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再这样下去,不等狄虏追来,我们自己就先垮了!”吴文远看着沿途倒毙的民众,声音带着哭腔,他负责后勤,压力最大。
陈策骑在刚刚换乘的、同样瘦骨嶙峋的驽马上,嘴唇干裂,眼神却依旧如同淬火的寒铁。
他扫视着这支濒临崩溃的队伍,心中如同压着铅块。
他知道,光靠严令和口号,已经无法维系这支队伍了。
他需要粮食,需要希望,需要一个能让大家继续走下去的理由。
就在这时,前方探路的斥候飞马来报,带来了一个不算好消息的消息:前方三十里,有一座名为“固镇”的坞堡,堡主姓韩,是当地豪强,据说堡内囤积了不少粮食。
但此堡墙高沟深,守卫森严,且明确表示不欢迎任何外来流民队伍,之前有几股溃兵试图靠近,都被打了回来。
“固镇……韩家……”
陈策目光微闪,迅速在脑海中检索着吴文远之前提供的河南地方势力情报。
“这韩家,似乎与江南漕运总督有些姻亲关系?”
“是,”吴文远肯定道,“韩堡主的妹妹,嫁给了漕运总督做妾室。因此韩家在这乱世中,方能保全自身,囤积粮草。”
众人闻言,心都沉了下去。
有关系背景的地头蛇,最难对付。
石破天啐了一口:“妈的!又是一个为富不仁的混账!军师,让老子带人去打!就不信砸不开他那乌龟壳!”
“不可!”陈策立刻否决,“我们兵力疲惫,缺乏攻城器械,强攻伤亡太大,而且会彻底得罪江南方面,断了我们未来的退路。”
“那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弟兄们饿死?”石破天急道。
陈策没有回答,他勒住马,眺望着固镇的方向,陷入了沉思。
阳光照在他苍白而沉静的侧脸上,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足以让周围的核心成员听清:
“文远,我记得你整理前朝档案时,曾提及一桩旧案?关于固镇韩家祖上,似乎与一桩‘冒籍占田’案有关?”
吴文远一愣,随即眼睛猛地一亮:“确有此事!那是三十多年前的旧案了,韩家祖上凭借手段,强占了原本属于当地几个小姓的数百顷良田,当时闹得很大,但后来被当时的一位京官压了下去,卷宗也封存了。军师,您是想……”
陈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备一份厚礼。以我的名义,去拜会这位韩堡主。”
半个时辰后,固镇那紧闭的、包着铁皮的厚重堡门前,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陈策仅带着吴文远和两名护卫,牵着几匹驮着礼物的瘦马,静静地站在吊桥之外。
与远处那望不到头的、饥寒交迫的流亡队伍相比,他们这几人显得格外单薄和……不合时宜。
堡墙上,韩堡主在一众家丁护院的簇拥下,警惕地打量着下方。他看到陈策那年轻得过分的面容和朴素的衣着,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来着何人?此地不纳外客,速速离去!”韩堡主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拒绝。
陈策上前一步,微微拱手,声音清晰而平和:“在下陈策,途经宝地,听闻韩堡主乐善好施,特来拜会,略备薄礼,还望通融,允我队伍在堡外扎营歇息一日,并求购些许粮草,价格……好商量。”
“陈策?”韩堡主皱了皱眉,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他冷哼一声:“粮草没有!地方也没有!速速离开,否则休怪韩某弓箭无情!”说着,堡墙上的弓箭手纷纷张弓搭箭,寒光闪闪。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陈策却恍若未见,依旧面带微笑,只是声音稍微压低了些,却恰好能让墙头的韩堡主听清:“韩堡主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在下前来,一是为粮,二嘛……也是想向堡主请教一桩旧事。”
他顿了顿,仿佛漫不经心地继续说道:“听说贵府祖上,与已故的刘阁老家,关系匪浅?当年那桩‘固镇田亩案’,多亏了刘阁老从中斡旋,方才平息。只可惜啊,刘阁老晚年获罪,家产抄没,许多陈年旧案的卷宗,听说……都落在了新任的‘察事营’手中,正在重新整理呢。”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在韩堡主耳边炸响!
刘阁老!固镇田亩案!察事营!
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瞬间勾起了韩堡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那桩不光彩的旧案,是他们韩家发家的根基,也是最大的隐痛!
