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城的雨季总带着股黏腻的湿意,晨雾裹着雨丝飘了三天,向阳坡的向日葵叶上都凝着细密的水珠,像撒了层碎钻。
这天清晨,议事堂的铜铃破天荒响了三遍——以往只在紧急时刻才会如此急促,阿阳正蹲在地里给向日葵松土,听见铃声忍不住撇了撇嘴,手里的小锄头慢了半拍。
“阿阳!赶紧去议事堂集合!”小林的声音从坡上传来,他披着件防雨的麻质蓑衣,裤脚卷到膝盖,沾了不少泥点,神色比往常严肃得多,“雨季汛期要到了,得加固防线边的排水沟!”
阿阳应了声,慢吞吞地直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土。
心里却没当回事——每年雨季不都这样?下几场雨,沟里积点水,过几天太阳一出来就干了,犯得着这么急急忙忙地敲铜铃吗?
他扛着锄头往议事堂走,路上遇到不少和他一样慢悠悠的少年,大家嘴里都念叨着“又要干活了”“下雨天最烦动土”,没人把小林的严肃放在心上。
议事堂里已经站满了人,士兵们背着铁锹、麻绳,少年组的人则被分到了一捆捆棱镜草。
这草阿阳熟,平时种在防线边缘,遇到强光会反光预警,可小林说,雨季要用它监测水位,“棱镜草的根须对水分敏感,水位越高,草叶发的光越亮,一旦亮到刺眼,就说明要涨水了,得立刻报信。”
小林站在台阶上,手里举着一株鲜活的棱镜草,草叶在昏暗的堂屋里泛着淡淡的绿光。
“大家听清楚,排水沟分三段,东、西、北各一段,每段插十株棱镜草,每隔半个时辰看一次光的亮度,记录下来报给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少年们,特意加重了语气,“尤其是你们这些半大孩子,别觉得是小事——十年前雨季,就是因为没盯紧水位,枯水河涨水冲垮了防线一角,差点让几只夜行兽钻进来!”
“又是十年前的事。”阿阳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和旁边的阿树交换了个眼神,两人都忍不住笑了。
十年前的事早就听腻了,老人们总爱拿过去的危险吓唬人,可这十年里,雨季再大,也没见过排水沟溢水,更别说冲垮防线了。
他接过分到的棱镜草,草叶上的水珠沾到手上,凉丝丝的,倒让他觉得有点好玩。
分配好任务,大家各自往指定的排水沟出发。
阿阳和阿树被分在西段,这段排水沟离向日葵田最近,沟边长满了杂草,平时很少有人来。
雨还在下,不大,却密密匝匝的,打在头上、脸上,有点痒。
士兵们已经开始动手清理沟里的淤泥,铁锹铲土的“哗啦”声混着雨声,在空荡的田埂间回荡。
“阿阳,把棱镜草按间距插好,记得插深点,别被雨水冲倒了。”负责西段的张士兵喊道,他正弯腰清理一丛堵在沟口的杂草,后背的蓑衣已经湿透了。
阿阳应着,却没立刻动手。他看着沟里的水,浅浅的一层,刚没过脚踝,水流慢悠悠的,连个漩涡都没有。
“张叔,你看这水多浅,哪用得着插这么多棱镜草?”他拿起一株棱镜草,在手里晃了晃,草叶的绿光随着动作忽明忽暗,“说不定插完还没半个时辰,雨就停了。”
“少废话,赶紧干活!”张士兵头也没抬,“军令就是军令,小林总长特意交代,今年的雨比往年早,云层也厚,指不定会下大。”
阿阳撇撇嘴,不情不愿地蹲下身,把棱镜草往沟边的泥里插。
可他没按张士兵说的插深,只是浅浅地埋了个根须,心里想着:反正雨下不大,插深了回头还得费劲拔,多麻烦。
插完第一株,他看着草叶在雨雾里发着微弱的光,忽然觉得有意思——要是把草叶上的水珠抹掉,光会不会变亮?
