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换个嫂子行不行?(23)-《快穿,我的百样人生》

  孟锦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耐心,原计划四年拿到高中毕业证,可她实在是不想继续在学校混日子了,就把这时间又缩短了一年。

  不知道是小世界不同还是地区不同的原因,这里的高中比她在第一个世界的还不如。

  第一个世界不管怎么折腾,好歹上学期间保证每天都有课,哪怕只有两节正经课,那也是上了的。

  可她现在就读的县高中,呵呵,她的班主任只有小学文化,一周六天上学时间顶多只上三天,剩余时间全都在搞‘运动’。

  整天上蹿下跳的,那就不是个正经老师,他带的不是学生,而是在洗脑培养没脑子的小将,一天天的不是开大会就是搞批判,把那些处在中二时期的娃都给洗成了是非不分、自以为是、冲动激进的傻子。

  据说他能当上高中老师就是因为积极表现、勇于揭发,举报了好几个臭老九换来的。

  啥玩意?

  孟锦实在是烦透了,只能提前毕业。

  洗脑这种行为触及了孟锦不愿回想的往事,在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孟锦卸了那人两个胳膊两条腿,拆卸的卸,接不回去那种。

  没了胳膊腿儿,看他还怎么蹦跶。

  世道乱,教育系统更是乱的不行,要追根究底跟他走法律途径慢慢掰扯那不现实。

  孟锦嫌麻烦。

  结果拿毕业证的时候她又涨见识了,这个时代高中毕业证居然是可以买的,明码标价,300一个。

  真是小刀剌屁股,开了眼了。

  只不过买的人很少就是了,因着知青下乡的原因,如今大多数老百姓都觉得读书无用,既然无用干啥还花那冤枉钱?

  舍得花钱买的必定是有家底子且急需一个毕业证的,比如提干?

  孟锦寻思,她要不要给她哥弄一个。

  有文凭的兵跟没文凭的兵那可是天差地别。

  不过后来她放弃了,她哥那么大个好小伙,可别因着这事落下什么污点。

  与其买一个,不如让她哥自个儿考一个,部队是允许军人自学考证的,要是表现好还给送去进修呢。

  不过进修的前提是你得自己有文化基础,咋滴都不可能送文盲去。

  所以,孟锦给她哥量身制定了学习计划以及源源不断的手写版学习资料......

  她哥初中没毕业......那就从初中开始学吧。

  从不定期收到家里的平安信到一月一个学习包裹,孟山河那张晒的漆黑还阳光帅气的脸戴上了痛苦面具。

  苦哇~!他妹每个月都给他出题,题题不重样,还要求他必须及时完成寄回去给她检查。

  关键战友们还跟着起哄,一个个被他妹寄来的‘糖衣炮弹’给收服了,帮着他妹监督他完成作业。

  天理何在呀!

  妹妹的心意他还不能辜负,咋整?

  他现在就想多接任务,还是那种长期外出的任务。

  危险?不怕。

  当兵的哪能怕苦怕累怕危险?

  伤痕堆叠、军功累积,参军七年的孟山河当上了副营长,初中毕业证也拿到了。

  至于高中毕业证......他没孟锦那么变态,还得继续学习。

  除了正常训练和出任务,孟山河的空余时间几乎全部被学习占据,天天学习都学魔怔了,一整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练习题,却没想到阴差阳错的躲开了几朵烂桃花。

  不过这都是小插曲,都没挨上边儿,不值一提。

  这三年孟山河就回来过一次,依旧是每个月都把大部分津贴寄回家,但孟国庆夫妻再也没动过儿子寄回来的钱。

  闺女的病好了,不用看病吃药就不需要额外的开支,他们把孟山河寄回来的钱全都攒了起来,留着给孟山河娶媳妇用。

  不仅是把他寄回来的钱攒起来,孟国庆夫妻仍旧跟以前一样省吃俭用过日子,一方面是为了供闺女读书,另一方面,也是想给儿子攒点。

  当年孟山河之所以去当兵,初衷就是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话一点都不假,家里本就不宽裕,还要紧着生病的妹妹,孟山河感觉他多吃一口,妹妹就可能会断药。

  妹妹的病就像一个无底洞,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们拼尽全力给妹妹治病的行为,不知道有多少人劝他爹娘放弃。

  可他就只有这么一个亲妹妹啊!怎么舍得放弃她?

  他想挣钱,想挣到给妹妹治病的钱,要是能挣到很多钱他就带妹妹去省城看病。

  可他也只是个乡下孩子,即便他不上学了回家挣工分,也改变不了家里的情况。

  于是他去当兵了。

  那时候他根本就没满十六岁,正在上初中,还没毕业就遇到招兵,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就谎报了年龄,多说了半岁。

  他能年纪轻轻就当上连长也是因为他足够拼命。

  不管他拼命的理由是什么,他拼命挣回来的钱却是全都给了家里。

  孟国庆夫妻对他有愧疚、有亏欠,如今闺女病好了,他们就想给儿子一些补偿,孟锦也支持他们的做法。

  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