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失踪的消息,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又泼进一瓢冷水,让京城的混乱达到了顶点。
而随之而来的“高拱曾密会北狄使者”的流言,更是将恐慌与猜忌推向了极致。
蜀王大营。
“北狄!果然是北狄!”蜀王赵煊双目赤红,几乎要将手中的密报攥碎,“冯胜这老贼!定是他与高拱、北狄皆有勾结!故意放走高拱,好引狄人南下,乱我中原!其心可诛!”
他再也无法保持理智。
高拱失踪,让他失去了手刃仇敌、彰显武功的最大目标;北狄可能介入的阴影,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在他看来,冯胜的按兵不动、抢占要地、乃至如今高拱的失踪,都是一场针对他蜀王的巨大阴谋!
“不能再等了!”蜀王猛地拔出佩剑,厉声道,“传令三军!目标冯胜大营!给本王踏平它!擒杀冯胜者,封万户侯!”
麾下将领虽有人觉得仓促,但在蜀王盛怒和“北狄威胁”的刺激下,也纷纷请战。
压抑已久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
冯胜军寨。
冯胜同样接到了流言,又见蜀王大军异动,心中惊怒交加。
“无耻之尤!”冯胜气得浑身发抖,“赵煊小儿!自己看不住高拱,竟污蔑本侯通狄?!还要主动攻打我军?这是要排除异己,独霸京城吗?!”
“父亲,蜀军来势汹汹,我们……”冯霆急切道。
“战!”冯胜毫不犹豫,眼中闪过边军特有的悍厉,“我北地儿郎,岂是任人宰割之辈?他赵煊想吞并我们,也得看他有没有这副好牙口!传令!全军迎战!让蜀王知道,我边军的刀,还没生锈!”
至此,勉强维持的脆弱平衡被彻底打破。
蜀王军队与冯胜边军,在京城内外,展开了一场远比攻打高拱时更为惨烈和疯狂的内讧厮杀!
双方都打红了眼,都认为对方是阻碍自己、甚至勾结外敌的罪魁祸首。
京城,这座刚刚摆脱高拱暴政的古都,尚未迎来喘息,便再次被卷入血雨腥风之中。
云起营,聚义厅。
斥候如同走马灯般将前线的战报传回。
“报——!蜀王与冯胜主力于西直门外爆发激战!双方投入兵力超过十万!”
“报——!冯胜部骑兵骁勇,初战击退蜀军左翼!”
“报——!蜀王动用预备队,亲临前线督战,战况胶着!”
“报——!城内多处起火,溃兵、乱民趁火打劫,局势失控!”
每一条消息,都让聚义厅内的气氛紧张一分,但端坐上首的陈策,脸色却愈发平静。
“打得好,打得好啊……”石破天听着战报,搓着手,既兴奋又有些焦躁,“军师,咱们还不出手吗?再打下去,两边都耗干了!”
吴文远则忧虑道:“军师,如此惨烈内耗,恐伤及国本,若北狄真趁虚而入……”
赵铁鹰也道:“京城百姓,恐遭池鱼之殃。”
陈策缓缓睁开微闭的双目,眼中清澈如水,不见丝毫波澜。
“疮痈脓毒,不挤干净,终是祸患。”他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冷酷的决断,“蜀王骄狂,冯胜自恃,皆非天下明主。他们心中,私利重于社稷,权位高于苍生。今日之血,是他们自己种下的恶果。”
他站起身,走到厅外,遥望东南方那片被烟尘和血色笼罩的天空。
“至于北狄……”陈策嘴角泛起一丝冷意,“他们若敢来,这中原大地,便是他们的葬身之所。但现在,还不到时候。”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传令!”
“第一,石破天!”
“末将在!”石破天精神一振。
“命你率‘骁果营’及本部精锐,即刻出发,兵分两路。一路直插京城西南门户卢沟桥,控制永定河航道,切断蜀王可能的退路及江南粮道!另一路,抢占京城东北要隘古北口,监视北狄动向,并阻断冯胜与北地的直接联系!记住,据险而守,不主动出击,但若有人敢犯,雷霆击之!”
“得令!”石破天大声应诺,兴奋地领命而去。
“第二,赵铁鹰!”
“属下在!”
“命你率‘察事营’及部分夜不收好手,潜入京城!”
“潜入京城?”赵铁鹰一怔,如今京城可是修罗场。
“不错。”陈策目光锐利,“你的任务有三:其一,利用混乱,找到并控制京城武库、太仓(国家粮仓)等要害部门,能搬走的搬走,搬不走的封存,绝不能让大量军械粮草落入溃兵或别有用心者之手!其二,联络城内尚存秩序的士绅、低级官吏,以云起营名义维持局部秩序,保护百姓,收拢人心。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寻找高拱下落的确切线索!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赵铁鹰瞬间明白了陈策的深意,这是要趁乱夺取实实在在的控制权和民心基础!
