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渐高,主殿内光影推移,尘埃在光柱中无声浮动。
墨渊依旧守在床边,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像,只是那雕像的眼底,是翻涌未息的惊涛骇浪。道心的裂痕无法弥合,前世的恨与今生的疑激烈拉锯,将他撕扯得疲惫不堪。
几位长老留下的“温脉丹”玉瓶,静静地放在一旁。墨渊的目光几次掠过,最终还是伸手取了过来。他倒出一颗龙眼大小、散发着温和气息的丹药,置于掌心。
丹药圆润,药性平和,是上好的疗伤之物。但墨渊的眉头却越皱越紧。他调动起脑海中那些来自兽皮纸、来自玉简传承、甚至来自他自身魔气对能量本质的某种奇特感知,仔细“审视”着这枚丹药。
不够。药力过于中正平和,对于祛除那纠缠在师尊经脉中的异种能量与蚀魂剧毒,效力不足,更像是在“维持”而非“治愈”。而且,其中几味辅药的配伍,似乎……与师尊那冰系灵力特性,存在一丝极其细微的、常人难以察觉的属性冲突。长期服用,非但无益,反而可能成为隐患。
这个发现,让墨渊心头一沉。他并非怀疑长老们有意为之,但这看似周全的救治方案,实则潜藏着不足与风险。
他必须做点什么。
目光再次落回苏瑶苍白的脸上,看着她因痛苦而微微汗湿的额角,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他轻轻起身,走到殿内一侧。那里摆放着原主炼丹的器物,虽不常用,却也齐全。他沉默地清理丹炉,检查药材。长老们留下的药材品质尚可,但种类有限。
墨渊没有犹豫,从自己那个简陋的储物袋中,取出了几株他平日省吃俭用、或是在险地冒险才得来的、品质更好的灵植。其中一株“冰心三叶兰”,更是他准备用来压制自身魔气反噬的备用之物,此刻却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
生火,控温,投药……
他的动作起初还有些生涩,远不如苏瑶那日炼制“回春蕴脉丹”时的行云流水。但他极其专注,心神完全沉浸其中,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苏瑶炼丹时的手法细节,结合玉简传承中的理论,以及他自己对药性、对灵力冲突的独特理解,小心地调整着火焰的大小,掌控着药液融合的时机。
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在丹炉滚烫的外壁上,发出“嗤”的轻响,瞬间蒸发。
他失败了两次。
第一次火候稍猛,药液焦糊。第二次融合时机差了分毫,药性冲突,丹炉内发出一声闷响。
他没有气馁,只是沉默地清理残渣,重新开始。眼神却愈发沉静,动作也愈发沉稳。仿佛所有的焦躁、迷茫、挣扎,都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与重来中,被缓慢地沉淀、过滤。
第三次。
当他将最后一道凝丹诀打入,丹炉轻轻一震,炉盖开启的瞬间,一股远比“温脉丹”更加清冽、带着勃勃生机与纯粹寒意的药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大殿!
炉底,三颗龙眼大小、通体冰蓝、表面隐隐有雪花状纹路流转的丹药,正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成了!而且品质极高!
墨渊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这才感觉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他小心翼翼地将丹药装入一个干净的玉瓶。
然后,他回到床边。
他看着依旧昏迷的苏瑶,迟疑了片刻,才轻轻扶起她的上半身,让她靠在自己并不宽阔的胸膛上。她的身体很软,很轻,带着寒意和淡淡的血腥气。他的手臂有些僵硬,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
他取出一颗新炼的丹药,凑到她的唇边。她的嘴唇干涩而冰凉。他用指尖极其轻柔地撬开她的齿关,将丹药送了进去,然后渡入一丝极其温和的灵力,助她化开药力。
做完这一切,他如同完成了一件无比艰巨的任务,缓缓将她重新放平,细心地为她掖好被角。
他站在床边,低头看着她。
丹药似乎起了一些作用,她原本急促而微弱的呼吸,稍稍平稳绵长了一些,紧蹙的眉头也似乎舒展了半分。
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在他胸腔中涌动,酸涩而胀痛。
他想说点什么。
想说“谢谢”。谢谢她的维护,谢谢她的舍身相救。
更想说“对不起”。对不起他的怀疑,对不起他的恨意,对不起他直到她奄奄一息,才窥见那冰层之下的裂痕与伤痕。
嘴唇翕动了几下,那个“谢”字,那个“歉”字,却在喉头翻滚了无数次,终究未能吐出。
太重了。
这轻飘飘的字眼,如何承载那以身为盾的重量?如何弥补那根植于灵魂的恨意与伤害?
