甚至可能想直接获取我们的技术。”
就在这时,灵枢接收到了一条来自零号大坝、经由特殊加密路径传来的、极其简短的讯息,发信人赫然是赛义德本人,内容只有两个字:
**【加速。】
没有多余的解释,但这两个字背后蕴含的压力和紧迫感,扑面而来。大坝内部的斗争,显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共振核心的分析取得了突破,却也引来了地底更危险的关注;“红色钥匙”的蓝图绘就,但前路布满荆棘;GTI的催促、“潜影商会”的威胁、赛义德的压力,三方夹击。
顾临站在主控台前,感受着来自地面、地下、远方的多重压力。他知道,不能再被动应对了。
“灵枢,基于共振核心的分析数据,开始设计‘共振抵消场’发生器的理论模型。这是我们给GTI的‘答案’。”
“威龙,蜂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尝试从共振核心中提取微量生物结晶样本,我要知道它的生长和能量储存机制。”
“麦晓雯,对‘潜影商会’和‘遗产保护派’进行有限度的、精准的反击。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目标:摧毁他们在锈蚀镇的一个关键联络点,但要做得像是帮派火并。”
“骇爪,调整地底监控策略,尝试主动释放一些经过伪装的、无害的低频震动信号,观察地底脉冲的反应。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智能’层级和反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