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赵煊的回信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信中的字迹力透纸背,洋溢着压抑不住的亢奋与一丝被冒犯的愠怒。
“先生之言,老成谋国,然未免过于持重!”开篇还算客气,但接下来的言辞便愈发激烈,“当今之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高逆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北引狄虏,卖国求存,此乃自取灭亡之兆!我军携大胜之威,天下翘首以盼,正应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拯万民于水火,岂可因区区风险便逡巡不前?”
信中驳斥了陈策提出的三大风险,认为皆是“杞人忧天”:京畿防御虽坚,然守军士气低落,必有内应;边军纵有暧昧,在大义名分和兵锋之下必不敢妄动;江南粮饷已陆续起运,足够支撑初期战事。
最后,蜀王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本王意已决,旬日之内,誓师东征!望先生善加谋划,竭力筹措,助我成就大业!届时,先生之功,必裂土封侯,不在话下!”
随信附上的,还有一份粗略的进军方略,要求陈策麾下的“奇兵”负责侧翼掩护、骚扰粮道、以及“必要时”里应外合打开京畿门户等危险任务。
“完了……”吴文远脸色发白,“蜀王这是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石破天一拳砸在桌上,木屑飞溅:“娘的!这蜀王老儿是被猪油蒙了心吗?好好的稳赢局面,非要拿去赌!”
赵铁鹰面色凝重,看向陈策:“军师,我们……”
陈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他将信纸缓缓折好,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他不是在赌,”陈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他是被‘清君侧、正大宝’的幻梦迷住了心窍,再也听不进任何逆耳之言了。在他眼中,我们已从出谋划策的盟友,变成了可供驱策的棋子,而且是……可以随时牺牲的奇兵。”
屋内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蜀王的态度已然明确,他们这些藏在暗处的力量,将被推上前台,承担最危险的任务,成为消耗品。
“那我们怎么办?真要替他卖命去打头阵?”石破天瞪着眼。
“替他卖命?”陈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他还没这个资格。”
他站起身,走到那张标注着各方势力的巨大地图前,目光锐利如刀。
“蜀王欲行险,我们拦不住。但他想让我们当垫脚石,却是打错了算盘。”陈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他们目前藏身山谷的位置,“这里,不能再待了。蜀王大军一动,高拱的‘靖安司’必定像疯狗一样扑来,这片区域首当其冲。我们必须走。”
“走?去哪里?”吴文远急忙问,“去投蜀王大营吗?”
“不。”陈策断然否定,“寄人篱下,生死操于他人之手,绝非良策。更何况,蜀王此战,胜算不过五五之间,甚至更低。我们不能将命运押在他的冲动之上。”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越过京畿,掠过黄河,最终落在了起伏连绵的太行山脉区域。
“我们北上。”
“北上?”三人皆是一惊。北方局势未明,边军态度暧昧,更有北狄虎视眈眈,绝非善地!
“正是北上。”陈策目光坚定,“蜀王东征,高拱的注意力必然被吸引在东南和西线。北方反而会出现短暂的权力真空和混乱。这是我们跳出棋局,另起炉灶的最佳时机。”
“可是军师,北边有冯胜的边军,还有即将南下的狄人,太危险了!”吴文远劝阻道。
“危险,也意味着机会。”陈策道,“冯胜老将军与高拱有隙,与狄人有血仇。高拱勾结狄人的消息,足以让他对‘靖安朝廷’离心离德。至于狄人……”陈策眼中闪过寒光,“他们南下,是危机,也是搅乱北方局势的鲶鱼。浑水,才好摸鱼。”
他看向赵铁鹰:“铁鹰,你先前南下勘察的人手召回一半。另一半,继续向南,建立联络点。你亲自带一队最精干的人,即刻出发,先行北上,潜入太行山麓。寻找合适的立足点,最好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靠近水源和旧官道的区域。摸清周边官府、豪强、乃至山匪的情况。”
“是!”赵铁鹰毫不迟疑,领命而去。
“石爷,立刻开始准备转移。所有物资,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地掩埋或销毁。人员分批撤离,老弱妇孺先行,由阿丑负责照料。精锐断后。行动务必绝对保密,尤其是对蜀王那边的人,不得泄露半分!”
