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杭州邂故人-《三鞭打碎大圣梦,灵官我是老实人》

  焦富离了南海,驾云向北而行。心头那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郁结之气,却并未随着距离的拉远而消散,反而如同江南梅雨时节的湿气,沉甸甸地萦绕在胸臆之间,驱不散,化不开。是重逢的怅惘?是对女儿静慧那疏离眼神的刺痛?还是对万圣公主最终选择留在佛庵清修、那份混杂着理解、愧疚与一丝莫名失落的复杂释然?

  他自己也理不清,只觉得心头堵得慌,像是压了一块浸水的棉絮,喘不过气来。此刻,他只想寻个热闹处,借那人间烟火、杯中之物,将这满腔莫名的滞涩稍稍冲刷、纾解。

  心念动处,他按下云头,寻了处远离官道、林木掩映的僻静山谷落下。周身气息随之流转,那属于“焦富”的、历经风霜沉淀下的疏狂与坚毅迅速敛去,肌肤纹理、眉眼神采皆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不过呼吸之间,便重新化作了蓝田县尉“柳毅”那副温文儒雅、带着几分书卷气的模样。

  他低头整理了一下因驾云而略显褶皱的青色布衫,确认并无破绽,这才信步朝着谷外不远处那座看起来屋舍连绵、人气鼎沸的繁华城池走去。

  及至走近那高大的城门,抬头望见门洞上方高悬的石刻匾额,龙飞凤舞的“杭州”二字映入眼帘,柳毅方才知晓,自己随意降下的这处,竟是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东南形胜之地。但见城墙高耸,以巨砖垒就,饱经风霜却依旧坚固;城门处车马粼粼,挑担的货郎、骑驴的士子、乘轿的女眷、行色的商旅,各色人等络绎不绝,摩肩接踵,一派富庶安宁、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北方边境的肃杀、京畿之地的紧张氛围大不相同。

  暖风自西湖方向习习吹来,带着水汽特有的湿润清甜,与沿岸花草的馥郁清香混杂在一起,扑面而来,端的是一派温柔富贵之乡的独特气韵,足以在某种程度上抚慰游子飘零的愁肠。

  守城的兵丁见他气度从容,步履沉稳,目光清明,不似寻常百姓,便上前盘问。柳毅神色不变,从容自怀中取出吏部颁发的官凭与蓝田县衙开具的路引,坦然递上。

  那为首的队正验看文书,见其上朱印鲜明,写明是京兆府蓝田县县尉,秩虽不高,却是正经的朝廷命官,且是京畿要地的属官,不敢有丝毫怠慢,脸上立刻堆起恭敬的笑容,连忙抱拳行礼,客客气气地侧身让开道路,口中连称“大人请”,将他恭迎入了城中。

  进的城来,喧嚣声浪更是扑面而来。但见市井繁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旗招展,绸缎庄、药材铺、茶楼、客栈、当铺、银楼……鳞次栉比。小贩们高声吆喝,兜售着时鲜瓜果、精巧玩意;茶楼里传出叮咚的琵琶声与说书人抑扬顿挫的语调;孩童在街角追逐嬉笑,妇人倚门闲话家常,构成一幅鲜活生动的市井画卷。

  远处,西湖的潋滟水光透过街巷的间隙隐约可见,几艘精致的画舫在湖心缓缓游弋,更远处的青山如黛,水墨般淡淡渲染在天际,勾勒出这“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底色。柳毅此刻却无心细赏这闻名天下的景致,他只想寻个相对清净的角落,将自己埋入酒香之中,让那醇厚的液体将心头那点莫名的滞涩与空落慢慢浸泡、化开。

  他沿着青石板铺就的热闹街市信步走了一段,目光掠过两旁喧嚣的店铺,最终落在前方一座临湖而建的三层楼阁上。楼宇飞檐翘角,造型雅致,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高悬,上书“望湖楼”三字,笔力遒劲。楼内隐约传来食客的谈笑声与杯盘轻碰之音,位置既得湖光之胜,又不至于过分嘈杂,正合他意。于是便举步走了进去。