他伸手去擦草叶上的水,指尖刚碰到,就觉得冰凉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流,溅在裤脚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阿阳,你干啥呢?快点插啊!”阿树已经插完三株了,回头看见他在玩草,忍不住催道。
“急什么,反正也没事。”阿阳笑着,索性脱掉鞋子,把脚伸进沟里。
雨水冰凉,漫过脚踝的瞬间,他舒服地叹了口气——天热的时候,这样踩水最凉快了。
他一边踩着水,一边慢悠悠地插棱镜草,有的插歪了,有的插浅了,还有两株干脆被他随手扔在沟边,忘了插。
张士兵忙着清理淤泥,没顾上看他们。
阿阳更放得开了,和阿树在沟里互相泼水,笑声盖过了雨声。
“你看你,裤腿全湿了!”阿树指着他的裤子笑,自己的裤脚也早就湿透,沾着泥点。
“湿了怕什么,回家换一条就是。”阿阳说着,弯腰捧起一捧水,朝阿树泼过去。
阿树躲闪着,也捧起水回泼过来,两人在沟里追着跑,脚下的淤泥被踩得“咕叽”响,插好的几株棱镜草被撞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飘在水面上,他们也没在意。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按要求该记录棱镜草的亮度了。
阿阳从沟里爬出来,随便看了一眼离得最近的那株,草叶还是淡淡的绿光,和刚才没两样。
“张叔,亮度没变,还是暗的!”他朝着张士兵喊了一声,根本没去看其他几株——反正都一样,没必要挨个看。
张士兵点点头,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继续盯着,别松懈。”
阿阳应着,却没再回到沟边,而是找了棵大柳树,躲在树下避雨。
他靠着树干坐下,把湿漉漉的鞋子放在一边,手里把玩着刚才从沟里捡的一块圆石头。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打在树叶上“沙沙”响,远处的向日葵田被雨雾笼罩着,朦朦胧胧的。
他看着这平静的景象,心里更觉得小林和张士兵是小题大做——这么温柔的雨,怎么可能引发山洪?怎么可能冲垮防线?
又过了半个时辰,阿树也跑过来躲雨,手里拿着片大荷叶当伞。
“阿阳,你说这雨什么时候停啊?我脚都冻麻了。”阿树搓着脚踝,脸上满是不耐烦。
“谁知道呢,说不定要下到晚上。”阿阳耸耸肩,“反正咱们也没事,就在这坐着等呗。”
他根本没想起要去看棱镜草的亮度,连张士兵刚才叮嘱的“每隔半个时辰看一次”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雨渐渐大了起来,从细密的雨丝变成了豆大的雨点,打在荷叶上“啪啪”响。
沟里的水流明显变急了,水位也悄悄涨了起来,已经没过了小腿肚。
那些被阿阳浅浅插上的棱镜草,有的被水流冲得彻底倒了下去,草叶浸在水里,发出的绿光比刚才亮了不少,只是没人注意。
张士兵终于清理完了沟里的淤泥,直起身来捶了捶腰,抬头一看,脸色瞬间变了。
“不好!水位涨了!”他大喊一声,赶紧朝沟边跑,“阿阳!阿树!快过来看看棱镜草!”
阿阳和阿树正聊得兴起,听见喊声才慢悠悠地站起来。
“张叔,慌什么,不就是水涨了点吗?”
阿阳漫不经心地走过去,顺着张士兵指的方向一看,才发现沟里的水已经快到膝盖了,而那几株没被冲倒的棱镜草,草叶正发出淡淡的蓝光——他记得小林说过,绿光代表安全,蓝光就说明水位已经超过警戒值了。
“这……这怎么会?”阿阳愣了一下,心里有点慌,但嘴上还是硬撑着,“可能就是雨下大了点,过会儿就好了。”
“过会儿?再等会儿水就溢出来了!”张士兵急得直跺脚,一边脱蓑衣扔进沟里挡水,一边朝远处喊,“快来人!西段排水沟水位涨了!”
他回头瞪了阿阳一眼,“跟你们说了多少遍,要盯紧棱镜草,你们是不是根本没看?”
阿阳低下头,不敢说话。
他看见自己刚才插的那几株棱镜草,有的飘在水面上,有的歪在泥里,心里忽然有点发沉——难道小林说的是真的?这雨,真的会引发危险?
