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上的薄冰还未消融,云千雪已披着厚绒披风立在虚拟屏前。月白披风下的孕肚沉甸甸的,她指尖轻触光屏,系统3.0的声线带着一丝凝重,却仍沉稳:【签到奖励:“应急物资储备包(含干粮、药品、御寒衣物)”、“芥子空间房屋扩建图纸”、“防御工事基础材料”,任务:今日完成隔壁芥子空间房屋搭建(作为临时避难所),配合官府清点可援助物资,确保七铺及员工安全,奖励“系统防护罩升级权限” “排名积分800点”,当前排名12位】。
“避难所?”她心头一紧,指尖下意识攥住披风系带。萧翎从身后扶住她的腰,藏青色锦袍带着晨露的寒气,他低头看了眼光屏,眉头微蹙:“官府的公告该到了。”
话音刚落,云千羽举着张黄纸公告冲进商铺,湖蓝色短打的肩头沾着霜花,声音带着急:“姐姐!萧翎哥!官府说周边遭了雪灾,好多人流离失所,正往咱们这边来呢!”
阿萤跟在后面,水绿色棉裙外罩着厚袄,手里捧着日历表,指尖点在“大寒”二字上:“按历书,大寒宜囤粮、固宅,咱们早有准备,只是……流民怕是不好安置。”
团团从虚拟屏后跳出来,爪子扒着云千雪的披风,黑豆眼格外亮:“宿主别担心!系统检测到咱们这是‘特殊庇护区’,就像末世里的安全屋!只要不出七铺范围,员工和客人都受保护!”
官府的马蹄声踏碎巷口的宁静时,萧翎已让伙计们加固了巷门。为首的捕头翻身下马,手里捧着文书,对着迎出来的萧翎拱手:“萧掌柜,想必公告您已看过。周边三县遭了雪灾,流民涌入,县衙想借贵地隔壁的空地,建个临时避难所,工钱和物资县衙出,还请相助。”
萧翎看了眼文书,藏青色的身影立在寒风里,语气沉稳:“避难所可以建,但有三事:一,不得动七铺一砖一瓦;二,流民需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入内骚扰客人;三,若有闹事者,七铺有权驱离。”
捕头连忙应下:“萧掌柜放心,县衙已派了衙役维持秩序,绝不给您添麻烦。”
云千雪站在廊下听着,指尖抚过小腹——刚才团团说的“末世庇护所”虽难懂,却让她莫名安心。阿萤捧着刚清点好的物资清单过来:“萧掌柜,能援助的干粮、药品都列好了,够两百人用三天。”
隔壁的空地上,衙役们已开始搭建棚屋。萧翎则带着001、石夯进了芥子空间,按图纸扩建房屋。空间里的土地忽然自行隆起,青砖白瓦凭空堆砌,很快就立起五间带暖炉的瓦房,和七铺的风格浑然一体。
“这空间真神了,”石夯摸着墙壁,藏青短打的袖口沾着灰,“比咱们盖房快十倍!”萧翎点头,往暖炉里添了炭:“这里作为备用避难所,若外面棚屋不够,就让老弱妇孺进来。”
七铺的防御也在加紧布置——巷门加了铁锁,棚子边缘拉起了警示线,小竹和青禾往暖垫旁摆上了木棍(防身用),却被云千雪拦住:“换成长柄扫帚,别吓到人。”
她靠在商铺的绒被榻上,看着萧翎指挥伙计们忙活,忽然轻声问:“流民……会很可怜吧?”萧翎走过来,蹲在她面前,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脸上暖着:“会给他们吃的,也会保护他们,但咱们首先要护住自己和孩子。”
他低头,在她手背上轻轻吻了下,动作里带着郑重:“别怕,有我在。”
日头升到头顶时,第一批流民涌到了巷口。多是面黄肌瘦的老人和孩子,裹着破烂的棉袄,在恒温棚外瑟缩着,却没人敢越线。
捕头指挥着衙役分发七铺援助的干粮,萧翎站在棚子下看着,对火苗说:“烤些热乎的年糕,分下去。”火苗立刻应了,石夯往炉里添了炭,腊味烤年糕的香气很快漫过巷口,引得孩子们直咽口水。
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接过年糕,对着萧翎连连磕头:“多谢掌柜的!您是活菩萨!”云千雪看着这一幕,心里发酸,让阿澈端了几碗姜撞奶过去:“给孩子们暖暖身子。”
自助餐馆的青禾和小竹也搬了几箱馒头出来,青禾对着流民说:“棚子里暖和,老弱病残可以进来歇歇,别乱碰东西就好。”
午后的雪又下了起来,流民越来越多,外面的棚屋很快满了。捕头急得直搓手,萧翎看了眼天色,对他说:“带老弱妇孺去隔壁芥子空间的瓦房,钥匙给你。”
捕头又惊又喜:“萧掌柜竟有如此宝地?多谢!多谢!”他带着二十多个老人和孩子进了空间,回来时连连称奇:“里面竟比外面还暖和!还有热乎的炭火!”
