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潭的日子,在焦富的有意放纵与掌控下,依旧维持着表面的奢靡与平静。然而,南赡部洲传来的消息,却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也让焦富心中那根关于“西游”的弦越绷越紧。
泾河龙王果真死了。其鬼魂纠缠唐太宗,太宗魂游地府,还阳后开设水陆大会…一系列消息通过隐秘渠道零零星星传来,无不印证着焦富最初的推断——那场由佛道大佬联手推动的西行取经大戏,已然锣鼓喧天,正式拉开了帷幕。
这一日,焦富正在澄波殿内翻阅一些关于西牛贺洲各地山河水脉的古老卷宗,试图从中寻找更多可能关乎“劫难”的蛛丝马迹,忽有巡海夜叉来报:西海龙王敖闰遣特使送来密信,言辞颇为正式,邀请他这位“碧波潭之主”前往西海龙宫一叙,有要事相商。
焦富捏着传讯玉符,眉头微挑。敖闰主动寻他,必有缘故。联想到不久前泾河龙王之事,以及那隐隐传来的关于佛门东扩、取经人的风声,他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
他并未耽搁,安排好潭中事务,嘱托年有余看好家,便悄然动身,再赴西海。
西海龙宫依旧威严,但此次敖闰并未在偏殿见他,而是在一处更为私密的书房。屏退左右后,敖闰脸上那官方化的威严褪去,换上了一丝难以掩饰的烦恼和踌躇。
“焦富,”敖闰叹了口气,直接唤了他的名字,显是当作自家人商议,“今日寻你来,是有一桩棘手之事,想听听你的看法。”
“岳丈请讲。”焦富不动声色。
敖闰压低了声音:“你可听闻灵山佛门欲兴大事,筹备佛法东传?”
焦富心中一动,果然如此。他点点头:“略有耳闻。”
“日前,观音菩萨驾临西海,”敖闰语气凝重,“言及取经人大业,需一匹脚力。菩萨念我西海与佛门有缘,许下一个菩萨果位,予那取经人的坐骑。”
焦富眼中精光一闪。菩萨果位!虽是坐骑,但也是正果金身,对于龙族而言,无疑是极大的诱惑和晋升之阶。
敖闰脸上烦恼之色更浓:“这是天大的机缘,但也是极大的麻烦。菩萨虽未明言,但其意已昭,是要我西海出一位龙子,去给那取经人当脚力,跋涉千山万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修得正果。我……我心中有两个人选,难以决断。”
他看向焦富:“一是你与寸心所生之子,焦虬。那孩子天赋异禀,沉稳有余而锐气稍逊,若得此机缘,未来不可限量。二是我的三太子敖烈。他……他当年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我告了忤逆,虽蒙玉帝开恩未处死,但一直被囚禁在鹰愁涧受苦。我心中始终有愧,此番或许是个让他戴罪立功、重获新生的机会。”
敖闰长长一叹:“一边是前途无量的爱孙,一边是身陷囹圄、亟待救赎的幼子。将这机缘予谁,实在令我难以抉择。焦富,你乃是焦虬生父,我想听听你的意思。”
焦富心中瞬间清明如镜。让他儿子去给唐僧当坐骑?受那跋涉之苦,鞍前马后之累?绝无可能!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脸上却露出深思熟虑之色,缓缓道:“岳丈,此事……依小婿之见,这机缘,还是予三弟敖烈更为妥当。”
“哦?为何?”敖闰看向他。
焦富分析道:“岳丈请想,那取经之路,十万八千里,妖魔遍地,艰险无比。说是机缘,实则是苦役,更是刀尖上跳舞。焦虬那孩子,虽有小慧,然性子略显沉闷,未经磨难,恐难承受这般艰苦,万一途中出了差池,反而不美。”
他话锋一转,指向敖烈:“而三弟则不同。他经此大难,心性想必已沉静许多,深知悔改。若能得此西行护法之机缘,历经磨难,磨去棱角,淬炼心性,待功成之日,得证菩萨果位,非但能光耀西海门楣,更能彰显陛下教子有方,乃是皆大欢喜之美事。岳丈对三弟心中有愧,此番正好弥补,亦可全父子之情。”
他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既显得为敖烈考虑,又看似保全了焦虬,实则完全将儿子从这“苦役”中摘了出来。
敖闰听着,不断点头,脸上愁容渐散:“你所言极是!所言极是!确是让烈儿去更为合适!既能救他脱困,又能得个正果,正好解我心头之憾!好,便如此定了!”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对焦富的“深明大义”更是高看了一眼。
敖闰对焦富的“退让”感到满意,甚至有些过意不去。他捻着龙须,沉吟道:“焦富啊,你能如此为大局着想,为烈儿考虑,岳丈心中甚慰。只是如此一来,倒是委屈了虬儿,平白让出了一桩大机缘。我这做外公的,也不能让他吃亏。”
他顿了顿,似在思索补偿之策,片刻后眼睛一亮:“有了!你当年的黑水河龙王之位!那黑水河虽非大江大河,却也是一方灵脉,水府建制齐全。你离去后,那位置一直由我派遣的老鼋暂管。不如……便将这黑水河龙王之位正式授予虬儿,也算是一份基业,你看如何?”