他肃然抱拳:“属下明白!定不辱命!”
“第三,吴文远!”
“学生在!”
“你坐镇大营,统筹后勤,接收各方降附,稳定根基。同时,以‘奉诏讨逆大都督’名义,发布第二道檄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檄文内容?”
陈策负手而立,语气沉凝:“痛陈蜀王、冯胜不顾大义,兄弟阋墙,致使京城罹难,百姓遭殃!宣布我云起营为保社稷、安黎民,不得不挥师入京,平息祸乱,重整河山!檄文要快,要传遍天下!”
“学生领命!”吴文远深深一揖,他知道,这是云起营从割据走向问鼎的关键一步!
命令下达,云起营这台庞大的机器,终于开足了马力,向着那片混乱的漩涡中心,稳健而有力地介入。
石破天的部队如同两支利钳,迅速卡住了京城外围的战略要点,扎下坚固营寨,摆出了不容置疑的强势姿态。
赵铁鹰的人马则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渗入混乱的京城,在烧杀抢掠的背景下,开始艰难地恢复秩序,抢夺实际控制权,云起营“仁义之师”的名声在绝望的百姓中悄然传开。
而吴文远起草的檄文,更是如同一声惊雷,在天下间炸响,将“内讧祸国”的帽子牢牢扣在了蜀王和冯胜头上,将云起营摆在了“拨乱反正”的救世主位置。
直到此时,在京城西直门外杀得尸山血海的蜀王和冯胜,才惊觉背后那股一直被他们忽略的力量,已经如此庞大,并且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蜀王看着后方传来的关于云起营动向的急报,又看着眼前久攻不下的冯胜军阵,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
冯胜同样接到了消息,他看着损失惨重的部下,再看看外围若隐若现的云起营旗帜,心中涌起巨大的悔恨和无力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们这两只拼死相争的鹬蚌,直到筋疲力尽、鲜血淋漓之时,才猛然发现,那个一直冷眼旁观的渔翁,不仅早已织好了网,而且已经稳稳地站在了岸边,准备收获一切。
京城的乱局,因云起营的强势介入,开始走向一个全新的、无人能够预料的方向。
而坐收了最大渔利的陈策,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了这片流血的战场,投向了更加遥远的未来。
真正的争霸之路,此刻,才算正式拉开序幕。
而随之而来的“高拱曾密会北狄使者”的流言,更是将恐慌与猜忌推向了极致。
蜀王大营。
“北狄!果然是北狄!”蜀王赵煊双目赤红,几乎要将手中的密报攥碎,“冯胜这老贼!定是他与高拱、北狄皆有勾结!故意放走高拱,好引狄人南下,乱我中原!其心可诛!”
他再也无法保持理智。
高拱失踪,让他失去了手刃仇敌、彰显武功的最大目标;北狄可能介入的阴影,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在他看来,冯胜的按兵不动、抢占要地、乃至如今高拱的失踪,都是一场针对他蜀王的巨大阴谋!
“不能再等了!”蜀王猛地拔出佩剑,厉声道,“传令三军!目标冯胜大营!给本王踏平它!擒杀冯胜者,封万户侯!”
麾下将领虽有人觉得仓促,但在蜀王盛怒和“北狄威胁”的刺激下,也纷纷请战。
压抑已久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
冯胜军寨。
冯胜同样接到了流言,又见蜀王大军异动,心中惊怒交加。
“无耻之尤!”冯胜气得浑身发抖,“赵煊小儿!自己看不住高拱,竟污蔑本侯通狄?!还要主动攻打我军?这是要排除异己,独霸京城吗?!”
“父亲,蜀军来势汹汹,我们……”冯霆急切道。
“战!”冯胜毫不犹豫,眼中闪过边军特有的悍厉,“我北地儿郎,岂是任人宰割之辈?他赵煊想吞并我们,也得看他有没有这副好牙口!传令!全军迎战!让蜀王知道,我边军的刀,还没生锈!”
至此,勉强维持的脆弱平衡被彻底打破。
蜀王军队与冯胜边军,在京城内外,展开了一场远比攻打高拱时更为惨烈和疯狂的内讧厮杀!
双方都打红了眼,都认为对方是阻碍自己、甚至勾结外敌的罪魁祸首。
京城,这座刚刚摆脱高拱暴政的古都,尚未迎来喘息,便再次被卷入血雨腥风之中。
云起营,聚义厅。
斥候如同走马灯般将前线的战报传回。
“报——!蜀王与冯胜主力于西直门外爆发激战!双方投入兵力超过十万!”
“报——!冯胜部骑兵骁勇,初战击退蜀军左翼!”