团团举着光屏跑过来,黑豆眼闪着红光:“检测到大量外来人口,系统防护罩自动激活!七铺范围外已形成无形屏障,坏人进不来!”云千雪摸了摸它的头:“你之前说的‘末世保护’,就是这个?”
“对!”团团得意地挺了挺肚子,“只要在七铺和隔壁空间里,就绝对安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萧翎从后面搂住她,下巴搁在她发顶,看着外面冒雪搭建棚屋的衙役,低声说:“等这阵过了,咱们把空间里的瓦房再扩几间,以后再有灾年,也能多护些人。”云千雪点头,往他怀里靠了靠——原来安稳,不只是独善其身,还能护着旁人。
恒温棚里渐渐有了生气。流民们喝着免费热水,吃着热乎的烤串,孩子们围着脚炉玩石子,虽然衣衫褴褛,眼里却有了光。
有个会木工的流民见纸人师傅留下的鞋店工具,主动对锦绣说:“姑娘,我帮你刨鞋楦吧?不要工钱,给口饭吃就行。”锦绣眼睛一亮:“太好了!我正愁没人帮忙!”
烧烤店的炉边,石夯教几个年轻流民串烤串,火苗站在旁边笑着指点:“这腊肠要切斜口,才容易入味。”
奶茶店的吧台前,晚樱让两个妇人帮忙剥桂圆,阿澈给她们递姜撞奶:“婶子们辛苦了,喝点热的。”
云千羽举着熊猫玩偶在棚子里逗孩子,湖蓝色的身影像道阳光,孩子们的笑声把雪都融了几分。
夕阳穿透云层时,雪终于停了。捕头带着县衙的谢礼来了——十匹棉布、五十斤腊肉,还有块“济世安民”的牌匾。
“萧掌柜,大恩不言谢,”捕头对着萧翎深深一揖,“这些流民就拜托您多照看几日,县衙会尽快安排他们去安置点。”萧翎收下谢礼,指着棉布说:“把这些给锦绣,让她给孩子们做几件棉衣。”
云千雪靠在萧翎怀里,看着棚子里渐次亮起的灯笼,暖光映着流民们的笑脸,忽然觉得这大寒天,也没那么冷了。
夜幕漫过棚顶时,七铺的灯次第亮起,隔壁空间的瓦房也透出暖黄的光,像两串守护的星。
石夯和火苗在烧烤店盘点,火苗数着今天的烤串销量,忽然笑:“石夯哥,刚才那个流民大哥说,等安定了,想在咱们店当伙计呢。”石夯点头,往她手里塞了个热乎的烤红薯:“他手艺不错,萧掌柜应该会收。”
晚樱和阿澈在奶茶店收拾,阿澈擦着吧台上的奶渍笑:“晚樱姐,今天帮忙剥桂圆的婶子说,要给你做双布鞋,说你人好。”晚樱敲了敲他的脑袋,眼底却漾着笑意:“替我谢谢她。”
松伯和莲心在火锅店封缸,松伯看着莲心给流民孩子喂汤的身影,忽然说:“丫头心善,以后能有大福气。”莲心的脸颊微红,低头搅着汤底:“松伯教得好。”
青禾和小竹在自助餐馆叠棉被,小竹忽然说:“青禾姐,明天立春,按日历该吃春饼,我带点面粉来?”青禾笑着点头:“好啊,让流民们也尝尝春饼的味道。”
001在酒肆关门前,给守夜的衙役送了两壶暖酒。他看着窗外渐安的流民,心里踏实——七铺不仅是生意,更是能遮风挡雨的家。
居住空间的暖炉烧得正旺,云千雪靠在萧翎怀里,听着隔壁空间传来的安稳呼吸声。他正给她读《流民安置策》(县衙送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像冬夜里的棉被。
