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水,流淌在师徒二人之间,将方才那份沉重的决意,晕染出几分沉静的哲思。崖边的风似乎也变得轻柔,不再刺骨,只余下抚过云海的低吟。
苏瑶并未因墨渊那番“持剑斩路”的宣言而有丝毫动容,她依旧望着远方,仿佛在与那亘古的星空对话,又似在引导身侧的弟子,进行一场更深层次的思辨。
“‘改变’二字,说来轻易。”她清冷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如同冰箸敲击玉磬,“世间万物,无时不刻不在变化。草木枯荣是变,四季轮转是变,修士吞吐灵气、提升境界亦是变。然,此等变化,大多遵循天地固有之规律,如同溪流汇入江河,终归大海。”
她微微侧首,月光在她长长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你所求之‘变’,是何种变?是于既定洪流中,奋力游向另一处岸边的‘方位’之变?还是……企图扭转洪流本身方向,甚至,另辟一条全新江河的‘本质’之变?”
墨渊心神剧震。师尊的问题,如同一柄无形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他之前那番豪言壮语之下,潜藏的模糊与笼统。
他沉默片刻,仔细咀嚼着这两个概念。方位之变,本质之变……
“若仅求方位之变,”他缓缓开口,眼神逐渐变得清明而锐利,“弟子只需寻一僻静之处,隐姓埋名,避开所有已知的‘节点’,或可苟全性命,甚至凭借前世记忆,攫取某些机缘,安稳度日。但这,不过是换一种方式,活在那无形巨手的阴影之下,其命运轨迹,依旧未能脱离原有的‘河道’。”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苏瑶的背影,语气坚定起来:“弟子所求,非是此等隔靴搔痒之变。弟子要的,是本质之变!是斩断那操控命运的提线!是打破这看似牢不可破的‘河道’,让这天地之水,能依自身意志流淌,而非遵循某个既定的话本!”
“哪怕,这需要你先勘破这‘河道’为何物,理解其运行的规则,甚至……找到其最初被塑造的源头?”苏瑶的声音依旧平静,却抛出了一个更加宏大、近乎不可能的命题。
墨渊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担子又沉重了千百倍,但眼中的火焰却燃烧得更加炽烈:“是!既知其囚笼,便当寻其锁钥。不知其源,何以破局?”
苏瑶终于再次转过身,月光下,她的眼眸清澈如寒潭,倒映着墨渊那坚定乃至有些执拗的面容。
“锁钥何在?源头何在?”她轻声追问,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墨渊的道心之上,“是在某处秘境遗迹?在某部上古传承?还是在……你我所行之路的每一步脚下?在你我抉择的每一个瞬间?”
墨渊怔住了。他之前更多地将那无形的敌人想象成某个外部的、强大的存在,比如“天道”,比如“命运”。但师尊的话,却将一部分责任与可能性,引回了他们自身。
他们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对“原着”的偏离,本身就是在塑造新的“源头”,就是在铸造新的“锁钥”?
“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苏瑶看着他眼中翻涌的明悟与困惑,继续道,“它始于微末,源于心念。你今日于论道台直言‘灵力呼吸’,是变;你方才决意不走老路,亦是变。这些‘变’,看似细微,却已在原有的轨迹上,凿开了裂隙。”
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光,看到了更远的未来:“积跬步,以至千里。汇细流,以成江海。真正的本质之变,或许正隐藏在这无数看似微不足道的‘方位之变’的累积之中。当你汇聚了足够多的‘不同’,量变引发质变,新的‘本质’便会诞生。”
“而这过程中,”她的话语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警示,“你需时刻审视自身,你所行的‘改变’,是依旧受困于对过去轨迹的‘反抗’与‘规避’,还是真正源于你内心所求的‘开创’?前者,或许终将被原有的洪流同化或吞噬;后者,方能孕育出属于你自己的、全新的江河。”
一番话语,如暮鼓晨钟,在墨渊脑海中轰鸣回响。
他明白了。
改变,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它是一条需要步步为营、时时自省的道路。它既需要斩断过去的勇气,更需要开创未来的智慧与力量。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命运玩弄、奋起反抗的复仇者。
他要成为一个……执笔书写自身命运的创造者。
“多谢师尊点拨。”墨渊深深一揖,这一次,他的心中不再只有沸腾的热血,更多了一份沉静如水的明晰与规划,“弟子,知道该如何做了。”
从改变下一个细微的抉择开始,从夯实自身的每一分力量开始,同时,永不停止对那命运“源头”与“锁钥”的探寻。
月光下,关于“改变”的对话暂告段落。
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由内而外的蜕变,已在墨渊的道心中,扎下了深根。
苏瑶并未因墨渊那番“持剑斩路”的宣言而有丝毫动容,她依旧望着远方,仿佛在与那亘古的星空对话,又似在引导身侧的弟子,进行一场更深层次的思辨。
“‘改变’二字,说来轻易。”她清冷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如同冰箸敲击玉磬,“世间万物,无时不刻不在变化。草木枯荣是变,四季轮转是变,修士吞吐灵气、提升境界亦是变。然,此等变化,大多遵循天地固有之规律,如同溪流汇入江河,终归大海。”
她微微侧首,月光在她长长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你所求之‘变’,是何种变?是于既定洪流中,奋力游向另一处岸边的‘方位’之变?还是……企图扭转洪流本身方向,甚至,另辟一条全新江河的‘本质’之变?”
