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把联合防线的土墙镀成暖金时,最后一架投石机的木楔被铁匠敲实。
王胖抹着额头的汗,举着铁锤朝城楼上喊:“小林兄弟,成了!这二十架投石机,就算来百八十只异兽,也能砸得它们找不着北!”
城楼上的五人都转过身。
小林扶着雉堞往下看——三丈高的土墙连绵横在山隘间,墙面被夯得细密紧实,每隔十步就架着一架投石机,黑铁打造的投石臂泛着冷光,箭囊里的箭杆整整齐齐,箭镞都浸过火油,在阳光下闪着亮。
两侧山崖上的棱镜草已长到半人高,叶片舒展着,银绿色的纹路在风里轻轻晃,像无数双警惕的眼睛。
山隘外的田垄里,小麦刚抽穗,绿油油的浪卷到天边,落霞城派来的农妇正弯腰拔草,笑声顺着风飘上来。
“真没想到,一个月前还是荒石堆,现在成了铜墙铁壁。”
陈风手里拎着个酒葫芦,倒出五碗酒递过去,“来,敬咱们的联合防线,也敬小林你——没有你这主心骨,咱们五个城还是一盘散沙。”
张山接过碗,难得露出笑:“望北城那次,我还慌得直跺脚,你却敢信赵虎,要是换了我,未必有这魄力。”
他这话一出,其他人都点头——那次异兽危机后,赵虎留在望北城种了半亩菜,前些天还托人送了筐萝卜到防线,说是“谢小林给的机会”。
小林接过酒碗,指尖碰到碗沿的凉意,忽然想起阿土。
他下意识摸了摸怀里的牛皮袋——那是阿土生前装水的袋子,现在空了,却总带着点旧日光景的温度。
上次清理黑铁城战场时,他在阿土牺牲的地方,捡了片被棱镜草光束烤焦的野草叶,现在也塞在袋子里。
“这防线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小林举着碗,看向身边的四个首领,“是清风城的工匠熬夜筑墙,石泉城的铁匠没日没夜打铁,落霞城的农妇带着种子来种地,望北城的士兵顶着风巡逻——少了谁都成不了。”
话音刚落,五人的碗“当”地碰在一起,酒液洒在城砖上,辛辣的香气混着小麦的清香,飘向远方。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从山隘外传来。
一个穿着河谷城服饰的士兵骑着马奔来,手里举着封卷好的书信,到了土墙下翻身下马,朝着城楼喊:“请问小林首领在吗?河谷城首领派我来送信!”
城楼上的人都愣了——河谷城在南边百里外,是附近最大的城,之前黑铁城横行时,他们闭城自守,从没和其他城往来过。张山皱着眉:“他们怎么突然送信来?不会是有什么变故吧?”
小林摆了摆手,让士兵把信递上来。
展开信纸时,他指尖顿了顿——纸上的字迹工整,开头就写着:“闻黑铁城覆灭,诸城投靠小林首领建联合防线,河谷城愿弃旧隙,求入同盟,共守家园。”
后面还附了几句:河谷城囤了不少粮食和药材,知道防线初成物资紧,已备了十车粮、五车药,若能加入,即刻送来。
“是好事!”李红凑过来看完,眼睛一亮,“河谷城人多粮足,他们一加入,咱们防线的底气更足了!”
王胖也拍着大腿笑:“我就说咱们这联合的事,迟早传遍周边!以后啊,说不定还有更多城来投奔!”
陈风摸着下巴点头:“不过得防着点,先问问他们的诚意——比如要不要派代表来,咱们当面把盟约的规矩说清楚。”
小林没说话,目光落在信纸末尾的落款上——“河谷城 孟舟”。
他想起前两年,安和城粮食紧缺,曾派人去河谷城求购,当时孟舟虽没拒绝,却抬了三倍价钱,态度冷淡。
可现在,信里的语气满是恳切,还主动备了物资,显然是真的想加入。
“他们不是来试探的。”
小林把信纸折好,看向城下的士兵,“你回去告诉孟舟首领,三天后,我在防线的城楼等他,咱们当面商议加入的事。另外,物资不用急着送,等谈妥了再说。”
士兵应了声,翻身上马,马蹄扬起一阵尘土,朝着南边去了。
城楼上重新安静下来,夕阳把五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小林靠在雉堞上,怀里的牛皮袋贴着胸口,像阿土在身边。
他想起黑铁城没覆灭时,安和城的人每天都活在恐惧里,阿土总说“要是能有个安稳日子,种一辈子地都愿意”;想起盟会时,四个首领签下名字的郑重;想起赵虎在望北城菜地里,笑着说“这萝卜比抢来的粮食香”。
这些画面像串珠子,被“联合”这根线串起来,成了现在的模样。
“想什么呢?”陈风递过来一瓣刚摘的橘子,“看你半天没说话。”
小林接过橘子,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漫开,心里也亮堂起来:“我在想,以后咱们这防线,不光要挡敌人,还要成个‘聚人’的地方——不管哪个城来,只要愿意守规矩、好好过日子,咱们都欢迎。”
张山点点头:“以后有了河谷城的粮食,咱们还能在防线附近建个集市,让各城的人来交换东西,日子肯定越来越有奔头。”
李红笑着补充:“我再让落霞城多派些农妇来,把周边的荒地都开出来,种上稻子和蔬菜,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愁粮食了!”