“书上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翻过一页,指尖划过插图上的农田,“等他们安定了,问问有没有会手艺的,能在七铺做事最好。”云千雪点头,往他怀里缩了缩:“锦绣说那个木工师傅做的鞋楦特别好。”
他低笑,俯身吻了吻她的唇角,动作轻得像雪落。“我们的宝宝以后也会是个心善的人,”他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期许,“像你一样。”
帐外的棚子还亮着暖光,流民们的呼吸声与七铺的寂静交织,像首安稳的夜曲。两人的呼吸渐渐平稳,像两株扎根在暖土里的树,把彼此的温度,都化作了庇护的荫。
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日历表会翻过大寒,迎来立春,巷口的积雪会开始消融,而七铺的暖,会像那恒温棚里的风,在往后按日历走过的日子里,护着方寸安隅,等着春回大地,等着所有流离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暖窝。
流民在七铺的庇护下安稳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县衙的安置点建好后,他们陆续离开了,却有不少人留了下来——木工师傅成了鞋店的帮工,会针线的妇人跟着锦绣学做鞋,年轻力壮的跟着石夯学烤串,给七铺注入了新的活力。
官府的“济世安民”牌匾挂在了商铺门口,过往的行人见了,都知道这是家心善的铺子,生意愈发红火。系统排名冲到了第8位,解锁了“流民技能培训”权限,萧翎便在隔壁空间开了间学堂,教流民们认字、学手艺。
云千雪的孕肚越来越沉,却总爱坐在棚子里看伙计们忙活,看孩子们在巷口嬉闹。萧翎便在棚子下给她设了个软榻,上面铺着最厚的绒被,脚边摆着最暖的脚炉,一有空就过来陪她说话,给她剥栗子。
按日历走过的每一天,都像被阳光晒过的棉被,温暖而踏实。七铺不再只是赚钱的铺子,更成了古巷里的一方小小天地,护着烟火,也护着人心,把寻常日子,过成了最动人的模样。
“避难所?”她心头一紧,指尖下意识攥住披风系带。萧翎从身后扶住她的腰,藏青色锦袍带着晨露的寒气,他低头看了眼光屏,眉头微蹙:“官府的公告该到了。”
话音刚落,云千羽举着张黄纸公告冲进商铺,湖蓝色短打的肩头沾着霜花,声音带着急:“姐姐!萧翎哥!官府说周边遭了雪灾,好多人流离失所,正往咱们这边来呢!”
阿萤跟在后面,水绿色棉裙外罩着厚袄,手里捧着日历表,指尖点在“大寒”二字上:“按历书,大寒宜囤粮、固宅,咱们早有准备,只是……流民怕是不好安置。”
团团从虚拟屏后跳出来,爪子扒着云千雪的披风,黑豆眼格外亮:“宿主别担心!系统检测到咱们这是‘特殊庇护区’,就像末世里的安全屋!只要不出七铺范围,员工和客人都受保护!”
