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仓库的换气扇吱呀作响,卷起的灰尘在光柱里跳着杂乱的舞。
小林捂着口鼻,在堆积如山的档案柜间穿行,皮鞋踩在水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十年庆典的筹备让防线总部人满为患,调取旧防御档案的事被一再拖延,他索性亲自来地下仓库找——毕竟,十年前磐石城与黑铁城的那场决战记录,对如今庆典的防御展示环节至关重要。
仓库深处弥漫着纸张腐朽的气息,混杂着潮湿的霉味。
这里是安和城的“记忆坟场”,从异能者登记册到异兽残骸分析报告,凡是过了存档年限的文件,都被堆在这里,等待着被时间彻底吞噬。
小林借着头顶昏黄的灯管,在货架上翻找标注“防御战记录”的纸箱,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柜面,留下一道道浅痕。
“奇怪,明明去年还在这里见过……”小林喃喃自语,眉头微蹙。
他记得三年前整理防线历史资料时,曾在这片区域找到过决战时期的影像资料,可如今对应的货架上,只剩下几箱标着“日常考勤”的废纸。
他蹲下身,试图从最底层的纸箱里翻找,膝盖撞到了货架的金属支架,发出“哐当”一声轻响。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纸张摩擦声。
小林猛地回头,仓库里空无一人,只有换气扇的转动声在回荡。
他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转身继续翻找,手指却无意间碰到了货架侧面的一个凸起——那是一个被灰尘掩盖的暗格,边缘还卡着一张泛黄的纸角。
“这是……”小林心中一动,伸手将暗格拉开。
里面没有预想中的档案,只有一叠用牛皮纸包裹的文件,外面缠着的麻绳已经褪色发脆。
他解开麻绳,牛皮纸散开,露出里面手写的笔记,最上面一页的标题让他瞳孔骤缩——《风系监测记录》,落款处是熟悉的名字:林野。
小林的呼吸顿了顿。
他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可这份“专项记录”,他从未在任何正式报告中见过。
他抽出笔记,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页。林野的字迹苍劲有力,却带着明显的潦草,看得出来记录时心情很急切。
第一页的日期是三年前,正是曙光城防线刚刚稳定的第二年:“今日午时,风系感知捕捉到深海一万二千米处异常低频震颤。排除地质活动,排除人类活动,疑似巨型生物肌肉收缩产生的振动。”
小林继续往下翻,记录越来越密集。“一周内三次监测到相同震颤,位置向西北方向移动约两百公里,距离曙光城海岸线不足一千公里。”
“今日感知到底地底八十公里处存在‘周期性波动’,类似心跳,频率与深海震颤存在微弱共鸣,怀疑两者存在关联。”
“申请调动水系异能者协同探测深海,土系异能者监测地底岩层,被总部驳回,理由:‘和平期资源优先用于重建,无实质证据的猜测无需投入精力’。”
每一页笔记都透着绝望与坚持。
林野不仅记录了震颤的频率、位置变化,还画了大量的波形图,用红笔标注出每次波动的峰值。
其中一页,他甚至用风元素在纸页上留下了淡淡的能量印记,小林指尖触碰时,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来自深海的冰冷与压抑,以及地底传来的沉重压迫感——那不是地质活动的僵硬,而是有生命的、带着呼吸感的蠕动。
笔记的中间夹着一份打印的正式报告,标题是《关于深海与地底巨型生物活动的预警及应对建议》。
报告中,林野详细分析了震颤的特性,推测出生物的大致体型(深海生物体长可能超过五百米,地底生物体型更甚),并提出了三条应对建议:
一、扩大风系监测范围,24小时不间断追踪;二、联合水、土两系异能者组建专项探测队,获取实物证据;三、提前加固海岸线与城市地下防线,储备应急能量。
可这份详尽的报告,在审批栏里只有一行冰冷的红色字迹:“无实物证据,属主观臆测。为避免引起民众恐慌,暂不处理。审批人:张启明。”
张启明——小林认得这个名字,是总部负责情报审核的长老,也是十年庆典筹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他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强调“和平期要给民众足够的安全感”,却对所有潜在的危机视而不见。
小林攥着报告的手指微微发白,纸页被捏出了褶皱。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每次在防御会议上提到“潜在威胁”,张启明都会岔开话题;为什么林野每次汇报工作时,眼神里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他们不是没有发现危机,而是选择了刻意忽视。