“明白!老子这就去办!”石破天摩拳擦掌,虽然对离开经营许久的地盘有些不舍,但对军师的决策毫无怀疑。
“文远,”陈策最后看向吴文远,“你负责扫尾。制造我们仍在原地活动的假象。给蜀王回信,措辞恭顺,表示全力配合其东征大计,正在积极准备,并请求一批‘急需的’军械粮饷,清单列得长一些。同时,将高拱可能与北狄具体交易地点、时间的‘推测’,‘不小心’通过某个看似可靠的渠道泄露给蜀王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文远眼睛一亮:“军师的意思是……既要稳住他,又要让他和高拱拼得更狠些?”
“嗯。”陈策点头,“让他们互相消耗。我们,该走了。”
命令下达,整个秘密村落如同精密的机器,高速而无声地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村落外表看似平静,内部却在进行着紧锣密鼓的撤离准备。
物资被打包,重要的文书被销毁,不必要的痕迹被仔细清除。
阿丑变得异常忙碌,她要将药营的药材分门别类打包,哪些必须带走,哪些可以舍弃,哪些需要提前制成方便携带的药粉药丸。
她指挥着几个帮忙的妇人,动作麻利,眼神专注,偶尔抬起头,望向陈策石屋的方向,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与坚定。
夜深人静时,陈策独自站在即将废弃的石屋内,环顾四周。
这里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据点”。
在这里,他初步整合了力量,策划了针对夏侯桀的行动,搅动了天下风云。
如今,又要离开了。
如同棋盘上的棋子,主动跳出了即将爆发惨烈厮杀的中心区域,寻求新的生机。
这并非退缩,而是以退为进。
跳出樊笼,方能海阔天空。
《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保留外在的形态,稳住蜀王,瞒过高拱,暗中完成战略转移。
在巽中止步,从而惑乱敌人。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村落彻底安静下来。
大部分人员已经分批悄然离去。
陈策、石破天、吴文远以及最后一批断后的精锐,站在村口。
陈策最后回望了一眼那片生活了许久的山谷,挥了挥手。
“走吧。”
一行人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北方的山林之中,没有留下任何指向他们真实去向的痕迹。
在他们身后,遥远的西川,蜀王正在点将台上慷慨激昂,誓师东征。
京畿之地,高拱正狞笑着调兵遣将,准备迎头痛击,并加紧与北狄的卖国交易。
无人察觉,一颗真正能左右棋局胜负的棋子,已经悄然脱身,正向着新的风暴眼,默默前行。
金蝉已脱壳,潜龙欲入渊。
“先生之言,老成谋国,然未免过于持重!”开篇还算客气,但接下来的言辞便愈发激烈,“当今之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高逆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北引狄虏,卖国求存,此乃自取灭亡之兆!我军携大胜之威,天下翘首以盼,正应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拯万民于水火,岂可因区区风险便逡巡不前?”
信中驳斥了陈策提出的三大风险,认为皆是“杞人忧天”:京畿防御虽坚,然守军士气低落,必有内应;边军纵有暧昧,在大义名分和兵锋之下必不敢妄动;江南粮饷已陆续起运,足够支撑初期战事。
最后,蜀王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本王意已决,旬日之内,誓师东征!望先生善加谋划,竭力筹措,助我成就大业!届时,先生之功,必裂土封侯,不在话下!”
随信附上的,还有一份粗略的进军方略,要求陈策麾下的“奇兵”负责侧翼掩护、骚扰粮道、以及“必要时”里应外合打开京畿门户等危险任务。
“完了……”吴文远脸色发白,“蜀王这是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石破天一拳砸在桌上,木屑飞溅:“娘的!这蜀王老儿是被猪油蒙了心吗?好好的稳赢局面,非要拿去赌!”
赵铁鹰面色凝重,看向陈策:“军师,我们……”
陈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他将信纸缓缓折好,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他不是在赌,”陈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他是被‘清君侧、正大宝’的幻梦迷住了心窍,再也听不进任何逆耳之言了。在他眼中,我们已从出谋划策的盟友,变成了可供驱策的棋子,而且是……可以随时牺牲的奇兵。”
屋内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蜀王的态度已然明确,他们这些藏在暗处的力量,将被推上前台,承担最危险的任务,成为消耗品。
“那我们怎么办?真要替他卖命去打头阵?”石破天瞪着眼。
“替他卖命?”陈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他还没这个资格。”
他站起身,走到那张标注着各方势力的巨大地图前,目光锐利如刀。
“蜀王欲行险,我们拦不住。但他想让我们当垫脚石,却是打错了算盘。”陈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他们目前藏身山谷的位置,“这里,不能再待了。蜀王大军一动,高拱的‘靖安司’必定像疯狗一样扑来,这片区域首当其冲。我们必须走。”
“走?去哪里?”吴文远急忙问,“去投蜀王大营吗?”