官府的马蹄声踏碎巷口的宁静时,萧翎已让伙计们加固了巷门。为首的捕头翻身下马,手里捧着文书,对着迎出来的萧翎拱手:“萧掌柜,想必公告您已看过。周边三县遭了雪灾,流民涌入,县衙想借贵地隔壁的空地,建个临时避难所,工钱和物资县衙出,还请相助。”
萧翎看了眼文书,藏青色的身影立在寒风里,语气沉稳:“避难所可以建,但有三事:一,不得动七铺一砖一瓦;二,流民需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入内骚扰客人;三,若有闹事者,七铺有权驱离。”
捕头连忙应下:“萧掌柜放心,县衙已派了衙役维持秩序,绝不给您添麻烦。”
云千雪站在廊下听着,指尖抚过小腹——刚才团团说的“末世庇护所”虽难懂,却让她莫名安心。阿萤捧着刚清点好的物资清单过来:“萧掌柜,能援助的干粮、药品都列好了,够两百人用三天。”
隔壁的空地上,衙役们已开始搭建棚屋。萧翎则带着001、石夯进了芥子空间,按图纸扩建房屋。空间里的土地忽然自行隆起,青砖白瓦凭空堆砌,很快就立起五间带暖炉的瓦房,和七铺的风格浑然一体。
“这空间真神了,”石夯摸着墙壁,藏青短打的袖口沾着灰,“比咱们盖房快十倍!”萧翎点头,往暖炉里添了炭:“这里作为备用避难所,若外面棚屋不够,就让老弱妇孺进来。”
七铺的防御也在加紧布置——巷门加了铁锁,棚子边缘拉起了警示线,小竹和青禾往暖垫旁摆上了木棍(防身用),却被云千雪拦住:“换成长柄扫帚,别吓到人。”
她靠在商铺的绒被榻上,看着萧翎指挥伙计们忙活,忽然轻声问:“流民……会很可怜吧?”萧翎走过来,蹲在她面前,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脸上暖着:“会给他们吃的,也会保护他们,但咱们首先要护住自己和孩子。”
他低头,在她手背上轻轻吻了下,动作里带着郑重:“别怕,有我在。”
日头升到头顶时,第一批流民涌到了巷口。多是面黄肌瘦的老人和孩子,裹着破烂的棉袄,在恒温棚外瑟缩着,却没人敢越线。
捕头指挥着衙役分发七铺援助的干粮,萧翎站在棚子下看着,对火苗说:“烤些热乎的年糕,分下去。”火苗立刻应了,石夯往炉里添了炭,腊味烤年糕的香气很快漫过巷口,引得孩子们直咽口水。
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接过年糕,对着萧翎连连磕头:“多谢掌柜的!您是活菩萨!”云千雪看着这一幕,心里发酸,让阿澈端了几碗姜撞奶过去:“给孩子们暖暖身子。”
自助餐馆的青禾和小竹也搬了几箱馒头出来,青禾对着流民说:“棚子里暖和,老弱病残可以进来歇歇,别乱碰东西就好。”
午后的雪又下了起来,流民越来越多,外面的棚屋很快满了。捕头急得直搓手,萧翎看了眼天色,对他说:“带老弱妇孺去隔壁芥子空间的瓦房,钥匙给你。”
捕头又惊又喜:“萧掌柜竟有如此宝地?多谢!多谢!”他带着二十多个老人和孩子进了空间,回来时连连称奇:“里面竟比外面还暖和!还有热乎的炭火!”
团团举着光屏跑过来,黑豆眼闪着红光:“检测到大量外来人口,系统防护罩自动激活!七铺范围外已形成无形屏障,坏人进不来!”云千雪摸了摸它的头:“你之前说的‘末世保护’,就是这个?”
“对!”团团得意地挺了挺肚子,“只要在七铺和隔壁空间里,就绝对安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萧翎从后面搂住她,下巴搁在她发顶,看着外面冒雪搭建棚屋的衙役,低声说:“等这阵过了,咱们把空间里的瓦房再扩几间,以后再有灾年,也能多护些人。”云千雪点头,往他怀里靠了靠——原来安稳,不只是独善其身,还能护着旁人。
恒温棚里渐渐有了生气。流民们喝着免费热水,吃着热乎的烤串,孩子们围着脚炉玩石子,虽然衣衫褴褛,眼里却有了光。
有个会木工的流民见纸人师傅留下的鞋店工具,主动对锦绣说:“姑娘,我帮你刨鞋楦吧?不要工钱,给口饭吃就行。”锦绣眼睛一亮:“太好了!我正愁没人帮忙!”