“呼——”小林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翻涌的情绪,却闻到了笔记最后几页淡淡的焦味。
他翻到最后一页,发现纸页边缘有被烧灼的痕迹,上面写着一行潦草的小字,墨迹已经有些模糊:“震颤频率突然加快,深海与地底的共鸣强度提升300%,它们在靠近……没人信,只能自己盯着。”
日期是三天前。
就在这时,仓库的换气扇突然停了,四周陷入一片死寂。
小林猛地抬头,隐约听到头顶传来一阵轻微的“咔嗒”声,像是岩层挤压的声音。他立刻走到仓库中央的承重柱旁,将耳朵贴在冰冷的水泥墙上——
那声音不是来自仓库,而是来自更深的地下,带着规律的节奏,与笔记里描述的“心跳”般波动完美重合。
小林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拿起那叠笔记和报告,紧紧抱在怀里,转身快步走向仓库出口。
皮鞋踩在地上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身后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盯着他,那是来自深海与地底的、带着毁灭气息的注视。
走出地下仓库,外面的阳光刺眼得让他眯起了眼睛。
街道上,工人们正在悬挂庆典的灯笼,红色的绸缎随风飘扬,孩子们追着气球奔跑,笑声清脆。
没人知道,在他们脚下几十公里处,在他们眼前的深海里,正有两个庞然大物在悄然靠近;没人知道,这份被遗忘在仓库角落的笔记,是他们最后的预警。
小林握紧了怀里的笔记,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这场即将到来的危机,远比十年前的异兽潮和黑铁城更可怕——而他,必须在庆典开始前,找到阻止灾难的方法。
他转身望向风系监测队的哨塔,塔尖的风标在阳光下缓慢转动。
林野还在那里坚守着,用自己的异能感知着那些无人相信的威胁。
“林队长,这次,我信你。”小林低声说,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他快步走向总部大楼,怀里的笔记仿佛有千斤重,承载着整个安和城的命运。
小林捂着口鼻,在堆积如山的档案柜间穿行,皮鞋踩在水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十年庆典的筹备让防线总部人满为患,调取旧防御档案的事被一再拖延,他索性亲自来地下仓库找——毕竟,十年前磐石城与黑铁城的那场决战记录,对如今庆典的防御展示环节至关重要。
仓库深处弥漫着纸张腐朽的气息,混杂着潮湿的霉味。
这里是安和城的“记忆坟场”,从异能者登记册到异兽残骸分析报告,凡是过了存档年限的文件,都被堆在这里,等待着被时间彻底吞噬。
小林借着头顶昏黄的灯管,在货架上翻找标注“防御战记录”的纸箱,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柜面,留下一道道浅痕。
“奇怪,明明去年还在这里见过……”小林喃喃自语,眉头微蹙。
他记得三年前整理防线历史资料时,曾在这片区域找到过决战时期的影像资料,可如今对应的货架上,只剩下几箱标着“日常考勤”的废纸。
他蹲下身,试图从最底层的纸箱里翻找,膝盖撞到了货架的金属支架,发出“哐当”一声轻响。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纸张摩擦声。
小林猛地回头,仓库里空无一人,只有换气扇的转动声在回荡。
他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转身继续翻找,手指却无意间碰到了货架侧面的一个凸起——那是一个被灰尘掩盖的暗格,边缘还卡着一张泛黄的纸角。
“这是……”小林心中一动,伸手将暗格拉开。
里面没有预想中的档案,只有一叠用牛皮纸包裹的文件,外面缠着的麻绳已经褪色发脆。
他解开麻绳,牛皮纸散开,露出里面手写的笔记,最上面一页的标题让他瞳孔骤缩——《风系监测记录》,落款处是熟悉的名字:林野。
小林的呼吸顿了顿。
他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可这份“专项记录”,他从未在任何正式报告中见过。
他抽出笔记,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页。林野的字迹苍劲有力,却带着明显的潦草,看得出来记录时心情很急切。