焦富闻言,心中猛地一凛!
黑水河?!
他脑中瞬间闪过关于西游的记忆碎片——那黑水河中似乎有一难,有个什么鼍龙怪,占河为王,还是泾河龙王的儿子,具体细节虽模糊,但此地绝非安稳之所!
他岂能让儿子去那注定要起风波、甚至可能成为取经团队功绩的地方?!
焦富脸上立刻露出惶恐和推辞之色,连连摆手:“不可!万万不可!岳丈厚爱,小婿心领!但这黑水河龙王之位,虬儿万万承受不起!”
敖闰一愣:“哦?这是为何?虽是小河,却也是正经龙王之位。”
焦富心思电转,迅速找好了理由,语气恳切道:“岳丈明鉴!那黑水河……小婿当年任职时便知,其地处偏僻,水族贫弱,时有纷扰,并非善地。虬儿年轻,缺乏历练,骤然执掌一方,恐难胜任。更主要的是……”
他压低了声音,显得推心置腹:“小婿如今身份尴尬,仍是戴罪之身。虬儿若骤然得了这正式册封的龙王之位,难免引人注目,若被天庭旧事重提,反而不美。为了虬儿长远计,还是让他暂且在西海潜心修行,待日后修为更深,局势更明朗时,再谋出路更为稳妥。岳丈的好意,小婿与虬儿感激不尽,但这黑水河,还是暂且由西海代管为宜。”
他一番话,既点出了黑水河的“弊端”,又抬出了天庭的隐患,显得完全是为儿子和西海考虑,情真意切,毫无私心。
敖闰听着,觉得颇有道理。他本也是一时兴起想补偿,见焦富如此坚持,且理由充分,便也不再勉强,点头道:“嗯……你所虑也有道理。既如此,便依你之言。虬儿之事,日后再说。此番,辛苦你了。”
“岳丈言重了,为家族计,理所应当。”焦富躬身道。
西海之行,不仅顺利推掉了儿子的“脚力”之役,还巧妙地避开了可能卷入西游劫难的黑水河。焦富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返回碧波潭。
泾河龙王果真死了。其鬼魂纠缠唐太宗,太宗魂游地府,还阳后开设水陆大会…一系列消息通过隐秘渠道零零星星传来,无不印证着焦富最初的推断——那场由佛道大佬联手推动的西行取经大戏,已然锣鼓喧天,正式拉开了帷幕。
这一日,焦富正在澄波殿内翻阅一些关于西牛贺洲各地山河水脉的古老卷宗,试图从中寻找更多可能关乎“劫难”的蛛丝马迹,忽有巡海夜叉来报:西海龙王敖闰遣特使送来密信,言辞颇为正式,邀请他这位“碧波潭之主”前往西海龙宫一叙,有要事相商。
焦富捏着传讯玉符,眉头微挑。敖闰主动寻他,必有缘故。联想到不久前泾河龙王之事,以及那隐隐传来的关于佛门东扩、取经人的风声,他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
他并未耽搁,安排好潭中事务,嘱托年有余看好家,便悄然动身,再赴西海。
西海龙宫依旧威严,但此次敖闰并未在偏殿见他,而是在一处更为私密的书房。屏退左右后,敖闰脸上那官方化的威严褪去,换上了一丝难以掩饰的烦恼和踌躇。
“焦富,”敖闰叹了口气,直接唤了他的名字,显是当作自家人商议,“今日寻你来,是有一桩棘手之事,想听听你的看法。”
“岳丈请讲。”焦富不动声色。
敖闰压低了声音:“你可听闻灵山佛门欲兴大事,筹备佛法东传?”