  跑堂的小二见多识广,见他气度不凡,不敢怠慢,热情地将他引至二楼一个临窗的雅座。此处视野极佳,推开雕花木窗,窗外正对着一池碧波,几株垂柳依依,柔软的枝条几乎要拂到窗沿上来,远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景致宜人。柳毅吩咐小二:“拣你们拿手的好酒好菜,只管上来。”小二应声而去。

  不多时,酒菜齐备。虽非山珍海味,却也烹制得十分精致可口,一尾清蒸西湖醋鱼,一碟龙井虾仁,一碗笋干老鸭煲,几样时鲜蔬果,色香味俱佳。尤其是那坛据说是窖藏了十年的绍兴花雕,泥封甫一拍开,一股浓郁醇厚、带着独特糯米甜香的酒气便扑鼻而来,令人未饮先醉。小二殷勤地为他斟满一杯,那酒液呈琥珀之色,澄澈透亮。

  柳毅挥手让小二自去忙,无需在旁伺候。他自斟自饮,先是小抿一口,感受那酒液在舌尖流转,初时温润甘醇,继而一股暖意顺着喉管滑入腹中,随即如同点燃的炭火般,暖洋洋地散向四肢百骸,驱散了连日来奔波积聚的些许疲惫与寒意。

  他望着窗外西湖上悠然来往的点点画舫、如烟似雾的袅娜垂柳,耳畔是隐约传来的缥缈笙歌,眼中是水天一色的潋滟晴光,心中那点因南海之行而起的郁结与纷乱,似乎也随着这江南特有的温软暖风与杯中不断升腾的酒意,被暂且搁置、稍稍化开了一些。他不再去多想万圣的选择,女儿的眼神,只是专注于眼前的酒与景,一杯接一杯,渐渐喝得入了巷,暂时将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心事抛在了九霄云外。

  正微醺间,神思有些放空,目光迷离地落在窗外水天相接之处,仿佛要与那一片空蒙融为一体。楼梯口忽然传来一阵轻微而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不同于酒楼小二利落的步伐,也不同于寻常食客的闲散。柳毅并未在意,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独酌。却听那脚步声在他附近停下,一个略带惊喜、清越柔婉,又似乎努力压抑着某种激动情绪的女声响起,带着几分试探与不确定:

  “柳……柳师兄?不意竟在此处遇见。”

  这声“柳师兄”叫得有些生涩,似乎称呼者本人也对此称谓并不十分习惯。柳毅闻声,略带诧异地从窗外收回目光,抬首望去,只见桌前已然站着两位女子。

  当先一人,身着一袭素白衣裙,料子普通,却剪裁得体,更衬得她身姿婀娜,肤光胜雪。她未施粉黛,乌发如云,仅用一根白玉簪子松松绾住,几缕青丝垂落颊边,平添几分风致。容貌清丽绝俗,眉如远山,目似秋水,气质温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仙灵之气与天然疏离,正是白素贞。她此刻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讶异,宛若静水微澜,唇角含着一丝故人重逢的浅淡笑意,眼神清澈如水,正望着他。

  而在白素贞身侧,稍后半步,还站着另一位女子。这女子穿着一身与水色相近的碧绿衣裙,衣衫式样更为俏丽些,勾勒出窈窕玲珑的身段。她云鬓梳理得一丝不苟,簪着几朵小小的珠花,耳垂下坠着同色的碧玉坠子。看面容,亦是柳眉杏眼,琼鼻樱唇,肌肤白皙,算得上是个标致的美人。

  柳毅神识微动,几乎无需刻意探查,那熟悉的本源气息——属于青城山下那条投机改姓、殷勤侍奉、后又被他随手点拨过几句的雄蛇妖柳青的独特印记——便已清晰无比。只是此刻,这柳青不知用了何种方法,或是修行有所精进,竟是化作了一副完完全全的女儿形貌,云鬓翠翘,环佩微响,低眉顺眼地站在白素贞身后,俨然一副闺阁中温婉伴当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