第一页的日期是三年前,正是曙光城防线刚刚稳定的第二年:“今日午时,风系感知捕捉到深海一万二千米处异常低频震颤。排除地质活动,排除人类活动,疑似巨型生物肌肉收缩产生的振动。”
小林继续往下翻,记录越来越密集。“一周内三次监测到相同震颤,位置向西北方向移动约两百公里,距离曙光城海岸线不足一千公里。”
“今日感知到底地底八十公里处存在‘周期性波动’,类似心跳,频率与深海震颤存在微弱共鸣,怀疑两者存在关联。”
“申请调动水系异能者协同探测深海,土系异能者监测地底岩层,被总部驳回,理由:‘和平期资源优先用于重建,无实质证据的猜测无需投入精力’。”
每一页笔记都透着绝望与坚持。
林野不仅记录了震颤的频率、位置变化,还画了大量的波形图,用红笔标注出每次波动的峰值。
其中一页,他甚至用风元素在纸页上留下了淡淡的能量印记,小林指尖触碰时,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来自深海的冰冷与压抑,以及地底传来的沉重压迫感——那不是地质活动的僵硬,而是有生命的、带着呼吸感的蠕动。
笔记的中间夹着一份打印的正式报告,标题是《关于深海与地底巨型生物活动的预警及应对建议》。
报告中,林野详细分析了震颤的特性,推测出生物的大致体型(深海生物体长可能超过五百米,地底生物体型更甚),并提出了三条应对建议:
一、扩大风系监测范围,24小时不间断追踪;二、联合水、土两系异能者组建专项探测队,获取实物证据;三、提前加固海岸线与城市地下防线,储备应急能量。
可这份详尽的报告,在审批栏里只有一行冰冷的红色字迹:“无实物证据,属主观臆测。为避免引起民众恐慌,暂不处理。审批人:张启明。”
张启明——小林认得这个名字,是总部负责情报审核的长老,也是十年庆典筹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他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强调“和平期要给民众足够的安全感”,却对所有潜在的危机视而不见。
小林攥着报告的手指微微发白,纸页被捏出了褶皱。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每次在防御会议上提到“潜在威胁”,张启明都会岔开话题;为什么林野每次汇报工作时,眼神里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他们不是没有发现危机,而是选择了刻意忽视。
“呼——”小林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翻涌的情绪,却闻到了笔记最后几页淡淡的焦味。
他翻到最后一页,发现纸页边缘有被烧灼的痕迹,上面写着一行潦草的小字,墨迹已经有些模糊:“震颤频率突然加快,深海与地底的共鸣强度提升300%,它们在靠近……没人信,只能自己盯着。”
日期是三天前。
就在这时,仓库的换气扇突然停了,四周陷入一片死寂。
小林猛地抬头,隐约听到头顶传来一阵轻微的“咔嗒”声,像是岩层挤压的声音。他立刻走到仓库中央的承重柱旁,将耳朵贴在冰冷的水泥墙上——
那声音不是来自仓库,而是来自更深的地下,带着规律的节奏,与笔记里描述的“心跳”般波动完美重合。
小林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拿起那叠笔记和报告,紧紧抱在怀里,转身快步走向仓库出口。
皮鞋踩在地上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身后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盯着他,那是来自深海与地底的、带着毁灭气息的注视。
走出地下仓库,外面的阳光刺眼得让他眯起了眼睛。
街道上,工人们正在悬挂庆典的灯笼,红色的绸缎随风飘扬,孩子们追着气球奔跑,笑声清脆。
没人知道,在他们脚下几十公里处,在他们眼前的深海里,正有两个庞然大物在悄然靠近;没人知道,这份被遗忘在仓库角落的笔记,是他们最后的预警。
小林握紧了怀里的笔记,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这场即将到来的危机,远比十年前的异兽潮和黑铁城更可怕——而他,必须在庆典开始前,找到阻止灾难的方法。
他转身望向风系监测队的哨塔,塔尖的风标在阳光下缓慢转动。
林野还在那里坚守着,用自己的异能感知着那些无人相信的威胁。
“林队长,这次,我信你。”小林低声说,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他快步走向总部大楼,怀里的笔记仿佛有千斤重,承载着整个安和城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