王胖搓着手,眼睛里闪着光:“那我回去就让铁匠们多打造些农具,不光给咱们用,还能给新来的城——咱们这联合防线,就得热热闹闹的!”
小林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笑着把剩下的橘子吃完。
夕阳渐渐沉到山后,天边的云霞烧得通红,把土墙、投石机、棱镜草都染成了绯色。
山隘外的田垄里,农妇们扛着锄头往回走,哼着不成调的歌;防线的士兵们开始换岗,脚步声整齐有力。
风里的小麦香更浓了,混着泥土的气息,像是在诉说着新生的希望。
小林握紧怀里的牛皮袋,指尖感受着布料的纹理。
他知道,三天后孟舟来商议,只是新的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城来,会有更多的人在这防线附近安家,会有集市的吆喝声、铁匠铺的敲打声、孩子们在田埂上的笑声。
而他,作为联合防线的核心,要做的就是守着这份热闹,守着大家对安稳日子的期盼,让这道防线,不仅成为抵御危险的屏障,更成为人类重新抱团、好好活下去的底气。
夕阳最后一缕光落在城楼上时,小林抬头望向远方——那里是河谷城的方向,也是更多未知却充满希望的地方。
他知道,新生的序章已经翻开,接下来的故事,要靠所有人一起写下去。
王胖抹着额头的汗,举着铁锤朝城楼上喊:“小林兄弟,成了!这二十架投石机,就算来百八十只异兽,也能砸得它们找不着北!”
城楼上的五人都转过身。
小林扶着雉堞往下看——三丈高的土墙连绵横在山隘间,墙面被夯得细密紧实,每隔十步就架着一架投石机,黑铁打造的投石臂泛着冷光,箭囊里的箭杆整整齐齐,箭镞都浸过火油,在阳光下闪着亮。
两侧山崖上的棱镜草已长到半人高,叶片舒展着,银绿色的纹路在风里轻轻晃,像无数双警惕的眼睛。
山隘外的田垄里,小麦刚抽穗,绿油油的浪卷到天边,落霞城派来的农妇正弯腰拔草,笑声顺着风飘上来。
“真没想到,一个月前还是荒石堆,现在成了铜墙铁壁。”
陈风手里拎着个酒葫芦,倒出五碗酒递过去,“来,敬咱们的联合防线,也敬小林你——没有你这主心骨,咱们五个城还是一盘散沙。”
张山接过碗,难得露出笑:“望北城那次,我还慌得直跺脚,你却敢信赵虎,要是换了我,未必有这魄力。”
他这话一出,其他人都点头——那次异兽危机后,赵虎留在望北城种了半亩菜,前些天还托人送了筐萝卜到防线,说是“谢小林给的机会”。
小林接过酒碗,指尖碰到碗沿的凉意,忽然想起阿土。
他下意识摸了摸怀里的牛皮袋——那是阿土生前装水的袋子,现在空了,却总带着点旧日光景的温度。
上次清理黑铁城战场时,他在阿土牺牲的地方,捡了片被棱镜草光束烤焦的野草叶,现在也塞在袋子里。
“这防线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小林举着碗,看向身边的四个首领,“是清风城的工匠熬夜筑墙,石泉城的铁匠没日没夜打铁,落霞城的农妇带着种子来种地,望北城的士兵顶着风巡逻——少了谁都成不了。”
话音刚落,五人的碗“当”地碰在一起,酒液洒在城砖上,辛辣的香气混着小麦的清香,飘向远方。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从山隘外传来。
一个穿着河谷城服饰的士兵骑着马奔来,手里举着封卷好的书信,到了土墙下翻身下马,朝着城楼喊:“请问小林首领在吗?河谷城首领派我来送信!”