若是被翻出来,在这乱世之中,足以成为任何势力吞并他们韩家的借口!
更何况,察事营……那可是陈策麾下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机构!
韩堡主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冷汗涔涔而下。
他再看陈策时,眼神中的轻蔑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惊疑、恐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
“原……原来是陈……陈大人!”韩堡主的声音都有些变调,连忙挥手让墙上的弓箭手撤下,“误会!都是误会!大人远道而来,韩某有失远迎,罪过,罪过!快!打开堡门,请陈大人入内奉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堡门缓缓打开,吊桥放下。
陈策对身后一脸震撼的吴文远微微颔首,率先迈步,从容地走进了那座之前还坚不可摧的坞堡。
一个时辰后,陈策等人从固镇出来时,身后跟着几十辆满载粮食的牛车。
韩堡主亲自送到堡门口,脸上堆满了谦卑甚至谄媚的笑容,不仅“半卖半送”了大量粮食,还“主动”提供了部分草药和御寒的衣物。
当这些救命的粮食运回营地,开始分发给饥肠辘辘的军民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和哭泣声!
他们不知道军师用了什么方法,但他们知道,是军师,又一次在绝境中,为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陈策没有居功,他默默地走到一边,看着人们领到粮食时那激动而虔诚的神情。
他知道,自己用的手段并不光彩,是威胁,是敲诈。
但在生存面前,有些规则,不得不暂时搁置。
吴文远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军师,韩家那边……”
“不必担心。”陈策淡淡道,“他不敢声张。这件事,会成为套在他脖子上的枷锁,以后或许还有用得到他的地方。”
他抬起头,望向南方依旧漫长的路途。
“告诉所有人,休整一日,明日继续出发。”陈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我们离长江,不远了。”
经此“固镇借粮”一事,陈策在流亡队伍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不再仅仅是那个智计百出的“军师”,更成了能在绝境中为大家“变”出粮食的“守护神”。
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和依赖,开始在幸存的军民心中扎根。
砥柱,不仅要能承受风浪,更要能在浊流中,为依附者找到生存的缝隙。
陈策知道,自己正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稳。
而江南,那片传说中的富庶之地,就在前方,等待着他的到来,也等待着一场新的、更为复杂的风暴。
陈策骑在刚刚换乘的、同样瘦骨嶙峋的驽马上,嘴唇干裂,眼神却依旧如同淬火的寒铁。
他扫视着这支濒临崩溃的队伍,心中如同压着铅块。
他知道,光靠严令和口号,已经无法维系这支队伍了。
他需要粮食,需要希望,需要一个能让大家继续走下去的理由。
就在这时,前方探路的斥候飞马来报,带来了一个不算好消息的消息:前方三十里,有一座名为“固镇”的坞堡,堡主姓韩,是当地豪强,据说堡内囤积了不少粮食。
但此堡墙高沟深,守卫森严,且明确表示不欢迎任何外来流民队伍,之前有几股溃兵试图靠近,都被打了回来。
“固镇……韩家……”
陈策目光微闪,迅速在脑海中检索着吴文远之前提供的河南地方势力情报。
“这韩家,似乎与江南漕运总督有些姻亲关系?”
“是,”吴文远肯定道,“韩堡主的妹妹,嫁给了漕运总督做妾室。因此韩家在这乱世中,方能保全自身,囤积粮草。”
众人闻言,心都沉了下去。
有关系背景的地头蛇,最难对付。
石破天啐了一口:“妈的!又是一个为富不仁的混账!军师,让老子带人去打!就不信砸不开他那乌龟壳!”
“不可!”陈策立刻否决,“我们兵力疲惫,缺乏攻城器械,强攻伤亡太大,而且会彻底得罪江南方面,断了我们未来的退路。”
“那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弟兄们饿死?”石破天急道。
陈策没有回答,他勒住马,眺望着固镇的方向,陷入了沉思。
阳光照在他苍白而沉静的侧脸上,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足以让周围的核心成员听清:
“文远,我记得你整理前朝档案时,曾提及一桩旧案?关于固镇韩家祖上,似乎与一桩‘冒籍占田’案有关?”