可没等他多想,远处就传来了呼喊声,其他地段的士兵也跑了过来,大家手里拿着铁锹、麻袋,开始往沟边堆土,试图阻挡上涨的水流。
雨还在下,越来越大,天空阴沉得像要压下来,沟里的水流越来越急,棱镜草的蓝光也越来越亮,映得水面都泛着一层淡淡的蓝。
这天清晨,议事堂的铜铃破天荒响了三遍——以往只在紧急时刻才会如此急促,阿阳正蹲在地里给向日葵松土,听见铃声忍不住撇了撇嘴,手里的小锄头慢了半拍。
“阿阳!赶紧去议事堂集合!”小林的声音从坡上传来,他披着件防雨的麻质蓑衣,裤脚卷到膝盖,沾了不少泥点,神色比往常严肃得多,“雨季汛期要到了,得加固防线边的排水沟!”
阿阳应了声,慢吞吞地直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土。
心里却没当回事——每年雨季不都这样?下几场雨,沟里积点水,过几天太阳一出来就干了,犯得着这么急急忙忙地敲铜铃吗?
他扛着锄头往议事堂走,路上遇到不少和他一样慢悠悠的少年,大家嘴里都念叨着“又要干活了”“下雨天最烦动土”,没人把小林的严肃放在心上。
议事堂里已经站满了人,士兵们背着铁锹、麻绳,少年组的人则被分到了一捆捆棱镜草。
这草阿阳熟,平时种在防线边缘,遇到强光会反光预警,可小林说,雨季要用它监测水位,“棱镜草的根须对水分敏感,水位越高,草叶发的光越亮,一旦亮到刺眼,就说明要涨水了,得立刻报信。”
小林站在台阶上,手里举着一株鲜活的棱镜草,草叶在昏暗的堂屋里泛着淡淡的绿光。
“大家听清楚,排水沟分三段,东、西、北各一段,每段插十株棱镜草,每隔半个时辰看一次光的亮度,记录下来报给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少年们,特意加重了语气,“尤其是你们这些半大孩子,别觉得是小事——十年前雨季,就是因为没盯紧水位,枯水河涨水冲垮了防线一角,差点让几只夜行兽钻进来!”
“又是十年前的事。”阿阳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和旁边的阿树交换了个眼神,两人都忍不住笑了。
十年前的事早就听腻了,老人们总爱拿过去的危险吓唬人,可这十年里,雨季再大,也没见过排水沟溢水,更别说冲垮防线了。
他接过分到的棱镜草,草叶上的水珠沾到手上,凉丝丝的,倒让他觉得有点好玩。
分配好任务,大家各自往指定的排水沟出发。
阿阳和阿树被分在西段,这段排水沟离向日葵田最近,沟边长满了杂草,平时很少有人来。
雨还在下,不大,却密密匝匝的,打在头上、脸上,有点痒。
士兵们已经开始动手清理沟里的淤泥,铁锹铲土的“哗啦”声混着雨声,在空荡的田埂间回荡。
“阿阳,把棱镜草按间距插好,记得插深点,别被雨水冲倒了。”负责西段的张士兵喊道,他正弯腰清理一丛堵在沟口的杂草,后背的蓑衣已经湿透了。
阿阳应着,却没立刻动手。他看着沟里的水,浅浅的一层,刚没过脚踝,水流慢悠悠的,连个漩涡都没有。
“张叔,你看这水多浅,哪用得着插这么多棱镜草?”他拿起一株棱镜草,在手里晃了晃,草叶的绿光随着动作忽明忽暗,“说不定插完还没半个时辰,雨就停了。”
“少废话,赶紧干活!”张士兵头也没抬,“军令就是军令,小林总长特意交代,今年的雨比往年早,云层也厚,指不定会下大。”
阿阳撇撇嘴,不情不愿地蹲下身,把棱镜草往沟边的泥里插。
可他没按张士兵说的插深,只是浅浅地埋了个根须,心里想着:反正雨下不大,插深了回头还得费劲拔,多麻烦。
插完第一株,他看着草叶在雨雾里发着微弱的光,忽然觉得有意思——要是把草叶上的水珠抹掉,光会不会变亮?
