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渊干净利落,甚至可称得上“优雅”地击败了赵乾,引发的震动尚未平息,论道台上空的云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台下不再是单纯的喝彩或质疑,而是弥漫开一种复杂的静默,无数道目光重新审视着台上那道青灰色的身影。
按照论道大会的惯例,胜者有权在台上稍作停留,阐述自身取胜之道法心得,或接受台下同道友善的质询,此乃“论道”之真意。
墨渊并未立即下台。他静立原地,气息沉凝,方才那场战斗似乎并未消耗他多少气力。他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众人,最后落回高台之上,与苏瑶那清冷的目光短暂交汇。他从那冰封的眼底,读到了一丝几不可查的示意——可畅所欲言。
他微微颔首,转向台下,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问道坪:
“承蒙赵师兄相让。方才一战,墨渊取巧,无非是窥得灵力流转之一二节点,顺势而为,谈不上高深道法。”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然而,这话语本身,却让台下许多弟子,乃至一些长老,眉头微蹙。窥得灵力节点?说得轻巧!修士斗法,灵力奔腾如江河,瞬息万变,想要在激战中精准捕捉那稍纵即逝的薄弱之处,并加以利用,其难度远超依靠强横灵力或精妙术法硬撼。
“故,墨渊浅见,”他继续道,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道法万千,术为末流。执着于术法之形,追求灵力之沛,不过是舍本逐末。真正的‘力’,不在外显之磅礴,而在内观之微毫。”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哗然!
这已近乎是在批判当下许多修士,包括在场不少精英弟子的修行方式了!何等狂妄!
“黄口小儿,信口雌黄!”一位脾气火爆的赤阳峰长老忍不住冷哼出声,“若无磅礴灵力为根基,无高深术法为依仗,空谈微毫,岂非空中楼阁?”
墨渊面对质问,神色不变,反而微微躬身,以示对长老的尊敬,但言辞却寸步不让:“长老明鉴。磅礴灵力自是根基,犹如江河之水。然,若不通疏浚之道,不明水流之势,纵有万顷波涛,亦可能泛滥成灾,或淤塞成患。弟子所言‘微毫’,非是摒弃根基,而是于根基之上,求‘知’、求‘控’、求‘用’之极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或因沉思、或因不服而紧绷的脸庞,缓缓抛出了更惊人的观点:
“譬如炼丹,火候差之毫厘,丹药品阶便谬以千里;譬如布阵,阵纹偏移一丝,大阵威能便天差地别。斗法亦然。对手每一次灵力运转,每一次术法施展,其灵力流转、神识波动,乃至情绪心绪,皆有其‘轨迹’与‘韵律’。若能洞察此间微毫,以自身一分力,引动对手十分力之紊乱,或可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这非是取巧,而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强大’。”
他抬起手,指尖一缕精纯的黑色灵力萦绕,那灵力并非静止,而是在极小的范围内,以一种极其复杂的频率高速震颤、分化、重组,仿佛在演示着某种至理。
“灵力,并非死物。它亦有‘生’与‘灭’,有‘聚’与‘散’,有属于自己的……‘呼吸’。”
“呼吸”二字一出,高台之上,几位一直闭目养神、气息渊深如海的老怪物,竟同时睁开了双眼!他们的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了墨渊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惊异与探究!
台下更是彻底炸开了锅!
“灵力的……呼吸?”
“荒谬!灵力乃天地能量,何来生命?”
“但……但他刚才击败赵师兄,似乎就是感应到了什么……”
“此子所言,虽惊世骇俗,却似乎……暗合某种至理?”
质疑声、惊叹声、议论声交织成一片。墨渊这番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他不仅是在阐述自己的道,更是在挑战许多根深蒂固的修行观念!
高台之上,苏瑶依旧端坐,冰玉般的面容上看不出情绪。但若有人能近距离观察,便会发现,她那置于膝上的、被宽大袖袍遮掩的左手,指尖正无意识地轻轻叩击着玉座。这是她陷入深度思考时,连自己都未曾留意的小动作。
墨渊没有在意下方的纷杂议论,他再次看向那位出言反驳的赤阳峰长老,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长老以为,是驾驭一头懵懂的洪荒巨兽更难,还是引导一条知晓其性的涓涓细流,汇成滔天巨浪更难?”
