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年代陈世美(13)-《快穿,我的百样人生》

  要说她对朱耕有多少感情?

  其实并没有。

  自始至终她想的都是留在离道观最近的朱家屯,等着亲人回家。

  她不想离开朱家屯、不想离开道观,所以她把自己困死在了那里。

  在接收原主身体的时候孟锦就接收了她的记忆,原主其实是有功夫在身上的。

  想也知道,道观既然在乱世里养了这个孩子,又怎么会不教给她防身的本事?

  之所以没有让她正式拜师,想来也是师伯他们早就有了下山的打算。

  只是这个打算里,不包括原主,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下山、还能不能回来。

  原主有功夫,即便只是学了个皮毛,对付朱家老两口也够了。

  可原主却从未对朱家人动过手,因为她怕被朱家屯赶出去。

  赶出朱家无所谓,但她不想离开朱家屯。

  没嫁给朱耕前,她是朱家屯暂居的客人,朱家屯不会对一个有一群道士做靠山的客人如何。

  嫁给朱耕以后,她就变成了归朱家管的人,还是个靠山很可能已经没了的孤女。

  这个管,包含了一切,连同她的命。

  或许有人会说她可以不嫁给朱耕,既然小的时候一个人都能好好生活,为什么长大了就不行了?

  不行。

  乱世里,一个孤儿不值得人惦记。

  但一个独居的女人却会有很多人惦记。

  这种惦记,大多都是恶意。

  这就是原主嫁人的原因,她从十二三岁起就开始被人骚扰,年纪越大这种情况越频繁。

  以她的功夫对付三两个毛贼可以,但人数多了,她也无能为力。

  而且时间长了总会有风声传出去,至于传的是什么,那肯定不是好话。

  众口铄金,她若想继续留在朱家屯就只能嫁人。

  要求就一个,嫁在朱家屯,可以是朱耕,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人。

  回道观独居?根本不现实。

  荒郊野外的深山,一个小姑娘独自居住,且不说安不安全,远离人群、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

  *

  草坝子村其实是个荒村,早些年被鬼子屠了村没有人了。

  现有的村民都是后来逃难、逃荒到这里落户的。

  至今总共四十户,二百多人。

  村里并不排斥孟锦母子落户,相反,还挺欢迎新人的。

  草坝子村的村长姓刘,是个腿脚有些跛的退伍老兵。

  “你确定要选这个房子?位置也太偏了些。”

  刘村长带着孟锦挑房子,村里现在还有好几间空房子。

  孟锦挑好了,可刘村长明显不太赞同孟锦挑的这地。

  草坝子村的房子大多都是青石做基黄泥砌墙。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草坝子村这边的山林太过茂密,以至于让走哪都不忘放把火的鬼子怕把自个儿烧死,没敢在这里烧村,村里大部分房子得以保存。

  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破败,但主体结构还在,修修补补勉强就能住。

  刘村长落户这里之后,农闲就组织人修房子。

  不管是先来的还是后到的,村民们齐心协力,把能修修补补的房子都给修了,新的居住集聚地也慢慢形成。

  原来的村民居住聚集地也是被打砸最严重的地方、死人最多的地方。

  大家都不敢去那边住,便把那片舍弃了。

  一些很偏僻的地方也被舍弃了。

  孟锦挑的是聚集地最外围两间孤零零的土墙房,离最近的邻居都还隔着至少五十米的距离。

  “偏吗?我觉得这里蛮好的,清静。”

  前有竹林后有山,翠绿环绕,生机盎然。

  孟锦感觉自己的木系异能在蠢蠢欲动,她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