他伸手去擦草叶上的水,指尖刚碰到,就觉得冰凉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流,溅在裤脚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阿阳,你干啥呢?快点插啊!”阿树已经插完三株了,回头看见他在玩草,忍不住催道。
“急什么,反正也没事。”阿阳笑着,索性脱掉鞋子,把脚伸进沟里。
雨水冰凉,漫过脚踝的瞬间,他舒服地叹了口气——天热的时候,这样踩水最凉快了。
他一边踩着水,一边慢悠悠地插棱镜草,有的插歪了,有的插浅了,还有两株干脆被他随手扔在沟边,忘了插。
张士兵忙着清理淤泥,没顾上看他们。
阿阳更放得开了,和阿树在沟里互相泼水,笑声盖过了雨声。
“你看你,裤腿全湿了!”阿树指着他的裤子笑,自己的裤脚也早就湿透,沾着泥点。
“湿了怕什么,回家换一条就是。”阿阳说着,弯腰捧起一捧水,朝阿树泼过去。
阿树躲闪着,也捧起水回泼过来,两人在沟里追着跑,脚下的淤泥被踩得“咕叽”响,插好的几株棱镜草被撞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飘在水面上,他们也没在意。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按要求该记录棱镜草的亮度了。
阿阳从沟里爬出来,随便看了一眼离得最近的那株,草叶还是淡淡的绿光,和刚才没两样。
“张叔,亮度没变,还是暗的!”他朝着张士兵喊了一声,根本没去看其他几株——反正都一样,没必要挨个看。
张士兵点点头,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继续盯着,别松懈。”
阿阳应着,却没再回到沟边,而是找了棵大柳树,躲在树下避雨。
他靠着树干坐下,把湿漉漉的鞋子放在一边,手里把玩着刚才从沟里捡的一块圆石头。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打在树叶上“沙沙”响,远处的向日葵田被雨雾笼罩着,朦朦胧胧的。
他看着这平静的景象,心里更觉得小林和张士兵是小题大做——这么温柔的雨,怎么可能引发山洪?怎么可能冲垮防线?
又过了半个时辰,阿树也跑过来躲雨,手里拿着片大荷叶当伞。
“阿阳,你说这雨什么时候停啊?我脚都冻麻了。”阿树搓着脚踝,脸上满是不耐烦。
“谁知道呢,说不定要下到晚上。”阿阳耸耸肩,“反正咱们也没事,就在这坐着等呗。”
他根本没想起要去看棱镜草的亮度,连张士兵刚才叮嘱的“每隔半个时辰看一次”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雨渐渐大了起来,从细密的雨丝变成了豆大的雨点,打在荷叶上“啪啪”响。
沟里的水流明显变急了,水位也悄悄涨了起来,已经没过了小腿肚。
那些被阿阳浅浅插上的棱镜草,有的被水流冲得彻底倒了下去,草叶浸在水里,发出的绿光比刚才亮了不少,只是没人注意。
张士兵终于清理完了沟里的淤泥,直起身来捶了捶腰,抬头一看,脸色瞬间变了。
“不好!水位涨了!”他大喊一声,赶紧朝沟边跑,“阿阳!阿树!快过来看看棱镜草!”
阿阳和阿树正聊得兴起,听见喊声才慢悠悠地站起来。
“张叔,慌什么,不就是水涨了点吗?”
阿阳漫不经心地走过去,顺着张士兵指的方向一看,才发现沟里的水已经快到膝盖了,而那几株没被冲倒的棱镜草,草叶正发出淡淡的蓝光——他记得小林说过,绿光代表安全,蓝光就说明水位已经超过警戒值了。
“这……这怎么会?”阿阳愣了一下,心里有点慌,但嘴上还是硬撑着,“可能就是雨下大了点,过会儿就好了。”
“过会儿?再等会儿水就溢出来了!”张士兵急得直跺脚,一边脱蓑衣扔进沟里挡水,一边朝远处喊,“快来人!西段排水沟水位涨了!”
他回头瞪了阿阳一眼,“跟你们说了多少遍,要盯紧棱镜草,你们是不是根本没看?”
阿阳低下头,不敢说话。
他看见自己刚才插的那几株棱镜草,有的飘在水面上,有的歪在泥里,心里忽然有点发沉——难道小林说的是真的?这雨,真的会引发危险?
可没等他多想,远处就传来了呼喊声,其他地段的士兵也跑了过来,大家手里拿着铁锹、麻袋,开始往沟边堆土,试图阻挡上涨的水流。
雨还在下,越来越大,天空阴沉得像要压下来,沟里的水流越来越急,棱镜草的蓝光也越来越亮,映得水面都泛着一层淡淡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