他不再多言,对着四方微微一揖,便转身,步履从容地走下论道台。
留下身后满场的沸腾与沉思。
一语惊四座。
锋芒已露,更携带着颠覆性的思想,将这论道大会的水,彻底搅浑。
所有人都意识到,瑶光峰的这个弟子,恐怕不仅仅是一个“天才”那么简单。
按照论道大会的惯例,胜者有权在台上稍作停留,阐述自身取胜之道法心得,或接受台下同道友善的质询,此乃“论道”之真意。
墨渊并未立即下台。他静立原地,气息沉凝,方才那场战斗似乎并未消耗他多少气力。他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众人,最后落回高台之上,与苏瑶那清冷的目光短暂交汇。他从那冰封的眼底,读到了一丝几不可查的示意——可畅所欲言。
他微微颔首,转向台下,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问道坪:
“承蒙赵师兄相让。方才一战,墨渊取巧,无非是窥得灵力流转之一二节点,顺势而为,谈不上高深道法。”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然而,这话语本身,却让台下许多弟子,乃至一些长老,眉头微蹙。窥得灵力节点?说得轻巧!修士斗法,灵力奔腾如江河,瞬息万变,想要在激战中精准捕捉那稍纵即逝的薄弱之处,并加以利用,其难度远超依靠强横灵力或精妙术法硬撼。
“故,墨渊浅见,”他继续道,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道法万千,术为末流。执着于术法之形,追求灵力之沛,不过是舍本逐末。真正的‘力’,不在外显之磅礴,而在内观之微毫。”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哗然!
这已近乎是在批判当下许多修士,包括在场不少精英弟子的修行方式了!何等狂妄!
“黄口小儿,信口雌黄!”一位脾气火爆的赤阳峰长老忍不住冷哼出声,“若无磅礴灵力为根基,无高深术法为依仗,空谈微毫,岂非空中楼阁?”
墨渊面对质问,神色不变,反而微微躬身,以示对长老的尊敬,但言辞却寸步不让:“长老明鉴。磅礴灵力自是根基,犹如江河之水。然,若不通疏浚之道,不明水流之势,纵有万顷波涛,亦可能泛滥成灾,或淤塞成患。弟子所言‘微毫’,非是摒弃根基,而是于根基之上,求‘知’、求‘控’、求‘用’之极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或因沉思、或因不服而紧绷的脸庞,缓缓抛出了更惊人的观点:
“譬如炼丹,火候差之毫厘,丹药品阶便谬以千里;譬如布阵,阵纹偏移一丝,大阵威能便天差地别。斗法亦然。对手每一次灵力运转,每一次术法施展,其灵力流转、神识波动,乃至情绪心绪,皆有其‘轨迹’与‘韵律’。若能洞察此间微毫,以自身一分力,引动对手十分力之紊乱,或可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这非是取巧,而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强大’。”
他抬起手,指尖一缕精纯的黑色灵力萦绕,那灵力并非静止,而是在极小的范围内,以一种极其复杂的频率高速震颤、分化、重组,仿佛在演示着某种至理。
“灵力,并非死物。它亦有‘生’与‘灭’,有‘聚’与‘散’,有属于自己的……‘呼吸’。”
“呼吸”二字一出,高台之上,几位一直闭目养神、气息渊深如海的老怪物,竟同时睁开了双眼!他们的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了墨渊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惊异与探究!
台下更是彻底炸开了锅!
“灵力的……呼吸?”
“荒谬!灵力乃天地能量,何来生命?”
“但……但他刚才击败赵师兄,似乎就是感应到了什么……”
“此子所言,虽惊世骇俗,却似乎……暗合某种至理?”
质疑声、惊叹声、议论声交织成一片。墨渊这番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他不仅是在阐述自己的道,更是在挑战许多根深蒂固的修行观念!
高台之上,苏瑶依旧端坐,冰玉般的面容上看不出情绪。但若有人能近距离观察,便会发现,她那置于膝上的、被宽大袖袍遮掩的左手,指尖正无意识地轻轻叩击着玉座。这是她陷入深度思考时,连自己都未曾留意的小动作。
墨渊没有在意下方的纷杂议论,他再次看向那位出言反驳的赤阳峰长老,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长老以为,是驾驭一头懵懂的洪荒巨兽更难,还是引导一条知晓其性的涓涓细流,汇成滔天巨浪更难?”
他不再多言,对着四方微微一揖,便转身,步履从容地走下论道台。
留下身后满场的沸腾与沉思。
一语惊四座。
锋芒已露,更携带着颠覆性的思想,将这论道大会的水,彻底搅浑。
所有人都意识到,瑶光峰的这个弟子,恐怕不仅仅是一个“天才”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