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的主角:嬴稷的思考-《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

  最终,嬴稷的目光变得幽深而坚定。他回到案前,取过一枚空白诏简。

  “传寡人令:着宗正府、博士宫,并黑冰台协助,遍查秦国....

  举荐通晓律法、明辨时势、心志坚毅、可为帝师者。

  不论出身,唯才是举。限十日内,将备选名录及详陈呈报于寡人。”

  他要亲自筛选。

  他要找到一个既能打磨嬴政这块璞玉。

  又能确保这块玉最终雕琢成符合秦国、符合他嬴稷期望的形态的匠人。

  放下诏简,嬴稷望向宫门外遥远的天际。

  政儿,你的路,注定孤独而坎坷。

  嬴稷拿起黑冰台呈上的、关于三个孩子廊下互动及用膳的密报。

  尤其是嬴政那超出年龄的沉静与对明昭看似平淡实则有效的安抚,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光。

  蔡仪倒下,新师未定,但这段时间绝不能浪费。

  璞玉需磨,真龙需历风雨,更不能被后宫妇人之仁或兄弟间过于温馨的羁绊所软化。

  一个清晰的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他召来近侍,口述王令,声音沉稳而决断:

  “传寡人旨意:”

  “其一,自明日起,公子政每日辰时,至章台宫偏殿。寡人处理政务、接见臣工时,许其在一旁静观,无需言语,只需看着。”

  “其二,公子政、公子琅,及楚女明昭,即日起,入‘公子学宫’,与其他宗室子弟一同受教,习文字,知礼仪,明典章。”

  “其三,着宗正府妥善安排,令他们多与同龄宗室子弟接触,毋令孤立。”

  近侍躬身记录,心中凛然。

  王上这是要将年仅四岁多的政公子带在身边接触核心政事!

  同时又将他们放入宗室子弟的群体中,这既是栽培,也是……将其置于更复杂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和磨砺。

  嬴稷目光深远。

  将嬴政带在身边,是为了让他最直观地感受权力如何运作,律法如何制定与执行,臣子如何博弈,战争如何决策。

  这比任何书本教导都更真实,更残酷,也更能滋养他那“熔炼律法”的野心。

  让他亲眼看看,他所追求的“秩序”,在现实中是如何建立和维持的。

  而入公子学宫,与宗室子弟一同学习,则是必要的社会化过程。

  嬴政需要了解他未来可能统御的宗室群体,学会在人群中周旋,建立属于自己的初步人际关系,或敌对关系。

  明昭的存在,或许能成为他与他人交往中的一种特殊变量。

  而嬴琅……将他置于同龄人中,正好可以观察他那扭曲的天性会如何与外界碰撞,那份对嬴政的执念在群体中又会如何表现。

  在新老师就位之前,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在实践中学习,在人群中磨砺。

  “至于新的老师……”

  嬴稷对侍立一旁的黑冰台玄一补充道。

  “筛选照旧,务必谨慎。在新师确定,并得到寡人认可之前,政儿在章台宫所见所闻,在学宫所学所感,便是他最主要的功课。”

  “诺!”

  好的,我们来通过具体对话场景,详细描绘咸阳各方对嬴政新安排的反应:

  太子府,华阳夫人殿内熏香袅袅,华阳夫人斜倚在软榻上,芈宸躬身立于下首。

  芈宸忧心忡忡道:“姑母,王上此举,着实令人费解!将三岁的政公子带在身边听政,这……这置异人公子于何地?莫非王上真有越代传位之心?”

  华阳夫人缓缓拨动香炉里的灰烬,眼神莫测:

  “急什么?王上心思,岂是你能妄加揣度的?”

  她抬起眼,目光锐利。

  “政儿毕竟是异人的儿子,血脉做不得假。王上亲自教导,若能成器,于秦国是福。至于异人……”

  她顿了顿:“他自有他的造化。”

  辛姝低声插言:“夫人,只怕政公子在章台宫日久,与王上感情日深,将来……眼里便只有王上,而没有父母了。

  更何况,那明昭女公子也与政公子一同入学宫,此女与政公子关系匪浅,又身负楚血,却未必心向楚国啊。”

  华阳夫人冷哼一声:“所以更要稳住。

  而且他是芈诗的孩子,身上流着楚血。”

  “不过我们还是要做好另一手准备,传话下去,对政公子,面上需更加恭敬周到,不可授人以柄。至于学宫那边……”

  她看向芈宸:“让我们的人,多关照一下琅公子和明昭女公子。尤其是琅儿,他也是异人的骨血,莫要让人忽视了。”

  芈宸即刻会意:“是,侄儿明白。定会让琅公子在学宫不受委屈。”

  芈宸明白不就是要凸显嬴琅的存在,制衡嬴政独大的印象嘛,这事简单得很。

  嬴姓宗室这边的渭阳君嬴傒府邸中,书房内,茶汤微沸,气氛严肃。

  嬴缄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眉头紧锁:“四岁孩童,立于庙堂之侧,听议国政?傒公子,老夫总觉得……于礼不合,未免太过惊世骇俗。”

  嬴贲年轻,约莫二十来岁,不到三十,手上捏着松子,嘴角含笑:

  “老宗正,此言差矣!我听闻政公子天赋异禀,非常人可比。王上雄才大略,如此安排,必有深意!让我嬴姓天才自幼熟知国政,岂非强于被那些……”

  他压低声音:“被楚女养于深宫,学些靡靡之音?”

  渭阳君嬴傒抬手制止了嬴贲,沉稳开口:“缄叔的顾虑,不无道理。但贲儿的话,也点到了关键。”

  他目光扫过二人:“王上此举,一在栽培政儿,其二,恐怕也是做给章台宫外的人看的。”

  他意指华阳夫人一系:“让政儿入公子学宫,与我等同姓子弟一同进学,便是要让他明白,谁才是根基,谁才是血脉相连的依靠!”

  嬴缄若有所思:“如此说来……倒也是制衡楚系的一步妙棋。只是,政公子年幼,骤然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恐有危险。”

  嬴傒点头:“嗯。缄叔,烦请您以宗正府之名,对学宫多加巡视。贲儿,你家的那个小子,不是也在学宫吗?”

  “让他机灵点,多与政公子亲近,但也需暗中留意,莫让不相干的人,尤其是某些外姓之人,轻易接近或……误导了政公子。”

  嬴贲拱手:“伯父放心,小侄知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