“不。”陈策断然否定,“寄人篱下,生死操于他人之手,绝非良策。更何况,蜀王此战,胜算不过五五之间,甚至更低。我们不能将命运押在他的冲动之上。”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越过京畿,掠过黄河,最终落在了起伏连绵的太行山脉区域。
“我们北上。”
“北上?”三人皆是一惊。北方局势未明,边军态度暧昧,更有北狄虎视眈眈,绝非善地!
“正是北上。”陈策目光坚定,“蜀王东征,高拱的注意力必然被吸引在东南和西线。北方反而会出现短暂的权力真空和混乱。这是我们跳出棋局,另起炉灶的最佳时机。”
“可是军师,北边有冯胜的边军,还有即将南下的狄人,太危险了!”吴文远劝阻道。
“危险,也意味着机会。”陈策道,“冯胜老将军与高拱有隙,与狄人有血仇。高拱勾结狄人的消息,足以让他对‘靖安朝廷’离心离德。至于狄人……”陈策眼中闪过寒光,“他们南下,是危机,也是搅乱北方局势的鲶鱼。浑水,才好摸鱼。”
他看向赵铁鹰:“铁鹰,你先前南下勘察的人手召回一半。另一半,继续向南,建立联络点。你亲自带一队最精干的人,即刻出发,先行北上,潜入太行山麓。寻找合适的立足点,最好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靠近水源和旧官道的区域。摸清周边官府、豪强、乃至山匪的情况。”
“是!”赵铁鹰毫不迟疑,领命而去。
“石爷,立刻开始准备转移。所有物资,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地掩埋或销毁。人员分批撤离,老弱妇孺先行,由阿丑负责照料。精锐断后。行动务必绝对保密,尤其是对蜀王那边的人,不得泄露半分!”
“明白!老子这就去办!”石破天摩拳擦掌,虽然对离开经营许久的地盘有些不舍,但对军师的决策毫无怀疑。
“文远,”陈策最后看向吴文远,“你负责扫尾。制造我们仍在原地活动的假象。给蜀王回信,措辞恭顺,表示全力配合其东征大计,正在积极准备,并请求一批‘急需的’军械粮饷,清单列得长一些。同时,将高拱可能与北狄具体交易地点、时间的‘推测’,‘不小心’通过某个看似可靠的渠道泄露给蜀王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文远眼睛一亮:“军师的意思是……既要稳住他,又要让他和高拱拼得更狠些?”
“嗯。”陈策点头,“让他们互相消耗。我们,该走了。”
命令下达,整个秘密村落如同精密的机器,高速而无声地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村落外表看似平静,内部却在进行着紧锣密鼓的撤离准备。
物资被打包,重要的文书被销毁,不必要的痕迹被仔细清除。
阿丑变得异常忙碌,她要将药营的药材分门别类打包,哪些必须带走,哪些可以舍弃,哪些需要提前制成方便携带的药粉药丸。
她指挥着几个帮忙的妇人,动作麻利,眼神专注,偶尔抬起头,望向陈策石屋的方向,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与坚定。
夜深人静时,陈策独自站在即将废弃的石屋内,环顾四周。
这里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据点”。
在这里,他初步整合了力量,策划了针对夏侯桀的行动,搅动了天下风云。
如今,又要离开了。
如同棋盘上的棋子,主动跳出了即将爆发惨烈厮杀的中心区域,寻求新的生机。
这并非退缩,而是以退为进。
跳出樊笼,方能海阔天空。
《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保留外在的形态,稳住蜀王,瞒过高拱,暗中完成战略转移。
在巽中止步,从而惑乱敌人。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村落彻底安静下来。
大部分人员已经分批悄然离去。
陈策、石破天、吴文远以及最后一批断后的精锐,站在村口。
陈策最后回望了一眼那片生活了许久的山谷,挥了挥手。
“走吧。”
一行人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北方的山林之中,没有留下任何指向他们真实去向的痕迹。
在他们身后,遥远的西川,蜀王正在点将台上慷慨激昂,誓师东征。
京畿之地,高拱正狞笑着调兵遣将,准备迎头痛击,并加紧与北狄的卖国交易。
无人察觉,一颗真正能左右棋局胜负的棋子,已经悄然脱身,正向着新的风暴眼,默默前行。
金蝉已脱壳,潜龙欲入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