城楼上的人都愣了——河谷城在南边百里外,是附近最大的城,之前黑铁城横行时,他们闭城自守,从没和其他城往来过。张山皱着眉:“他们怎么突然送信来?不会是有什么变故吧?”
小林摆了摆手,让士兵把信递上来。
展开信纸时,他指尖顿了顿——纸上的字迹工整,开头就写着:“闻黑铁城覆灭,诸城投靠小林首领建联合防线,河谷城愿弃旧隙,求入同盟,共守家园。”
后面还附了几句:河谷城囤了不少粮食和药材,知道防线初成物资紧,已备了十车粮、五车药,若能加入,即刻送来。
“是好事!”李红凑过来看完,眼睛一亮,“河谷城人多粮足,他们一加入,咱们防线的底气更足了!”
王胖也拍着大腿笑:“我就说咱们这联合的事,迟早传遍周边!以后啊,说不定还有更多城来投奔!”
陈风摸着下巴点头:“不过得防着点,先问问他们的诚意——比如要不要派代表来,咱们当面把盟约的规矩说清楚。”
小林没说话,目光落在信纸末尾的落款上——“河谷城 孟舟”。
他想起前两年,安和城粮食紧缺,曾派人去河谷城求购,当时孟舟虽没拒绝,却抬了三倍价钱,态度冷淡。
可现在,信里的语气满是恳切,还主动备了物资,显然是真的想加入。
“他们不是来试探的。”
小林把信纸折好,看向城下的士兵,“你回去告诉孟舟首领,三天后,我在防线的城楼等他,咱们当面商议加入的事。另外,物资不用急着送,等谈妥了再说。”
士兵应了声,翻身上马,马蹄扬起一阵尘土,朝着南边去了。
城楼上重新安静下来,夕阳把五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小林靠在雉堞上,怀里的牛皮袋贴着胸口,像阿土在身边。
他想起黑铁城没覆灭时,安和城的人每天都活在恐惧里,阿土总说“要是能有个安稳日子,种一辈子地都愿意”;想起盟会时,四个首领签下名字的郑重;想起赵虎在望北城菜地里,笑着说“这萝卜比抢来的粮食香”。
这些画面像串珠子,被“联合”这根线串起来,成了现在的模样。
“想什么呢?”陈风递过来一瓣刚摘的橘子,“看你半天没说话。”
小林接过橘子,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漫开,心里也亮堂起来:“我在想,以后咱们这防线,不光要挡敌人,还要成个‘聚人’的地方——不管哪个城来,只要愿意守规矩、好好过日子,咱们都欢迎。”
张山点点头:“以后有了河谷城的粮食,咱们还能在防线附近建个集市,让各城的人来交换东西,日子肯定越来越有奔头。”
李红笑着补充:“我再让落霞城多派些农妇来,把周边的荒地都开出来,种上稻子和蔬菜,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愁粮食了!”
王胖搓着手,眼睛里闪着光:“那我回去就让铁匠们多打造些农具,不光给咱们用,还能给新来的城——咱们这联合防线,就得热热闹闹的!”
小林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笑着把剩下的橘子吃完。
夕阳渐渐沉到山后,天边的云霞烧得通红,把土墙、投石机、棱镜草都染成了绯色。
山隘外的田垄里,农妇们扛着锄头往回走,哼着不成调的歌;防线的士兵们开始换岗,脚步声整齐有力。
风里的小麦香更浓了,混着泥土的气息,像是在诉说着新生的希望。
小林握紧怀里的牛皮袋,指尖感受着布料的纹理。
他知道,三天后孟舟来商议,只是新的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城来,会有更多的人在这防线附近安家,会有集市的吆喝声、铁匠铺的敲打声、孩子们在田埂上的笑声。
而他,作为联合防线的核心,要做的就是守着这份热闹,守着大家对安稳日子的期盼,让这道防线,不仅成为抵御危险的屏障,更成为人类重新抱团、好好活下去的底气。
夕阳最后一缕光落在城楼上时,小林抬头望向远方——那里是河谷城的方向,也是更多未知却充满希望的地方。
他知道,新生的序章已经翻开,接下来的故事,要靠所有人一起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