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换个嫂子行不行?(5)-《快穿,我的百样人生》

  原本孟老爷子的意思是把老四一家分出去就行,让老四出去奔前程,老大、老二、老三仍旧跟以前一样。

  反正老四结婚后也是住在城里,分不分的都不在一处,无所谓。

  可他没想到的是,就这样一个决定差点让孟家几个兄弟反目。

  因为另外三个儿子都不同意。

  凭啥啊?

  这刚结婚就要单独分出去,在哥嫂们看来就是老四心独,好处全让他占了,对家里半点回报都没有,就想着自己潇洒。

  老四最小,跟老大差了十几岁。

  作为家里的老儿子,爹娘本来就偏心他,书读的最多、活干的最少,家里有什么好的都得先紧着他这个读书人。

  这也就算了,可凭什么他一结婚就可以分出去单过?家里还要出钱给他在城里租房子!

  要知道他们几个大的娃都生一堆了还挤在一块儿住着呢!

  一些以前不曾暴露出的矛盾在这一刻统统显露出来。

  其中闹的最凶的是老孟家公认的最老实的老大两口子,这是孟家老两口万万没想到的。

  本地的规矩就是分家后老人跟着长子过,因此长子应该分到最多。

  别说什么穷人家没啥好分的,不值当闹。

  这年头,破家值万贯,一块碎布头都是好东西,更遑论房屋家畜。

  老大两口子想的要比几个弟弟家更多。

  要是只把老四分出去这家能不能分的公平不说,往后老人再给老四补贴给的是谁的?还不是他们这几个没分家,拼命干活交到公中的。

  尤其是他们大房一家肯定最吃亏,因为他家壮劳力最多。

  眼看着儿子儿媳们怨气越来越重,为了不让几个儿子真的离心,孟家老两口只能分家。

  正经的分,老两口带着自己那一份跟着老大一家过,分出去的三个儿子按时给养老钱和口粮。

  分的还算公平,也幸亏老两口没坚持原来的想法,及时做出了正确的安排,因此孟国庆兄弟四个的感情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老四两口子也没意见,主要老四的新媳妇是个通透人。

  老四的媳妇是家里的独女,父母和她自己都有工作。

  要不是招赘的名头不好听,也难招到合心意的,她也不会跑乡下来找个男人,分家对她而言只是个好听的名头罢了,她根本不在乎孟家分家的那仨瓜俩枣。

  只是她也没想到分家有那么多讲究,差点让自家男人和兄弟们离了心,好在结果是好的,说实话,她虽然不在乡下住,但男人这边的亲人关系她还是要的。

  原因很简单,她家人丁单薄,这些年来没少受欺负。

  自家男人兄弟子侄多、关系和睦,对她来说是好事。

  而且她是个会做人的,逢年过节不管回不回乡下都不会少了各家的礼物。

  老四结婚后就住在了老丈人家,很少回来,但家里有什么事,他还是会搭把手,并不是万事不管。

  分家后,不在一个屋檐下挤着了,妯娌们各顾各的小家,矛盾也变少了,相处的还算融洽。

  不知道是不是分家之后就当家做主,让大伯娘有点飘了,日子一长,她竟然多了个充长辈的毛病,俨然一副大家长的姿态对几个兄弟妯娌的家事指手画脚。

  当然,也可能是孩子多给了她底气。

  大伯娘生了六儿四女十个孩子,全养活了,得了个光荣母亲的称号,这在帽山大队可是头一份。

  子孙兴旺这点在农村是非常重要的。

  家里人口少,干仗都干不赢,容易挨欺负,这在农村是常态。

  跟张翠莲这个只生了一儿一女的妯娌比起来,大伯娘那腰板子不是一般的硬。

  因为这个,她就有点瞧不上只生了两个孩子,还把个病秧子闺女当宝的张翠莲。

  平常见着张翠莲也没少说教,关键她还重男轻女,她自己重男轻女就算了,还特别看不惯在她看来是得了‘娇气病’的原主。

  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