它们卡在那里,如同鱼刺,咽不下去,吐不出来,只会带来绵密而持久的疼痛。
最终,他什么也没有说。
只是默默地,再次坐回那个冰冷的蒲团上,恢复了守护的姿态。
殿内依旧寂静。
一个未说出口的“谢”字,如同无形的涟漪,在这清冷空旷的大殿中,在他碎裂的道心深处,无声地扩散开来。
它比任何言语都更沉重。
也预示着,某些坚冰,一旦开始融化,便再难冻结如初。
墨渊依旧守在床边,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像,只是那雕像的眼底,是翻涌未息的惊涛骇浪。道心的裂痕无法弥合,前世的恨与今生的疑激烈拉锯,将他撕扯得疲惫不堪。
几位长老留下的“温脉丹”玉瓶,静静地放在一旁。墨渊的目光几次掠过,最终还是伸手取了过来。他倒出一颗龙眼大小、散发着温和气息的丹药,置于掌心。
丹药圆润,药性平和,是上好的疗伤之物。但墨渊的眉头却越皱越紧。他调动起脑海中那些来自兽皮纸、来自玉简传承、甚至来自他自身魔气对能量本质的某种奇特感知,仔细“审视”着这枚丹药。
不够。药力过于中正平和,对于祛除那纠缠在师尊经脉中的异种能量与蚀魂剧毒,效力不足,更像是在“维持”而非“治愈”。而且,其中几味辅药的配伍,似乎……与师尊那冰系灵力特性,存在一丝极其细微的、常人难以察觉的属性冲突。长期服用,非但无益,反而可能成为隐患。
这个发现,让墨渊心头一沉。他并非怀疑长老们有意为之,但这看似周全的救治方案,实则潜藏着不足与风险。
他必须做点什么。
目光再次落回苏瑶苍白的脸上,看着她因痛苦而微微汗湿的额角,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他轻轻起身,走到殿内一侧。那里摆放着原主炼丹的器物,虽不常用,却也齐全。他沉默地清理丹炉,检查药材。长老们留下的药材品质尚可,但种类有限。
墨渊没有犹豫,从自己那个简陋的储物袋中,取出了几株他平日省吃俭用、或是在险地冒险才得来的、品质更好的灵植。其中一株“冰心三叶兰”,更是他准备用来压制自身魔气反噬的备用之物,此刻却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
生火,控温,投药……
他的动作起初还有些生涩,远不如苏瑶那日炼制“回春蕴脉丹”时的行云流水。但他极其专注,心神完全沉浸其中,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苏瑶炼丹时的手法细节,结合玉简传承中的理论,以及他自己对药性、对灵力冲突的独特理解,小心地调整着火焰的大小,掌控着药液融合的时机。
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在丹炉滚烫的外壁上,发出“嗤”的轻响,瞬间蒸发。
他失败了两次。
第一次火候稍猛,药液焦糊。第二次融合时机差了分毫,药性冲突,丹炉内发出一声闷响。
他没有气馁,只是沉默地清理残渣,重新开始。眼神却愈发沉静,动作也愈发沉稳。仿佛所有的焦躁、迷茫、挣扎,都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与重来中,被缓慢地沉淀、过滤。
第三次。
当他将最后一道凝丹诀打入,丹炉轻轻一震,炉盖开启的瞬间,一股远比“温脉丹”更加清冽、带着勃勃生机与纯粹寒意的药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大殿!
炉底,三颗龙眼大小、通体冰蓝、表面隐隐有雪花状纹路流转的丹药,正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成了!而且品质极高!
墨渊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这才感觉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他小心翼翼地将丹药装入一个干净的玉瓶。
然后,他回到床边。
他看着依旧昏迷的苏瑶,迟疑了片刻,才轻轻扶起她的上半身,让她靠在自己并不宽阔的胸膛上。她的身体很软,很轻,带着寒意和淡淡的血腥气。他的手臂有些僵硬,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
他取出一颗新炼的丹药,凑到她的唇边。她的嘴唇干涩而冰凉。他用指尖极其轻柔地撬开她的齿关,将丹药送了进去,然后渡入一丝极其温和的灵力,助她化开药力。
做完这一切,他如同完成了一件无比艰巨的任务,缓缓将她重新放平,细心地为她掖好被角。
他站在床边,低头看着她。
丹药似乎起了一些作用,她原本急促而微弱的呼吸,稍稍平稳绵长了一些,紧蹙的眉头也似乎舒展了半分。
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在他胸腔中涌动,酸涩而胀痛。
他想说点什么。
想说“谢谢”。谢谢她的维护,谢谢她的舍身相救。
更想说“对不起”。对不起他的怀疑,对不起他的恨意,对不起他直到她奄奄一息,才窥见那冰层之下的裂痕与伤痕。
嘴唇翕动了几下,那个“谢”字,那个“歉”字,却在喉头翻滚了无数次,终究未能吐出。
太重了。
这轻飘飘的字眼,如何承载那以身为盾的重量?如何弥补那根植于灵魂的恨意与伤害?
它们卡在那里,如同鱼刺,咽不下去,吐不出来,只会带来绵密而持久的疼痛。
最终,他什么也没有说。
只是默默地,再次坐回那个冰冷的蒲团上,恢复了守护的姿态。
殿内依旧寂静。
一个未说出口的“谢”字,如同无形的涟漪,在这清冷空旷的大殿中,在他碎裂的道心深处,无声地扩散开来。
它比任何言语都更沉重。
也预示着,某些坚冰,一旦开始融化,便再难冻结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