“报——!蜀王动用预备队,亲临前线督战,战况胶着!”
“报——!城内多处起火,溃兵、乱民趁火打劫,局势失控!”
每一条消息,都让聚义厅内的气氛紧张一分,但端坐上首的陈策,脸色却愈发平静。
“打得好,打得好啊……”石破天听着战报,搓着手,既兴奋又有些焦躁,“军师,咱们还不出手吗?再打下去,两边都耗干了!”
吴文远则忧虑道:“军师,如此惨烈内耗,恐伤及国本,若北狄真趁虚而入……”
赵铁鹰也道:“京城百姓,恐遭池鱼之殃。”
陈策缓缓睁开微闭的双目,眼中清澈如水,不见丝毫波澜。
“疮痈脓毒,不挤干净,终是祸患。”他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冷酷的决断,“蜀王骄狂,冯胜自恃,皆非天下明主。他们心中,私利重于社稷,权位高于苍生。今日之血,是他们自己种下的恶果。”
他站起身,走到厅外,遥望东南方那片被烟尘和血色笼罩的天空。
“至于北狄……”陈策嘴角泛起一丝冷意,“他们若敢来,这中原大地,便是他们的葬身之所。但现在,还不到时候。”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传令!”
“第一,石破天!”
“末将在!”石破天精神一振。
“命你率‘骁果营’及本部精锐,即刻出发,兵分两路。一路直插京城西南门户卢沟桥,控制永定河航道,切断蜀王可能的退路及江南粮道!另一路,抢占京城东北要隘古北口,监视北狄动向,并阻断冯胜与北地的直接联系!记住,据险而守,不主动出击,但若有人敢犯,雷霆击之!”
“得令!”石破天大声应诺,兴奋地领命而去。
“第二,赵铁鹰!”
“属下在!”
“命你率‘察事营’及部分夜不收好手,潜入京城!”
“潜入京城?”赵铁鹰一怔,如今京城可是修罗场。
“不错。”陈策目光锐利,“你的任务有三:其一,利用混乱,找到并控制京城武库、太仓(国家粮仓)等要害部门,能搬走的搬走,搬不走的封存,绝不能让大量军械粮草落入溃兵或别有用心者之手!其二,联络城内尚存秩序的士绅、低级官吏,以云起营名义维持局部秩序,保护百姓,收拢人心。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寻找高拱下落的确切线索!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赵铁鹰瞬间明白了陈策的深意,这是要趁乱夺取实实在在的控制权和民心基础!
他肃然抱拳:“属下明白!定不辱命!”
“第三,吴文远!”
“学生在!”
“你坐镇大营,统筹后勤,接收各方降附,稳定根基。同时,以‘奉诏讨逆大都督’名义,发布第二道檄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檄文内容?”
陈策负手而立,语气沉凝:“痛陈蜀王、冯胜不顾大义,兄弟阋墙,致使京城罹难,百姓遭殃!宣布我云起营为保社稷、安黎民,不得不挥师入京,平息祸乱,重整河山!檄文要快,要传遍天下!”
“学生领命!”吴文远深深一揖,他知道,这是云起营从割据走向问鼎的关键一步!
命令下达,云起营这台庞大的机器,终于开足了马力,向着那片混乱的漩涡中心,稳健而有力地介入。
石破天的部队如同两支利钳,迅速卡住了京城外围的战略要点,扎下坚固营寨,摆出了不容置疑的强势姿态。
赵铁鹰的人马则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渗入混乱的京城,在烧杀抢掠的背景下,开始艰难地恢复秩序,抢夺实际控制权,云起营“仁义之师”的名声在绝望的百姓中悄然传开。
而吴文远起草的檄文,更是如同一声惊雷,在天下间炸响,将“内讧祸国”的帽子牢牢扣在了蜀王和冯胜头上,将云起营摆在了“拨乱反正”的救世主位置。
直到此时,在京城西直门外杀得尸山血海的蜀王和冯胜,才惊觉背后那股一直被他们忽略的力量,已经如此庞大,并且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蜀王看着后方传来的关于云起营动向的急报,又看着眼前久攻不下的冯胜军阵,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
冯胜同样接到了消息,他看着损失惨重的部下,再看看外围若隐若现的云起营旗帜,心中涌起巨大的悔恨和无力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们这两只拼死相争的鹬蚌,直到筋疲力尽、鲜血淋漓之时,才猛然发现,那个一直冷眼旁观的渔翁,不仅早已织好了网,而且已经稳稳地站在了岸边,准备收获一切。
京城的乱局,因云起营的强势介入,开始走向一个全新的、无人能够预料的方向。
而坐收了最大渔利的陈策,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了这片流血的战场,投向了更加遥远的未来。
真正的争霸之路,此刻,才算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