烧烤店的炉边,石夯教几个年轻流民串烤串,火苗站在旁边笑着指点:“这腊肠要切斜口,才容易入味。”
奶茶店的吧台前,晚樱让两个妇人帮忙剥桂圆,阿澈给她们递姜撞奶:“婶子们辛苦了,喝点热的。”
云千羽举着熊猫玩偶在棚子里逗孩子,湖蓝色的身影像道阳光,孩子们的笑声把雪都融了几分。
夕阳穿透云层时,雪终于停了。捕头带着县衙的谢礼来了——十匹棉布、五十斤腊肉,还有块“济世安民”的牌匾。
“萧掌柜,大恩不言谢,”捕头对着萧翎深深一揖,“这些流民就拜托您多照看几日,县衙会尽快安排他们去安置点。”萧翎收下谢礼,指着棉布说:“把这些给锦绣,让她给孩子们做几件棉衣。”
云千雪靠在萧翎怀里,看着棚子里渐次亮起的灯笼,暖光映着流民们的笑脸,忽然觉得这大寒天,也没那么冷了。
夜幕漫过棚顶时,七铺的灯次第亮起,隔壁空间的瓦房也透出暖黄的光,像两串守护的星。
石夯和火苗在烧烤店盘点,火苗数着今天的烤串销量,忽然笑:“石夯哥,刚才那个流民大哥说,等安定了,想在咱们店当伙计呢。”石夯点头,往她手里塞了个热乎的烤红薯:“他手艺不错,萧掌柜应该会收。”
晚樱和阿澈在奶茶店收拾,阿澈擦着吧台上的奶渍笑:“晚樱姐,今天帮忙剥桂圆的婶子说,要给你做双布鞋,说你人好。”晚樱敲了敲他的脑袋,眼底却漾着笑意:“替我谢谢她。”
松伯和莲心在火锅店封缸,松伯看着莲心给流民孩子喂汤的身影,忽然说:“丫头心善,以后能有大福气。”莲心的脸颊微红,低头搅着汤底:“松伯教得好。”
青禾和小竹在自助餐馆叠棉被,小竹忽然说:“青禾姐,明天立春,按日历该吃春饼,我带点面粉来?”青禾笑着点头:“好啊,让流民们也尝尝春饼的味道。”
001在酒肆关门前,给守夜的衙役送了两壶暖酒。他看着窗外渐安的流民,心里踏实——七铺不仅是生意,更是能遮风挡雨的家。
居住空间的暖炉烧得正旺,云千雪靠在萧翎怀里,听着隔壁空间传来的安稳呼吸声。他正给她读《流民安置策》(县衙送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像冬夜里的棉被。
“书上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翻过一页,指尖划过插图上的农田,“等他们安定了,问问有没有会手艺的,能在七铺做事最好。”云千雪点头,往他怀里缩了缩:“锦绣说那个木工师傅做的鞋楦特别好。”
他低笑,俯身吻了吻她的唇角,动作轻得像雪落。“我们的宝宝以后也会是个心善的人,”他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期许,“像你一样。”
帐外的棚子还亮着暖光,流民们的呼吸声与七铺的寂静交织,像首安稳的夜曲。两人的呼吸渐渐平稳,像两株扎根在暖土里的树,把彼此的温度,都化作了庇护的荫。
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日历表会翻过大寒,迎来立春,巷口的积雪会开始消融,而七铺的暖,会像那恒温棚里的风,在往后按日历走过的日子里,护着方寸安隅,等着春回大地,等着所有流离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暖窝。
流民在七铺的庇护下安稳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县衙的安置点建好后,他们陆续离开了,却有不少人留了下来——木工师傅成了鞋店的帮工,会针线的妇人跟着锦绣学做鞋,年轻力壮的跟着石夯学烤串,给七铺注入了新的活力。
官府的“济世安民”牌匾挂在了商铺门口,过往的行人见了,都知道这是家心善的铺子,生意愈发红火。系统排名冲到了第8位,解锁了“流民技能培训”权限,萧翎便在隔壁空间开了间学堂,教流民们认字、学手艺。
云千雪的孕肚越来越沉,却总爱坐在棚子里看伙计们忙活,看孩子们在巷口嬉闹。萧翎便在棚子下给她设了个软榻,上面铺着最厚的绒被,脚边摆着最暖的脚炉,一有空就过来陪她说话,给她剥栗子。
按日历走过的每一天,都像被阳光晒过的棉被,温暖而踏实。七铺不再只是赚钱的铺子,更成了古巷里的一方小小天地,护着烟火,也护着人心,把寻常日子,过成了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