焦富心中一动,果然如此。他点点头:“略有耳闻。”
“日前,观音菩萨驾临西海,”敖闰语气凝重,“言及取经人大业,需一匹脚力。菩萨念我西海与佛门有缘,许下一个菩萨果位,予那取经人的坐骑。”
焦富眼中精光一闪。菩萨果位!虽是坐骑,但也是正果金身,对于龙族而言,无疑是极大的诱惑和晋升之阶。
敖闰脸上烦恼之色更浓:“这是天大的机缘,但也是极大的麻烦。菩萨虽未明言,但其意已昭,是要我西海出一位龙子,去给那取经人当脚力,跋涉千山万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修得正果。我……我心中有两个人选,难以决断。”
他看向焦富:“一是你与寸心所生之子,焦虬。那孩子天赋异禀,沉稳有余而锐气稍逊,若得此机缘,未来不可限量。二是我的三太子敖烈。他……他当年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我告了忤逆,虽蒙玉帝开恩未处死,但一直被囚禁在鹰愁涧受苦。我心中始终有愧,此番或许是个让他戴罪立功、重获新生的机会。”
敖闰长长一叹:“一边是前途无量的爱孙,一边是身陷囹圄、亟待救赎的幼子。将这机缘予谁,实在令我难以抉择。焦富,你乃是焦虬生父,我想听听你的意思。”
焦富心中瞬间清明如镜。让他儿子去给唐僧当坐骑?受那跋涉之苦,鞍前马后之累?绝无可能!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脸上却露出深思熟虑之色,缓缓道:“岳丈,此事……依小婿之见,这机缘,还是予三弟敖烈更为妥当。”
“哦?为何?”敖闰看向他。
焦富分析道:“岳丈请想,那取经之路,十万八千里,妖魔遍地,艰险无比。说是机缘,实则是苦役,更是刀尖上跳舞。焦虬那孩子,虽有小慧,然性子略显沉闷,未经磨难,恐难承受这般艰苦,万一途中出了差池,反而不美。”
他话锋一转,指向敖烈:“而三弟则不同。他经此大难,心性想必已沉静许多,深知悔改。若能得此西行护法之机缘,历经磨难,磨去棱角,淬炼心性,待功成之日,得证菩萨果位,非但能光耀西海门楣,更能彰显陛下教子有方,乃是皆大欢喜之美事。岳丈对三弟心中有愧,此番正好弥补,亦可全父子之情。”
他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既显得为敖烈考虑,又看似保全了焦虬,实则完全将儿子从这“苦役”中摘了出来。
敖闰听着,不断点头,脸上愁容渐散:“你所言极是!所言极是!确是让烈儿去更为合适!既能救他脱困,又能得个正果,正好解我心头之憾!好,便如此定了!”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对焦富的“深明大义”更是高看了一眼。
敖闰对焦富的“退让”感到满意,甚至有些过意不去。他捻着龙须,沉吟道:“焦富啊,你能如此为大局着想,为烈儿考虑,岳丈心中甚慰。只是如此一来,倒是委屈了虬儿,平白让出了一桩大机缘。我这做外公的,也不能让他吃亏。”
他顿了顿,似在思索补偿之策,片刻后眼睛一亮:“有了!你当年的黑水河龙王之位!那黑水河虽非大江大河,却也是一方灵脉,水府建制齐全。你离去后,那位置一直由我派遣的老鼋暂管。不如……便将这黑水河龙王之位正式授予虬儿,也算是一份基业,你看如何?”
焦富闻言,心中猛地一凛!
黑水河?!
他脑中瞬间闪过关于西游的记忆碎片——那黑水河中似乎有一难,有个什么鼍龙怪,占河为王,还是泾河龙王的儿子,具体细节虽模糊,但此地绝非安稳之所!
他岂能让儿子去那注定要起风波、甚至可能成为取经团队功绩的地方?!
焦富脸上立刻露出惶恐和推辞之色,连连摆手:“不可!万万不可!岳丈厚爱,小婿心领!但这黑水河龙王之位,虬儿万万承受不起!”
敖闰一愣:“哦?这是为何?虽是小河,却也是正经龙王之位。”
焦富心思电转,迅速找好了理由,语气恳切道:“岳丈明鉴!那黑水河……小婿当年任职时便知,其地处偏僻,水族贫弱,时有纷扰,并非善地。虬儿年轻,缺乏历练,骤然执掌一方,恐难胜任。更主要的是……”
他压低了声音,显得推心置腹:“小婿如今身份尴尬,仍是戴罪之身。虬儿若骤然得了这正式册封的龙王之位,难免引人注目,若被天庭旧事重提,反而不美。为了虬儿长远计,还是让他暂且在西海潜心修行,待日后修为更深,局势更明朗时,再谋出路更为稳妥。岳丈的好意,小婿与虬儿感激不尽,但这黑水河,还是暂且由西海代管为宜。”
他一番话,既点出了黑水河的“弊端”,又抬出了天庭的隐患,显得完全是为儿子和西海考虑,情真意切,毫无私心。
敖闰听着,觉得颇有道理。他本也是一时兴起想补偿,见焦富如此坚持,且理由充分,便也不再勉强,点头道:“嗯……你所虑也有道理。既如此,便依你之言。虬儿之事,日后再说。此番,辛苦你了。”
“岳丈言重了,为家族计,理所应当。”焦富躬身道。
西海之行,不仅顺利推掉了儿子的“脚力”之役,还巧妙地避开了可能卷入西游劫难的黑水河。焦富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返回碧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