墨渊心神剧震。师尊的问题,如同一柄无形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他之前那番豪言壮语之下,潜藏的模糊与笼统。
他沉默片刻,仔细咀嚼着这两个概念。方位之变,本质之变……
“若仅求方位之变,”他缓缓开口,眼神逐渐变得清明而锐利,“弟子只需寻一僻静之处,隐姓埋名,避开所有已知的‘节点’,或可苟全性命,甚至凭借前世记忆,攫取某些机缘,安稳度日。但这,不过是换一种方式,活在那无形巨手的阴影之下,其命运轨迹,依旧未能脱离原有的‘河道’。”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苏瑶的背影,语气坚定起来:“弟子所求,非是此等隔靴搔痒之变。弟子要的,是本质之变!是斩断那操控命运的提线!是打破这看似牢不可破的‘河道’,让这天地之水,能依自身意志流淌,而非遵循某个既定的话本!”
“哪怕,这需要你先勘破这‘河道’为何物,理解其运行的规则,甚至……找到其最初被塑造的源头?”苏瑶的声音依旧平静,却抛出了一个更加宏大、近乎不可能的命题。
墨渊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担子又沉重了千百倍,但眼中的火焰却燃烧得更加炽烈:“是!既知其囚笼,便当寻其锁钥。不知其源,何以破局?”
苏瑶终于再次转过身,月光下,她的眼眸清澈如寒潭,倒映着墨渊那坚定乃至有些执拗的面容。
“锁钥何在?源头何在?”她轻声追问,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墨渊的道心之上,“是在某处秘境遗迹?在某部上古传承?还是在……你我所行之路的每一步脚下?在你我抉择的每一个瞬间?”
墨渊怔住了。他之前更多地将那无形的敌人想象成某个外部的、强大的存在,比如“天道”,比如“命运”。但师尊的话,却将一部分责任与可能性,引回了他们自身。
他们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对“原着”的偏离,本身就是在塑造新的“源头”,就是在铸造新的“锁钥”?
“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苏瑶看着他眼中翻涌的明悟与困惑,继续道,“它始于微末,源于心念。你今日于论道台直言‘灵力呼吸’,是变;你方才决意不走老路,亦是变。这些‘变’,看似细微,却已在原有的轨迹上,凿开了裂隙。”
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光,看到了更远的未来:“积跬步,以至千里。汇细流,以成江海。真正的本质之变,或许正隐藏在这无数看似微不足道的‘方位之变’的累积之中。当你汇聚了足够多的‘不同’,量变引发质变,新的‘本质’便会诞生。”
“而这过程中,”她的话语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警示,“你需时刻审视自身,你所行的‘改变’,是依旧受困于对过去轨迹的‘反抗’与‘规避’,还是真正源于你内心所求的‘开创’?前者,或许终将被原有的洪流同化或吞噬;后者,方能孕育出属于你自己的、全新的江河。”
一番话语,如暮鼓晨钟,在墨渊脑海中轰鸣回响。
他明白了。
改变,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它是一条需要步步为营、时时自省的道路。它既需要斩断过去的勇气,更需要开创未来的智慧与力量。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命运玩弄、奋起反抗的复仇者。
他要成为一个……执笔书写自身命运的创造者。
“多谢师尊点拨。”墨渊深深一揖,这一次,他的心中不再只有沸腾的热血,更多了一份沉静如水的明晰与规划,“弟子,知道该如何做了。”
从改变下一个细微的抉择开始,从夯实自身的每一分力量开始,同时,永不停止对那命运“源头”与“锁钥”的探寻。
月光下,关于“改变”的对话暂告段落。
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由内而外的蜕变,已在墨渊的道心中,扎下了深根。