吴文远一愣,随即眼睛猛地一亮:“确有此事!那是三十多年前的旧案了,韩家祖上凭借手段,强占了原本属于当地几个小姓的数百顷良田,当时闹得很大,但后来被当时的一位京官压了下去,卷宗也封存了。军师,您是想……”
陈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备一份厚礼。以我的名义,去拜会这位韩堡主。”
半个时辰后,固镇那紧闭的、包着铁皮的厚重堡门前,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陈策仅带着吴文远和两名护卫,牵着几匹驮着礼物的瘦马,静静地站在吊桥之外。
与远处那望不到头的、饥寒交迫的流亡队伍相比,他们这几人显得格外单薄和……不合时宜。
堡墙上,韩堡主在一众家丁护院的簇拥下,警惕地打量着下方。他看到陈策那年轻得过分的面容和朴素的衣着,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来着何人?此地不纳外客,速速离去!”韩堡主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拒绝。
陈策上前一步,微微拱手,声音清晰而平和:“在下陈策,途经宝地,听闻韩堡主乐善好施,特来拜会,略备薄礼,还望通融,允我队伍在堡外扎营歇息一日,并求购些许粮草,价格……好商量。”
“陈策?”韩堡主皱了皱眉,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他冷哼一声:“粮草没有!地方也没有!速速离开,否则休怪韩某弓箭无情!”说着,堡墙上的弓箭手纷纷张弓搭箭,寒光闪闪。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陈策却恍若未见,依旧面带微笑,只是声音稍微压低了些,却恰好能让墙头的韩堡主听清:“韩堡主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在下前来,一是为粮,二嘛……也是想向堡主请教一桩旧事。”
他顿了顿,仿佛漫不经心地继续说道:“听说贵府祖上,与已故的刘阁老家,关系匪浅?当年那桩‘固镇田亩案’,多亏了刘阁老从中斡旋,方才平息。只可惜啊,刘阁老晚年获罪,家产抄没,许多陈年旧案的卷宗,听说……都落在了新任的‘察事营’手中,正在重新整理呢。”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在韩堡主耳边炸响!
刘阁老!固镇田亩案!察事营!
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瞬间勾起了韩堡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那桩不光彩的旧案,是他们韩家发家的根基,也是最大的隐痛!
若是被翻出来,在这乱世之中,足以成为任何势力吞并他们韩家的借口!
更何况,察事营……那可是陈策麾下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机构!
韩堡主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冷汗涔涔而下。
他再看陈策时,眼神中的轻蔑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惊疑、恐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
“原……原来是陈……陈大人!”韩堡主的声音都有些变调,连忙挥手让墙上的弓箭手撤下,“误会!都是误会!大人远道而来,韩某有失远迎,罪过,罪过!快!打开堡门,请陈大人入内奉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堡门缓缓打开,吊桥放下。
陈策对身后一脸震撼的吴文远微微颔首,率先迈步,从容地走进了那座之前还坚不可摧的坞堡。
一个时辰后,陈策等人从固镇出来时,身后跟着几十辆满载粮食的牛车。
韩堡主亲自送到堡门口,脸上堆满了谦卑甚至谄媚的笑容,不仅“半卖半送”了大量粮食,还“主动”提供了部分草药和御寒的衣物。
当这些救命的粮食运回营地,开始分发给饥肠辘辘的军民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和哭泣声!
他们不知道军师用了什么方法,但他们知道,是军师,又一次在绝境中,为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陈策没有居功,他默默地走到一边,看着人们领到粮食时那激动而虔诚的神情。
他知道,自己用的手段并不光彩,是威胁,是敲诈。
但在生存面前,有些规则,不得不暂时搁置。
吴文远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军师,韩家那边……”
“不必担心。”陈策淡淡道,“他不敢声张。这件事,会成为套在他脖子上的枷锁,以后或许还有用得到他的地方。”
他抬起头,望向南方依旧漫长的路途。
“告诉所有人,休整一日,明日继续出发。”陈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我们离长江,不远了。”
经此“固镇借粮”一事,陈策在流亡队伍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不再仅仅是那个智计百出的“军师”,更成了能在绝境中为大家“变”出粮食的“守护神”。
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和依赖,开始在幸存的军民心中扎根。
砥柱,不仅要能承受风浪,更要能在浊流中,为依附者找到生存的缝隙。
陈策知道,自己正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稳。
而江南,那片传说中的富庶之地,就在前方,等待着他的到来,也等待着一场新的、更为复杂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